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看《再生號》思考結構混亂的意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不是說人老了,就愛「尊古抑今」愛看老電影,而是有些電影年輕時看過了不懂(或裝懂),一把年紀後重看結合(自身或編、導、演)人生歷練,會看出不一樣的趣味!

前年《神探大戰》為韋家輝「毀盡」神壇,有人就拿上一部同樣自編自導的《再生號》比較,各有正負雙方的評論多,可是透過大家的辯論(謾罵),反而勾起了當年完場後「腦袋一片混亂」的印象…一直覺得如果有機會,應該要在戲院重溫(因為覺得在家只會看到睡著),沒想到兩年後竟然有機會,感謝香港電影評論學會

人到中年後再看《再生號》,然後回看2009年寫過的心得文,雖然慶幸部份觀點沒有打自己臉(有關主角演技問題,韋生編比導強太多…),只是關於電影的多重結構、生生死死、創作虛實之間的跳轉,自己當時就是不懂裝懂,最後什麼「死亡不是懲罰,反而讓世界繼續向前邁進」「合乎輪迴之說」,強行聯繫佛理與《大隻佬》的粗暴結語,看得直搖頭,太膚淺了!決定要為《再生號》重新寫一篇「長大後重看」的心得文!

劇本結構太複雜,時間證明「韋導」未能應付?

《再生號》故事講述因為一次車禍,一家四口的父親湯有亮(劉青雲)過身,留下悲傷不已的母親程希文(林熙蕾,由郭藹明聲演,特別留意這亦是《世紀之戰》陳煒角色的名字)、女兒樂兒及兒子樂童。樂兒因為車禍雙目失明,長大成人(閻清,由羅敏莊聲演)後決定創作小說,以平復母親的喪夫之痛。只是在小說世界裡,命運卻是顛倒如下:喪命的是母親、女兒及兒子,被遺下的父親雙目失明,他因為思念家人也開始寫小說療傷。結果這樣的「小說創作」,卻開啟了層層疊的「幻想」世界…

失明女兒喪父與母親及弟弟相依為命

失明女兒喪父與母親及弟弟相依為命

故事發展到後來,哪個是現實?哪個是女兒的幻想?哪個是父親的幻想?哪個故事存在鬼魂?誰打破了故事的界線?成年的女兒能夠同時跟盲眼的父親、變成「小孟婆」的自己存在於同一時空?甚至可以對話並互相指責?到頭來跳樓的成年女兒,是存在於現實還是筆下的幻想?故事架構很複雜,電影呈現的模式亦很混亂,難怪當時風評不佳。

事隔多年後重看,不得不承認「韋編」很神,但「韋導」很遜!尤其《再生號》多年後,韋家輝只得一部自編自導的《神探大戰》,奪取不少獎項但輿論普遍差評,突顯他的劇本與執導技巧不相稱,似乎韋導不太會用鏡頭說故事?而且當他掛導演名銜的時候,演員的表現亦備受詬病,就連老拍檔劉青雲亦未如過往單純「韋家輝編劇」的作品突出,似乎上天很公平,只給予韋家輝編劇的才華。

一切皆執著,如何接受悲傷從來很難

只是當累積了一定人生歷練後,就能夠看清楚電影不同層次的世界,只是代表樂兒喪親後反覆跳躍的心理活動,尤其適合以心理學家Kubler Ross著名的「悲傷五階段」來說明:

  1. 否認/隔離(Denial & Isolation)
  2. 憤怒(Anger)
  3. 討價還價(Bargaining)
  4. 沮喪(Depression)
  5. 接受(Acceptance)
妄想中的父親,在小說世界內一樣要經歷喪親之痛

妄想中的父親,在小說世界內一樣要經歷喪親之痛

經歷過生離死別,才明白為什麼樂兒不停穿梭於各個幻想世界——她就是反覆在「討價還價」與「沮喪」中打轉喔!沒有人可以保證自己順利渡過其中一個階段之後,不會跳回過去的階段,所以觀眾看到樂兒因為喪母喪弟後,到處「破壞」自己所寫的世界,甚至讓成年的自己走進去,與現實已喪生的父親見面(但父親的設定並非鬼魂),各種對話皆透露她仍然處於「討價還價」與「沮喪」之間,遲遲未能步入「接受」階段!加上兒時失明設定,心智其實仍然停留在喪父的10歲,樂兒各種令人不耐煩的舉動其實有原因,細心一想也很悲哀。

那時候年紀小,沒有經歷過太多生離死別,對於混亂的結構自然不明所以,所以經過一堆人生歷練後的今天重看《再生號》,意外地能夠開始梳理韋家輝筆下混亂的「小說世界」,忽然理解劇中人「討價還價」與「沮喪」背後的「執著」,對她於「多重宇宙」一直打轉多了一份同理心…當然大小演員的演技實在呆板,韋導未能駕馭自己筆下的奇思妙想,最後以凌亂散落、觀眾覺得「不知所云」收場,實在可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大福同學的沙龍
72會員
195內容數
雖然偏好日本影視,亦會討論香港、台灣及海外的戲劇作品,觀點未必獨特創新,就是愛胡言亂語,希望能找到同好交流。
大福同學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05
本文比較兩部以聾人為題材的電影:《聽見兩個世界》與《看我今天怎麼說》,探討其敘事方式、主題聚焦與觀眾感受的不同。前者著重親情,以CODA兒子的成長經歷為線索,展現親子關係的轉變,後者則聚焦聾人的身份認同議題,探討人工耳蝸、手語與口語之間的衝突。兩部電影各有千秋,不應以優劣論之。
Thumbnail
2025/03/05
本文比較兩部以聾人為題材的電影:《聽見兩個世界》與《看我今天怎麼說》,探討其敘事方式、主題聚焦與觀眾感受的不同。前者著重親情,以CODA兒子的成長經歷為線索,展現親子關係的轉變,後者則聚焦聾人的身份認同議題,探討人工耳蝸、手語與口語之間的衝突。兩部電影各有千秋,不應以優劣論之。
Thumbnail
2025/01/29
九龍城寨之圍城電影佈景展覽,香港限定沉浸式體驗,細節考究,搭配〈風的形狀〉背景音樂,現場觀賞更能體會感動。
Thumbnail
2025/01/29
九龍城寨之圍城電影佈景展覽,香港限定沉浸式體驗,細節考究,搭配〈風的形狀〉背景音樂,現場觀賞更能體會感動。
Thumbnail
2024/11/25
近期香港的奇案電影熱潮引起廣泛關注,這些電影以千禧年後的真實案件作為背景,反映出當下社會的情感與思考。導演翁子光在《爸爸》中採用非線性敘事手法,深入探討家庭關係與悲劇的複雜性。文章分析了電影背後的社會意義,以及演員表現對情感傳遞的重要性,並鼓勵觀眾對悲劇有更多的反思。
Thumbnail
2024/11/25
近期香港的奇案電影熱潮引起廣泛關注,這些電影以千禧年後的真實案件作為背景,反映出當下社會的情感與思考。導演翁子光在《爸爸》中採用非線性敘事手法,深入探討家庭關係與悲劇的複雜性。文章分析了電影背後的社會意義,以及演員表現對情感傳遞的重要性,並鼓勵觀眾對悲劇有更多的反思。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一部電影可否用多於一把尺去量度?回想《哪一天我們會飛》,我坦言毫不喜歡它,但不能否認它有讓人反思的空間。因為它包含的命題豐富,只是很可惜簡化了描寫和討究過程,最後剩下回顧初衷的意思比較深刻。
Thumbnail
  一部電影可否用多於一把尺去量度?回想《哪一天我們會飛》,我坦言毫不喜歡它,但不能否認它有讓人反思的空間。因為它包含的命題豐富,只是很可惜簡化了描寫和討究過程,最後剩下回顧初衷的意思比較深刻。
Thumbnail
看完這部片,或者在看的過程中,一再浮出你腦海的記憶畫面是什麼?
Thumbnail
看完這部片,或者在看的過程中,一再浮出你腦海的記憶畫面是什麼?
Thumbnail
當人年紀增長後,對於曾經觀看過的電影會有不一樣的感觸,尤其是《再生號》透過重新觀賞,年長的觀眾們會理解劇中人物的「討價還價」與「沮喪」背後的「執著」,對於混亂的結構也能有不同的解讀。這篇文章分享了對於這部電影重看後的感觸和心得。
Thumbnail
當人年紀增長後,對於曾經觀看過的電影會有不一樣的感觸,尤其是《再生號》透過重新觀賞,年長的觀眾們會理解劇中人物的「討價還價」與「沮喪」背後的「執著」,對於混亂的結構也能有不同的解讀。這篇文章分享了對於這部電影重看後的感觸和心得。
Thumbnail
誠實而言,我已經好久沒有完整的看過一部電影了。大部分看到一半就失去了興致,但是這一部,我是一口氣直接來了個三刷。。。下面我就分享一些自己認爲有趣的點,可能有點亂哈哈
Thumbnail
誠實而言,我已經好久沒有完整的看過一部電影了。大部分看到一半就失去了興致,但是這一部,我是一口氣直接來了個三刷。。。下面我就分享一些自己認爲有趣的點,可能有點亂哈哈
Thumbnail
好萊塢很喜歡用左右為難的梗,同時有兩個人追求,或是愛上某人,但卻仍纏結於舊愛。有沒有過這種經驗?電影裡的主角還在困惑自己到底心歸何處,其實所有人都看得出來最後的答案。在新歡與舊愛之間,驀然回首,赫然發現舊愛依然還是最美。
Thumbnail
好萊塢很喜歡用左右為難的梗,同時有兩個人追求,或是愛上某人,但卻仍纏結於舊愛。有沒有過這種經驗?電影裡的主角還在困惑自己到底心歸何處,其實所有人都看得出來最後的答案。在新歡與舊愛之間,驀然回首,赫然發現舊愛依然還是最美。
Thumbnail
有的人說這是一部爆了雷就不用看了的電影…但是相隔了十幾年再重看一次,發現它就跟文學或藝術作品一樣,簡直可以看它個好幾回,因為一部被精心打造的作品,很難一次就可以參透全部奧秘,不同年齡與歷練的人將各自品嘗出不同的味道,也許這也是這部作品的傑出之處吧?   年輕時期走馬看花,這仍然是讓人十足感到震撼
Thumbnail
有的人說這是一部爆了雷就不用看了的電影…但是相隔了十幾年再重看一次,發現它就跟文學或藝術作品一樣,簡直可以看它個好幾回,因為一部被精心打造的作品,很難一次就可以參透全部奧秘,不同年齡與歷練的人將各自品嘗出不同的味道,也許這也是這部作品的傑出之處吧?   年輕時期走馬看花,這仍然是讓人十足感到震撼
Thumbnail
記得在小時候看到一部電影叫《刺激1995》,這部電影影響我很多。因為它是我第一部完全看不懂的電影。 那時候的我還不懂,為什麼這部電影會被稱作神片,以及,為什麼它可以蟬聯排行榜上那麼久。對一部我看不懂的電影,我抱持著這樣子的疑問。而這個疑問隨著我的經歷成長,慢慢地被解開。   我記得電影中
Thumbnail
記得在小時候看到一部電影叫《刺激1995》,這部電影影響我很多。因為它是我第一部完全看不懂的電影。 那時候的我還不懂,為什麼這部電影會被稱作神片,以及,為什麼它可以蟬聯排行榜上那麼久。對一部我看不懂的電影,我抱持著這樣子的疑問。而這個疑問隨著我的經歷成長,慢慢地被解開。   我記得電影中
Thumbnail
!!劇情暴雷!! 記錄個人心得及想法 我不太會寫什麼深度心得文,希望大家輕鬆看看哈哈 會去看這部電影的契機是因為網路上偶然瞥見這部電影很好評、很感人,第一印象還覺得畫風不太會是我喜歡的風格,頂多劇情好入口吧?所以放鬆地去看了,因為我完全沒查資料做功課,哇塞~電影開始播放之後我完全不知道到這是
Thumbnail
!!劇情暴雷!! 記錄個人心得及想法 我不太會寫什麼深度心得文,希望大家輕鬆看看哈哈 會去看這部電影的契機是因為網路上偶然瞥見這部電影很好評、很感人,第一印象還覺得畫風不太會是我喜歡的風格,頂多劇情好入口吧?所以放鬆地去看了,因為我完全沒查資料做功課,哇塞~電影開始播放之後我完全不知道到這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