“預防”的觀念早見於《周易·下經》,『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豫通 “預”,預先之意。
《管子·牧民》云:『惟有道者,能避患於未形,故禍不萌』。這種避禍防患的觀念影響到醫學界,被引申、發展成為預防疾病的思想基礎。
老子道德經中亦云: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白話: 事情況安定才容易維持,還沒有徵兆才容易謀策。脆弱易被分化,微弱就容易消除。在還沒發生前就要去做,在還沒禍亂以前就要整治。)
說明防範於未然的思想, 又指出:『夫唯病病,是以不病。』“病病” ,就是擔心得“病”而謹慎地預防的意思。
《黃帝內經》,在《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提出:『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就指出了“治未病”的重要意義。
《素問·八正神明論》謂: 『上工救其萌芽,必先見三部九候之氣,盡調不敗而救之,故曰上工。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敗。』
《靈樞・逆順》: 『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要想成為第一流醫生,要善於預防疾病,防患於未然。
唐代醫家孫思邈提出了『上醫醫未病之病,中醫醫欲病之病,下醫醫已病之病』,將疾病分為“未病”、“欲病”、“已病”三個層次。 “未病”包括無疾之身、疾病隱而未發、發而未傳三層含義;“治未病”則對應三層含義:概括為未病先防,防微杜漸,既病防變。
“治未病”思想已逐漸作為當今廣大醫護人員關注的重點之一。“治未病”存在著巨大的臨床醫學意義和社會效益。對於單一患者,可以通過提高生活品質,創造更多的親情幸福與社會價值; 還可為國家社會省下龐大的醫療資源。
世界衛生組織(WHO) 1996年在《迎接21世紀的挑戰》中也明確西方醫學
- 正從“疾病醫學”向“健康醫學”發展;
- 從重治療向重預防發展; 從針對病源的對抗治療向整體治療發展;
- 從重視對病症的改善向重視人體生態環境的改善發展; 從群體治療向個體治療發展;
- 從生物治療向心身綜合治療發展;
- 從強調醫生作用向重視病人的自我保健作用發展;
- 醫療服務方面則是從以疾病為中心向以病人為中心發展。
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健康定義包含了三個範圍:軀體、心理、社會。要稱得起健康,不僅僅是能吃能睡,能說話能思維,身上沒有病痛,而且還要能在社會立足謀生,能與周圍的人群合得來,這樣的人才算得上健康。今天的世界,已大大超越了過去的時代。現代科技高度發達,生物醫學飛速發展,軀體上的感染損傷醫治已相對容易,但對頭腦的要求,也就是對知識的要求卻越來越高,越來越難,因此頭腦功能相關問題日漸上升。今天社會,一方面需要群體團隊,另方面又得包含著激烈的競爭,這樣人際關係的處理又有了更高更複雜的要求。關係處理不好,缺乏社交能力,失去社會和諧,就不能算現今時代的健康人。
現代醫學的理論,可將人群的健康狀態分為三種:一是健康,未病態,即人體處於沒有任何疾病時的健康狀態; 二是欲病未病態, 即體內病理資訊潛藏的階段,或已經具有少數先兆症狀,但尚不足以診斷為某種疾病; 三是已病未傳態,即人體某一臟器出現了明顯病變,但病邪尚局限在某一腑臟,然尚未發生傳變的狀態。
亞健康的概念最早於1980 年代由前蘇聯學者Berkman所提出,他當時將之稱為“第三狀態”,又稱“次健康”、“中間狀態”等。
統計數字說明,人群中真正處於 “第一狀態” 的健康者和"第二狀態”的患病者,所占比例不足1/3,有2/3以上的人群處在“亞健康”狀態。"第三狀態"狀態處理得當,則身體可向健康轉化;反之,則成為病患。因此,對於亞健康狀態的研究,是新世代生命科學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目前亞健康約有7億人處於亞健康。在步入中年的人群中亞健康狀態的比例接近50%。亞健康狀態多發生在35~45歲之間的腦力勞動者。《“十五”期間中國青年發展狀況與“十一五”期間中國青年發展趨勢研究報告》顯示: 癌症高發年齡段已從五六十歲提前到四十歲,而且低齡化趨勢日益明顯。世界衛生組織對1萬名年輕心肌梗塞患者進行調查,最低年齡為20歲,80%低於30歲,“30歲的身體60歲的血管”。上海5年間脂肪肝增加了50倍,低齡化趨勢嚴重。
台灣也好不到哪裡,根據食品衛生處民國94-97年最新之國民營養健康調查結果顯示,糖尿病、過重與肥胖、代謝症候群之盛行率均大幅攀升。以糖尿病盛行率為例,成年男性為11.7%,大約是民國82-85年調查結果3.7% 之3倍。肥胖與過重之盛行率,成年男性已超過1/2,成年女性已超過1/3。代謝症候群成年男性超過1/4,女性超過1/5。三高藥費支出持續上升,反映有「三高」問題的人愈來愈多,進一步分析發現,高血脂病患成長最快,每年以10%的比例成長,高血壓、糖尿病及高血脂病患總數達450萬人。
西方國家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認識並開始關注亞健康問題,提出亞健康狀態是由於心理、生理、社會等綜合因素導致人體的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整體協調失衡和功能紊亂所致。造成亞健康的主要原因有四個: 一是人對健康的意識不到位; 二是飲食不合理; 三是社會壓力大,心理平衡差; 四是起居生活不規律。
正統的道家中醫在防治亞健康的問題,提供了完整的解決理論與實務。中醫強調“形神合一”,“百病皆生於氣”、“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的說法,情緒的品質攸關身心的健康。情緒刺激導致正氣內耗,招致外邪入侵致病;在疾病過程中,情緒波動又能使疾病惡化。
現代醫學證實心身失調常源於負面情緒的累積,如長期的高度緊張、心理壓力、抑鬱、低沉、悲哀等負面情緒的持續作用。心理刺激導致的心理改變主要是情緒異常,首先產生焦慮、憤怒、抑鬱等,之後出現交感神經、內分泌、免疫系統等一系列負向變化。而心情舒暢,精神愉快,則人體氣機調暢,氣血和平,對預防疾病的有顯著的功效。《素問・上古天真論》說:『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意指身心上能常保安定清靜的狀態,使真氣和順,精氣神內斂,就無從得病。
透過有效的體育活動來鍛鍊筋骨、增強心肺功能與體質,也是治未病非常有效的作為。人長期不運動,往往是代謝症候群的元凶。
《呂氏春秋·盡數》指出,『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動也。形氣亦然,形不動則精不流,精不流則氣鬱。』東漢名醫華佗曾告訴他的弟子吳普:『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耳,動搖則穀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戶樞,終不朽也。』(白話:人的身體應當要運動,只是不要使身體疲憊罷了。身體運動,水穀精氣就能消化,血脈就能暢通,也就不會生病了,比如門軸不朽爛就是這個道理。) 他老先生也因此創造了一套模仿動物行態的五禽戲。
現代研究證明,運動可以活動全身肌肉、筋骨、關節,能疏經活絡、暢行氣血,適量與適當的運動是預防和消除疲勞的重要手段。同時運動還可以使人心情舒暢,長期的持續運動可促進新陳代謝,增強體質,是預防疾病與從亞健康態回到健康態極有效的方法。後世發展的太極拳、八段錦、易筋經等多種動功健身方法,不僅能增強體質,提高健康水平,預防疾病的發生,而且還對多種慢性病能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除了極特殊的狀況與少數人口,從未病轉成疾病,自己本身要負最大的責任。也唯有自己對自己有負責任的態度,自己對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態關心,願意改善生活作息、飲食與有毅力地持續進行有效的運動,才是讓人可以擁有更好的身心健康與生活品質的必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