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六連載,移居花蓮Q&A_第七題》給想移居的人一些建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朋友A和伴侶來花蓮旅遊四天,其中一天我帶她們從壽豐玩到玉里,善盡地主交陪之誼盡責一日老司機。

A年紀剛好小我一輪,二十出頭熱情開朗孩子王,來我們豐田駐村過好幾回。旅程途中,說她其實頗心動移居花東,不如來開民宿一邊教音樂課。我雖已落地一年但尚未開花遑論結果,沒開過民宿也沒在花蓮教過課,自己都不明白的事怎麼給人建議,口頭鼓勵她趕快搬來花蓮噓寒問暖相互作伴,至於開民宿之苦難賠爽甜賺,我不大懂,但如果她認真看移居這事,自會找到適當的人送炭或送暖,灌湯或灌頂。

然而,她一句話讓我尋思許久。

Q:給想移居的人一些建議?

在第一篇移居文章提過的「四養」族群(養生、養病、養老、養生),我的建議對這群人也許派不上用場,他們大都很清楚為何而來、如何為生。

勇於談移居生活美好的青壯年,絕多數都是上揚的中產階級、年收中位數以上的人。可能他曾在高薪行業就職、提早退下不想用健康換財富,中產;可能他們從事可全程遠端工作的行業,年收中位數以上;可能原先就家大業大,中產又年收中上。

無論怎樣,優先前提是雙親在都市過得很好,無負債無病痛,無需長期照護且能經濟自給自足,家境小康以上且資產穩定成長的大專院校學歷的中產階級,風險低才能談移居。

然而,另外還有一群人,介於上揚跟停滯之間,我這世代很多這樣的卡人,乍看上揚中產但收入來源多元平均卻不穩定,換句話說無正職的自由接案者,主要收入的工作內容無法全盤依靠線上遠端完成,但多元斜槓的收入水平又讓他們可以夢想移居生活。我想,我能提供建議的是這群移居卡人;既然都卡關了又不想當卡奴,寧願當關主、自己的關自己闖的這群想拿移居卡的人。

這時候,「兩地居」三個字從天而降!

raw-image
根據2019年主計總處提供的資料,該年工業與服務業受僱員工總薪資平均為64.4萬元,中位數為49.8萬元;換算下來,全臺灣總月均約4.2萬元,而花蓮月均只有3.8萬元,排名倒數。

這意味著什麼?富者更富貧者越貧而中產無感,而如果你是上述的移居卡人,兩地居只是美好口號根本難以執行,你怎麼負得起兩套房租?常常覺得某些關於兩地居的倡議聽起來很讚很刺激消費很美好畫面,買桌機!桌機拿來打GAME兼工作;買筆電!筆電用來工作兼打GAME;兩個都買!最好再加買一隻手機和平板工作兼看片。

遲早有人會倡議四地居,因為他們買得起這全部的東西,但移居卡人買不起。存一陣子也許可以拚,但也許需要的是釐清需求,也許需要的是分期付款,也許需要的不是買,是租借。

這是我給移居卡人的建議:如果目標兩地居,想辦法創造屬於你的租借商用模式,節省成本;如果立足一地居,想辦法讓你變成一個可訂閱的人,開創財源;無論幾地居,先搞清楚你需不需要手機桌機筆電平板全買。

如果沒本事兩地居但又很喜歡花蓮,就移居來好好打拼,不要朝三暮四;如果事業脫不開都市的人錢潮,那也許現在並非移居最好時間點;如果只是不想放棄任何一邊的機會,那千萬、千萬、千萬要非常謹慎的考慮,要不要把生活和事業綁在一起,比如,開民宿。

raw-image

朋友B將近六十歲,油漆行老闆。出生臺北市,當年讀敦化國小一班五六十人摩肩擦踵升旗典禮的景象歷歷在目,後來母校成了天龍國的明星學校但B卻搬回故鄉花蓮唸國中。畢業後沒升學,投入社會做油漆工幾十年,如今兒子準備接班。他說油漆或營建業傷身,但收入不錯過得去,養家沒問題,只要肯做努力做不跟客戶冤家,光是花蓮市區案子就接不完,

「外面都說花蓮工作機會少,哪有少!只是年輕人不肯做啦!」

這說詞太常見了,於是打著留住青年、號召返鄉的大旗,主打觀光的花蓮各大度假村飯店被報導總附帶一句美言「創造就業機會」,每當有相關的土地開發或建案爭議時這也是最先被拿出來擋的盾,

因為花蓮多數人都從事服務業休閒娛樂業→所以任何相關產業的開發就是提供在地人留鄉的工作機會→所以就能解決地方少子高齡化的國安危機→所以不能否認我愛鄉土的心→所以給我資源

這時候,「地方創生」四個字從天而降!

raw-image

「創」可以是創業,「生」當然也可以是生意,必也正名乎,創業做生意為地方帶來工作機會劈哩啪啦屈臣士美大合體!生活感儀式感一應俱全!看起來很合理,事實上可能也真的很合理,不過我這篇是寫給卡人看的,卡人卡住過不去。

根據我的經驗,所謂「收入」無論單一或多元,重點關注幾項:

  • 支出成本,包括時間心力健康現金流等等
  • 收入金額,必須和成本比例平衡
  • 節奏穩定,入帳時間的穩定,收支平衡的穩定,淨收入成長的穩定
  • 價值意義,自我價值和社會意義的滿足

每人心中這四項比重順序不盡相同,甚至同一人在人生不同階段也略有差異。移居卡人必然在移居初期的「成本和金額」有所拿捏取捨,畢竟有一好沒兩好,也許移居讓你「價值與意義」極大化,這樣的平衡心態能讓我們撐過這段開荊斬棘的日子。

問題在於,自由工作者入社會以來最大困擾始終是「穩定」。尤其許多人正因在都市工作好幾年仍不見收入有可期的「穩定」,所以選擇移居或返鄉。在這樣的情況下,號稱「創造就業機會」的那些工作,應該不是提供給卡人去做的,寧為雞首不為牛後,不如開民宿一邊教課。

另外,在臺灣賺錢最快還是投資,玩房地產不分城鄉,每條大街小巷都是炒股了沒,人人都想化主動為被動。如果我是經濟有足夠後盾的移居客,何必進服務業求職,當二房包租說不定賺比較快,何況我們的父母大多不只養一房但孩子通常不超過兩個,把房子拿去貸款或把房子拿去出租都是多元收入,不用特地跑來花蓮找平均薪資較六都低的工作,留在六都奮鬥等放假再帶一家老小來花蓮住幾天就好。

三十左右的臺灣人談理財,創業或投資絕對是上揚中產階級的優先選擇,人本性就愛賭一把。微型創業也許有助於「地方創生」背後那些老生常談的社區失能、首都減壓、農村消亡、少子高齡…等等等等的問題,但開通更多的服務業大型休閒機構應該是於事無補。本來居於經濟弱勢的仍會往都市去以求階級翻轉,本來上揚中產的往鄉村來也不會屈就比都市待遇還差的工作。

raw-image

朋友C和太太在花蓮市開巧克力咖啡店,三十出頭,忙做生意但也關注地方議題,店家做生意也辦讀書會,是我在市區常去駐足的好店之一。當我們聊起創生議題,他說花蓮十幾年來就是倡議不停但改變停滯,直到近幾年才稍有轉變,

「『微型創業的生意』應該只是創生工作之一,更重要是幫助移居者解決生活上的問題」

關於這點,我認為豐田楊姓王子時常提及的「支持系統」相當重要,「打造一個支持體系,創造更好的生活與機能,讓想回家的孩子能夠被承接,讓移居來到此處生活的人,能夠擁有自己的成就」。

移居客很常遇到的一個困擾,沒朋友,或者說,沒有老朋友,但不是人人都擅於廣結善緣,花蓮地廣人稀,每個聚落村鎮都有自己人聚會場合,但大多是從小玩在一起老鄰居老同學老朋友,新人加入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從臺北移來花蓮開民宿的朋友夫妻對我說,一移居馬上開店加上孩子接連出生,別說什麼營造創生,連社交都沒時間跟機會了。雖然臺北朋友來花蓮住民宿歡樂相聚,卻也更顯得朋友不在的多數日子有點寂寞,直到這一年生意漸穩、孩子也長大了,才有機會稍微放鬆去體驗屬於夫妻倆的花蓮移居生活。

忙營業,忙生意,忙家庭,忙還貸,哪有多餘時間去做關心社會、倡議什麼創新或設計。尤其花蓮服務業多,服務業工時長,其他民眾的假日就是他們的加班日。也許大家有心貢獻但通常乏力,創意激盪的聚會可以辦,集思廣益的論壇可以聚,這世上幾乎每個人都能想到至少一兩個最厲害也最特別的點子,但如果沒執行力把它完成,那個點子就一點意義都沒有,不過是遙遠森林一顆倒掉的樹,沒人聽到等於不存在。

久而久之,聚也會散。

raw-image

這是我給考慮移居人的建議:我相信你收支自有方法,價值意義了然於心,也相信你槓夠斜、元更多,做你所愛愛你所做的工作越久你被動收入越多,你擔憂的也許是不穩定。不是收入的不穩定,那活在這座島哪都一樣,你擔心的或許是生活的不穩定,移居生活遇到一些疑難雜症沒法解決或落單落難只好落荒而逃,變成兩地逃。

我曾想過把院子所有雜草除掉。用藥,不可能,我養狗;人工拔,每天晨起除草但一遇冷雨就放棄;機械除草但我院子不平,找不到適用的機器;預防性防治,但我每隔一陣子就得離開花蓮幾天。我發現,想把雜草完全清除是不可能的,「雜」是大自然的本色演出,生物多樣性的本質就是「雜」。也許要移居,最重要的是你能包容、接納以及處理「雜」吧;雜草,雜事,雜症。

不要只是「住」在一個地方,要成為這裡的一株雜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AJIpapa的沙龍
30會員
29內容數
MAJIpapa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7/27
決定新開個專欄,用原本要開Podcast節目的名稱《會越開越會》,致敬每一場有用無用有效無效或有病呻吟無疾而終的會議,希望自己會越開越會。
Thumbnail
2024/07/27
決定新開個專欄,用原本要開Podcast節目的名稱《會越開越會》,致敬每一場有用無用有效無效或有病呻吟無疾而終的會議,希望自己會越開越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你已經想過,退休後要如何生活嗎?「買房定居」並不是退休後的唯一選擇。短租長租民宿,或是和好友合購休閒度假小屋、大家輪流入住等,都是退休生活的新選擇,保有彈性、讓自己享受「島內移居」的逍遙生活。 打破置產迷思,為生活增添活力 1 旅宿換環境,開心自在省麻煩 2 經營民宿,開拓交友圈
Thumbnail
你已經想過,退休後要如何生活嗎?「買房定居」並不是退休後的唯一選擇。短租長租民宿,或是和好友合購休閒度假小屋、大家輪流入住等,都是退休生活的新選擇,保有彈性、讓自己享受「島內移居」的逍遙生活。 打破置產迷思,為生活增添活力 1 旅宿換環境,開心自在省麻煩 2 經營民宿,開拓交友圈
Thumbnail
該說好險前年決定移居而且提早讓自己具備了遠端工作的條件與技術而超前佈署嗎?或說其實單純只是移居花蓮生活遠比在臺北來的居家嗎?更該說是慶幸吧!慶幸我不需要為了工作生計或為了對家人或國家的職責每日出門膽顫心驚。
Thumbnail
該說好險前年決定移居而且提早讓自己具備了遠端工作的條件與技術而超前佈署嗎?或說其實單純只是移居花蓮生活遠比在臺北來的居家嗎?更該說是慶幸吧!慶幸我不需要為了工作生計或為了對家人或國家的職責每日出門膽顫心驚。
Thumbnail
在國中會考開試首日的星期六早上宣布雙北進入三級防疫,不知天算人算,給股市兩天緩衝波動,給民眾周末調整心態面對隔週上班上課、也讓各部會機構有餘裕去草擬繁瑣的公文宣告或行政法令。任何陰謀論的猜測可以停止了,就算是壓住數字刻意隱瞞也好,能撐到週六早上再公佈對芸芸眾生都是萬幸。 原本這兩週該在臺北工作,行程
Thumbnail
在國中會考開試首日的星期六早上宣布雙北進入三級防疫,不知天算人算,給股市兩天緩衝波動,給民眾周末調整心態面對隔週上班上課、也讓各部會機構有餘裕去草擬繁瑣的公文宣告或行政法令。任何陰謀論的猜測可以停止了,就算是壓住數字刻意隱瞞也好,能撐到週六早上再公佈對芸芸眾生都是萬幸。 原本這兩週該在臺北工作,行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