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明如,南投魚池人,北藝大戲劇系畢,相聲瓦舍專職演員。
她說,小時藝術課改上數學國語,鄉村沒美術館或劇院,藝術遙不可及。這說法常見,卻也是這樣環境中養成這樣一個愛好藝術的孩子,長大去都市學藝術,有了「把藝術帶回家」的念頭,返鄉創辦每年七月的「
魚池戲劇節」。
我小時候娛樂都來自電視,原本想讀新聞或廣電,朋友找我陪考戲劇系,他落榜我卻考上。
大四,我想把戲帶回家讓阿公阿嬤看,但魚池沒劇場。陸愛玲老師介紹我「環境劇場」的概念,決定以魚池菜市場為舞台、邀朋友來做戲。全部人吃住我家,道具家裡拿,懂設計的朋友幫海報,做印刷的朋友幫輸出,全部我自費,觀眾也都是親戚朋友,很土炮。
原本想一屆就收,但大家的鼓勵讓我想繼續。第二屆,我和伙伴辦了搭配戲劇節的易物市集「木屐囒換蕃所」,邀大家帶廢料或二手物來交換或改造;戲劇節的目標逐漸清晰,題材不一定跟地方文史議題相關,內容不說教而要輕鬆,讓地方長輩能舒服看戲。都市那種「把一處地方封起來/限制觀眾買票才能入場」的模式不適用鄉村,配合居民作息,演出都是晚餐後五點半左右開始,一張票零錢價五十一百,買就送摸彩卷或小獎品。二、三屆我們用套票制去推廣戲劇風氣,一晚四戲但一票只能看兩齣,讓觀眾有意多買張票看完四齣戲,場場完售,每日最高入場150人,以魚池來說很踴躍。
今年即將舉辦的第四屆帶入藝穗節模式,參考法國「亞維儂藝術節」、嘉義「草草戲劇節」跟基隆「回基隆藝術節」,以強調多元族群文化包容的「建醮」為題,集中七月兩個周末讓演出塞滿整座市場,還有二手市集、露天電影、青年競賽…,唯一要求是內容必須讓在地長輩懂。
全台各地觀光型鄉村都面臨相似問題,外地年輕人想進來開店或就業,本地年輕人往外地求學赴職,屋主把房子賣給飯店或隔成套房出租換得移居大都市的資本,願意留鄉成家立業養兒育女的人越來越少。
巫明如想做的是「打造傳統」這件事,這也是近年當大家論述創生議題時常提及、希冀藉由藝文介入地方的行動,營造屬於地方的新傳統,讓地方老少無論留鄉或外移,都能在某特定時刻返鄉凝聚。然而,打造傳統,在魚池遇到最大難處是多數人覺得,這裡「已經」有傳統了。
每年魚池都在等,等日月潭各節慶帶來的商機,有些人認為這就是傳統。
魚池任何建設幾乎都為了純粹的觀光用途而存在,沒有社區據點或親子空間,沒有書店戲院文化場所。辦魚池戲劇節其中一個原因是,跟日月潭打對台。我希望十年後戲劇節會成為孩子門口中扎根在地的魚池傳統,所以我們每年戲劇節都辦夏令營、試圖搶先少子化關校的速度去巡迴魚池13間國小,孩子上完課也會給他們呈現和展覽的機會,在孩子心中埋下藝術的種子。
藝術節一屆屆做,莫名跑出一群孩子當志工,每齣戲看了又看,甚至主動幫我們整理場地佈景,家長也很放心把我們當安親班,早上就把孩子丟給我們。這是最開心的事,和孩子建立友誼也讓藝術深入教育。
所謂傳統,大抵就是固定名目(通常生離死別或以神之名最能共識)固定行動(必須群策協力才能完成的事)固定流程(藉儀式感強化核心結構)固定場域(也可能幾個村輪流舉辦但路線固定)的排列組合,讓大家得以團聚以強化屬地歸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