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劇新看(一):疫情宅在家,熟悉的劇情多看幾次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波疫情滿一個月時,我又開始看《權力遊戲》(冰與火之歌)。以前家裡沒接第四台,是靠租DVD以及網路線上看才拼湊起來(那時前三季的DVD已租不到),後來訂了HBO Go,又可以回顧精彩片段。上星期,我又從Jon Snow去救野人然後被殺害的段落重新看起。

看了兩季後想到,歐美國家許多人已經宅在家一年,說不定新的劇集已經無法滿足只能整天宅在家的人。搜尋一下發現,果然有人在討論「老劇新看」,而且不介意多看幾遍。認真說,看劇就是消磨時間,以及跟朋友聊天有話題。現在要一起吃飯聊天喝喝酒很不容易,一不小心就違反防疫規定,那純粹度時間讓大腦休息,還真的是把自己很喜歡的名劇拿出來反覆看就好。

raw-image

講到老劇新看,就跟「單純曝光效應」(mere exposure effect)有關。簡言之,人的大腦就是越熟悉越有好感,看過越多次的臉孔越能信任。想像古代人類,如果遇到每個人都要警戒、防備、當成可能的敵人,那大腦的認知負擔也未免太累了。所以假如某個人沒做過傷害你的事情,那見面越多次大腦越沒有防備、甚至自動產生好感、逐漸有喜歡的感覺,這是個避免浪費大腦資源的好方法。原始人類生活圈很小,住附近的人見過兩三次然後他沒有攻擊你,這可能就是個可以信任、做點小生意的人,這樣的演化機制還算合理。

不過,到了電視電影網路短片的時代,「單純曝光效應」就會讓我們輕易相信廣告影片銷售的產品、讓常上電視或擅長網路行銷的政治人物支持率變高。在這同時,熟悉、喜歡的舊片裡熟悉的角色,也會更容易讓我們心情愉悅、降低大腦負擔。我們不用擔心看新劇會有不喜歡的角色,也不用為了不熟悉的劇情消耗太多大腦能量。

如果你覺得疫情已經讓你精疲力竭、或過度擔心、焦慮,那你還真可以考慮「老劇新看」,不要再去追新的劇集,尤其那些燒腦的推理、犯罪影集。每天思考防疫措施、準備上網課或網路遠端工作、留意什麼Delta variant、Delta plus還有普篩、廣篩等新名詞,就已經讓大腦疲憊不堪,還要擔心軟性封城帶來的經濟壓力、擔心疫情期間不好找工作,然後還不能到健身房運動、不能放鬆按摩也不能放縱吃大餐。

這時,不要再想說看劇可以增加新知識、可以多了解什麼人性黑暗面。就好好放鬆、休息,準備睡個好覺吧。熟悉的劇情讓你大腦不用多想,看到喜歡的場景或許能讓多巴胺振奮地多分泌一些,喜歡的演員一再出現能讓你心情變好。有些優秀的劇本能讓你叫好發現之前沒注意的細節,像《權力遊戲》的壯闊場景永遠都會不斷有新發現。

老劇新看、甚至看了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一點也不奇怪,一點也不丟臉,尤其在這疫情肆虐的時刻。

老劇新看還有一個神奇的心理作用,不過,為了降低各位的認知負擔,我就等明天再繼續寫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豐偉的沙龍
1.5K會員
542內容數
【陳豐偉編譯社】的內容會幫助你瞭解自己、瞭解你的伴侶、家人、親友、同事,讓你更能分析為什麼某些人就是會有這樣的行為模式。無論是人際關係、職場用人或危機處理,以及給予你的親友好的建議,從這裡得到的知識,或許有一天會派上用場。
陳豐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04
能不能看到臉書上的重要貼文,會受到「演算法」干擾,所以建議要到Substacks 網站訂閱我的「免費電子報」(《陳豐偉編譯社電子報》,每星期會收到1-2封電子報,就不會錯過我的公開貼文。 以下是個人簡介。
Thumbnail
2025/05/04
能不能看到臉書上的重要貼文,會受到「演算法」干擾,所以建議要到Substacks 網站訂閱我的「免費電子報」(《陳豐偉編譯社電子報》,每星期會收到1-2封電子報,就不會錯過我的公開貼文。 以下是個人簡介。
Thumbnail
2025/05/01
不是只有台灣慘,近年來全世界富裕國家(以「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為代表),普遍呈現「住房負擔滿意度」下滑的趨勢。我們就以蓋洛普(Gallup)最新發表的統計,來瞭解一下世界趨勢。
Thumbnail
2025/05/01
不是只有台灣慘,近年來全世界富裕國家(以「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為代表),普遍呈現「住房負擔滿意度」下滑的趨勢。我們就以蓋洛普(Gallup)最新發表的統計,來瞭解一下世界趨勢。
Thumbnail
2025/04/30
韓國、英國、澳洲、紐西蘭的報導,清楚呈現來自學生與家長的霸凌,讓老師承受龐大的心理壓力。應對方式之一是「放棄專業」,隨他們去了,應對方式之二就是選擇離職,不做最大。
Thumbnail
2025/04/30
韓國、英國、澳洲、紐西蘭的報導,清楚呈現來自學生與家長的霸凌,讓老師承受龐大的心理壓力。應對方式之一是「放棄專業」,隨他們去了,應對方式之二就是選擇離職,不做最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上個月,看完《腦筋急轉彎2〉後,隔一個週末,在朋友家一起複習了第一集。當年的回憶完全回來,時隔九年重看依然很觸動人心。 還記得當年第一集上映後,不少人對於過度正面思考,甚至剝奪憂傷權利的樂樂感到不滿(啊人家就是樂樂嘛~)。可能因為我本身就是個樂樂成分較多的人,所以看到樂樂逼憂憂待在一個小圈圈不
Thumbnail
上個月,看完《腦筋急轉彎2〉後,隔一個週末,在朋友家一起複習了第一集。當年的回憶完全回來,時隔九年重看依然很觸動人心。 還記得當年第一集上映後,不少人對於過度正面思考,甚至剝奪憂傷權利的樂樂感到不滿(啊人家就是樂樂嘛~)。可能因為我本身就是個樂樂成分較多的人,所以看到樂樂逼憂憂待在一個小圈圈不
Thumbnail
這是我一直想寫的另一個主題,因為是這個主題房間的第一篇,想要說明一下開啟這個房間的原因.....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跟我一樣,常常看著某部電視劇、電影或是小說,會自己腦補故事中沒有的劇情,可能是發展出配角的故事線,也可能是因為不喜歡原本故事的某些設定或是太渴望主角能有其他的發展而在腦中腦補出另一個故事?
Thumbnail
這是我一直想寫的另一個主題,因為是這個主題房間的第一篇,想要說明一下開啟這個房間的原因.....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跟我一樣,常常看著某部電視劇、電影或是小說,會自己腦補故事中沒有的劇情,可能是發展出配角的故事線,也可能是因為不喜歡原本故事的某些設定或是太渴望主角能有其他的發展而在腦中腦補出另一個故事?
Thumbnail
當人年紀增長後,對於曾經觀看過的電影會有不一樣的感觸,尤其是《再生號》透過重新觀賞,年長的觀眾們會理解劇中人物的「討價還價」與「沮喪」背後的「執著」,對於混亂的結構也能有不同的解讀。這篇文章分享了對於這部電影重看後的感觸和心得。
Thumbnail
當人年紀增長後,對於曾經觀看過的電影會有不一樣的感觸,尤其是《再生號》透過重新觀賞,年長的觀眾們會理解劇中人物的「討價還價」與「沮喪」背後的「執著」,對於混亂的結構也能有不同的解讀。這篇文章分享了對於這部電影重看後的感觸和心得。
Thumbnail
一部期待已久的電影🎞,以下開始爆雷📣還沒看過的可以先跳過🙂 每個情緒都有它的功用,彼此也作為調節劑,讓主人在面對各樣的狀況像社交、自我保護,還是對事情的反應時有適當的情緒展現,雖然有時也有失誤、失控讓主人犯錯的時候,但正常的情況下都是可以調整回來的。以下是我看完有所感觸
Thumbnail
一部期待已久的電影🎞,以下開始爆雷📣還沒看過的可以先跳過🙂 每個情緒都有它的功用,彼此也作為調節劑,讓主人在面對各樣的狀況像社交、自我保護,還是對事情的反應時有適當的情緒展現,雖然有時也有失誤、失控讓主人犯錯的時候,但正常的情況下都是可以調整回來的。以下是我看完有所感觸
Thumbnail
雖然是改編作品,但《3體》靠著強大的團隊與編劇功力,確實是一部娛樂性極高的作品,而因為文革背景而在戲外引發的爭議,也似乎意外地反而更增加了這部影集的討論度。
Thumbnail
雖然是改編作品,但《3體》靠著強大的團隊與編劇功力,確實是一部娛樂性極高的作品,而因為文革背景而在戲外引發的爭議,也似乎意外地反而更增加了這部影集的討論度。
Thumbnail
妳以為氣氛到了,套路要出來了,但妳先別急 編劇組套路觀眾? 這部劇的編劇真的是來跟觀眾對猜心理預期,整部劇情有好多明明照老套路應該發生的都沒發生,反而是用更貼近主觀行為來表演。 一部劇基本要素:演員演技、畫質優質、音樂營造氛圍。在每個緊張時刻就像是牽著我們心中的預期心理一樣,慢慢地導入在劇
Thumbnail
妳以為氣氛到了,套路要出來了,但妳先別急 編劇組套路觀眾? 這部劇的編劇真的是來跟觀眾對猜心理預期,整部劇情有好多明明照老套路應該發生的都沒發生,反而是用更貼近主觀行為來表演。 一部劇基本要素:演員演技、畫質優質、音樂營造氛圍。在每個緊張時刻就像是牽著我們心中的預期心理一樣,慢慢地導入在劇
Thumbnail
或許大部分的人想放鬆、不想動腦時,會選擇一些喜劇來看;但我對我的腦子最舒適的狀態,是觀看懸疑劇情。 雖然我有時也喜歡看一些劇情片,也偶爾會透過喜劇片來放鬆心情,但我從小就有個「懸疑魂」,不一定需要有警探辦案、也不需要有噁心、鬼怪等等元素,我喜歡的是氛圍上的懸疑,會讓我腦袋一直不停腦補:到底是怎麼回
Thumbnail
或許大部分的人想放鬆、不想動腦時,會選擇一些喜劇來看;但我對我的腦子最舒適的狀態,是觀看懸疑劇情。 雖然我有時也喜歡看一些劇情片,也偶爾會透過喜劇片來放鬆心情,但我從小就有個「懸疑魂」,不一定需要有警探辦案、也不需要有噁心、鬼怪等等元素,我喜歡的是氛圍上的懸疑,會讓我腦袋一直不停腦補:到底是怎麼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