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品牌建立、具體指標、多元專業、維繫關係、網路聲量、減少成本和捍衛權益,是經營自媒體的七大理由。當中最重要的在於掌握我們的網路聲量,展現自我價值。
很多時候大家都會透過網路,來拼命告訴大家我是誰?我做什麼?我能提供什麼服務?我有賣什麼商品?但事實上,大多忽略了一件事是:因為大家都在講,所以沒幾個人在聽。因為所有人只關心三種狀況:一是你講的是跟我有沒有關係?二是你講的事情或是你提供的商品或是你提供的服務,對我有沒有幫助?如果這兩者都沒有,那至少是第三種情形,那就是這議題我感不感興趣?
對消費者有用的訊息叫資訊,無用的叫垃圾廣告。所以無論是賣商品或提供服務體驗,都至少要符合三種情況的其中一種,這樣子的發言才是有效的,才能掌握到話語權。不然一昧的在各大討論留言板複製貼上,都是留一些沒有個人特色或沒符合剛剛三種情況的內容,都只會令人生厭。
在
《自媒自創:經營自媒體52種思辨計畫》筆記書中,運用曼陀羅思考法的九宮格,來講述個人品牌要素。分別是八個面向,一是形於外的儀表穿著;二是我們說話的談吐、舉止、口頭禪和肢體動作;三是行走江湖的職稱或專業見解;這不單只是名字而已,而是關乎大家對自己的觀感。比方說,常有人初進社會,就自我介紹:你好,可以叫我小鍾、小李或什麼的,這樣的稱謂固然給人謙虛的感受,但無形中也刻意矮化了自己的地位。所以,若希望能與目標客戶是站在對等的位置,就該講一個中性的名詞,例如英文名,好站在同一個基準點去做業務洽談。
第四個面向就是嗜好才華,把一些生活上的個人喜好適時地揭露出來,反而能讓人覺得親近有人性。舉例種花、養貓狗、喝咖啡、收藏珠寶,都有機會與目標客戶在對立的業務洽談外,找到不具殺傷力且共鳴的話題去親近。
第五就是朋友圈、人脈資源,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當我不認識某人時,可藉由瀏覽或觀察他的朋友圈,就能推敲出一二,這人所屬的產業,或是人格特質。
第六則是目標對象,也就是我們希望服務的人或經營的客群。最後兩個是網路上發表的圖文,和代表的關鍵字。以上八個面向,都能影響到別人怎麼看我們?我們又想建立怎樣的個人形象,來讓大眾覺得我們是甚麼樣子的人?
在處理線上諮詢個案時,總常被問道:經營自媒體我該怎麼找到定位?我要從哪裡開始?其實,定位是一個指標,他就像是一個錨點,一個對目標客群所投放的心錨。就像滾雪球式的,要先找到結晶體的核心定位,再來運用雪花的同溫層聚集能量,最後運用坡度,也就是產生許多粉絲共鳴的內容,自然能越滾越大形成莫大的影響力。
只是找定位,看似簡單實則困難,有人終其一生都還在尋尋覓覓,儼然成為人生課題。就連我自己本身,也迷失不下數次,但就是不斷的自我認知、調整、改善。找定位是一種動態的過程,其實一旦找到了就會覺得非常簡單,但需要靠時間醞釀。有人長,有人短,唯有靠真實面對自己,才能趁早看清一切。你不見得要讓所有人喜歡你,只需讓一群人愛你,願意買單你的一切就好。
至於如何找定位呢?
可從先天興趣和後天專長找起。
以先天興趣而言,有人愛下廚,有人喜歡養寵物,有人練毛筆字,這些都是興趣嗜好,從中找尋自己的定位,或者從這些興趣延伸出一群人可經營社群。像今年五月疫情爆發後,為了轉移大家的焦慮,我和同事隨手創立了「疫起FUN輕鬆」和「疫起煮來吃吃吃」社團,自然而然形成一個凝聚。
再來是從專業找定位,有人可能是學識,有人可能是經驗累積,就像昔日說孩子打電動沒出息,到現在電競出國比賽。有人愛吃懂吃愛聊吃,變成美食專家。像我本身愛喝咖啡,就會花很多心思去研究品種、沖煮和口感。而喜歡看電影的,就能寫許多影評放在自己的部落格上,累積到一定程度自然就有變現的效果。
經營自媒體四字訣
經營自媒體有四大進程,分別可用四個字來詮釋,那就是:名震天下!
「名」指的是「正名」,必須先找到自己,條列出的興趣或專業,將這些做到極致。並找出箇中的商業模式,建立能與凸顯我們特色的稱謂和自我介紹。像我融合自身媒體的學經歷背景,再加上20年的行銷經驗,在這波疫情衝擊下,我可以迅速從實體轉往線上,繼續提供我的服務,進而變現。
「震」指的是「震名」,將我們建立的名號推廣出去,所以名字好不好念?好不好記?容不容易令人信手分享?都是關鍵。條列所有能搜尋到我們的關鍵字組,及建立官網和電子名片,讓人清楚知道何時要找我?找我能獲得怎樣的服務?
「天」指的是「證明」,前面兩個階段都是我們自己講,告訴眾人我們是怎樣子的人?能提供怎樣的服務?而在這階段,仍需持續的曝光,但卻是必須借助他人的力量,例如:第三方認證的學歷、學員見證、出版著作、經營的一切過程照片或影片。這些都能增加大家對我們的信賴度!
「下」指的是「掙名」也就是最後階段,也就是我前面在網路建立的一切成果,如何承接到實體的世界裡?例如:依關鍵字去發表個人言論,善用社群關注相關議題,樂於提供專業協助,和經營相關聯的人脈。
像我有時付費的課程會開放幾個免費試聽名額,或是線上諮詢提供所謂的公益優惠名額,都是有條件地降低門檻去嘗試接觸不同客層的人。可藉由不斷的交流維繫,讓這群人增加對舞門的信賴度與黏著度。這些就是我們個人品牌的四大進程。
除此之外,我們必須找一個能凸顯自己個人特色的平台來好好經營,舉例來說,若是天生顏值高的人,就可多運用照片、圖像式或影像化的紀錄自己,經營影音頻道或短視頻,增加記憶點。或是有人像我一樣,擅長寫很多文章,能在短時間內將個人觀點彙整成系統化內容,就得經營部落格或專欄。所以在座各位,必須要思考一件事就是,目前有相當多的平台,但不見得每一個都要去經營,需先選擇適合自己的,且能凸顯自我特色、專長的平台去經營。將既有的人力、物力、資源,專心投注在自己擅長的領域上,透過不同的平台,來展現自己的面貌,達到聚眾變現的成果。
後疫時代,數位轉型刻不容緩,無論是企業或個人都該思索自己在網路的新面貌,養成數位習慣,建立自媒體。誠摯歡迎各路有志之士,共同加入自媒自創的行列~
謝謝你的收看!
若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愛心」「收藏」或「FB轉分享」給我一點鼓勵!若有任何想法或建議,也歡迎在底下留言,或到臉書私訊與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