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當職人被戲劇標誌──《街頭隱形人》能否成為可視的個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從近期引起熱議的消防職人劇《火神的眼淚》回看台灣影視,用深度田野調查挖掘不同職種故事的類型劇,漸漸受到注目。如講述「器官移植協調師」工作的《生死接線員》、記者新聞生態的《鏡子森林》、工人、勞權議題的《做工的人》等,除了特寫行業日常,帶出有別刻板印的結構面問題,也讓人對陌生領域有多分理解。

《街頭隱形人》同樣環繞在一般人看似熟悉,卻所知甚少的行業──清潔員。

根據美國2019年職災統計,清潔員死亡率高居全國第六,也被列為十大危險行業之一。清潔員可能在清除街道兩側垃圾時不被來車注意、發生車禍;或從垃圾車上墜落;被垃圾中的尖銳物刺傷、毒物粉塵攻擊呼吸道等。

在我們的認知中,垃圾必然會消失,丟垃圾成為日常的空間排除行動,但我們顯少關心垃圾接下來去哪裡?誰幫我們處理後續?

蘋果日報做的調查報導《GPS臥底追蹤資源回收黑幕》獲得第十八屆卓越新聞獎,用GPS跟追回收物的去向,發現多數垃圾抵達不合法的回收場址,有被丟棄在登記為一般農業區的鐵皮工廠,也有鄰近儲油槽和機場的場域,很可能造成火災和飛安危機。

photo from:博客來

photo from:博客來

回到清潔員的工作內容,在社會學理論中認為當他們穿上制服,就成為未被標誌的角色,不會被正視為個體看待,形同是垃圾車的機械延伸,也因為收置、清掃等動作融入人們的生活韻律中,彷彿完全隱形。

有人在倒垃圾時直接將袋子往清潔員身上丟;民眾被清潔員問候時還會感到驚嚇,認為隱形工作者越線了,我也曾目睹人們摀著口鼻倒垃圾、並頻頻對著清潔員揮手(不是打招呼、是驅散惡臭)。

與垃圾為伍,當想要聲張工作權,便會面臨「不過就是垃圾嘛」上層推諉卸責和民眾無法體諒的說詞。這份工作的面貌,也成了父母口中不好好讀書,長大小心成為的「垃圾人」。

作者羅蘋‧奈格爾是人類學博士,小時候在露營區看見大量被傾倒的垃圾後,踏上垃圾學研究的旅程。她報考成為清潔員、和考取可以開垃圾車的單體車B型商業證照,用化身採訪的方式參與清潔員工作,最後也於大學開設一門「高譚市的垃圾:垃圾人類學」的課。

她在2013年TED演講中提到,清潔員工作不該被污名化、且有三大理由凸顯其非常重要,一是身為公共衛生的第一道屏障、能讓我們免於髒亂與傳染病;二是無論社會主義或資本主義,他們位在物品循環的要職,都滿足國家經濟的需要。當沒有辦法丟棄舊東西,人們就不會購買新東西。最後,他們穩定、準時、日復一日的勞動,都符合現代人的快速步調,我們可以不假思索的隨手丟棄,免於不需要東西生成的負擔。

書中提到,如果你足夠幸運,可能一輩子都不用找警察、消防員幫忙,但是你每天都需要清潔隊員幫忙。1968年2月時,紐約清潔隊發起罷工,這些原本沒有姓名的「別人」,透過社會運動才得以要求大家承認,他們是堂堂正正的活人。

此外,重要的真相往往存在於未被標誌、和沒被看見的現象中。透過職人劇的標誌,如在人們心中置放引子,但能否長期記憶、體恤能如何延續?最後都還是要謹記,如果只認出被標誌的現象,將有可能曲解世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皓清-avatar-img
2021/06/20
很多辛苦付出的人我們都視之為理所當然,但本書狠狠敲醒我那毫無道理的自大,我們都是社會運作順遂的齒輪,這些辛勞是應該被看見而且被感激的。
avatar-img
Peggy Jin的沙龍
14會員
21內容數
用一本書,回應一個社會問題
Peggy Ji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6/27
「內捲」和「躺平文化」近來在中國成為熱議詞彙。內捲化相對「演化」來說,是因資源稀缺或重複作業,造成社會停滯,從個人角度討論,即指過度勞動卻沒有獲得相對應報酬。
Thumbnail
2021/06/27
「內捲」和「躺平文化」近來在中國成為熱議詞彙。內捲化相對「演化」來說,是因資源稀缺或重複作業,造成社會停滯,從個人角度討論,即指過度勞動卻沒有獲得相對應報酬。
Thumbnail
2021/06/21
用一句話簡述坂元裕二的新作《大豆田永久子與他的三個前夫》,我想是:一個倒楣、冒失、天真的少女,長成中年後會是什麼樣子呢?
Thumbnail
2021/06/21
用一句話簡述坂元裕二的新作《大豆田永久子與他的三個前夫》,我想是:一個倒楣、冒失、天真的少女,長成中年後會是什麼樣子呢?
Thumbnail
2021/06/18
在眾多以詭辯律師、怪才醫生為首的職人劇編年史中,2021年被譽為韓劇黑馬的《Law School》(法學院)主角楊宗勳教授,無疑是最奉公守法的主人翁。穿著正裝、每個行事準則都貫徹始終,像是嚐盡辛香料後的一碗清粥,也好似在可以盡情揮灑創意的戲劇中遞出橄欖枝:法律工作終要回歸基本原則:無罪推定、罪刑法定
Thumbnail
2021/06/18
在眾多以詭辯律師、怪才醫生為首的職人劇編年史中,2021年被譽為韓劇黑馬的《Law School》(法學院)主角楊宗勳教授,無疑是最奉公守法的主人翁。穿著正裝、每個行事準則都貫徹始終,像是嚐盡辛香料後的一碗清粥,也好似在可以盡情揮灑創意的戲劇中遞出橄欖枝:法律工作終要回歸基本原則:無罪推定、罪刑法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城市,是無數個繁忙節奏交織而成的迷人鄉間,然而在其璀璨光芒的背後,卻有一群平凡人,他們在街頭巷尾靠著勤奮的雙手,為我們營造整潔環境。羅賓·內葛(Robin Nagle)的《垃圾天使:深入紐約城市清潔隊的內部世界》這本書,以她獨特的視角,為我們揭示了這些被社會忽視,但又至關重要的城市英雄的真實
Thumbnail
城市,是無數個繁忙節奏交織而成的迷人鄉間,然而在其璀璨光芒的背後,卻有一群平凡人,他們在街頭巷尾靠著勤奮的雙手,為我們營造整潔環境。羅賓·內葛(Robin Nagle)的《垃圾天使:深入紐約城市清潔隊的內部世界》這本書,以她獨特的視角,為我們揭示了這些被社會忽視,但又至關重要的城市英雄的真實
Thumbnail
《作者:盧拉拉》 〔推薦理由〕 命案現場清潔師,不只單純清掃現場,消除亡者最後的生命痕跡,更藉由刷洗的過程,默默擦去家屬心中的思念與不捨。 作者盧拉拉,將在命案現場的所見所聞,及各種光怪陸離的人性與感受,一一記錄,讓我們重新思考死亡之後,除了記憶與照片留下,還剩下什麼? 整理有形的現場,也整
Thumbnail
《作者:盧拉拉》 〔推薦理由〕 命案現場清潔師,不只單純清掃現場,消除亡者最後的生命痕跡,更藉由刷洗的過程,默默擦去家屬心中的思念與不捨。 作者盧拉拉,將在命案現場的所見所聞,及各種光怪陸離的人性與感受,一一記錄,讓我們重新思考死亡之後,除了記憶與照片留下,還剩下什麼? 整理有形的現場,也整
Thumbnail
築起城市的人,卻難以在城市中混跡。他們每日搭建著他人的夢想,卻必須在社會的角落用難以言喻的方式,守住基本的尊嚴。
Thumbnail
築起城市的人,卻難以在城市中混跡。他們每日搭建著他人的夢想,卻必須在社會的角落用難以言喻的方式,守住基本的尊嚴。
Thumbnail
「消費」已經成為資本主義大旗下,所有人的日常生活,但除了金錢、慾望,許多人或許都忽略了,現代有效率的廢棄物處理流程及專業人員,才是這一切得以運轉的重要動力。儘管在許多場合垃圾清運被視為是污穢的代名詞,但諷刺的是有了它的重要貢獻,人類生活才得以維持整潔、避免疾病孳生。
Thumbnail
「消費」已經成為資本主義大旗下,所有人的日常生活,但除了金錢、慾望,許多人或許都忽略了,現代有效率的廢棄物處理流程及專業人員,才是這一切得以運轉的重要動力。儘管在許多場合垃圾清運被視為是污穢的代名詞,但諷刺的是有了它的重要貢獻,人類生活才得以維持整潔、避免疾病孳生。
Thumbnail
假如你夠幸運,可能一輩子都不用找上警察;也可能一輩子不會需要請消防隊員幫忙。 可是你每天都少不了清潔隊員。 但他們卻是城市裡的隱形人,不引人注意、不受人歡迎,甚至被徹底忽視。 一位人類學家,同時也是一位清潔隊員,帶我們看見城市中這群總是被忽視的街頭隱形人  每個人、每天,無時無刻,都在製造垃圾。人們
Thumbnail
假如你夠幸運,可能一輩子都不用找上警察;也可能一輩子不會需要請消防隊員幫忙。 可是你每天都少不了清潔隊員。 但他們卻是城市裡的隱形人,不引人注意、不受人歡迎,甚至被徹底忽視。 一位人類學家,同時也是一位清潔隊員,帶我們看見城市中這群總是被忽視的街頭隱形人  每個人、每天,無時無刻,都在製造垃圾。人們
Thumbnail
從近期引起熱議的消防職人劇《火神的眼淚》回看台灣影視,用深度田野調查挖掘不同職種故事的類型劇,漸漸受到注目。《街頭隱形人》同樣環繞在一般人看似熟悉,卻所知甚少的行業──清潔員。
Thumbnail
從近期引起熱議的消防職人劇《火神的眼淚》回看台灣影視,用深度田野調查挖掘不同職種故事的類型劇,漸漸受到注目。《街頭隱形人》同樣環繞在一般人看似熟悉,卻所知甚少的行業──清潔員。
Thumbnail
晚上七點四十八分,我拎著兩大袋垃圾在樓下門口等候垃圾車;等到五十分了,不但完全沒見到車子轉進巷口,連垃圾車播放的音樂也沒聽到。過八點,終於傳來「有酒矸通賣否」的旋律,又過了一會兒,車子才駛進巷子裡。等到車子開到我們面前,我提起垃圾正要扔時,卻發覺不太對勁--
Thumbnail
晚上七點四十八分,我拎著兩大袋垃圾在樓下門口等候垃圾車;等到五十分了,不但完全沒見到車子轉進巷口,連垃圾車播放的音樂也沒聽到。過八點,終於傳來「有酒矸通賣否」的旋律,又過了一會兒,車子才駛進巷子裡。等到車子開到我們面前,我提起垃圾正要扔時,卻發覺不太對勁--
Thumbnail
一群在城市中出生入死的消防員,團隊中有成家立業的爸爸,有分擔家計的兒子,有堅毅剛強的女性,有走不出陰影的弟弟,成長背景與生活困境皆不相同的他們,卻有著一樣的志向:助人和救人。 
Thumbnail
一群在城市中出生入死的消防員,團隊中有成家立業的爸爸,有分擔家計的兒子,有堅毅剛強的女性,有走不出陰影的弟弟,成長背景與生活困境皆不相同的他們,卻有著一樣的志向:助人和救人。 
Thumbnail
這是一本職人書,談的職業是你可能沒聽說過的——遺物整理師。
Thumbnail
這是一本職人書,談的職業是你可能沒聽說過的——遺物整理師。
Thumbnail
平常被社會忽視的,是一輩子做工的人。 需要我們理解的,也是一輩子做工的人。 做工的人的人生,或許是我們不曾經歷過的世界, 但也因我們不一定經歷過,更需要我們的理解與關懷。
Thumbnail
平常被社會忽視的,是一輩子做工的人。 需要我們理解的,也是一輩子做工的人。 做工的人的人生,或許是我們不曾經歷過的世界, 但也因我們不一定經歷過,更需要我們的理解與關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