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看完《腦筋急轉彎2〉後,隔一個週末,在朋友家一起複習了第一集。當年的回憶完全回來,時隔九年重看依然很觸動人心。
還記得當年第一集上映後,不少人對於過度正面思考,甚至剝奪憂傷權利的樂樂感到不滿(啊人家就是樂樂嘛)。可能因為我本身就是個樂樂成分較多的人,所以看到樂樂逼憂憂待在一個小圈圈不准出來時,深有同感,我也曾經像那樣壓抑難過的自己,只為了想要快樂。接觸身心靈後,在練習挖掘限制性信念的過程中,才慢慢開始面對自己的陰暗面,釋放自己的負面情緒,不再抗拒憂憂的到來。
看到大家看不慣樂樂的同時,一方面能理解正向思考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另一方面又心生疑惑:為什麼我們不太能接受無條件想快樂的樂樂呢?我們好像很習慣把快樂跟某些條件綁在一起。唯有怎樣,才有資格快樂。
當年我離開公司,變成在家接案後,最初的幾年我以翻譯工作維生。翻譯這份工作,雖然隨著時間與翻譯量的增加,能明顯感受到自身的進步。但還是難以避免在過程中,時不時卡關的狀況發生。每當那種時候,我總會產生自我懷疑。我真的適合翻譯這份工作嗎?
後來我發現,我似乎為快樂設下限制,只有在我「翻譯過程很順暢」時,我才允許自己快樂。只要中途稍微卡住不順,我就會把樂樂推開,任由自己陷入挫敗感和憂慮之中,然後擅自把自己貼上「不夠好」的標籤。簡單來說,就是只要情況不符合我想像中的完美,我就很難快樂。
找出自己的慣性模式後,就是練習改變與放下的開始。我想試著接受一切,不再恣意為完美與否貼上好壞的標籤。我希望即使自己不夠完美,我也依然能擁有快樂。我想要快樂,盡可能不受任何條件的限制。
雖然刻意正面思考有點強人所難,但不得不承認有時候還真的挺有用的。我發現只要我想快樂,在內心下了這道指令後,頭腦就會放下對於事情好壞的評斷,開始專注在能感受快樂的事情上,進而真的感受到快樂。神奇的是,一旦內心開始改變,外在實相就會隨之轉變。
這麼做並不是壓抑不好的情緒,單純是藉由轉念,讓自己的注意力分散到其他地方。明明我們很擅長無條件的憂鬱,為何不能也擅長無條件的快樂呢?後來我在翻譯過程中卡關,感到挫敗的同時,也會更積極的去解決問題。重複練習幾次後,原本只要卡關就會情緒低落的自己,漸漸可以樂在享受卡關到化解的過程了,也算是一種讓我的樂樂與憂憂和平共存的方式。
而由樂樂主導的我,還想更進一步,為自己創造快樂的氛圍。在開始翻譯前,我會聆聽一小段冥想引導,先讓自己躁動的心穩定下來。接著播放適合當天心情的輕音樂,邊聽邊工作。看似小小的儀式感,在調整頻率方面發揮極大的作用。每當我帶著愉悅的心情開始翻譯,即便一開始就卡關,也能一笑置之,用平靜的心情繼續下去。
雖然現在偶爾還是難免受外在影響,而短暫失去快樂。但只要試著感受哪裡不對勁,再釋放掉負面情緒後,內心想著「我想要快樂」,接著我就能自然而然地往快樂靠近。完全不需要任何條件,只要我想要快樂,我就有能力重拾快樂。
雖然每個人的喜怒哀樂組合都不同,勢必也還是有人看不慣樂樂,覺得他憑什麼。但我認為重點還是在於「你到底有沒有想要快樂?」習慣緊抓著憂憂不放的朋友,當你開始嘗試允許自己快樂時,也許會發現,感受快樂並沒有想像中困難。就像你有能力陷入憂傷一樣,你同樣有能力釋放憂傷,騰出一個空間讓快樂進來,一切都取決於個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