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戀 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在南方遙遠的高山中,有個藍色蛋型湖泊,傳說是“天使遺落在人間的眼淚”,不知何時是誰給她取了名字,從此登山客叫她「嘉明湖」。這是我在大學時期聽到的有關「嘉明湖」美麗又浪漫的說法,當時就渴望能一睹芳容。「嘉明湖」位於中央山脈之「南二段」(山界將中央山脈區分成六段)陵線旁,1980年代整體的登山環境簡陋,我們這些學生都是“窮爬山”,裝備克難,也請不起挑夫,南二段是縱走行程,須全程重裝很耗體力。所以,雖然我有強烈意願,無奈“肉腳”級的體能,總被山友婉轉拒絕。原以為此生無緣,沒想到20多年後的2009年夏天,一位學長突然興起,號召我們這些已成家立業的山友們,攜家帶眷來去賞「嘉明湖」,雇請2個山青挑夫,申請嘉明湖避難小屋(1980年代還不存在!)床位,一群大人小孩只需輕裝上陣。太好了!等了20多年!終於出發囉!

  1980年代,我們的生活沒有網路,更沒有手機,我們這些山友在大學四年中花在爬山、討論山、回憶山的時間比花在課業的多。我們面對的是一真實的世界,而不是虛擬的空間,在物質條件簡陋的年代,我們爬山更加依賴周延的準備、個人的毅力、及夥伴的相互扶持。
猶記初入登山社團,還沒搞清楚狀況就在學長們的帶領下,一行人在冬季闖入北部中級山區(指海拔高1500-3000m山地)的拉拉山-北插天山段,中級山也剛好位居氣象上的雲霧帶,所以總是溼答答,我們在那濃的化不開的綠色原始森林中摸爬前進,每踏出一步,不是陷入泥濘中,就是踩在濕滑糾結的樹根上。地上繁茂的蕨類及藤蔓植物總是遮掩了路途,常導致我們誤入獵徑(原住民打獵走出的小徑,非正常登山路徑),走了冤枉路後疲累回頭。濕寒的天氣讓許多迎風挺立的樹梢掛滿「冰霰」(或霧淞),可惜艱難的行進讓我無心欣賞奇景,滿腦子都在想領隊何時要讓我們停下來休息。等到終於稍作休息吃東西時,冷到打顫的雙手竟脫不下麻布手套,原來十指已凍到腫脹繃緊了手套,在學長的協助下,雙手才脫困。幾天下來,已顧不得少女形象,開始抱怨學長把我“騙”到這“鬼地方”,懊惱自己山下好日子不過,偏跑到這深山野林來活受罪......。最後學長很有風度地微笑說:「妳以後一定會想再上山!」,「見鬼啦!」我丟下這句話轉身而去。

第一次登大山(海拔高度> 3000m)是大一暑假,跟著山友攀登南湖-中央尖山。南湖大山氣勢雄偉號稱具有“帝王之相”,中央尖為山界著名的「五嶽三尖一奇」中的三尖之一,我心中歡喜著終於要去登名氣“夠稱頭”的大山了。我們依然重裝行進,在離開森林帶登上陵線後,展現在眼前的是,有如鋪著綠色地毯般波浪狀起伏綿延到天際的山巒草坡(箭竹草坡),遼闊的藍天綠野真是視覺上的饗宴,但卻漸漸覺得雙腳有如千斤萬擔般沉重,舉步維艱,還有我那不爭氣的肺,一直抗議我“不夠認真呼吸”,這“夠稱頭”的山真是折磨人啊!我一路奮力對抗高山低溫、缺氧卻又曝曬的環境,終於登上南湖大山享受“君臨天下”的暢快,之後繼續往中央尖山前進,這時我才驚覺這兩座百岳鄰居,彼此“嫌隙”竟如此深,兩山之間隔著中央尖溪,我們必須先陡下1000多公尺下到溪床,再沿碎石坡陡上1000多公尺登上中央尖山,此時我已連抱怨的氣力都沒有了,想撤也沒退路,只能硬著頭皮跟大夥兒繼續前進。
  下中央尖溪的峭壁時,在岩縫隙地及突長於岩壁的樹幹根部間尋找踩點,攀援而下,步步驚心。正在專注挪動我的腳步時,突然聽到我前方的學長驚呼著走在更前方的學姐名字,我瞬間一探頭,看到學姐如自由落體般下墜........砰!我以為“親眼目睹命案現場”嚇到全身顫抖無法動彈時,卻傳來一陣尖銳的狂笑聲。啊~~感謝山神的慈悲!在下方數公尺處,一棵從岩壁橫生出的松樹,用他枝葉繁茂的扇形枝椏接住了我學姐,學姐大難不死,驚恐及悲喜瞬間迸發出淒厲的狂笑聲。這驚心動魄的一幕即使已過了30年,仍歷歷在我眼前。

大四那年,為了把握最後的自由時光,不自量力的想嘗試「橫斷路線」,跟著夥伴走上「馬博橫斷」。我們從南投東埔進入八通關,橫穿中央山脈陵線,從花蓮玉里出山,沿途攀登秀姑巒山、馬博拉斯山、馬利加南山、馬西山、喀西帕南山......等百岳。以我當時的體能,每天都是一場艱苦的挑戰。當我一步一呼吸登山中央山脈之巔––秀姑巒三角點時,放眼四望,藍天之下那波蘭壯闊的陵線在雲海間無限延展,我們所站立的山頭彷彿化作一葉扁舟,載著我們「凌萬頃之茫然」,感覺自己也有如「憑虛御風」般“漂浮”在天地之間,全身的疲累頓時煙消雲散。
「馬博橫斷」路線大部分時間都重裝走在陵線上,經常得和懸崖峭壁艱苦奮戰,但那生氣盎然的青翠草坡及浮沉在雲海間的遠山不時出現在眼前,總能療癒我們疲憊的身心。1980年代的高山深處荒涼少人煙,路徑不明(現今高山上都被人群踩踏出大道了!),沒有安全防護措施,更沒有如現今便利的山屋,也找不到多少詳實的登山紀錄(當時沒有網路!),每天展現在我們前方的,都是未知的驚、險、苦、喜。猶記那一天前方雲霧中若隱若現的看到一灰黑色曲折線條,走近發現陵線已變成狹窄巉削的岩石露頭,兩側盡是一瀉千里的風化碎石坡,傳說中的「塔比拉斷崖」出現在眼前,之前也走過許多斷崖,但眼前狂風呼嘯中的斷崖伴隨兩側不時滾落的碎石聲,讓我感到更像是要走“奈何橋”般沮喪。顧不得尊嚴,我立刻束緊大背包趴下,四肢並用,身體貼在岩石露頭上“爬”過去。當天我們紮營地點是馬布谷,我們小心沿坡陡下,鑽出叢林後,看到一個與外隔絕的封閉山谷,谷底開闊遍佈濕地草甸,涓涓流水漫流其間,岩石露頭及小灌木叢零星錯落,沒有任何人為痕跡,宛如洪荒世界一角。夜幕低垂,一抬頭發現天空就像打碎玻璃散落滿天般熠熠發光,璀璨星空竟美得不似在人間。依稀記得當晚在馬布谷感受到一種難以言喻,來自天地間的強大氣場,害我徹夜輾轉難眠,至今難忘。
  行程最後一天,在我們從“雲端墜入紅塵”前,還有一段數十公里的林道要走,當時「中平林道」早已廢棄,多年的山洪已將路面沖刷的體無完膚、千瘡百孔,我們雙足被迫在大小亂石間辛苦找尋落腳點,我那雙破舊的運動鞋(當年的我們少有人買得起登山鞋)已把我的腳底磨出水泡,大拇趾更是疼痛難耐。8天艱難的重裝行程讓身心俱疲的我意志逐漸消沉,雙腳持續的劇痛終於摧毀我最後理智,忍不住低聲啜泣起來,走在我後方押隊的男生,聽到聲音驚慌跑過來問我發生什麼事,我根本無心搭理他,自顧自的只想把身體的痛楚及情緒上的懊惱藉由淚水渲洩出來,我那不知所措的可憐夥伴只好一路靜靜的陪著哭泣的我走完那該死的“坎坷”長路。

  大學四年間,我果然如那位說過「妳以後一定會想再上山!」的學長所預料(常懷疑是否被下蠱了!),一次次鑽進那濃綠的中級山區,和那盤根錯節的樹根及泥濘為伍,與那原始老林同呼吸。也一次次氣喘吁吁地登上高山草原,坐看那藍天下的風起雲湧。登山的艱苦也一次次擊垮我,但回到山下,卻又鬼迷心竅的想上山......。
  畢業後進入職場,各種工作及家庭壓力接踵而來,雖然假日還會去郊山走走,但“山的感覺”似乎越來越遙遠了。直到2009年夏天,學長帶來“山的呼喚”,立刻決定帶著孩子整裝上山。當我又站上那藍天下的高山草原時,有種“回家”的感覺,一路上看到熟悉的玉山園柏(生長於3400m森林線以上寒原的長壽樹種),或匍伏、或挺拔、或曲結、或張狂的出現在路徑上,感覺像在列隊歡迎老朋友歸來,藍天綠野間的“那滴眼淚”終於帶我重回山的懷抱。之後,我們帶著孩子又一次次上山,谷關七雄、水雲三星、合歡群峰、奇萊南華山、郡大山、合歡溪、沙里仙溪....,登山艱難依舊,但我已不再抱怨,還多了孩子相伴的喜悅,爬山似乎已成為我生命中無怨無悔的執著。
  山友都知道一句名言,那是英國探險家喬治·馬洛里被記者問到為何想要攀登聖母峰時回答說:「因為山在那裡(Because it is there)」,年輕時覺得這句話真是無厘頭。然而,當自己執迷不悔爬山超過30年後的今天,我終於明白,對山友而言,爬山不需要理由。是的!因為山就在那裡!
傳說中的"天使的眼淚"
“眼淚湖”畔
高山箭竹草坡
遠山雲海
千姿百態的玉山圓柏
avatar-img
6會員
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littlefish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一群夥伴用了近10年歲月,印證了一句話--「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 2009年夏,我們幾個已不算年輕的壯年人各自帶上半大不小的兒女“義無反顧”的騎上征程,拉開屬於我們自己的"壯遊"序幕......
一群人要維持長久的友誼,彼此相處應該是個什麼模樣呢?.......        我們這群姊妹淘已相處了20多年,我始終懷疑,大家個性差那麼多,還經常爭吵,竟然能一路走到現在還沒散夥? 我想來想去可能只有一個理由說得通.....
一個母親的"罪己"告白---   媽在這山徑上踽踽獨行,享受滿山的空寂與清爽,逐漸沉浸在你們還沒離家的回憶中,嘴角不禁泛起陣陣笑意。然而總有幾件讓媽心存愧意的往事,不斷浮現,始終難忘。      
       媽的成長過程中,從閱讀中獲得源源不絕的精神糧食,尤其閱讀古典詩歌更是讓我的生命受益良多。跨越時空與詩人前輩交遊是一場美麗又豐富的邂逅,詩中優美的文辭、壯闊的意境、瀟灑的風情、豁達的胸懷、雋永的情趣、纏綿的情感..,總讓人讚嘆傾倒不已! 讀詩是一種享受,也是一種成長。
     一群夥伴用了近10年歲月,印證了一句話--「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 2009年夏,我們幾個已不算年輕的壯年人各自帶上半大不小的兒女“義無反顧”的騎上征程,拉開屬於我們自己的"壯遊"序幕......
一群人要維持長久的友誼,彼此相處應該是個什麼模樣呢?.......        我們這群姊妹淘已相處了20多年,我始終懷疑,大家個性差那麼多,還經常爭吵,竟然能一路走到現在還沒散夥? 我想來想去可能只有一個理由說得通.....
一個母親的"罪己"告白---   媽在這山徑上踽踽獨行,享受滿山的空寂與清爽,逐漸沉浸在你們還沒離家的回憶中,嘴角不禁泛起陣陣笑意。然而總有幾件讓媽心存愧意的往事,不斷浮現,始終難忘。      
       媽的成長過程中,從閱讀中獲得源源不絕的精神糧食,尤其閱讀古典詩歌更是讓我的生命受益良多。跨越時空與詩人前輩交遊是一場美麗又豐富的邂逅,詩中優美的文辭、壯闊的意境、瀟灑的風情、豁達的胸懷、雋永的情趣、纏綿的情感..,總讓人讚嘆傾倒不已! 讀詩是一種享受,也是一種成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小百岳049 這周來爬日月潭四兄妹之一的貓囒山,登山口一開始的一段路上有很多美麗的花卉,很適合停下來好好拍照一翻,整段路都滿好走的,途中也有幾個觀景平台可以稍作休息,非常適合一家人出來的選點。 這座山比較特別的是三角點處是在全台第三高的氣象站旁,不過我自己去的時候是沒找到在哪,就在旁邊的石碑旁
#小百岳088 有了第一次美好的登頂體驗,自然而然就會期待下一次有機會攀登小百岳的機會,剛好隔個周末有個空檔,就打算安排個小百岳的行程。同時剛好有幾個朋友打算要環島,他們同一時間剛好會經過花東,所以就幫自己安排個花蓮小百岳的行程,爬完剛好能順便和朋友會合。 沒想到天有不測風雨,計畫趕不上變化,在
#小百岳 058 這是蒐集小百岳的第一站,一切的開端是多麼地突然,但又多麼地理所當然。 隨著閱歷的增長,不知不覺漸漸地開始喜歡踏青之類的大自然行程,從小時候覺得山區樹林間的單調乏味,到現在的悠閒自在,越來越喜歡大自然的懷抱。 一切的開端,從當天突然一個心血來潮,決定夜衝阿里山看日出開始,凌晨兩
Thumbnail
該怎麼說起這段旅程 是夢想、是跳戰、是感動 回想起十年前還在讀高中的我 是那麼的迫不及待的長大 只覺得世界那麼大 好想要到走遍世界各地 記得那時候放在心裡的其中一個夢想就是 「我要去嘉明湖 .ᐟ‪‪.ᐟ」 這些年過去了,投入職場後的我 少了一點動力也不再那麼熱血 但放在心
Thumbnail
這趟路程我負重11公斤,對於鮮少負重的我,累的是嫑嫑的。路途很有原始氣息,總里程約26公里,爬升約1440公尺。全自理接駁車一趟是3000元左右,超值行程 想對自己體能來個挑戰的,非常推薦。若是百岳新手推薦走向陽傳統路線,又美麗又可以輕裝。
Thumbnail
2022.08.03 這一趟上山,怎麼說呢,可以說是我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不斷交織的一趟旅程。 在這熟悉又不熟悉的山上,每一個轉角,每一條路上, 我都可以看見過去的自己、過往的片段,像是魅影般重疊在現在的時空上。高中的生研社、大學的保育社、自己跑合歡山的那些時光、輔九的結訓攀登......
08/29/2011 登山的熱忱消失殆盡,踏上南湖大山步道的第一步,我就知道了。 走在山徑上,怎麼樣也感應不到南湖大山的感覺。 我自己知道原因,出發時的目的和動機就不正確。 沒想到有天我自己會為了這個理由來登山。 在山路上,再也沒有山的感應,也是這個緣故吧。 零晨三點由南湖山屋出發走
Thumbnail
其實,來爬十八尖山真的有一段時間了,大學時期跟社團社員一起爬鳶嘴山,其實我不是專業的登山人員,行前有特別跟我交待要準備工作手套,需要攀岩使用,那天下山回家,腳有輕微的擦傷,有一段時間對爬山有一點恐懼。來新竹工作以後,知道十八尖山是新竹市的後花園,新竹高中、交通大學博愛校區、新竹高商以及培英、建華國中
Thumbnail
嘉明湖有「天使的眼淚」之稱,來回總長約26公里,計畫安排3天2夜。嘉明湖坐落於超過3000公尺的海拔,空氣稀薄,氣候變化多端,對於初學者而言,是一場嚴峻的考驗。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小百岳049 這周來爬日月潭四兄妹之一的貓囒山,登山口一開始的一段路上有很多美麗的花卉,很適合停下來好好拍照一翻,整段路都滿好走的,途中也有幾個觀景平台可以稍作休息,非常適合一家人出來的選點。 這座山比較特別的是三角點處是在全台第三高的氣象站旁,不過我自己去的時候是沒找到在哪,就在旁邊的石碑旁
#小百岳088 有了第一次美好的登頂體驗,自然而然就會期待下一次有機會攀登小百岳的機會,剛好隔個周末有個空檔,就打算安排個小百岳的行程。同時剛好有幾個朋友打算要環島,他們同一時間剛好會經過花東,所以就幫自己安排個花蓮小百岳的行程,爬完剛好能順便和朋友會合。 沒想到天有不測風雨,計畫趕不上變化,在
#小百岳 058 這是蒐集小百岳的第一站,一切的開端是多麼地突然,但又多麼地理所當然。 隨著閱歷的增長,不知不覺漸漸地開始喜歡踏青之類的大自然行程,從小時候覺得山區樹林間的單調乏味,到現在的悠閒自在,越來越喜歡大自然的懷抱。 一切的開端,從當天突然一個心血來潮,決定夜衝阿里山看日出開始,凌晨兩
Thumbnail
該怎麼說起這段旅程 是夢想、是跳戰、是感動 回想起十年前還在讀高中的我 是那麼的迫不及待的長大 只覺得世界那麼大 好想要到走遍世界各地 記得那時候放在心裡的其中一個夢想就是 「我要去嘉明湖 .ᐟ‪‪.ᐟ」 這些年過去了,投入職場後的我 少了一點動力也不再那麼熱血 但放在心
Thumbnail
這趟路程我負重11公斤,對於鮮少負重的我,累的是嫑嫑的。路途很有原始氣息,總里程約26公里,爬升約1440公尺。全自理接駁車一趟是3000元左右,超值行程 想對自己體能來個挑戰的,非常推薦。若是百岳新手推薦走向陽傳統路線,又美麗又可以輕裝。
Thumbnail
2022.08.03 這一趟上山,怎麼說呢,可以說是我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不斷交織的一趟旅程。 在這熟悉又不熟悉的山上,每一個轉角,每一條路上, 我都可以看見過去的自己、過往的片段,像是魅影般重疊在現在的時空上。高中的生研社、大學的保育社、自己跑合歡山的那些時光、輔九的結訓攀登......
08/29/2011 登山的熱忱消失殆盡,踏上南湖大山步道的第一步,我就知道了。 走在山徑上,怎麼樣也感應不到南湖大山的感覺。 我自己知道原因,出發時的目的和動機就不正確。 沒想到有天我自己會為了這個理由來登山。 在山路上,再也沒有山的感應,也是這個緣故吧。 零晨三點由南湖山屋出發走
Thumbnail
其實,來爬十八尖山真的有一段時間了,大學時期跟社團社員一起爬鳶嘴山,其實我不是專業的登山人員,行前有特別跟我交待要準備工作手套,需要攀岩使用,那天下山回家,腳有輕微的擦傷,有一段時間對爬山有一點恐懼。來新竹工作以後,知道十八尖山是新竹市的後花園,新竹高中、交通大學博愛校區、新竹高商以及培英、建華國中
Thumbnail
嘉明湖有「天使的眼淚」之稱,來回總長約26公里,計畫安排3天2夜。嘉明湖坐落於超過3000公尺的海拔,空氣稀薄,氣候變化多端,對於初學者而言,是一場嚴峻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