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電視新聞裡總是不停輪放著那唯恐天下不亂的畫面 使用的文字也極其聳動 為的是那收視率 即使訊息來源是相同的 播報出來的 卻總有出入 可是 新聞不是應該帶給人們正確且快速的訊息嗎 怎麼在這資訊爆量的時代 卻充斥著這麼多的假象 到底甚麼是真實 在這個後疫情的時代 政治口水仍然滿天飛 團結在哪? 似乎 我只看見無止境的自私
漁光島
想想幾個月前 島上的我們仍可自在的呼吸 比起現在 連出門都幾乎快被禁止了 被悶壞了的人啊 即使做出來的行為不是瘋狂 只是在這非常時期 卻已是違法 我真的很想回到這近似戒嚴之前的生活 至少算得上是自由的 出門不用戰戰兢兢 可以自在地在街上行走 到棒球場觀賽 大聲地為自己喜愛的球隊和球員吶喊應援
漁光島
是阿 我真的很想外出走走 不用戴著口罩的大口呼吸 自由自在地奔跑著 在這個炙熱的夏日時光裡 我很想念那樣的自由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8會員
5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菇爸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會不會是今年的梅雨鋒面真的忘了台灣 還是跑去哪玩了 這幾天看氣象新聞 真的不是開玩笑的 內門破40度了 這真的是個嚴重的警訊 全台灣幾乎都在35度以上 水庫也都告急 除了北部外 中南部水庫都已見底 雖然各地方政府有個別的因應作為 可也不是長久之計 甚至會不會造成傷害呢(鑿井抽水)  夏天的暴力藍 在
求學時期讀過幾年建築 也曾參與過社區發展 跑過幾次田調 製作過測繪圖 懂得其中皮毛與一點點脈絡 親身體驗過執行面的困難 資訊不難傳達 只怕被錯誤傳遞 不過這樣的計畫 大多是雙面刃 當然這是我自己因親身參與其中而有的感覺 並不是所有的計畫都是如此 影響的層面有太多太多 就不多贅述 接下來 簡單分享些想
或許是內心有個老靈魂 從小就愛看些老舊的房子 也或許是因為小時候 過年都會再在奶奶家 住幾晚 和兄弟姊妹們在埕上 圍著燒紅的龍眼木取暖 烤地瓜 雖然格局不大 但大伙擠在一起睡覺 總是新鮮 也特別有家的感覺 長大後 工作忙了 生活也忙了 回老家 時間都得用擠的 結婚後 更不用說了 時間得用偷的阿 仁德
都是去年的事了,九月和十月發生的,也分別在今年的三月和四月結束,不知道這兩件是之間,或許是有些特殊的關聯,但,這是在之後才發現的,一開始沒特別去注意,很讓人煩心就是了,後來才發現,時間點很特別,過程很磨人,結果不讓人滿意,卻也能接受 茶霧之道 像是卸下了心中的大石,在事件結束之後,終於能好好地睡覺,
2018年底~2021 入坑約快三年 2018年底~2021 入坑約快三年 從更早之前的花博上看見鹿角蕨後 直到18年 才因為不小在花市遇見鹿 而正式入坑 當時因為對其特性不是很了解 還有成株的價格高昂 所以購買時都是以小株為主 然而就像已經有在養鹿的朋友說的 新手買鹿幾乎都是在繳學費 女王(升天)
從去年底到今年初 發生了些事情 在生活中 說實在的 很讓人煩躁 足以讓人思緒不平 但也讓我更體認到了些 關於人性這方面 認真去想的話 實在令人心寒 想多了也沒幫助 只是讓自己的腦袋更痛 昨天已是春分 雖然夏天還沒到 但春天呀 已熱的像夏天 雖然事件尚未結束 事情也持續讓人心煩 世界一樣持續運轉
會不會是今年的梅雨鋒面真的忘了台灣 還是跑去哪玩了 這幾天看氣象新聞 真的不是開玩笑的 內門破40度了 這真的是個嚴重的警訊 全台灣幾乎都在35度以上 水庫也都告急 除了北部外 中南部水庫都已見底 雖然各地方政府有個別的因應作為 可也不是長久之計 甚至會不會造成傷害呢(鑿井抽水)  夏天的暴力藍 在
求學時期讀過幾年建築 也曾參與過社區發展 跑過幾次田調 製作過測繪圖 懂得其中皮毛與一點點脈絡 親身體驗過執行面的困難 資訊不難傳達 只怕被錯誤傳遞 不過這樣的計畫 大多是雙面刃 當然這是我自己因親身參與其中而有的感覺 並不是所有的計畫都是如此 影響的層面有太多太多 就不多贅述 接下來 簡單分享些想
或許是內心有個老靈魂 從小就愛看些老舊的房子 也或許是因為小時候 過年都會再在奶奶家 住幾晚 和兄弟姊妹們在埕上 圍著燒紅的龍眼木取暖 烤地瓜 雖然格局不大 但大伙擠在一起睡覺 總是新鮮 也特別有家的感覺 長大後 工作忙了 生活也忙了 回老家 時間都得用擠的 結婚後 更不用說了 時間得用偷的阿 仁德
都是去年的事了,九月和十月發生的,也分別在今年的三月和四月結束,不知道這兩件是之間,或許是有些特殊的關聯,但,這是在之後才發現的,一開始沒特別去注意,很讓人煩心就是了,後來才發現,時間點很特別,過程很磨人,結果不讓人滿意,卻也能接受 茶霧之道 像是卸下了心中的大石,在事件結束之後,終於能好好地睡覺,
2018年底~2021 入坑約快三年 2018年底~2021 入坑約快三年 從更早之前的花博上看見鹿角蕨後 直到18年 才因為不小在花市遇見鹿 而正式入坑 當時因為對其特性不是很了解 還有成株的價格高昂 所以購買時都是以小株為主 然而就像已經有在養鹿的朋友說的 新手買鹿幾乎都是在繳學費 女王(升天)
從去年底到今年初 發生了些事情 在生活中 說實在的 很讓人煩躁 足以讓人思緒不平 但也讓我更體認到了些 關於人性這方面 認真去想的話 實在令人心寒 想多了也沒幫助 只是讓自己的腦袋更痛 昨天已是春分 雖然夏天還沒到 但春天呀 已熱的像夏天 雖然事件尚未結束 事情也持續讓人心煩 世界一樣持續運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馬來西亞- 刁曼島的日常 猶記得2019年在刁曼島考取了潛水執照后馬上就因爲新冠病毒的肆虐 全球以幾乎被“軟禁”的方式封鎖著人們熟悉的日常。 一場世紀病毒的肆虐改變了人們原有的生活模式 摧毀了許多家庭 也造就了許多時勢英雄。然而在這些大環境底下的我們,顯得超級無敵的渺小。 2022年再回到熟悉
Thumbnail
人們想要在各方方面面期許要求著自由;如思想,工作,言論,財富,民主,,,等等° 自由在人生整體意涵中不是全部,而只佔據了部分片段;若將其無限擴大,將使自己淪落為武斷下的受害者° 如己要求身體自由卻恣意揮霍用之!不知節制,傷害病痛隨即而至,輕者尚需時復原,重者無法彌補傷害終生! 自由
  我一直覺得資訊太多了。我們每天會不斷地從網路上得到資訊,那一部分是被動的,譬如說,那些最有熱度的新聞事件,他們會突破我原來已經關注的領域,在各個社群網站的河道朝我的方向衝過來。這並不是說我選擇性地看或不看就能夠去避免的。
Thumbnail
打工換宿的日子太美好,每天活在夢幻島,過著睜開眼睛就下水的生活,那時候的問候語不是「吃飯沒?」,而是「今天下水嗎?幾點下哪?」 從那時候開始,好像生命中有一個開關被打開了,開始愛上小島的生活,愛上泡在海裡的日子,用最少的資源,獲得最大的快樂,連原本看了就煩躁的太陽都開始讓我覺得滿可愛的。
即使不需要進入褪羽季,海岸依然吹拂強勁的冷風,生長於沿海一帶的草本植物隨著風勢摩娑作響,打在礁岩浪潮所激起的水花到處飛散。距離海岸不遠處、位於狹小海灣的漁港聚集了大量漁工。他們忙著替剛回港的漁船卸載魚貨,送上外地商隊帶來的大型貨車。海面上仍有數艘漁船忙著作業。正逢季節變換之際,此刻海洋到處都有豐富的
Thumbnail
近期假新聞和新聞媒體自由議題引起了廣泛的社會大眾關注,媒體新聞議題管理上的隱形控制與新聞室社會控制也受到討論。文章指出在社會大眾覺醒媒體識讀並抨擊假新聞假議題的同時,也應該覺察媒體工作者是否能依其自由意志和所掌握的權力程度去篩選議題。文章討論基層新聞媒體工作者是否落入「假自由真控制」的不堪處境。
Thumbnail
我相信和平,唯此人類才能更加發展,但和平的條件是地位的對等和相互尊重。 幾年前造訪對岸,深刻體會到那種不自由的大環境下,失去言論自由的人民,連帶生活都有著一種厚重的「被壓抑感」。這種感覺,不知道身在台灣的人們能不能體會? 我們發展民主這三十多年來,各種言論如繁花盛放,不用擔心講了什麼話後會有人身安
Thumbnail
百姓總是對時局不滿,而公民做出積極的行動。 昨晚的自訓團,來了英法兩國的媒體採訪,團長說明了我們的運作以及面對中共威脅的自我防衛意志,讓外媒知道台灣有這樣的聲音與行動很重要。結束後夥伴們在寒夜中站了一會兒,相互取暖心頭卻仍難掩不安,再三天,台灣的命運又將再次被自己或被別的我們所決定。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馬來西亞- 刁曼島的日常 猶記得2019年在刁曼島考取了潛水執照后馬上就因爲新冠病毒的肆虐 全球以幾乎被“軟禁”的方式封鎖著人們熟悉的日常。 一場世紀病毒的肆虐改變了人們原有的生活模式 摧毀了許多家庭 也造就了許多時勢英雄。然而在這些大環境底下的我們,顯得超級無敵的渺小。 2022年再回到熟悉
Thumbnail
人們想要在各方方面面期許要求著自由;如思想,工作,言論,財富,民主,,,等等° 自由在人生整體意涵中不是全部,而只佔據了部分片段;若將其無限擴大,將使自己淪落為武斷下的受害者° 如己要求身體自由卻恣意揮霍用之!不知節制,傷害病痛隨即而至,輕者尚需時復原,重者無法彌補傷害終生! 自由
  我一直覺得資訊太多了。我們每天會不斷地從網路上得到資訊,那一部分是被動的,譬如說,那些最有熱度的新聞事件,他們會突破我原來已經關注的領域,在各個社群網站的河道朝我的方向衝過來。這並不是說我選擇性地看或不看就能夠去避免的。
Thumbnail
打工換宿的日子太美好,每天活在夢幻島,過著睜開眼睛就下水的生活,那時候的問候語不是「吃飯沒?」,而是「今天下水嗎?幾點下哪?」 從那時候開始,好像生命中有一個開關被打開了,開始愛上小島的生活,愛上泡在海裡的日子,用最少的資源,獲得最大的快樂,連原本看了就煩躁的太陽都開始讓我覺得滿可愛的。
即使不需要進入褪羽季,海岸依然吹拂強勁的冷風,生長於沿海一帶的草本植物隨著風勢摩娑作響,打在礁岩浪潮所激起的水花到處飛散。距離海岸不遠處、位於狹小海灣的漁港聚集了大量漁工。他們忙著替剛回港的漁船卸載魚貨,送上外地商隊帶來的大型貨車。海面上仍有數艘漁船忙著作業。正逢季節變換之際,此刻海洋到處都有豐富的
Thumbnail
近期假新聞和新聞媒體自由議題引起了廣泛的社會大眾關注,媒體新聞議題管理上的隱形控制與新聞室社會控制也受到討論。文章指出在社會大眾覺醒媒體識讀並抨擊假新聞假議題的同時,也應該覺察媒體工作者是否能依其自由意志和所掌握的權力程度去篩選議題。文章討論基層新聞媒體工作者是否落入「假自由真控制」的不堪處境。
Thumbnail
我相信和平,唯此人類才能更加發展,但和平的條件是地位的對等和相互尊重。 幾年前造訪對岸,深刻體會到那種不自由的大環境下,失去言論自由的人民,連帶生活都有著一種厚重的「被壓抑感」。這種感覺,不知道身在台灣的人們能不能體會? 我們發展民主這三十多年來,各種言論如繁花盛放,不用擔心講了什麼話後會有人身安
Thumbnail
百姓總是對時局不滿,而公民做出積極的行動。 昨晚的自訓團,來了英法兩國的媒體採訪,團長說明了我們的運作以及面對中共威脅的自我防衛意志,讓外媒知道台灣有這樣的聲音與行動很重要。結束後夥伴們在寒夜中站了一會兒,相互取暖心頭卻仍難掩不安,再三天,台灣的命運又將再次被自己或被別的我們所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