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歡閱讀,曾聽過一位很喜歡閱讀的朋友說過:「閱讀是一件很私人的事。」的確,在閱讀的過程中,是「我」與「書本」之間的互動而已,中間並沒有任何的媒介,在閱讀的過程中,就像是我世界中的理解與知識系統跟書本的系統進行資訊交換,在空中咻咻咻的飛來飛去,我想我就是很享受這個過程吧!我常遨遊在書海中尋找自我,也是在這些閱讀的過程中,建立起豐厚多元的自我,且同時被溫柔地承接住。我也很想把這樣的感動分享給你。
有許多人都會詢問我,該怎麼閱讀一本書?因為他們都會因為書籍太厚或不夠有趣,因而放棄閱讀的樂趣,加上現今社會有太多影片可以看,悄悄地改變著我們大腦的注意力模式,可能讓我們更難忍受長時間坐在書桌前,然後看著厚厚一疊紙張印著黑色文字,還要進行大腦的組織與理解—那時在太消耗腦力了。要知道,大腦是個非常偷懶的器官,為了生存下去,他會盡量減少身體的能量消耗。所以太耗能的事,通常它不會讓感覺「很想做」的欲望,反而那些不怎麼耗能的看影片,大腦才會讓你不斷地在做這件事擁有更多的愉悅感。
雖然如此,我們仍然可以嘗試一些方法,來幫助自己在閱讀上能夠更加地順利。我想與大家分享我閱讀的一些方法,也希望能夠幫助到你,然而我更希望的是,你能與我一樣,享受閱讀的樂趣、享受知識充滿腦袋的感受、享受被文字療癒的美好。
放下閱讀創傷,我們不是在考試
在我介紹
《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這本書時,我寫道我認為創傷比我們想像中的還要普遍。許多人對讀書的印象都是不好的。這些經驗可能來自於過去的許多創傷...
- 被父母/老師逼著要把書看完,否則不能睡覺
- 看不懂完全沒人可以問,看到非常的煩悶
- 看了很多書,到最後考試卻考不好
在台灣成長的我們,很少是自發性的開始閱讀的,這跟我們升學主義的教育體制有關,多半拿起書閱讀都有明確的目的,提升能力、考試或是檢定等。但在長大的歷程當中,我們多少也會看到幾本自己喜歡的書,很快速且能很專注的把書本看完,是我們少數在閱讀上的正向經驗。很不幸的,這些正向經驗的數量,遠遠不及受升學主義影響的負向閱讀經驗。
覺察與感謝這些經驗,是我們處理創傷經驗的第一步。讓我們先感謝那些經驗,因為畢竟它們是伴隨我們長大的經驗,不管是正向或負向的經驗,它們都應是我們的一部分。然後我們可以嘗試著不一樣的作法,來幫助自己增加更多的正向經驗,達到修正性經驗的效果。
去除「從頭看到尾」的閱讀迷思,讓我們讀書更輕鬆
這可能是我們從小到大被老師叫要「唸課文」所養成的習慣。我們總是用「語音」在處理書本內容,也就是說你在看書的時候,其實心中會有一個聲音是在「唸書」。透過語音處理有個好處,就是你可以很詳細的瞭解這段文字到底想講什麼。但透過語音來處理書本資料也有一個壞處,不知道你有沒有一種經驗是,當你在看書的時候,你能知道你內心在唸這段文字,但你其實是在想別的事。我很常出現這樣的狀況(我並不是一個很專心的孩子)。
另外一點,當你要用「唸課文」的方式,唸100頁上下的書就很吃力了,更何況你要看200頁以上的書籍。所以我自己嘗試的作法是透過「看」來代替心中的「唸」,就是透過「理解」來代替「語音」來處理訊息。(我自己施行其實知道這很難做到,我自己也常會用「語音」的方式來看書,但我會盡量在腦中組織「理解」他們。)
所以我在閱讀書籍,常常就是看第一個字就繼續往下看,我會刻意地壓抑住自己「想從頭念到完」的念頭,當然實際上腦中肯定還是會出現一些「朗讀的聲音」,但我不會太在意我的眼睛比聲音還要快這件事。當我一句話看頭看尾大概瞭解它意思了,即使我忘記中間在講什麼了,我也不會回頭把中間補齊。
這個刻意壓抑住自己「想從頭唸到完」的意念,也是會體現在章節上面,若我認為這個章節很無聊,我看了兩、三頁,然後往後翻覺得沒什麼興趣,我就會整章跳過(沒錯,整章跳過),因為很多書籍其實你跳過一些東西,並不會影響你閱讀的樂趣。你並不是在考試,你不需要把內容倒背如流,你只需要取你喜歡的、需要的內容即可。
運用促發效應(Priming Effect),增加有效率的閱讀
促發效應(Priming Effect)是心理學與腦科學中的一個發現。簡單來說就是你受到一個刺激,就會促發下一個刺激的發生。
講到「創傷」你會想到什麼?你會更有機會想到「PTSD」、「自殺」、「受虐」、「憂鬱」,然後依著這四個詞,你有可能又會想到「受虐」、「性侵」、「家暴」、「醫院」、「難過」等,然後又依著這些詞,你又會想到更多的詞彙。這些內容會形成一個網絡,幫助你更快速的理解你接收到的內容。(如下圖所示)
這是我們大腦學習的方式,所以為了幫助我們理解與快速提取,我們可以運用促發反應的心理與腦部機制,來幫助我們更有效率的掌握書本的內容。我這些方法細節都是在以前參考過
囧星人介紹《雪球速讀法》的影片之後,實踐在我閱讀行為上的,我她的內容與我的大同小異,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看看她的影片。
完整地看過書名及附標題、書皮上的文字、推薦序或導讀及試閱再決定是否要購買
看過這些東西,你會比較能夠掌握書籍的內容在講什麼,我自己的經驗是,書名與附標題先觸動到我,看了書皮上的推薦人與內容也感覺不錯,推薦序或導讀會讓我知道整本書的內容大致在講什麼,試閱讓我知道作者書寫文字的流暢度是否對我口味(適配性很重要),我才會決定把這本書買下來。
這很重要,因為一部分是減少你亂買書的購物行為(我們很常看了標題或別人推薦就買了書),另一部分是減少打擊自己的經驗,我以前還不會挑書的時候,家裡都會有一堆看一章或看兩三頁就沒看的書(那些都是我去書局挑的書),我都會覺得沒有把它們閱讀完就沒有「完整」的感覺,然後每每又重拾這些書(想說要努力把它看完!),但都失敗收場,只是不斷的循環自己沒辦法讀完它的經驗而已。但其實書也有適配性,我以前還沒有這種感覺,但讀書讀多了你會知道你怎麼挑選一本好書,而且是屬於「你」的好書。
當你書籍閱讀量達到一定程度,你會開始發現自己喜歡哪種書籍,這跟每個人個性跟閱讀經驗有關,你總能找到與你適配性高的書籍。你也會慢慢看出哪些書寫的好、寫得不好,你會看出作者對於哪些論點沒有自信、對於哪些現象很憤怒、對於哪些事情是很觸動,就如同你能與作者同在一樣。
更重要的是,你看書名及負標、書皮、推薦序或導讀及試閱,都是增加你促發效應的影響。這些資訊會幫助你更專注在這個主題上,你會更快地提取有關於這本書的相關記憶與知識。
仔細看過目錄,建立這本書的促發架構
我會把書的目錄重複看好多遍,我會先完整的理解整體書的架構到底在講什麼,再開始閱讀內文。目錄就如同房子的骨幹,你把骨幹架好了,你才知道每一層樓該放什麼,而你重複閱讀目錄就是在每一層樓的門口放置好牌子,幫助你在後續蓋房子(閱讀內文)時,知道該先準備什麼東西(促發的內容)。
如此一來,你也會更有效率的掌握整本書的脈絡,知道哪些地方會比較枯燥乏味(如歷史脈絡、理論鋪陳),有預期心理時,你就比較不會這麼抗拒內文,甚至你一開始就可以先規劃把這部分跳過,之後閱讀到後面發現需要補前面的章節,再回頭看也不要緊,你是可以自由選擇的。
快速翻閱內文,掃視標題與粗體字
所謂「快速」是真的很快的翻閱,每一頁不要超過3秒這樣,並很快的掃視上面的內容。這部分道理與目錄無異,目的就是要讓你能夠快速掌握整本書的內容。在許多書裡常會有一些粗體字,通常會是粗體字代表是很重要的部分,你掌握了每章節重要的部分,基本上你就幾乎掌握了整本書的重點了。
於《雪球速讀法》中的建議是可以操作很多遍,來幫助我們記憶書籍內容。但我其實許多時候我只做了一遍(甚至沒有做)就閱讀了。可能是因為我通常閱讀的書籍都與心理學有關,腦中已經促發了許多有關心理學的知識內容,因此我就算不用這麼做,也可以比較有效率的閱讀。所以我想,若是閱讀一些自己比較不常看的書籍,可以多嘗試幾遍,來幫助自己快速掌握書中的內容。(不過囧星人有提到,這種讀書方法可能不太合適小說類的書籍)
與自己的經驗做結合,整合書籍與自我的記憶
這是我自己常會做的事,我時常會把喜歡或觸動的句子寫下來(是我個人的習慣)。但我也會常將自己的經驗與書中的句子連結。我想這個可能與促發效應只沾到一點邊而已(就是激起我對於該內容的相關記憶),但這蠻幫助我與書本之間的連結的,當連結的夠深刻,你對於這本書的印象就會更清晰,你也就越能整合整本書籍的知識了。
例如在閱讀
《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我就不斷地去想,自己小時候有沒有什麼創傷,書中的內容是否與自己的經驗相符合,也會嘗試把一些省思記錄下來。這樣都能夠幫助我更進入到書籍的經驗之中,並將自我與書整合在一起。
最後,讓我總結一下這篇文章的內容。
- 放下閱讀創傷,我們並不是在考試
- 去除「從頭看到尾」的閱讀迷思,讓我們讀書更輕鬆
- 運用促發效應(Priming Effect),增加有效率的閱讀
我們可以用效果律(Law Effect)來思考讀書這件事,效果律告訴我們:「當我們做某些事情有正向的效果,我們會有更高的機會再做一次。」所以當我們增加更多「讀書」的正向經驗時,我們會更願意去做「讀書」這個動作,就會漸漸成為一個正向的循環。所以,我想不管是任何可以提高你讀書正向經驗的方法,都將會是屬於你的好方法。讀書方式這麼多種,這些是在我身上施行起來覺得用起來很順手的,我想每個人都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方法的。
閱讀是一件很美好的事,願你也能體驗到閱讀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