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捨離第51-55天:我的家不是垃圾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持續記錄斷捨離的過程及心情,不知不覺也超過50天了。也不能說是「不知不覺」,整個過程中其實都是不斷的在「自我察覺」,不知不覺只是想表達沒想到一眨眼也成功持續了50天了的心情
斷捨離持續努力中,勇敢面對過去的自己。
不論是要割捨掉因為情感或回憶所困住的陳年舊物,或是因為亂買而導致的浪費,都需要時間和心力去好好消化。

認真面對,才能找到問題,反思自己,從中體悟。

今天在電視節目上,看到日本台有到民眾家幫忙整理房子的主題。今天的主角家裡也不算髒亂,就是一般的年輕夫妻帶個孩子這樣的小家庭組成,因為屋裡環境也不算很大,東西看起來稍多,乍看也都是一些日常居家用品。
主持人會和主人一起打開櫥櫃,檢視囤積的物品,並有專家到場指導如何收納、清潔、整理和捨棄。
讓我驚嚇的是,節目居然為這集主題冠上了「整理垃圾屋」!
哇!他們東西是多了一點,也的確有擱置一些已經壞掉或不使用的傢俱,但也不致於是「垃圾屋」的情況,一般人對垃圾屋的定義應該是,滿屋子都是垃圾、髒亂不堪、甚至蚊蟲蟑螂螞蟻老鼠橫行的那種才叫做垃圾屋吧!
一邊看著節目,一邊想著自己的家,在別人眼裡可能也是垃圾屋吧!
因為受到這個節目的刺激,今天我又立刻動了起來,趕快把擱置的一些小東西處理掉。

DAY 51 塑膠花盆

過去有段時間經常上花市採買植物,也留下了不少三寸小盆,皆是塑膠材質,最普通的那種。植物移植或是乾枯後,小盆也一直留著,沒有進行清洗,殘有一些沙土,放在陽台角落看起來就是髒髒的,也因此完全不想碰觸。
一直擱置,是覺得以後還會用,但放了兩三年,從未再摸過。
捫心自問,若真會使用,早就用了,怎麼會放那麼久?
如果真想種植新的植物,去花市也是買新的盆栽回來,那些小盆到底何時會有上場的機會?
從那些小盆被擱置在角落,沒有被好好清洗、收納起來的情況,就可以看出我心底其實並沒有「珍惜」它們,而因為它們並不乾淨,我也不想「再碰觸」,擱置在那,每次經過都只是在假裝「沒看到」。
視若無睹在無形間,其實都為自己累積不暢通的「氣」。
如果整個陽台都只有美好翠綠的植物,而沒有那個囤積物的角落,不是更好嗎?
意識到自己在放任自己讓那個角落醞釀著不好的氣之後,今天就趕快把這些盆栽回收,清理一下陽台,讓那個角落重新有氣流動起來。

DAY 52 黏土遊戲工具組

已經不記得什麼時候,買了一組黏土工具組,放了至少有超過10年了吧!但也一直沒有再用過,今天上網po出要把這個工具組贈送給需要的人,馬上有人索取,懷著一顆感恩及惜物的心去面交,希望可以延續物品的價值,送給需要的人。
沒想到對方很客氣,還帶了兩包衛生紙給我作為交換,是一個雙方都很愉快的面交過程。
少了實質物品,多了心靈的充實。

DAY 53 小卡片

求學期間,有幾年中校園很流行寫「小卡片」。尤其在聖誕節、跨年、分班時,幾乎都是全班都要寫一輪的那種。而其他有些人並非有真正很深厚的感情,甚至過後也有一些不好的回憶。隨著這一段時間的斷捨離練習,我也漸漸能夠放下,不再糾結。
一直留著,只是擱置問題,雖然收起來看不到,但自己心底知道那邊有那個東西,彷彿那段記憶、那段令人受傷的過去一直存在那邊。
對於有回憶的東西,慢慢清理,進度慢沒關係,但重點在於要勇敢面對。每打開一次就是面對一次,一直留著不代表能夠釋懷,能夠著手整理、清理掉,才是真正放下的開始。

DAY 54 桌上型三層櫃

前些日子清理掉不少文件,許多原本留存的紙本資料整理後,空間清出不少。而原本用來文件分類的桌上型三層櫃,也就空盪盪的。今天就決定把它送給需要的人,清除後整個環境更是舒暢不少,果然最好的整理並不是「收納」,而是減量啊!
不要一直買收納櫃,想著如何用收納術把物品給塞進有限的空間中,而是要想著如何減少物品,讓東西有足夠的空間可以「呼吸」。

DAY55 某人的一篇作文

一直留著一篇有獨特意義的文章,是關於一段緣份盡了的感情,對方曾寫過的文章。保存著這段難忘的回憶,也珍惜對方曾給過的真心。
這樣的東西一直留著,其實有點難為情,不會常常看,甚至偶爾翻到也會覺得有些難為情,看也不是、不看也不是,要收在哪也有點難以決定。
而今天決定放下了,把這份心意留在心中,實體的文章紙張,就回收了。

斷捨離DAY51-55

這幾天因為受到日本節目「垃圾屋」的衝擊,好像更有動力。
另一方面也好像有一點「用整理遺物的心情」在整理,覺得自己一直留著這些東西,如果像節目裡播出那樣,被別人看到了多難為情,想像大家談論著「ooo居然還留著這個啊!」這樣的畫面,斷捨離的動力就來了!
雖然最近都是清理一些小東西,還是能感受到一點一滴的改變。斷捨離需持之以恆,畢竟累積成這麼多東西也不是一兩天造成的,為自己加油。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會員
1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Kas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發現每天把斷捨離的進度寫下來,會愈來愈有動力,感受到自己一點一滴的轉變與進步,也不容易中斷。漸漸習慣斷捨離的步調,每天都在觀察、用心體會自己的需要與不需要,把減法生活整體的融入生活之中,在生活中時時注意可以減掉的物品。透過記錄下斷捨離進度,能夠幫助自己持之以恆。因為有「努力清理」的動機,和過去
每個人開始斷捨離的起點都不太相同,斷捨離、極簡生活、怦然心動的整理術等等幾個廣為人知的相關概念切入之處不太一樣,強調的重點和吸引人之處也不盡相同。雖然在執行上著重的重點與個人感受都因人而異,但同樣的是執行者都能感受到透過整理物品到內心一股「從外到內」的改變。  我開始斷捨離,是因為深刻認知到因為過
持續的斷捨離修煉,不只是整理、清潔,而是內化成一種生活態度。不用刻意提醒自己,就會自動注意日常生活中還有什麼東西是已經不需要的了。 雖然也想要快速有效的斷捨離,但也努力為物品做最後的運用,或是好好為它尋找下一個去處,與其放在家裡讓它們無所事事、生養灰塵,不如讓他前往下一個能夠大展身手的地方。   D
我是一個快三十歲的女生,也是別人口中所說的「北漂」,因為生涯規劃,正在經歷轉換期,暫時回到南部老家生活。也因此開始了在家的斷捨離之路。 斷捨離是一段認識自己的過程,也是反覆跟自己對話的經驗。讓我更了解自己,重新省思、認知自己的生命態度和問題,藉由整理東西,由內而外慢慢的改變。   DAY 31耳機
  從接觸斷捨離概念後,逐步開始練習減法生活,但因為各種阻礙,物品的減少始終沒有跟上增加的速度,也一直沒有好好紀錄自己的心路歷程。隨著此次開始「正式」執行斷捨離,並且記錄下每天的心得後,感覺愈來愈得心應手,有「意識」的關注自己所擁有物品的數量,也大大降低了新增物品的機會。   DAY 26 手寫筆記
斷捨離持續進行中,到今天已成功進行20天。如果要簡要的說斷捨離的重點,就是要「認知自己為什麼要進行斷捨離?」,人類的行為大多都有目的,勾勒出想要的未來後,因為有「看得見的」的目標,才能走得遠。 我在進行斷捨離時想要的是「和過去的囤積告別」、和想獲得「更自在的生活環境」,因為在整理物品時會不斷提醒自
  我發現每天把斷捨離的進度寫下來,會愈來愈有動力,感受到自己一點一滴的轉變與進步,也不容易中斷。漸漸習慣斷捨離的步調,每天都在觀察、用心體會自己的需要與不需要,把減法生活整體的融入生活之中,在生活中時時注意可以減掉的物品。透過記錄下斷捨離進度,能夠幫助自己持之以恆。因為有「努力清理」的動機,和過去
每個人開始斷捨離的起點都不太相同,斷捨離、極簡生活、怦然心動的整理術等等幾個廣為人知的相關概念切入之處不太一樣,強調的重點和吸引人之處也不盡相同。雖然在執行上著重的重點與個人感受都因人而異,但同樣的是執行者都能感受到透過整理物品到內心一股「從外到內」的改變。  我開始斷捨離,是因為深刻認知到因為過
持續的斷捨離修煉,不只是整理、清潔,而是內化成一種生活態度。不用刻意提醒自己,就會自動注意日常生活中還有什麼東西是已經不需要的了。 雖然也想要快速有效的斷捨離,但也努力為物品做最後的運用,或是好好為它尋找下一個去處,與其放在家裡讓它們無所事事、生養灰塵,不如讓他前往下一個能夠大展身手的地方。   D
我是一個快三十歲的女生,也是別人口中所說的「北漂」,因為生涯規劃,正在經歷轉換期,暫時回到南部老家生活。也因此開始了在家的斷捨離之路。 斷捨離是一段認識自己的過程,也是反覆跟自己對話的經驗。讓我更了解自己,重新省思、認知自己的生命態度和問題,藉由整理東西,由內而外慢慢的改變。   DAY 31耳機
  從接觸斷捨離概念後,逐步開始練習減法生活,但因為各種阻礙,物品的減少始終沒有跟上增加的速度,也一直沒有好好紀錄自己的心路歷程。隨著此次開始「正式」執行斷捨離,並且記錄下每天的心得後,感覺愈來愈得心應手,有「意識」的關注自己所擁有物品的數量,也大大降低了新增物品的機會。   DAY 26 手寫筆記
斷捨離持續進行中,到今天已成功進行20天。如果要簡要的說斷捨離的重點,就是要「認知自己為什麼要進行斷捨離?」,人類的行為大多都有目的,勾勒出想要的未來後,因為有「看得見的」的目標,才能走得遠。 我在進行斷捨離時想要的是「和過去的囤積告別」、和想獲得「更自在的生活環境」,因為在整理物品時會不斷提醒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接觸斷捨離這個議題,覺得我也可以試試看斷捨離,理由如下 生活太如意,小廢物隨手可得 1)對於小廢物沒有免疫力,所以擁有太多裝飾品,多到展示櫃已經呈現擁擠狀態,美其名是多采多姿,但在沒有興趣的人看來,實在是一些不知所云的物品,無法從中感受到個人特質或美感。 居家不大,已無空間 2)從與公婆同住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經歷過裝修正在居住的單位?家裏早以放置了家具和日用品,如果要進行大規模裝修,把雜物、家具清空騰出空間,又要掙扎要不要把許久沒有用的東西扔掉,如果不扔又要執拾清空。實在麻煩,如果長遠住在這個單位,維修是必要的事。今天就說一說我清空了五袋舊衣之後覺得不需要再買衫的想法。
Thumbnail
透過整理家裡的東西,我們可以重新審視自己之前的生活習慣,也能更瞭解自己現在的需求。或許我們可以透過這個過程放下身上及心中的包袱,並且獲得更輕鬆的感覺。
Thumbnail
每次丟垃圾時嘗試斷捨離無用也無愛的物品 從2023年1月開始我給自己新的內化計畫,就是要學著斷捨離。 -----要學著斷捨離這件事其實說起來太過籠統,所以我給自己的具體行動就是,每次倒垃圾時都丟掉一個並非新製造的垃圾,但實際上堆在那邊沒有用處也沒有愛的物件。 也就是說,把大方向轉成可以具體執行
Thumbnail
相信你一定和我一樣,從小到大經歷過無數次各種規模的整理,為了營造舒適空間,為了除舊佈新,為了搬家。 2021年初,我挑戰了「一日丟一物」90天。當時初學極簡主義的我,原本是想藉此養成隨手整理的習慣,以維護我那才搬來還不到一年的新家,避免雜物在不知不覺中又叢生。雖然總共只捨棄了90樣物品,對家中整體
Thumbnail
斷捨離的概念讓人們時不時想要整理生活空間,但真正的整理並不是把東西重新擺放。在《理想的簡單生活》一書中提及,斷捨離不只是整理物品,更是釋放心靈壓力的過程。
Thumbnail
近年流行斷捨離,即是將多餘物品做相應處置以達舒適空間。然而,心理聲音和處理物品去處仍具挑戰。透過捐贈、二手賣場等方式可尋找物品有緣人。除斷捨離物品外,心理排毒亦應繼續努力。
Thumbnail
去年 10 月從高雄搬回台北後,首要之務就是重新整頓居住空間,特別是我那過去 20 幾年來厭惡的房間。 我丟了很多東西,屬於我的、不屬於我的。除了物品,我也下定決心丟掉陪我一路長大的鵝頭牌木書桌,以及父親生前使用的大辦公桌。然而下決策的是我,母親卻比我還糾結。在預告要丟那書桌後,她不只一次透露「好
Thumbnail
因為住家以及診所辦公室累積近二十年的雜物,已堆得有點干擾正常生活,也就在這幾個月開始進行我的「斷捨離」行動。     前幾年日本作家山下英子提出斷捨離的概念,書大為暢銷,也掀起一股從清理家裡雜物到整理自己生活的風潮。     所謂斷捨離是指,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棄多餘的廢物,脫離對物品的執著,甚
Thumbnail
大概從11月份起,就開始每天斷捨離家裡的東西。 不知道是冥想起了作用,還是我內心起了什麼變化,忽然感覺物慾少了很多很多。 某一個週末我大概清出了五大袋(黑色大型裝屍體?的那種)不需要的衣服。 衣櫃空出了至少有一半的空間,清完的時候心理一陣清爽,看著還有很多空間的衣櫃,心裡想的不是要再買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接觸斷捨離這個議題,覺得我也可以試試看斷捨離,理由如下 生活太如意,小廢物隨手可得 1)對於小廢物沒有免疫力,所以擁有太多裝飾品,多到展示櫃已經呈現擁擠狀態,美其名是多采多姿,但在沒有興趣的人看來,實在是一些不知所云的物品,無法從中感受到個人特質或美感。 居家不大,已無空間 2)從與公婆同住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經歷過裝修正在居住的單位?家裏早以放置了家具和日用品,如果要進行大規模裝修,把雜物、家具清空騰出空間,又要掙扎要不要把許久沒有用的東西扔掉,如果不扔又要執拾清空。實在麻煩,如果長遠住在這個單位,維修是必要的事。今天就說一說我清空了五袋舊衣之後覺得不需要再買衫的想法。
Thumbnail
透過整理家裡的東西,我們可以重新審視自己之前的生活習慣,也能更瞭解自己現在的需求。或許我們可以透過這個過程放下身上及心中的包袱,並且獲得更輕鬆的感覺。
Thumbnail
每次丟垃圾時嘗試斷捨離無用也無愛的物品 從2023年1月開始我給自己新的內化計畫,就是要學著斷捨離。 -----要學著斷捨離這件事其實說起來太過籠統,所以我給自己的具體行動就是,每次倒垃圾時都丟掉一個並非新製造的垃圾,但實際上堆在那邊沒有用處也沒有愛的物件。 也就是說,把大方向轉成可以具體執行
Thumbnail
相信你一定和我一樣,從小到大經歷過無數次各種規模的整理,為了營造舒適空間,為了除舊佈新,為了搬家。 2021年初,我挑戰了「一日丟一物」90天。當時初學極簡主義的我,原本是想藉此養成隨手整理的習慣,以維護我那才搬來還不到一年的新家,避免雜物在不知不覺中又叢生。雖然總共只捨棄了90樣物品,對家中整體
Thumbnail
斷捨離的概念讓人們時不時想要整理生活空間,但真正的整理並不是把東西重新擺放。在《理想的簡單生活》一書中提及,斷捨離不只是整理物品,更是釋放心靈壓力的過程。
Thumbnail
近年流行斷捨離,即是將多餘物品做相應處置以達舒適空間。然而,心理聲音和處理物品去處仍具挑戰。透過捐贈、二手賣場等方式可尋找物品有緣人。除斷捨離物品外,心理排毒亦應繼續努力。
Thumbnail
去年 10 月從高雄搬回台北後,首要之務就是重新整頓居住空間,特別是我那過去 20 幾年來厭惡的房間。 我丟了很多東西,屬於我的、不屬於我的。除了物品,我也下定決心丟掉陪我一路長大的鵝頭牌木書桌,以及父親生前使用的大辦公桌。然而下決策的是我,母親卻比我還糾結。在預告要丟那書桌後,她不只一次透露「好
Thumbnail
因為住家以及診所辦公室累積近二十年的雜物,已堆得有點干擾正常生活,也就在這幾個月開始進行我的「斷捨離」行動。     前幾年日本作家山下英子提出斷捨離的概念,書大為暢銷,也掀起一股從清理家裡雜物到整理自己生活的風潮。     所謂斷捨離是指,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棄多餘的廢物,脫離對物品的執著,甚
Thumbnail
大概從11月份起,就開始每天斷捨離家裡的東西。 不知道是冥想起了作用,還是我內心起了什麼變化,忽然感覺物慾少了很多很多。 某一個週末我大概清出了五大袋(黑色大型裝屍體?的那種)不需要的衣服。 衣櫃空出了至少有一半的空間,清完的時候心理一陣清爽,看著還有很多空間的衣櫃,心裡想的不是要再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