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在思考,其實大腦在偷懶 : 怎樣也學不會的原因 !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你以為你在思考,可能是大腦要你這麼想的。
raw-image

我要開始讀書囉,翻開書本,開始畫線、記筆記,我以為是在思考 …

你可能以為思考是自然而然的,就像呼吸一樣,我該呼吸,不需要叫身體該呼吸了。那樣同樣地,我們讀書的時候,也很少會跟大腦說「現在開始要好好想想這一段在說什麼」,因為不需要啊,我開始讀就必然會開始思考,不需要人提醒啊。

難道,我們還不能自由思考嗎 ?

👉你以為你在思考,可能是大腦要你這麼想的。

因為大腦不喜歡消秏能量,在面對複雜的問題時,大腦會優先以最節省能量的方式處理它,它會盡可能使用以前的經驗或是最容易搜尋到的方案來解決問題,這樣就算得到了結論,也未必是正確的。

為什麼大腦可以控制我們的思考呢 ?

因為我們的知識面太局限了,當碰到像保險理賠或是投資理財這樣複雜的問題,我們通常只能聽從專家意見,無法自己做決定。再來,我們的思維方式也太狹窄了,例如當一個人晉升後,可能還是用以前的方法去做事;當夫妻間發生爭執時,雙方往往只從自己的角度出發,無法達成共識。

👉當思考受到限制時,實際上已經不再是真正的思考了。

知識點不夠,我們可以學啊,像海棉一樣吸收,補充不足的知識。這樣做或許可以帶來短暫的滿足感,但長期下來,只會導致「別人怎麼想,我就怎麼想」的情況,失去主動學習的能力,你會學習到大量的衝突知識,無法吸收,甚至導致你不想學習了。

另一種更有效的學習方式是「淘金式」學習,透過學習、提問和過濾,以批判的態度,有目標地學習並撿取對自己有用的資訊。

⭐批判性地學習有兩個步驟。

第一個步驟,就是要帶著問題去思考。問題,就從身邊去找,很多時候只是你不去注意它而已。

而第二個步驟,則是要反思自己的思考過程。你可能會想,我腦中突然產生了一個想法,連要記錄下來都來不及,甚至是想要再次回想起來都不容易了,要怎麼去反思呢 ?

也就是說,想要靠自己糾出自己的問題,似乎沒那麼容易。那怎麼辦呢 ?

👉或許你可以嘗試做一個旁觀者。

你有沒有這種經驗,聽了別人的談話後,突然想到「啊 ! 為什麼我沒有想到這個」?這是因為旁觀者看到的與我們不同。

在思考的時候,我們經常受到經驗或情感的影響。如果你小時候被狗狠狠咬過,你很可能一輩子都不會養狗 ; 如果你是一個職場老手,你不會喜歡工作有變化,因為那會超出你的經驗範圍,你害怕失控。如果你是一個新手,你可能更樂意接受新的挑戰。

你可以試著做一名旁觀者,在思考的同時,站在一旁觀察自己的思考。

事實上,我們無法發現自己的問題,是因為思考太流暢了,而這也是大腦為了節省能量所做的。如果旁邊有人提醒你「嗨,停一下想一想」,你就有機會想想別的事情了。就好像當你不知道繼續做某件事有什麼意思,覺得很煩的時候,有人提醒你去想想五個「為什麼」一樣。

打斷思考,會讓我們覺得很煩,這種事情做到一半做不下去的感覺,很容易讓人想要放棄。

就像寫作一樣,一被打斷就寫不下去了 ; 讀書時一直中斷,一本書究竟要多久才讀得完,乾脆放棄不讀了。

或許你可以換一種心態,不要一開始就追求完美的結論,也不要被開始時的困難所困擾。因為,批判性思考的本質就是「發現問題」,也只有發現了以前沒有發現的問題時,我們才能成長。

我們可以站在旁邊,做自己的陪讀者,適時地提醒自己「不懂就不懂,不要假會喔」,「記下來,待會查看看」。一直讀一些已經會的東西,有什麼意思呢,對嗎 ?

歡迎追蹤 ~
FB : https://www.facebook.com/read.by.harry/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read.by.harry/
Blog : https://twwebs.com/you-think-you-are-thinking/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哈利哥 | 下班後閱讀寫作
97會員
212內容數
閱讀的價值在於形塑自己的觀點,打造知識框架,擁有不同角度思考的能力,這樣才能減少盲點與認知偏誤,讓我們能更精確地理解問題,面對這個真實的世界。
2025/02/06
從《唐吉訶德》探討閱讀如何影響個人認知與行為,並提出避免資訊過載及養成好習慣的方法。
Thumbnail
2025/02/06
從《唐吉訶德》探討閱讀如何影響個人認知與行為,並提出避免資訊過載及養成好習慣的方法。
Thumbnail
2024/02/04
女兒去挑同學的生日禮物,我只有 30 分鐘,開始吧。
Thumbnail
2024/02/04
女兒去挑同學的生日禮物,我只有 30 分鐘,開始吧。
Thumbnail
2024/02/02
想寫點東西,卻又不知道要寫什麼 ; 就算動筆了,寫一寫就不知道自己在寫什麼 ; 花了很多時間寫的東西,卻沒有什麼人看。
Thumbnail
2024/02/02
想寫點東西,卻又不知道要寫什麼 ; 就算動筆了,寫一寫就不知道自己在寫什麼 ; 花了很多時間寫的東西,卻沒有什麼人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你是一個樂於學習的人嗎?應該沒有人會大聲說自己是個不愛學習的人,但是假設當我們面對一個新的想法、或是當我們被告知自己過去的認知是「錯誤」的時候,我們真的可以坦然接受自己的錯誤並擁抱新資訊嗎? 這就是學習。 不管是個人或是組織,要保持不斷成長以及不斷創新,背後所需要具備的能力都是學習的能力
Thumbnail
你是一個樂於學習的人嗎?應該沒有人會大聲說自己是個不愛學習的人,但是假設當我們面對一個新的想法、或是當我們被告知自己過去的認知是「錯誤」的時候,我們真的可以坦然接受自己的錯誤並擁抱新資訊嗎? 這就是學習。 不管是個人或是組織,要保持不斷成長以及不斷創新,背後所需要具備的能力都是學習的能力
Thumbnail
你以為你在思考,可能是大腦要你這麼想的。 我要開始讀書囉,翻開書本,開始畫線、記筆記,我以為是在思考 … 你可能以為思考是自然而然的,就像呼吸一樣,我該呼吸,不需要叫身體該呼吸了。那樣同樣地,我們讀書的時候,也很少會跟大腦說「現在開始要好好想想這一段在說什麼」,因為不需要啊,我開始讀就必然會開始思考
Thumbnail
你以為你在思考,可能是大腦要你這麼想的。 我要開始讀書囉,翻開書本,開始畫線、記筆記,我以為是在思考 … 你可能以為思考是自然而然的,就像呼吸一樣,我該呼吸,不需要叫身體該呼吸了。那樣同樣地,我們讀書的時候,也很少會跟大腦說「現在開始要好好想想這一段在說什麼」,因為不需要啊,我開始讀就必然會開始思考
Thumbnail
30 幾歲了,還需要學習嗎,能改變什麼 ? 我就是不想努力啊,我寧願做一般人 … 我就是學得比別人慢 … 不想離開舒適圈,不怕沒有理由。 如果學習是被逼著的,誰也不想 ! 那到底要如何快樂又高效的學習呢 ? 在《打造超人學習》中,作者鄭伊廷 (xdite) 告訴我們 : 想要學的快樂,心態很重要 ;
Thumbnail
30 幾歲了,還需要學習嗎,能改變什麼 ? 我就是不想努力啊,我寧願做一般人 … 我就是學得比別人慢 … 不想離開舒適圈,不怕沒有理由。 如果學習是被逼著的,誰也不想 ! 那到底要如何快樂又高效的學習呢 ? 在《打造超人學習》中,作者鄭伊廷 (xdite) 告訴我們 : 想要學的快樂,心態很重要 ;
Thumbnail
在這資訊大爆炸的時代,我們一天會接收到成千上萬個資訊。但你有沒有想過,其中多少是有經過大腦思考及處理?又有多少是毫無過濾的照單全收?
Thumbnail
在這資訊大爆炸的時代,我們一天會接收到成千上萬個資訊。但你有沒有想過,其中多少是有經過大腦思考及處理?又有多少是毫無過濾的照單全收?
Thumbnail
每件看似瑣碎的小事,都可能耽擱了我們的大事 我不是不想學,只是沒空學 關於學習,總有千百種不學的理由 說到學習,你是不是也常常覺得,要是當年認真一點該有多好?非得要等到資訊爆炸,每天暴露在大量的訊息洪流之中,才認清自己原來還有很多想知道卻仍然不知道的事情。書到用時方恨少曾幾何時已經成為了日常..
Thumbnail
每件看似瑣碎的小事,都可能耽擱了我們的大事 我不是不想學,只是沒空學 關於學習,總有千百種不學的理由 說到學習,你是不是也常常覺得,要是當年認真一點該有多好?非得要等到資訊爆炸,每天暴露在大量的訊息洪流之中,才認清自己原來還有很多想知道卻仍然不知道的事情。書到用時方恨少曾幾何時已經成為了日常..
Thumbnail
從過去的教育體制,我們似乎已經習慣「被動式」接收資訊這件事情。針對導師教學的一個新知,我們會點點頭並且抄寫筆記吸收,不過較少會去反駁或挑戰老師的論點。可是,這真的是對的嗎?當你對一件事有不同想法時,或許說出來討論會使師生之間的互動更有雙向的成長、或許可以革新或優化一件舊有的價值觀或是事物!
Thumbnail
從過去的教育體制,我們似乎已經習慣「被動式」接收資訊這件事情。針對導師教學的一個新知,我們會點點頭並且抄寫筆記吸收,不過較少會去反駁或挑戰老師的論點。可是,這真的是對的嗎?當你對一件事有不同想法時,或許說出來討論會使師生之間的互動更有雙向的成長、或許可以革新或優化一件舊有的價值觀或是事物!
Thumbnail
我的印象里,書店不是應當讓人更好理解的地方嗎?底下補充情節的說明也是一個不顧反對的開書店的故事,反而理解不是這件事情最為關鍵的事情嗎?
Thumbnail
我的印象里,書店不是應當讓人更好理解的地方嗎?底下補充情節的說明也是一個不顧反對的開書店的故事,反而理解不是這件事情最為關鍵的事情嗎?
Thumbnail
有個思維是這樣子的,他告訴我們通常你第一個想到的解決方案,不會是最好的方案,所以記得不要採取這個解法。若今天這句話是社團的勝利組學長姐,或是職場上的強人主管所說,我們大概八九不離十地會聽話照辦。但我們可曾想過為什麼呀!難道我們大腦的思考就這麼不可靠嗎? 根據⟪快思慢想⟫一書...
Thumbnail
有個思維是這樣子的,他告訴我們通常你第一個想到的解決方案,不會是最好的方案,所以記得不要採取這個解法。若今天這句話是社團的勝利組學長姐,或是職場上的強人主管所說,我們大概八九不離十地會聽話照辦。但我們可曾想過為什麼呀!難道我們大腦的思考就這麼不可靠嗎? 根據⟪快思慢想⟫一書...
Thumbnail
其實每次的糾結都有答案,只是我好像很喜歡這種糾結的過程和試探,老靈魂在拉扯,看破的卻不說破的,寧可磕到了才願意放手的那種要叫做魯莽嗎的勇氣。不願意後悔,可能是最後的原動力,倒乾淨最後的殘沙,鞋子穿了走路才會舒服。大不了換一雙拖鞋。
Thumbnail
其實每次的糾結都有答案,只是我好像很喜歡這種糾結的過程和試探,老靈魂在拉扯,看破的卻不說破的,寧可磕到了才願意放手的那種要叫做魯莽嗎的勇氣。不願意後悔,可能是最後的原動力,倒乾淨最後的殘沙,鞋子穿了走路才會舒服。大不了換一雙拖鞋。
Thumbnail
《學生為什麼不喜歡上學?》這本書出發的角度很特別,當大家不停在宣導「思考」的重要性時,丹尼爾卻說大腦是用來「不思考」的。這個說法聽起來很是荒謬,讓人錯愕。大腦不就是用來思考的嗎?
Thumbnail
《學生為什麼不喜歡上學?》這本書出發的角度很特別,當大家不停在宣導「思考」的重要性時,丹尼爾卻說大腦是用來「不思考」的。這個說法聽起來很是荒謬,讓人錯愕。大腦不就是用來思考的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