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六連載,移居花蓮Q&A_第七題》給想移居的人一些建議?

2021/06/14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朋友A和伴侶來花蓮旅遊四天,其中一天我帶她們從壽豐玩到玉里,善盡地主交陪之誼盡責一日老司機。
A年紀剛好小我一輪,二十出頭熱情開朗孩子王,來我們豐田駐村過好幾回。旅程途中,說她其實頗心動移居花東,不如來開民宿一邊教音樂課。我雖已落地一年但尚未開花遑論結果,沒開過民宿也沒在花蓮教過課,自己都不明白的事怎麼給人建議,口頭鼓勵她趕快搬來花蓮噓寒問暖相互作伴,至於開民宿之苦難賠爽甜賺,我不大懂,但如果她認真看移居這事,自會找到適當的人送炭或送暖,灌湯或灌頂。
然而,她一句話讓我尋思許久。

Q:給想移居的人一些建議?

在第一篇移居文章提過的「四養」族群(養生、養病、養老、養生),我的建議對這群人也許派不上用場,他們大都很清楚為何而來、如何為生。
勇於談移居生活美好的青壯年,絕多數都是上揚的中產階級、年收中位數以上的人。可能他曾在高薪行業就職、提早退下不想用健康換財富,中產;可能他們從事可全程遠端工作的行業,年收中位數以上;可能原先就家大業大,中產又年收中上。
無論怎樣,優先前提是雙親在都市過得很好,無負債無病痛,無需長期照護且能經濟自給自足,家境小康以上且資產穩定成長的大專院校學歷的中產階級,風險低才能談移居。
然而,另外還有一群人,介於上揚跟停滯之間,我這世代很多這樣的卡人,乍看上揚中產但收入來源多元平均卻不穩定,換句話說無正職的自由接案者,主要收入的工作內容無法全盤依靠線上遠端完成,但多元斜槓的收入水平又讓他們可以夢想移居生活。我想,我能提供建議的是這群移居卡人;既然都卡關了又不想當卡奴,寧願當關主、自己的關自己闖的這群想拿移居卡的人。

這時候,「兩地居」三個字從天而降!



想兩地居嗎,花蓮歡迎您!
根據2019年主計總處提供的資料,該年工業與服務業受僱員工總薪資平均為64.4萬元,中位數為49.8萬元;換算下來,全臺灣總月均約4.2萬元,而花蓮月均只有3.8萬元,排名倒數。
這意味著什麼?富者更富貧者越貧而中產無感,而如果你是上述的移居卡人,兩地居只是美好口號根本難以執行,你怎麼負得起兩套房租?常常覺得某些關於兩地居的倡議聽起來很讚很刺激消費很美好畫面,買桌機!桌機拿來打GAME兼工作;買筆電!筆電用來工作兼打GAME;兩個都買!最好再加買一隻手機和平板工作兼看片。
遲早有人會倡議四地居,因為他們買得起這全部的東西,但移居卡人買不起。存一陣子也許可以拚,但也許需要的是釐清需求,也許需要的是分期付款,也許需要的不是買,是租借。

這是我給移居卡人的建議:如果目標兩地居,想辦法創造屬於你的租借商用模式,節省成本;如果立足一地居,想辦法讓你變成一個可訂閱的人,開創財源;無論幾地居,先搞清楚你需不需要手機桌機筆電平板全買。
如果沒本事兩地居但又很喜歡花蓮,就移居來好好打拼,不要朝三暮四;如果事業脫不開都市的人錢潮,那也許現在並非移居最好時間點;如果只是不想放棄任何一邊的機會,那千萬、千萬、千萬要非常謹慎的考慮,要不要把生活和事業綁在一起,比如,開民宿。


除非民宿是你家的房子。
朋友B將近六十歲,油漆行老闆。出生臺北市,當年讀敦化國小一班五六十人摩肩擦踵升旗典禮的景象歷歷在目,後來母校成了天龍國的明星學校但B卻搬回故鄉花蓮唸國中。畢業後沒升學,投入社會做油漆工幾十年,如今兒子準備接班。他說油漆或營建業傷身,但收入不錯過得去,養家沒問題,只要肯做努力做不跟客戶冤家,光是花蓮市區案子就接不完,
「外面都說花蓮工作機會少,哪有少!只是年輕人不肯做啦!」
這說詞太常見了,於是打著留住青年、號召返鄉的大旗,主打觀光的花蓮各大度假村飯店被報導總附帶一句美言「創造就業機會」,每當有相關的土地開發或建案爭議時這也是最先被拿出來擋的盾,
因為花蓮多數人都從事服務業休閒娛樂業→所以任何相關產業的開發就是提供在地人留鄉的工作機會→所以就能解決地方少子高齡化的國安危機→所以不能否認我愛鄉土的心→所以給我資源

這時候,「地方創生」四個字從天而降!



地方創生從天而降!
「創」可以是創業,「生」當然也可以是生意,必也正名乎,創業做生意為地方帶來工作機會劈哩啪啦屈臣士美大合體!生活感儀式感一應俱全!看起來很合理,事實上可能也真的很合理,不過我這篇是寫給卡人看的,卡人卡住過不去。
根據我的經驗,所謂「收入」無論單一或多元,重點關注幾項:
  • 支出成本,包括時間心力健康現金流等等
  • 收入金額,必須和成本比例平衡
  • 節奏穩定,入帳時間的穩定,收支平衡的穩定,淨收入成長的穩定
  • 價值意義,自我價值和社會意義的滿足
每人心中這四項比重順序不盡相同,甚至同一人在人生不同階段也略有差異。移居卡人必然在移居初期的「成本和金額」有所拿捏取捨,畢竟有一好沒兩好,也許移居讓你「價值與意義」極大化,這樣的平衡心態能讓我們撐過這段開荊斬棘的日子。
問題在於,自由工作者入社會以來最大困擾始終是「穩定」。尤其許多人正因在都市工作好幾年仍不見收入有可期的「穩定」,所以選擇移居或返鄉。在這樣的情況下,號稱「創造就業機會」的那些工作,應該不是提供給卡人去做的,寧為雞首不為牛後,不如開民宿一邊教課。
另外,在臺灣賺錢最快還是投資,玩房地產不分城鄉,每條大街小巷都是炒股了沒,人人都想化主動為被動。如果我是經濟有足夠後盾的移居客,何必進服務業求職,當二房包租說不定賺比較快,何況我們的父母大多不只養一房但孩子通常不超過兩個,把房子拿去貸款或把房子拿去出租都是多元收入,不用特地跑來花蓮找平均薪資較六都低的工作,留在六都奮鬥等放假再帶一家老小來花蓮住幾天就好。
三十左右的臺灣人談理財,創業或投資絕對是上揚中產階級的優先選擇,人本性就愛賭一把。微型創業也許有助於「地方創生」背後那些老生常談的社區失能、首都減壓、農村消亡、少子高齡…等等等等的問題,但開通更多的服務業大型休閒機構應該是於事無補。本來居於經濟弱勢的仍會往都市去以求階級翻轉,本來上揚中產的往鄉村來也不會屈就比都市待遇還差的工作。


祝福滿滿。
朋友C和太太在花蓮市開巧克力咖啡店,三十出頭,忙做生意但也關注地方議題,店家做生意也辦讀書會,是我在市區常去駐足的好店之一。當我們聊起創生議題,他說花蓮十幾年來就是倡議不停但改變停滯,直到近幾年才稍有轉變,
「『微型創業的生意』應該只是創生工作之一,更重要是幫助移居者解決生活上的問題」
關於這點,我認為豐田楊姓王子時常提及的「支持系統」相當重要,「打造一個支持體系,創造更好的生活與機能,讓想回家的孩子能夠被承接,讓移居來到此處生活的人,能夠擁有自己的成就」。
移居客很常遇到的一個困擾,沒朋友,或者說,沒有老朋友,但不是人人都擅於廣結善緣,花蓮地廣人稀,每個聚落村鎮都有自己人聚會場合,但大多是從小玩在一起老鄰居老同學老朋友,新人加入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從臺北移來花蓮開民宿的朋友夫妻對我說,一移居馬上開店加上孩子接連出生,別說什麼營造創生,連社交都沒時間跟機會了。雖然臺北朋友來花蓮住民宿歡樂相聚,卻也更顯得朋友不在的多數日子有點寂寞,直到這一年生意漸穩、孩子也長大了,才有機會稍微放鬆去體驗屬於夫妻倆的花蓮移居生活。
忙營業,忙生意,忙家庭,忙還貸,哪有多餘時間去做關心社會、倡議什麼創新或設計。尤其花蓮服務業多,服務業工時長,其他民眾的假日就是他們的加班日。也許大家有心貢獻但通常乏力,創意激盪的聚會可以辦,集思廣益的論壇可以聚,這世上幾乎每個人都能想到至少一兩個最厲害也最特別的點子,但如果沒執行力把它完成,那個點子就一點意義都沒有,不過是遙遠森林一顆倒掉的樹,沒人聽到等於不存在。
久而久之,聚也會散。


移居最怕獨居。
這是我給考慮移居人的建議:我相信你收支自有方法,價值意義了然於心,也相信你槓夠斜、元更多,做你所愛愛你所做的工作越久你被動收入越多,你擔憂的也許是不穩定。不是收入的不穩定,那活在這座島哪都一樣,你擔心的或許是生活的不穩定,移居生活遇到一些疑難雜症沒法解決或落單落難只好落荒而逃,變成兩地逃。
我曾想過把院子所有雜草除掉。用藥,不可能,我養狗;人工拔,每天晨起除草但一遇冷雨就放棄;機械除草但我院子不平,找不到適用的機器;預防性防治,但我每隔一陣子就得離開花蓮幾天。我發現,想把雜草完全清除是不可能的,「雜」是大自然的本色演出,生物多樣性的本質就是「雜」。也許要移居,最重要的是你能包容、接納以及處理「雜」吧;雜草,雜事,雜症。

不要只是「住」在一個地方,要成為這裡的一株雜草。

MAJIpapa
MAJIpapa
步行嗜好者,移居花蓮靠山新住民。「有点文化」負責人,「有點熟游擊廣播電台」「豐田電台TOYOTA RADIO」台長,「花蓮豐田移創指導所」舍監,小犬MAJIgaga的犬父。希望藉由寫作梳理自己協槓多工但一知半解的所做、所見與所想。主題包括讀書心得、工作筆記、農村大小事,藝文和創意高齡等議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