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排空肺部的氣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如同排空肺部的氣體〉2024-04-29

 

  我一直覺得資訊太多了。我們每天會不斷地從網路上得到資訊,那一部分是被動的,譬如說,那些最有熱度的新聞事件,他們會突破我原來已經關注的領域,在各個社群網站的河道朝我的方向衝過來。這並不是說我選擇性地看或不看就能夠去避免的。

 

  但進一步來說,我也沒有真的打算要去避免,我其實選擇了要去關注那些社會上發生的事。從實踐上,我關注的一些議題性或人文社會學者的粉絲專頁就讓我更容易接觸到那些議題,並且它們首先就是帶著某些情緒反應的,譬如憤慨、譬如焦急。

 

  我也會相信我需要去對那些事情保持意識。雖然它們可以很遠,但如果我們都不去關注的話,那黑暗的角落就會永遠黑暗。有人一直在做一些很不好的事,有人因此受害。

 

 

  但資訊就是太多了。你張開眼睛和耳朵的目的是要去看見與聽見那些重要的事。可是什麼會來到並不由你。與其說是「演算法」,以當前的情況來說,就是財團與巨型媒體希望你看到的東西。誰砸錢投了廣告誰的觸及率就會高一些、而誰的流量高,它的流量就又會更高。

 

  這些爆炸的資訊就像一邊進行削價競爭一邊進行響度戰爭,不斷地去放大自己的同時卻也愈來愈同質化與劣質化。如過將大腦裡接收到的資訊類比為混音軟體中的波型,在使用網路的這些期間,圖像肯定會成為那幅令人詬病的「磚牆」。

 

  這不僅僅破壞了資訊的動態範圍與起伏,令我們對「事」的細節與真實性產生疲勞。並且就像響度戰爭可能傷害大眾的聽力一樣,我們「接收資訊的感官」也受到了一定的損傷。我們或許需要去有意識地不看與不聽,但不是逃避,而是為了更好地--更清晰地,以及尤其重要的--更健康地去持續地對世界保持開放。

 

  我們需要有辦法淨空思緒。

 

 

  當我在想像「淨空思緒」這件事的時候,我腦中浮現的第一個畫面不是某個人在打坐冥想,我想到的是一個放滿水的水槽,某個人一早起來,深吸一口氣,把臉埋入水中,暫時停止呼吸。

 

  我發現我想到的是大衛布萊恩(David Blaine)於2009年做的那場演講。那是一場TEDMED,也就是,醫療主題的TED分支演講。當然,作為魔術師的大衛不是什麼醫學專家,他之所以站在那裡,是因為他的另一個身分--純氧靜態憋氣世界紀錄保持人。他在水中待了17分鐘04秒。

 

  作為一名魔術師,大衛使用的不是障眼法,而是近乎瘋狂的對身體的控制與練習。為了成為一名能夠長時間憋氣的人,他每天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是一套排空肺部氣體的練習。在五十二分鐘內,他重複下列的流程:深呼吸一分鐘,然後憋氣五分半,重複八組。也就是說,這五十二分鐘裡只有八分鐘有在呼吸。

 

  同時,他也為了要擁有一個能把能量消耗維持的更好的體態,在那段時間裡只攝取能維持自己身體機能的食物,完成了肉眼所及就十分顯著的減磅。按照大衛的說法,這些做法讓他的身體能夠更有效率地攜帶氧氣並減少消耗。於是,他最終才完成了那次壯舉。

 

 

  在我的想像中,當一個人如此用力地排空肺部氣體、降低食物攝取量時,大腦裡一些不必要的思緒也會被清空--甚至可能有些應該要留下來的東西也被一併吐了出去。然後,我們將可能在這樣的排空之後,擁有一具能夠更清楚地運用所意識之對象的身體。

 

  當然,這裡的想像是非常混濁不清的。我沒辦法清楚地釐清這種想像意味著怎樣的實踐指南。是要透過排空肺部氣體的呼吸練習來調整意識狀態?透過調整為更加精簡化的飲食來為身體狀態進行減負?還是這些行動是一種比喻,我們應該要對於接收資訊的方式與管道做相應的排除和規定?

 


  於是我把這些複雜與不確定性寫下來。就像把肺部那些使用過的、還未使用的、使用到一半的氣體都盡可能用力地吐出去。然後,怎麼說呢?我至少體驗到了一件事:在用力吐氣的時候,我們不是在吸氣。所以,我先繼續保持這個練習。






延伸閱讀:

〈17′04″〉

〈News is in the Bin:過剩的、娛樂的、價值隨機的資訊〉

〈作為一整理用的工具〉

〈我沒有冥想的習慣〉

〈給新時代年輕人的演講〉

〈彼此〉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前圖紙的沙龍
107會員
918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前圖紙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31
  將一個人關進監獄究竟有多大程度是需要的?亞利桑那大學法學院院長米勒認為「我們的制裁和懲罰系統已經達到了歷史和全球標準上過度的程度」。他認為我們應該去思考那些犯下和安德森一樣嚴重的錯誤與傷害的人之中,有多少人可以像他這樣成功地重新融入社會。「嚴厲的懲罰是否剝奪了憐憫和救贖的機會?」米勒教授問到。
Thumbnail
2024/12/31
  將一個人關進監獄究竟有多大程度是需要的?亞利桑那大學法學院院長米勒認為「我們的制裁和懲罰系統已經達到了歷史和全球標準上過度的程度」。他認為我們應該去思考那些犯下和安德森一樣嚴重的錯誤與傷害的人之中,有多少人可以像他這樣成功地重新融入社會。「嚴厲的懲罰是否剝奪了憐憫和救贖的機會?」米勒教授問到。
Thumbnail
2024/12/30
  如果他用正常的速度,清晰說出那些話。那中間重講一次的事情就不必發生,整件事應該可以更快完成。相反地,想要速戰速決、快速但令人困惑,增加了一些本來不需要花費的時間和理解成本。事情需要更繁複的流程才能完成,所以令人著急。
2024/12/30
  如果他用正常的速度,清晰說出那些話。那中間重講一次的事情就不必發生,整件事應該可以更快完成。相反地,想要速戰速決、快速但令人困惑,增加了一些本來不需要花費的時間和理解成本。事情需要更繁複的流程才能完成,所以令人著急。
2024/12/29
  有一些成人,會用「他們還只是十幾歲的孩子」去幫那些做出不尊重他人行為的學生辯護。但這其實只是一種藉口,他們表面上是在袒護孩子,但更深一層來說,他們透過這個行為宣揚了一些糟糕的價值觀,譬如:「這些不尊重人的言行不是什麼嚴重的事」、「這些孩子不用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2024/12/29
  有一些成人,會用「他們還只是十幾歲的孩子」去幫那些做出不尊重他人行為的學生辯護。但這其實只是一種藉口,他們表面上是在袒護孩子,但更深一層來說,他們透過這個行為宣揚了一些糟糕的價值觀,譬如:「這些不尊重人的言行不是什麼嚴重的事」、「這些孩子不用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抒發一下 在這個數位時代,我越來越感受到一種壓力,這種壓力來自於社交媒體上的演算法和流量競爭。
Thumbnail
抒發一下 在這個數位時代,我越來越感受到一種壓力,這種壓力來自於社交媒體上的演算法和流量競爭。
Thumbnail
「讓子彈飛一下」是中國大陸網民用語。在信息被嚴格管控、又延在信息爆炸的環境,很多無法證實的耳語傳言滿天飛,無論是真是假,讓信息彈片先飛一下,等待塵埃落定,不失為應對的辦法。 但是,「讓子彈飛一下」足夠嗎?我個人覺得:如果想收到正確消息而不被蒙蔽,最好是能夠積極查證。但這也正是最困難
Thumbnail
「讓子彈飛一下」是中國大陸網民用語。在信息被嚴格管控、又延在信息爆炸的環境,很多無法證實的耳語傳言滿天飛,無論是真是假,讓信息彈片先飛一下,等待塵埃落定,不失為應對的辦法。 但是,「讓子彈飛一下」足夠嗎?我個人覺得:如果想收到正確消息而不被蒙蔽,最好是能夠積極查證。但這也正是最困難
Thumbnail
在數位時代,幾乎人人都透過網路作爲取得新聞資訊的主要管道。除了透過網路平台取得新聞媒體發佈的消息,也常常仰賴直播節目獲取消息。合法的新聞媒體,大多對於未加查證的消息發佈非常謹慎而且保守,良莠不齊的自媒體則不然。
Thumbnail
在數位時代,幾乎人人都透過網路作爲取得新聞資訊的主要管道。除了透過網路平台取得新聞媒體發佈的消息,也常常仰賴直播節目獲取消息。合法的新聞媒體,大多對於未加查證的消息發佈非常謹慎而且保守,良莠不齊的自媒體則不然。
Thumbnail
社群媒體會導致「過濾氣泡」和「同溫層效應」。也就是說,這只會讓用戶只看到符合其既有觀點和興趣的內容,從而錯過多樣化的信息。 如果要做出更妥善的市場判斷,除了需要在即時的數據和長期的品牌價值之間找到平衡,也要提醒大家要及時『抽身』回到真實的世界中,才能避免陷入數據迷戀和演算法偏見。
Thumbnail
社群媒體會導致「過濾氣泡」和「同溫層效應」。也就是說,這只會讓用戶只看到符合其既有觀點和興趣的內容,從而錯過多樣化的信息。 如果要做出更妥善的市場判斷,除了需要在即時的數據和長期的品牌價值之間找到平衡,也要提醒大家要及時『抽身』回到真實的世界中,才能避免陷入數據迷戀和演算法偏見。
Thumbnail
資訊爆炸的時代給人帶來了巨大的衝擊。無論是數位化進程還是社交媒體,資訊過載都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對年輕人來說尤為重要,他們面臨著價值觀變化、迷失方向和享樂主義等挑戰。為了應對這些問題,人們需要學會信息篩選、培養批判性思維、保持專注和平衡生活。
Thumbnail
資訊爆炸的時代給人帶來了巨大的衝擊。無論是數位化進程還是社交媒體,資訊過載都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對年輕人來說尤為重要,他們面臨著價值觀變化、迷失方向和享樂主義等挑戰。為了應對這些問題,人們需要學會信息篩選、培養批判性思維、保持專注和平衡生活。
Thumbnail
隨著數位科技的迅猛發展,資訊爆炸已成為當今社會的一大現象。從網際網路到社交媒體,從手機應用到網路搜索,我們每天接收到的資訊量遠超過過去任何時代。 這篇文章探討了資訊爆炸對於多元性與挑戰、專注力與分心問題以及心理健康和壓力的影響,並提出了相應的應對策略。
Thumbnail
隨著數位科技的迅猛發展,資訊爆炸已成為當今社會的一大現象。從網際網路到社交媒體,從手機應用到網路搜索,我們每天接收到的資訊量遠超過過去任何時代。 這篇文章探討了資訊爆炸對於多元性與挑戰、專注力與分心問題以及心理健康和壓力的影響,並提出了相應的應對策略。
Thumbnail
在這個網路無所不在的時代,我們經常享有資訊的自由流動和無限的知識。 想像一下,你打開手機或電腦,想查看最新的新聞、分享生活的點點滴滴,或是瀏覽一下娛樂內容,但卻發現許多網站和應用程式都無法存取。 聽起來是不是很難以置信? 但對世界上許多國家的人來說,這是他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Thumbnail
在這個網路無所不在的時代,我們經常享有資訊的自由流動和無限的知識。 想像一下,你打開手機或電腦,想查看最新的新聞、分享生活的點點滴滴,或是瀏覽一下娛樂內容,但卻發現許多網站和應用程式都無法存取。 聽起來是不是很難以置信? 但對世界上許多國家的人來說,這是他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Thumbnail
你是否也察覺到資訊碎片化、變造的謠言與社群媒體的演算法正在不同群體間創造資訊屏障,透過擴大人與人之間的分歧慢慢地撕裂我們所處的民主社會,面對科技與集權主義交織形成的威脅,作為人民是否有自主的草根力量捍衛我們的生活
Thumbnail
你是否也察覺到資訊碎片化、變造的謠言與社群媒體的演算法正在不同群體間創造資訊屏障,透過擴大人與人之間的分歧慢慢地撕裂我們所處的民主社會,面對科技與集權主義交織形成的威脅,作為人民是否有自主的草根力量捍衛我們的生活
Thumbnail
推薦給所有人的一本書,假消息、假新聞可以說是現代人生活的一部分,了解假消息對我們的影響才能讓自己不落入假消息的陷阱裡。
Thumbnail
推薦給所有人的一本書,假消息、假新聞可以說是現代人生活的一部分,了解假消息對我們的影響才能讓自己不落入假消息的陷阱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