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豆爸:你的情緒路徑是哪一條?

2021/06/18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從小到大,我都認為我是一個很有「情緒」,也很懂得「情緒管理」的人。
開心時我會笑、看電影我會哭、吵架時我會生氣、演講前我會緊張、對方的行為不符我的期待時,我會不爽。
所以一直以來,我都以為自己的EQ情緒商數很高,直到當了爸爸之後⋯⋯
我變得很容易生氣,甚至是暴躁和憤怒,有時候前一刻自己還覺得沒事,下一刻卻又像踩到地雷般的爆炸!
「我怎麼了?」每天晚上看著2歲的綠豆、還是嬰兒的粉圓,我都會問自己,但我沒有答案。
在綠豆4歲、粉圓2歲時,朋友邀請我加入《孩子的挑戰》線上讀書會,我認識了「阿德勒」這位心理學家。
我在阿德勒的著作《自卑與超越》裡,看到他對於「憤怒」的看法:
經驗告訴我們,憤怒事實上是一種用來控制一個人或一種情境的工具。
憤怒就像眼淚或者道歉一樣,都是自卑情結的表現。由於自卑感會讓人感到壓力很大,所以人們會透過尋求優越感的方式來釋放壓力,補償自己,但這種方式是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的,而是走向了生活的無用面,只是把真正需要解決的問題擱置一旁。
第一次看到阿德勒對於憤怒的文字,我覺得很震驚,甚至無法接受。
「什麼!生氣或憤怒是我要控制小孩的工具?明明就是小孩做了那些事情,讓我生氣的呀!」
「憤怒是我的自卑情結的展現!?我不相信!」
但隨著一步步的學習阿德勒心理學,我轉變了從小認知的「因果論」,從習慣找原因、問「為什麼」;到接納阿德勒提出的「目的論」,原來重要的不是為什麼,而是「為了什麼」。
我才理解到,過去我認為的情緒,其實往往不是「真實情緒」,更多的反而是「工具情緒」。
三年前我開始學習了薩提爾的冰山理論和對話、NVC非暴力溝通、正念減壓⋯⋯
我在李崇建老師《薩提爾的對話練習》,學習了自我覺察的6A;我在馬歇爾・盧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溝通》,理解情緒感受的根源來自於需要的滿足;同時我搭配著陳德中老師的《正念減壓的練習》,我才開始真正地觸碰「真實情緒」。
自我覺察的6A,是如圖左側的路徑:
  • 覺察情緒 Aware
  • 承認情緒 Acknowledge
  • 允許情緒 Allow
  • 接受情緒 Accept
  • 轉化情緒 Action
  • 欣賞情緒 Appreciate
關於自我覺察的6A,大家可以搜尋親子天下的這篇文章《自我覺察六步驟:越是焦慮,越要學會安定自己的情緒》,會有詳細的說明。
而我才發現,原來過去的我雖然有情緒,走的卻是如圖左側,而是右側的路徑,我想蠻多朋友應該和我一樣,所以我想將我的經驗和大家分享:

忽略情緒

為什麼總是會暴怒?為什麼前一刻還風平浪靜的,下一刻卻狂風暴雨?我覺得是來自於「習慣性的忽略情緒」。
其實我們已經有情緒了,但或許來於習慣、或許和兒時的禁止訊息「不准有感覺」相關,我們感受不到。
練習正念同在,讓我從身體的感覺來發現情緒,當我感覺到心跳變快、呼吸變急促、口乾舌燥、肩膀聳起、背部肌肉緊繃⋯⋯,其實也就代表我有了某些情緒感受了。
身體是很誠實的,我們可以透過正念同在的練習,開始辨認不同情緒感受,所對應到的身體感覺,於是下回我發現身體的變化時,就可以覺察到自己目前的情緒狀態了。

否認情緒

我印象很深,當年綠豆3歲、粉圓1歲,我還沒有學習阿德勒心理學,也就是還沉浸在自以為EQ很高的時代。
綠豆很常問我:「爸爸,你在生氣喔?」
我總會很快地回答:「我哪有在生氣!」
然而我的語氣是激動的、音量是大聲的、肢體動作是前傾的,其實當時的我已經在生氣了,但由於我的「忽略」,所以我沒有覺察到,而當旁人觀察到我的情緒時,我的直覺反應就是「否認」。
可能我以為只要否認,情緒它就不存在吧!但最終還不是爆炸了,因為情緒就是存在著,不會因為否認而消失呀!
從孩子的角度,爸爸是在「說謊」吧?明明說沒有在生氣,實際上卻發了好大一頓脾氣呢!

壓抑情緒

經常和否認情緒相伴的,就是「壓抑情緒」。
其實我們已經覺察到自己有情緒了,但可能從小被灌輸:「有什麼好生氣的」、「愛哭鬼」、「膽小鬼」、「怕什麼」⋯⋯
當這些聲音冒了出來,我們就很難允許情緒的存在,而是想要像是打地鼠般,把情緒壓下去。
壓下去的情緒,就像是對壓力鍋不斷加壓,最終的結局和否認情緒一樣:爆炸!

逃避情緒

那麼我不要否認、也不要壓抑,我就裝作若無其事,我就當成自己很好,這樣不就好了嗎?
情緒變成我們避之唯恐不及的惡靈,我們愈想逃避、情緒反而愈糾纏。
我們試著假裝漠然、假裝沒事,卻往往會在午夜夢迴,被惡夢所驚醒。
我們以為可以逃避情緒,實際上只是在自欺欺人而已呀!

反芻情緒

相較於逃避情緒,另一種極端是「反芻情緒」,特別是那些負向的情緒。
明明事情已經過去了很久,但當時的負向情緒,我們沒有消化它,而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反芻這些負向情緒。
這麼做,很容易讓自己陷在「受害者」的角色定位,認為別人都是會傷害自己的,並且加深了自己的無力感。

厭惡情緒

不少的男性和過去的我一樣,會標籤某些情緒是「不好」的,像是:難過、悲傷、緊張⋯⋯
然而喜怒哀樂是人之常情,因此當我們出現了這些被標籤的情緒時,我們會很討厭它們,但情緒來自於我們自己,所以我們真正討厭的,就變成了自己。
長期下來,我們厭惡自己,也會連帶地厭惡週遭有情緒的其他人,特別是孩子,畢竟他們往往不會隱藏自己的情緒,甚或因為感受到我們的厭惡,而加劇了他們的情緒反應,然後我們就更厭惡⋯⋯,親子關係也就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下產生了裂痕。

我可以怎麼做?

我當年的做法是多管齊下,或許朋友們可以選擇從其中一個方法開始練習。
  • 練習正念同在:每天讓自己早午晚各一次的正念同在練習,重新熟悉自己的身體,透過呼吸觀察、身體掃瞄,找回自己和自己的連結感,練習的過程會冒出很多的念頭想法、不舒服的感受或感覺,試著和它們和平共處
  • 使用感受牌卡:我們自製了八大類共64張的感受牌卡,每天從當中挑選自己有出現的情緒感受,不去評判它、不去處理它,而是先知道這些情緒感受有出現就好
  • 和自己進行非暴力溝通:非暴力溝通的四個步驟——觀察而非評論、感受而非想法、需要而非期待、請求而非命令,很適合讓我們和自己對話,透過客觀的觀察,不評斷自己、不指責自己,找出在事件中的情緒感受,以及相對應的需要,試著對自己提出請求,來滿足自己的需要
  • 書寫幸福日記:幸福日記的格式沒有限制,我們的日記是包含了正念同在、正心療癒、正向行動、正言溝通四個面向,經由每天的練習、覺察和記錄,讓自己離情緒更進一步
  • 和家人朋友一起練習6A自我覺察:「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邀請家人一起練習,或是可以邀請朋友組團,互相支持打氣,改寫我們對於情緒的慣性路徑。像我成立的「可能幸福學院」和「幸福實踐團」,就是讓有志一同的朋友們,一起進步成長的園地
50會員
45內容數
趙介亭(綠豆爸)育有2子綠豆和粉圓,2006年擔任全職奶爸;2010年學習阿德勒心理學;2012年成立可能親子團;2014年成立可能非學校;2020年成立可能幸福學院,帶領夥伴學習與實踐阿德勒幸福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