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捨離是一個大家討論到快爛的話題,每個人都掛在嘴上,知道它的好處,但是否真正做到又是另一回事(打開自己的衣櫥看看,是不是?)。
除了原始意義指的物品取捨之外,又發展出很多延伸的領域,例如:斷捨離人際關係,斷捨離人生,斷捨離職涯…,等等,一步一步來,想要有個「清爽人生」先從物品開始!絕大部分我們留著、捨不得丟棄的東西只是一種情感和回憶的寄託,並不是真正的有用到。
“那個娃娃是某前任送的,有著割捨不去的回憶 (對方可能早把你的東西丟了呢) ”
”那件牛仔褲是當初28腰的時候穿的,總有一天我穿回去 (可是,瑞凡...回不去了啊) ”
你以為沒有它不行,其實是你想多了
我自己深刻體會到斷捨離的清爽感是在今年(2019)五月搬離新加坡的時候,因為我們沒有自己的房子,東西搬回台灣也必須放在爸爸家,千里迢迢花大把銀子把東西寄回去實在不怎麼划算,所以我被迫要好好做取捨,只能帶走「必須」品。
那些放了好幾年一直覺得總有一天會穿回去的小尺寸衣服,送!
那些從日本扛回來的好幾雙漂亮的可以做襪子娃娃的襪子,送!
喜歡的繪畫用品,從台灣搬到新加坡五年也沒從沒畫過,送!
就這樣,我分送掉了70%所擁有的東西,感覺好像一包一包送掉了自己在新加坡的生活,最後只寄了三箱各20公斤的物品加上帶著兩個自己的隨身行李回台灣。生活至今還是好好的,沒有因為少掉的70%受到什麼影響。
在七月初我們又需要搬到西班牙的時候,因為不知道會待多長時間,我又只好再次篩選可以帶走的「必須」品,打包了一大一小行李箱,好像要把全部的人生都裝進去一樣。本來還擔心帶太少東西,令人驚訝的是在這邊生活了半年,我帶來的少少東西裡面竟然還有那種連用都沒用到的,這種感覺很震撼:原來我們需要的真的不多!當然因為住在婆婆家,家裡的物品都有,我指的是個人用品。
舉例來說:
之前在新加坡的時候,我有一整個櫃子的保養品和彩妝品,現在我只有一瓶精華液、一瓶乳液、一瓶眼霜,和一個化妝包的彩妝品。以前囤積那麼多結果也都沒用到,有時還忘記自己買了什麼在家裡。現在在這邊是用完才買,沒有機會浪費。
生活中落實斷捨離理念
在生活方面,現在我們也盡量採取「有替代方式就不買」的理念。
比如說:中國人一定要吃米飯,而婆婆家是不會有電鍋這樣的東西,於是我學會了用火爐加鍋子煮白飯的求生技能 (可以說是時勢造英雄嗎?),因為我們不想多添購一個不知道會用多久的東西。但如果長久居住我一定會買一個電鍋,誰都不能阻止我!
同理,在購買生活用品時先想想會用到的頻率有多高?是否有可以取代的方式?例如你那一時衝動所買的麵包機,過幾次吐司呢?
另一個我在生活上改變很多的習慣是:冰箱裡的東西記得用完以及用完再買新的。
以前冰箱中總是很多東西,尤其是罐頭類製品,放到過期是常有的事。我還記得有個同事說朋友家裡的冰箱翻出十八年前的魚!十八年耶!(昏倒)
因為東西太多而放到忘記很正常,所以我們現在的料理菜單會以現有食材去做計畫,東西買了就要用完,用完再買新的。這個方式的好處除了惜食之外,冰箱也乾淨許多,不用花太多時間整理,一舉兩得。
斷捨離不是不買東西而是三思而行
我知道自己絕對無法過著那種只有幾件物品的極簡生活,還是會買東買西,因為購物是一種療癒方式啊!但是.現在我會要求自己「多想一下」再買。這種你知道你擁有多少東西在家裡的感覺讓生活輕鬆很多,不用掛念,不用花太多時間整理,很棒!
心動,不如馬上行動。
幾個小方式分享給大家:
1. 分區開始
把要整理的地方切割成小區域,例如:廚房可以分櫥櫃、冰箱、水槽下...;衣物可以分為:鞋子、上衣、包包、圍巾…
2. 訂定時間表
慢慢的,一週規劃一小區做整理,沒有壓力的事才可以長久。
3. 每天斷捨離一個物件
找個箱子放在角落,每天規定自己找出一個沒有用到的東西做斷捨離,一個月下來你會發現有30件物品沒用到,看是要送人還是丟棄,至少家裡少了30件沒用的物品。
4. 捨不得丟的有很多情感的物品怎麼辦?
我們常常會搜集很多像是相片、門票、甚至禮物,根本是塞在櫃子裡好幾年都不會拿出來,這類的東西就是要自己取捨是否真的需要留?我的方式是將東西數位化-拍照或掃描存擋,然後就處理掉實體的東西;當然如果真的是非常具紀念意義的東西我還是會留著,只是「取捨」是必須的。
迫不及待開始嗎?祝好運!:-)
2020/12/14 @Valencia, Sp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