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牧人生》漫遊者們,我們路上再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當青春和家園不再,你還敢歸零上路嗎?這部由同名紀實小說改編的電影,橫掃奧斯卡最佳影片、導演、女主角金獎,解密高年級「經濟難民」的RV休旅人生,並照亮他們如仙人掌般的堅韌性格。


青天、遠山、黃沙、綠茵,廣袤的畫面,公路一筆劃開。這是粗獷原始的美國中西部,也是公路電影的標準場景。不管青春無敵的Gap Year冒險,或者白領渡假的荒野狂飆,都在此上演,都洋溢著中產與青春的浪漫想像。反觀《游牧人生》女主角芬恩(由法蘭西絲‧麥朵曼飾演),年過六旬、喪夫無子,哇,大概是部呈現銀髮游牧生活的獵奇電影吧。至少一開始,我是這麼以為的。



我們的異地獵奇,他們的殘酷日常

我不懂,為何要鼓勵別人投入畢生積蓄、背負貸款,就為了買一棟負擔不起的房子?

對於妹夫喬治那幫房產仲介朋友,芬恩眼神堅定地提出異議。劍拔弩張的對話,雖點破她異於主流的價值觀,但可別斷言她逃避現實或害怕承諾,因為她可是願意妥協、也十分念舊的。高中畢業時父親送的盤子,她視若珍寶;對離去的伴侶,她更是難以割捨。妹妹口中「勇敢而誠實」的她,自由奔放、早早離家,伴著愛侶波,來到石膏公司所擁有的小鎮——帝國鎮。數十年來,丈夫就在石膏公司工作、自己則遊走於各種職位,在小鎮外圍的員工宿舍裡,過著不算富裕卻安穩的「類中產」生活。

沒料到一夕之間,風雲變色。波突然染病去世,產業沒落、企業縮編,連小鎮也成為時代眼淚。這時的芬恩,對故人和往日依然念念不忘:

如果我離開,他就沒有存在過的證明了。

所以,即使得尋找免費停車處、冬夜冷到打著哆嗦,她選擇暫時搬進RV休旅車、四處打零工維生,直到凜冬寒風吹跑所有工作機會...。

隨著芬恩南下,拜訪名為RTR的游牧社群,等著她的,是更多類似的生離和死別。星空下,他們圍著營火取暖,各自分享上路的理由。有人,在越戰後罹患PTSD(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有人,雙親接連罹癌過世;還有人,眼看同事退休後數日就死於肝臟衰竭,而那艘專為退休準備的帆船,卻從未駛離車道、遑論下水。社群的靈魂人物——蓄鬍白髮卻精神奕奕的鮑伯‧威爾斯,更在經歷兒子自殺的劇痛後,才決定幫助同樣遭逢變故的人們。畫面中,營火熠熠,儼然竟是眾人守護的最後那盞希望之火。


在水平世界裡,游牧著真實與虛構

改編自記者潔西卡.布魯德的紀實小說,這部片刻意以最少的虛構,營造最多的真實。影像風格純粹而唯美,在自然光中展現大西部曠野美景,卻也不過度美化。即使不到《猜火車》屎尿外溢的程度,芬恩在鏡頭前打噴嚏牽絲、在馬桶上盡情狂瀉的畫面,卻也如實呈現。而且,不只帝國鎮的興衰真有其事,除了芬恩和萌生情愫的戴夫(大衛·史崔森飾演)等少數幾位專業演員,其他都是如假包換的游牧者,甚至在法蘭西絲刻意融入下,剛開始完全不知其真實身份。

實中帶虛、遊走紀錄片和劇情片之間,早就是導演趙婷的拿手絕活。她的前作《重生騎士》,便是啟用素人牛仔為主角,以他意外墜馬的真實事件為引,琢磨出騎士掙扎重生的精彩劇本。也因為這部片,獲得李安導演盛讚、又促使法蘭西絲揣著小說改編電影的版權,登門合作。

勾人心魂的鏡頭與琴音

將故事緻密縫合的,還有精心挑選的背景音樂。在義大利作曲家Ludovico Einaudi蒼涼的《Oltremare》琴音中,我們跟著芬恩驅車南下;而筆者鍾愛的冰島音樂人Ólafur Arnalds的《Epilogue》,前半平靜、後半雀躍,敲響了芬恩與戴夫全家會面的期待之情,也將劇情帶往最終的懸念:面對戴夫的追求,她將留下,還是離開?

「家只是一個字眼嗎?還是心有寄託之物?」「戒指是一個圓,他永遠不會結束,你的愛也永遠不會結束,就算你想拿下來也可能拿不下來。」這些游牧者所吐露的箴言,再加上鮑伯的真情告白:

我在這裡遇過無數人,我從不跟他們作最終告別,只會說路上見。

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暗示,芬恩終將選擇獨自上路。畢竟,別人的美房和被褥,比不上自己的車;別人的感恩節團聚,比不上自己靜靜獨坐;而再好的對象,終究比不上曾經的十指緊握。

所有聚散離合,只能接受、唯有前進,彷彿不時現身螢幕的仙人掌,堅毅地活在荒漠。於是,芬恩回到荒廢的小鎮,處理掉舊物,看一眼舊家,最後終於邁開大步,走進後院那片蒼茫...。




他們曾是我們,我們也可能成為他們

看到最後,我恍然大悟,哪來的獵奇片?這根本是一齣後青春、後中產的寫實公路電影!

年邁的無產游牧者,他們曾是我們,我們也可能成為他們。當然,台灣沒有大片草原和沙漠,沒有休旅車發展的充分條件,但誰不曾換工作換伴侶換生活換房子?家庭和人生,從來不是永恆如金的啊。

影片裡人去樓空的死城、無聲靜默的兒童遊樂場,對照疫情中的台北城,不是驚人地相似嗎?大難當前,難保不會天人永隔或喪失生計,我們或該多些感恩、同理和更重要的,互相攙扶。因為沒有誰,能置身事外;沒有誰,能保證永遠與游牧絕緣。


*本文原發表於:中華電信mod粉絲專頁

*本專題也讓你跟著走心了嗎?歡迎「留言」「分享」「追蹤」!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藝術北飄者的沙龍
49會員
78內容數
身為非藝術背景、卻三天兩頭跑展覽的「美術館路人」,除了仰賴直覺定錨眼前作品,更愛問問自己是感覺激動、寧靜、或泫然?還要自虐地,連結當下的人生處境連結,才甘願返回紛擾的現世。於是決心用書寫,實踐艾倫狄波頓《藝術的慰藉》的唯心觀點,捨棄高冷論述、直探藝術所誘發的感觸。請準備好,跟著藝術一起「走心」吧!
2025/04/25
地震,是電影的本名。在我心上,它也餘震不斷。那震央,實非人們爭相挖掘的豐富政治意涵,或者超譯出「以小幸的名字呼喊悠多」、「小幸和悠多的盛夏光年」那樣的男男禁戀,反倒是源自中文名裡,普通並且普世的「青春」二字。
Thumbnail
2025/04/25
地震,是電影的本名。在我心上,它也餘震不斷。那震央,實非人們爭相挖掘的豐富政治意涵,或者超譯出「以小幸的名字呼喊悠多」、「小幸和悠多的盛夏光年」那樣的男男禁戀,反倒是源自中文名裡,普通並且普世的「青春」二字。
Thumbnail
2025/04/11
一部典型的奉氏電影,無誤。幽閉場域,蝕骨等級的黑色幽默,浮沉階級底層的主人翁,打勾打勾再打勾。《米奇17號》,架空於後地球時代,以交錯的時序鋪陳殖民星艦「消耗工」米奇遭遇的一連串荒謬事件,把領導者馬歇爾夫婦的冷血、體制的殘酷,毫無掩飾地攤開在觀者面前。但我想問,五年十年後,我們還會記得誰?
Thumbnail
2025/04/11
一部典型的奉氏電影,無誤。幽閉場域,蝕骨等級的黑色幽默,浮沉階級底層的主人翁,打勾打勾再打勾。《米奇17號》,架空於後地球時代,以交錯的時序鋪陳殖民星艦「消耗工」米奇遭遇的一連串荒謬事件,把領導者馬歇爾夫婦的冷血、體制的殘酷,毫無掩飾地攤開在觀者面前。但我想問,五年十年後,我們還會記得誰?
Thumbnail
2025/03/08
這部問鼎奧斯卡的大片,輕輕一推,便將我推落前塵怒海,捲入那段權當「夾心主管」專門戶的往日時光。而這跨越聖、俗藩籬的異樣共感,我稱之為——「副手的詛咒」。
Thumbnail
2025/03/08
這部問鼎奧斯卡的大片,輕輕一推,便將我推落前塵怒海,捲入那段權當「夾心主管」專門戶的往日時光。而這跨越聖、俗藩籬的異樣共感,我稱之為——「副手的詛咒」。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在2020年奪得威尼斯影展最佳影片金獅獎後,《游牧人生》於隔年的奧斯卡還收穫了六項提名,最後更獲頒最佳影片、最佳導演以及最佳女主角三大獎項。這部電影的節奏相當緩慢,導演趙婷(Chloé Zhao)彷彿是將紀錄片與劇情片摻揉在一起,即使詩意也不失真實感。此外,電影中大部分的演員,除女主角芬恩.....
Thumbnail
在2020年奪得威尼斯影展最佳影片金獅獎後,《游牧人生》於隔年的奧斯卡還收穫了六項提名,最後更獲頒最佳影片、最佳導演以及最佳女主角三大獎項。這部電影的節奏相當緩慢,導演趙婷(Chloé Zhao)彷彿是將紀錄片與劇情片摻揉在一起,即使詩意也不失真實感。此外,電影中大部分的演員,除女主角芬恩.....
Thumbnail
我覺得整部片的關鍵詞是#愛、#自我認同、#執著以及#接受。雖然看起來好像隨便那個hashtag點進去都可以拉出一拖拉庫的片單,但要同時把這些事情說得動人的,這部片可以算是其中之一。
Thumbnail
我覺得整部片的關鍵詞是#愛、#自我認同、#執著以及#接受。雖然看起來好像隨便那個hashtag點進去都可以拉出一拖拉庫的片單,但要同時把這些事情說得動人的,這部片可以算是其中之一。
Thumbnail
 退休後,為了要把週末過的不一樣,我會選一部電影來看。上周是爽片-哥吉拉大戰金剛, 這週則是游牧人生。 有人說游牧人生就像一本很安靜很安靜的書。的確,它是一本書所改編的, 但它更像一首歌,你可以重複地聽,即使已經知道歌詞,或是已經看過曲譜,卻完全不影響你享受這首歌,也許這次聽的感受又不同於上次。 
Thumbnail
 退休後,為了要把週末過的不一樣,我會選一部電影來看。上周是爽片-哥吉拉大戰金剛, 這週則是游牧人生。 有人說游牧人生就像一本很安靜很安靜的書。的確,它是一本書所改編的, 但它更像一首歌,你可以重複地聽,即使已經知道歌詞,或是已經看過曲譜,卻完全不影響你享受這首歌,也許這次聽的感受又不同於上次。 
Thumbnail
電影《游牧人生》(Nomadland),改編自一本同名報導文學(Nomadland: Surviving America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書中描述2008年金融海嘯後,一群被「海嘯」沖走、離開舒適圈的中老年美國人。這群原有著體面工作、得以享受退休生涯的中產階
Thumbnail
電影《游牧人生》(Nomadland),改編自一本同名報導文學(Nomadland: Surviving America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書中描述2008年金融海嘯後,一群被「海嘯」沖走、離開舒適圈的中老年美國人。這群原有著體面工作、得以享受退休生涯的中產階
Thumbnail
當青春和家園不再,你還敢歸零上路嗎?這部由同名紀實小說改編的電影,橫掃奧斯卡最佳影片、導演、女主角金獎,解密高年級「經濟難民」的RV休旅人生,並照亮他們如仙人掌般的堅韌性格。
Thumbnail
當青春和家園不再,你還敢歸零上路嗎?這部由同名紀實小說改編的電影,橫掃奧斯卡最佳影片、導演、女主角金獎,解密高年級「經濟難民」的RV休旅人生,並照亮他們如仙人掌般的堅韌性格。
Thumbnail
游牧是種選擇嗎?有房族得到固定的歸處,也為了相應的生活型態而不得不持續工作以維持經濟收入,連帶擁有穩定的生活圈與人際關係。對照來看遊牧族,當在路上成為常態,便代表生活各層面都將面對脆弱議題。
Thumbnail
游牧是種選擇嗎?有房族得到固定的歸處,也為了相應的生活型態而不得不持續工作以維持經濟收入,連帶擁有穩定的生活圈與人際關係。對照來看遊牧族,當在路上成為常態,便代表生活各層面都將面對脆弱議題。
Thumbnail
永恆是什麼?是那充滿孔洞的石頭,風蝕峽谷間的跳躍與遙望,遍地普通、握在手中卻成為信物,牽起萍水相逢,投擲入悼念史汪奇的篝火。是夕陽剪影下仰望模型恐龍,山林間頹然傾倒的參天巨樹,是見證生老病死,帝國興起又衰落,而海天無垠,萬物生生不息。
Thumbnail
永恆是什麼?是那充滿孔洞的石頭,風蝕峽谷間的跳躍與遙望,遍地普通、握在手中卻成為信物,牽起萍水相逢,投擲入悼念史汪奇的篝火。是夕陽剪影下仰望模型恐龍,山林間頹然傾倒的參天巨樹,是見證生老病死,帝國興起又衰落,而海天無垠,萬物生生不息。
Thumbnail
我個人覺得這部電影滿『討喜』的,不是說這部電影很可愛或是很愉快,而是這部電影的節奏跟氛圍很輕鬆,有人與人的良好互動,也有一望無際的美國中西部美景,穿插游牧族的生活日常,傳遞出非常飽滿的精神思緒,全片細膩的鏡頭處理令人讚賞,看完後有種大腦被重新翻洗的新鮮感。
Thumbnail
我個人覺得這部電影滿『討喜』的,不是說這部電影很可愛或是很愉快,而是這部電影的節奏跟氛圍很輕鬆,有人與人的良好互動,也有一望無際的美國中西部美景,穿插游牧族的生活日常,傳遞出非常飽滿的精神思緒,全片細膩的鏡頭處理令人讚賞,看完後有種大腦被重新翻洗的新鮮感。
Thumbnail
許多人都夢想有朝一日可以擺脫辦公室,成為隨時隨地有網路就可以自由工作的digital nomad。但在《游牧人生》(Nomadland)裡,開著露營車,逐工作而居的遊牧族的真實生活,可不如理想中那麼浪漫。
Thumbnail
許多人都夢想有朝一日可以擺脫辦公室,成為隨時隨地有網路就可以自由工作的digital nomad。但在《游牧人生》(Nomadland)裡,開著露營車,逐工作而居的遊牧族的真實生活,可不如理想中那麼浪漫。
Thumbnail
今年奧斯卡呼聲最高的電影《游牧人生》,經過去年奪下威尼斯影展金獅獎的最高榮譽,以及金馬影展需要收手機的世界首映,直到本週才即將在台灣院線影廳和期待已久的影迷們正式相見。本片除了一路在美國各大影展過關斬將外,導演趙婷也因批評中國政府的一席話導致目前在當地上映遙遙無期,更增添了本片的話題性,可說是名符
Thumbnail
今年奧斯卡呼聲最高的電影《游牧人生》,經過去年奪下威尼斯影展金獅獎的最高榮譽,以及金馬影展需要收手機的世界首映,直到本週才即將在台灣院線影廳和期待已久的影迷們正式相見。本片除了一路在美國各大影展過關斬將外,導演趙婷也因批評中國政府的一席話導致目前在當地上映遙遙無期,更增添了本片的話題性,可說是名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