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孩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童年是左膠用來扭曲家庭倫理價值觀,破壞家庭社會結構的詞;牠們灌輸給那些意志薄弱的人,小孩子要被特別對待,不可以做這個不可以做那個,不可以接觸這個不可以接觸那個!
結果就是我們養出一堆到了成年不會社交不懂人際互動的心理變態!
童年指的是從會走路開始到青春期這段時間,就這樣!
它只是對人類特定成長階段的描述而已!
只要看看原始社會甚至一百年前的人就知道,根本沒有所謂的童年這種東西,至少和我們現在的意義完全不同;當時的小孩在會走路開始明白成人的指令後,就要逐步承担家庭和家族裡的工作跟責任!
大孩子要帶小孩子,男孩子要承担父親部份工作,女兒亦然!
他們要在青春期結束之前能夠完全承担家中的主要責任,女兒要準備嫁人生子,男孩要準備跟隨父親或外出工作承担家計,大人和小孩並沒有明顯的區別!
這個過程才能真正協助心智成熟面對外界挑戰!
但在左膠洗腦歪風下,我們把小孩從小當成寵物,不讓他們學習不讓他們成長不讓他們承担責任,一直把他們保護在温室裡,然後到十八歲或大學畢業時,突然說,好了,你已長大要像個大人!
淦,你這是在開什麼玩笑?
這就是為什麼現今社會裡這麼多成年人心智仍然停留在青少年,很多人受到社會痛打後會成長,但也很多人不會成長永遠留在青少年;特別是一出校門就進衙門,被政府保護一輩子從沒有真正接觸過世界的人,然後,這些人在控制我們的政府保護我們!
本狼不知道你怎麼想,但本狼一想到這就幾乎尿褲子!
義務教育系統對此為害最深,它把小孩從小自父母身邊奪走,交給陌生人教導養育,這個陌生人是政府派來教你小孩的,小孩子跟這陌生人相處的時間比父母還長,然後,所有父母對這些陌生人毫無了解!
你知道這些陌生人在學校教你小孩什麼嗎?
如果小孩不能隨便交給街上的陌生人,為什麼可以交給政府派來的老師呢?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18會員
44內容數
男女基於生理差異,本來就該有不同的知識與技能。 本專題提供男性專屬的兩性關係相關知識與技術。 期許男性能夠透過本專題文章,獲得生活與工作上的實質成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紅藥丸其實不是甚麼新穎先進的概念, 它是被發現的,而不是被發明的。 在紅藥丸的觀點裡,女人就是慕強擇偶, 男人其實該做的事情從古至今都沒變, 就是強化自己的硬價值,以吸引女人選擇你。
這些女孩真的是邪惡的,而她們這麼對你,是因為知道這麼做有效。她們沒損失,但你仍然受到懲罰。這群邪惡的女孩離開學校後,仍然會這麼作,這和你無關,而且你無法教育與拯救她們。因為在台灣,女性紅利太好用了。
如果有人跟你說: 我們活在一個有強暴文化的社會, 強暴文化得到許多人的同意與默許。 你會有甚麼想法呢?
罪刑法定原則與無罪推定原則 你各位知道Metoo為何可憎與可怕嗎? 因為信任是文明社會的基石;如果沒有明確證據,不該假定任何人有罪。 Metoo最令人詬病的,就是在缺乏明確證據的前提下,跳過司法程序,片面指控訴諸輿論,試圖造成被指控者名譽損害甚至社會性死亡。
在我年輕的時候,鐵達尼號也是一種現象級的電影奇跡,在那個時候甚至流傳著:「讀《出師表》不哭者不忠,讀《陳情表》不哭者不孝,讀《祭十二郎文》不哭者不慈,看《鐵達尼號》不哭者無情」。 懂嗎?你看鐵達尼號之後有沒有被感動,很大程度影響女生對你的觀感
紅藥丸其實不是甚麼新穎先進的概念, 它是被發現的,而不是被發明的。 在紅藥丸的觀點裡,女人就是慕強擇偶, 男人其實該做的事情從古至今都沒變, 就是強化自己的硬價值,以吸引女人選擇你。
這些女孩真的是邪惡的,而她們這麼對你,是因為知道這麼做有效。她們沒損失,但你仍然受到懲罰。這群邪惡的女孩離開學校後,仍然會這麼作,這和你無關,而且你無法教育與拯救她們。因為在台灣,女性紅利太好用了。
如果有人跟你說: 我們活在一個有強暴文化的社會, 強暴文化得到許多人的同意與默許。 你會有甚麼想法呢?
罪刑法定原則與無罪推定原則 你各位知道Metoo為何可憎與可怕嗎? 因為信任是文明社會的基石;如果沒有明確證據,不該假定任何人有罪。 Metoo最令人詬病的,就是在缺乏明確證據的前提下,跳過司法程序,片面指控訴諸輿論,試圖造成被指控者名譽損害甚至社會性死亡。
在我年輕的時候,鐵達尼號也是一種現象級的電影奇跡,在那個時候甚至流傳著:「讀《出師表》不哭者不忠,讀《陳情表》不哭者不孝,讀《祭十二郎文》不哭者不慈,看《鐵達尼號》不哭者無情」。 懂嗎?你看鐵達尼號之後有沒有被感動,很大程度影響女生對你的觀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童軍活動與建構式課程及社會學習理論的關聯,強調成人作為榜樣對兒童發展的重要性。童軍活動不僅促進社交能力和情感發展,亦在道德和倫理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此外,文章也分析了團體動力、團隊凝聚力及其影響學生的學習滿意度,並探討在地本位教育及戶外教育的實踐。
Thumbnail
讀到【人類大歷史】這一段,突然懂了之前在看這個私校化浪潮時,總感覺哪裡怪怪的原因。當有資力的家長紛紛將小孩送到私校,而政府繼續放任公立學校青少年犯罪中輟等等問題不管,實質上我們的教育跟我們的下一代也形成了社會隔離,分成有錢有資力有地位的跟弱勢邊緣犯罪的。
Thumbnail
社會允許現代大人對它的怠慢,但電腦的引進等等,又使對人的系統化管理無所不在,因此我們一方面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但另一方面又被逼入幾乎沒有自由的狀況。就這些點來看,我想,我們有必要重新考慮成為大人在社會層面的意義。
Thumbnail
網路上常說一句話:「那些性犯罪的人,不會等你的孩子長大。」我們不能夠等到孩子長大,才教他們有關兩性與身體自主權的事情,家長應該主動出擊: 一、給予孩童「知」的權利 二、給予孩子「反抗」的權力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青少年如何調整心態,並參與政府提供的教育計畫,以擴展國際視野並獲取槓桿效益。
Thumbnail
青春期總是被認為是「叛逆期」,也是許多父母最頭痛的時期,面對出言不遜或態度冷漠的孩子,到底該如何與之溝通相處,才不會影響親子關係呢? 日本的腦科學專家黑川伊保子便在《青少年使用說明書》這本書中提到想要挽救親子關係,其實要早在孩子青春期來臨之前就要讓親子對話變成能相互理解的真誠交流,也就
法律的界線其實很模糊而荒誕,十八歲的界定是藩籬也是保護傘,在那之前好像所有過錯都可以被原諒,但在那之後就變成大人了。要對人生負起全責,一夕之間沒有了庇護,在現實弱肉強食的叢林裡,又該何去何從? 殊不知以為孩提時代天真的話語,才最是能帶來沉痛的傷害,扭曲糾結的教養和教育,踏錯一步便會墜落深淵粉身碎骨
Thumbnail
   當兒童正常化,發展好人類傾向,那自然是朝善的方向去發展,擁有足夠的愛及接納,會尋找自身的價值及意義,於是幫助他人及環境的行為就會產生了。成人應用愛及尊重的態度,屏除成見,觀察與幫助孩子發展人類傾向。不求上進的人必是童年時期沒有發展好人類傾向。   照顧者對孩子從小到大的言語,會成為孩子長大後
Thumbnail
過去我們認為「家庭」是一個理應充滿和樂歡笑的環境,但後來在許多社會案件中理解家庭失能確實會影響孩子的人格發展,甚至將來會對社會造成影響。 也因為如此,我們不應該把教養當成是不容外人置喙之事,而是應該以長遠的思維來培養孩子成為一個不帶給社會負擔,並且能完全為自己行為負責的獨立人格,我想這才是
Thumbnail
在現在的社會裡,大人講的話,一定就是安全的路嗎? 讀完那篇文章,真的心有戚戚焉,雖說現在很多家長比起從前,教育心態已經開放了不少,但又有多少家長,可以真的放手到支持孩子追求自己心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童軍活動與建構式課程及社會學習理論的關聯,強調成人作為榜樣對兒童發展的重要性。童軍活動不僅促進社交能力和情感發展,亦在道德和倫理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此外,文章也分析了團體動力、團隊凝聚力及其影響學生的學習滿意度,並探討在地本位教育及戶外教育的實踐。
Thumbnail
讀到【人類大歷史】這一段,突然懂了之前在看這個私校化浪潮時,總感覺哪裡怪怪的原因。當有資力的家長紛紛將小孩送到私校,而政府繼續放任公立學校青少年犯罪中輟等等問題不管,實質上我們的教育跟我們的下一代也形成了社會隔離,分成有錢有資力有地位的跟弱勢邊緣犯罪的。
Thumbnail
社會允許現代大人對它的怠慢,但電腦的引進等等,又使對人的系統化管理無所不在,因此我們一方面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但另一方面又被逼入幾乎沒有自由的狀況。就這些點來看,我想,我們有必要重新考慮成為大人在社會層面的意義。
Thumbnail
網路上常說一句話:「那些性犯罪的人,不會等你的孩子長大。」我們不能夠等到孩子長大,才教他們有關兩性與身體自主權的事情,家長應該主動出擊: 一、給予孩童「知」的權利 二、給予孩子「反抗」的權力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青少年如何調整心態,並參與政府提供的教育計畫,以擴展國際視野並獲取槓桿效益。
Thumbnail
青春期總是被認為是「叛逆期」,也是許多父母最頭痛的時期,面對出言不遜或態度冷漠的孩子,到底該如何與之溝通相處,才不會影響親子關係呢? 日本的腦科學專家黑川伊保子便在《青少年使用說明書》這本書中提到想要挽救親子關係,其實要早在孩子青春期來臨之前就要讓親子對話變成能相互理解的真誠交流,也就
法律的界線其實很模糊而荒誕,十八歲的界定是藩籬也是保護傘,在那之前好像所有過錯都可以被原諒,但在那之後就變成大人了。要對人生負起全責,一夕之間沒有了庇護,在現實弱肉強食的叢林裡,又該何去何從? 殊不知以為孩提時代天真的話語,才最是能帶來沉痛的傷害,扭曲糾結的教養和教育,踏錯一步便會墜落深淵粉身碎骨
Thumbnail
   當兒童正常化,發展好人類傾向,那自然是朝善的方向去發展,擁有足夠的愛及接納,會尋找自身的價值及意義,於是幫助他人及環境的行為就會產生了。成人應用愛及尊重的態度,屏除成見,觀察與幫助孩子發展人類傾向。不求上進的人必是童年時期沒有發展好人類傾向。   照顧者對孩子從小到大的言語,會成為孩子長大後
Thumbnail
過去我們認為「家庭」是一個理應充滿和樂歡笑的環境,但後來在許多社會案件中理解家庭失能確實會影響孩子的人格發展,甚至將來會對社會造成影響。 也因為如此,我們不應該把教養當成是不容外人置喙之事,而是應該以長遠的思維來培養孩子成為一個不帶給社會負擔,並且能完全為自己行為負責的獨立人格,我想這才是
Thumbnail
在現在的社會裡,大人講的話,一定就是安全的路嗎? 讀完那篇文章,真的心有戚戚焉,雖說現在很多家長比起從前,教育心態已經開放了不少,但又有多少家長,可以真的放手到支持孩子追求自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