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個股追蹤】從醫療困境詳解Teladoc(TDOC)的商業模式,未來增長的「大賭注」(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我大概是在三年前開始買進Teladoc(TDOC)的吧,這幾年持有的感覺是,它股價走勢常常給股東的體驗不是太好,浮浮沉沉一段頗長時間是常有之事,而且調整起來的幅度也毫不含糊。最近TDOC股價從高位下跌的幅度將近六成,而且這種規模的調整其實在2018年下半年也出現過,後來也盤整了一年多才有突破,很考驗股東耐心。

不過,如果忽略中間的起起伏伏,我第一次買入的價位是在65元,以現在TDOC已經從歷史高位腰斬的股價來算(152元),三年的投資回報率是134%,換算年化報酬率是33%。這投報率比起很多飆股來說是不算甚麼,但我認為TDOC的長線增長故事是滿確定的,如果將投資看作一輩子的事,遠距醫療是我十分看好的一塊。

raw-image

我之前寫過文章,從財報角度解釋TDOC近年股價浮浮沉沉,在科技成長股板塊好像總是慢人一拍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它近年透過不少併購行動打開業務,但這會讓財報數字較難看到方向,公司在消化整合期間,股價通常也就需要盤整一陣子。

除此之外,我最近在讀一份行業白皮書時,看到一個從產業角度的解釋,也是滿合情合理的。即各行各業走向「數位化」毫無疑問是大勢所趨,但在這過程當中卻是有先後之分。在帳單支付、旅遊、會議或是購物方面,消費者接納得較快,但在面對醫療保健服務時候,大家對數位化的接受程度卻明顯較為謹慎。這種行業特徵導致遠距醫療在推動醫療保健產業數位化時,難度較高,進度也會較其他行業滯後些,但長遠來看不會缺席。相反,消費者對醫療保健的「便利性」和「個人化」需求只會更大。

估算,遠端醫療市場在2021年的市場規模為727億美元,總體市場規模會以複合年增長率22.4%的速度成長,至2028年市場規模將擴張至接近3,000億美元。市場估計TDOC在2021年全年營收大概在20億美元左右,未來還有龐大的成長空間。

當初買入TDOC的思考邏輯

我在前面文章提過,當初買入TDOC跟以前在香港工作時候接觸到的東西有關。那時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5405 字、6 則留言,僅發佈於美股投資十日談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美股投資十日談
31.8K會員
862內容數
致力成為美股投資者的市場指南和行情溫度計。透過本專欄,讀者可以:一、掌握投資科技成長股的心法;二、透過「歷史縱向估值法」,追蹤選定企業的財報表現;三、追蹤軟體股估值行情,尋找投資機會;四、掃瞄美股整體市場行情,洞察不同產業的資金流向;五、提供模擬組合紀錄,長期追蹤表現。
美股投資十日談的其他內容
2025/01/24
加入免費👉Discord群組/TG Channel接收市場要聞、產業動態和更新通知。
Thumbnail
2025/01/24
加入免費👉Discord群組/TG Channel接收市場要聞、產業動態和更新通知。
Thumbnail
2024/12/18
加入免費👉Discord群組/TG Channel接收市場要聞、產業動態和更新通知。
Thumbnail
2024/12/18
加入免費👉Discord群組/TG Channel接收市場要聞、產業動態和更新通知。
Thumbnail
2024/09/17
加入免費👉Discord群組/TG Channel接收市場要聞、產業動態和更新通知。
Thumbnail
2024/09/17
加入免費👉Discord群組/TG Channel接收市場要聞、產業動態和更新通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上回提到,到現場看診是很昂貴,且要等很久的,這次介紹一下還堪用的、在美國提供線上看診服務的一家公司。 我們公司之前在疫情嚴重時,有提供員工福利,可以透過Teladoc這個工具預約免費線上看診。
Thumbnail
上回提到,到現場看診是很昂貴,且要等很久的,這次介紹一下還堪用的、在美國提供線上看診服務的一家公司。 我們公司之前在疫情嚴重時,有提供員工福利,可以透過Teladoc這個工具預約免費線上看診。
Thumbnail
當初Teladoc Health(TDOC)以185億美元收購Livongo(LVGO),一年多之後,TDOC的市值跌到只剩100多億。究竟是甚麼原因導致TDOC的市值嚴重蒸發?又如何看待它的未來發展?
Thumbnail
當初Teladoc Health(TDOC)以185億美元收購Livongo(LVGO),一年多之後,TDOC的市值跌到只剩100多億。究竟是甚麼原因導致TDOC的市值嚴重蒸發?又如何看待它的未來發展?
Thumbnail
近萬字長文,本文延續上一篇討論,對TDOC的商業模式進行深度剖析,包括與業界其他遠距醫療平台進行比較,並評估相互之間的競爭情況。也會指出TDOC短期營收的增長動力,和長線布局的終極藍圖所在。另外,更介紹了TDOC近期推出一個有潛力顛覆傳統遠距醫療模式的新產品,即標題所謂「大賭注」。
Thumbnail
近萬字長文,本文延續上一篇討論,對TDOC的商業模式進行深度剖析,包括與業界其他遠距醫療平台進行比較,並評估相互之間的競爭情況。也會指出TDOC短期營收的增長動力,和長線布局的終極藍圖所在。另外,更介紹了TDOC近期推出一個有潛力顛覆傳統遠距醫療模式的新產品,即標題所謂「大賭注」。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從整體醫療產業困境的角度,分析虛擬的遠距醫療平台何以是大趨勢。若用本文提出的新框架來理解,就斷不會再糾結於那種「經濟開放後大家會不會又回到實體醫療」這類鼠目寸光的思考邏輯,也才能看到真正的機會所在。因為文章寫太長,花了五千字也只完成第一個論述,就先以「上篇」的形式發表。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從整體醫療產業困境的角度,分析虛擬的遠距醫療平台何以是大趨勢。若用本文提出的新框架來理解,就斷不會再糾結於那種「經濟開放後大家會不會又回到實體醫療」這類鼠目寸光的思考邏輯,也才能看到真正的機會所在。因為文章寫太長,花了五千字也只完成第一個論述,就先以「上篇」的形式發表。
Thumbnail
在上一期的商業隨筆中與大家介紹了由於美國沒有完善的健保制度,醫療費用台灣相比異常昂貴,導致提供線上遠端就診的虛擬醫療平台 TDOC 誕生。而去年的疫情爆發更是造成了遠端醫療需求的急速爆發,導致TDOC的股票價格水漲船高。 雖然之前有提到由於TDOC的經營行銷與收購策略讓他們目前的營運進度遙遙領
Thumbnail
在上一期的商業隨筆中與大家介紹了由於美國沒有完善的健保制度,醫療費用台灣相比異常昂貴,導致提供線上遠端就診的虛擬醫療平台 TDOC 誕生。而去年的疫情爆發更是造成了遠端醫療需求的急速爆發,導致TDOC的股票價格水漲船高。 雖然之前有提到由於TDOC的經營行銷與收購策略讓他們目前的營運進度遙遙領
Thumbnail
自從二月初的高點後,TDOC 已下跌了將近35%。前天盤後 TDOC 公布今年第一季財報後,股價更是續下跌8%多,到底虛擬醫療產業龍頭的 TDOC 是再做什麼? 為何會如此下跌? 又值不值得購買,本次我的文章將以我的觀點為各位分析這些問題。 一、TDOC商業模式
Thumbnail
自從二月初的高點後,TDOC 已下跌了將近35%。前天盤後 TDOC 公布今年第一季財報後,股價更是續下跌8%多,到底虛擬醫療產業龍頭的 TDOC 是再做什麼? 為何會如此下跌? 又值不值得購買,本次我的文章將以我的觀點為各位分析這些問題。 一、TDOC商業模式
Thumbnail
Teladoc 與 Livongo在遠程醫療領域中是貨真價實的創新者,這次的合併對各方而言都是雙贏的局面。對消費者而言,雙方的合併十分有意義,不但使醫療保健資源更集中還替數百萬的病患節省了醫療成本與時間。
Thumbnail
Teladoc 與 Livongo在遠程醫療領域中是貨真價實的創新者,這次的合併對各方而言都是雙贏的局面。對消費者而言,雙方的合併十分有意義,不但使醫療保健資源更集中還替數百萬的病患節省了醫療成本與時間。
Thumbnail
隨著我走訪的經驗越來越多,發現有許多醫師都在抱怨健保制度不好,給付是每年月來越少,平均來說一位病人能拿到500點就很不錯了。
Thumbnail
隨著我走訪的經驗越來越多,發現有許多醫師都在抱怨健保制度不好,給付是每年月來越少,平均來說一位病人能拿到500點就很不錯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