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生活|再會了 Medium,我將前往新的篇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這是一篇宣告,不再發佈任何文章在 Medium 的文章,其實在 2019 年的時候我也發表過相似的說法。〈回顧文章:把主站搬離 Medium 的理由以及未來走向
Image by Jose Antonio Alba from Pixabay
2021 年的時候,我重新開始用 Medium,甚至還建立了一個 Publication,想說要好好的使用,但是後來許多 Medium 的政策的宣布,讓我真實感覺到,這不是一個我想要的寫作平台。
今年初的時候,會重新使用 Medium 的平台,主要有幾因素。
其一是,我在發表上面有一個很的瓶頸,就是那時候怎麼感覺也寫不出什麼東西。
剛好,每週 Medium 自動把觀看數據寄送到信箱,忽然發現即使我很久沒有發表文章,還是能夠有幾十個人來看,就好像撿到一塊浮木一樣,想著,這應該就是內容經濟的魔力吧!〈心得紀錄在此:那一些的不完美,卻也隱含了不可取代。
再來,Medium 上面的聚眾能力,以及 Publication 能夠提供類似文章收集的功能,都讓我覺得,用起來可以幫助自己更加省力,又能夠達到推廣的效果,一舉數得。
但用了一陣子之後,還是沒有辦法很上手,除了那些我已經看到了原因外,時常更改的政策,成為了我真實想要離開 Medium 的原因。
我簡單重新列出來四個離開的理由。〈延伸閱讀: Medium 很好,「但是」我決定跟他說掰。
  1. 演算法的主控性太強;
  2. 中文社群的無法推動;
  3. 強打收費文章;
  4. 政策變動的絕對專制。
前面三個,之前其實都已經陳述過了,今天來講講其他的事情,

說變就變的政策

其實 Medium 從一開始到現在,作風都是當政策要改變的時候,多數時間是「通知」,對於一個平台的經營以及商業模式的測試,這都無可厚非,但往往他們提出的政策都會對作者有很大的影響。
例如本來是開放式的平台,漸漸的緊縮廣告使用的方法,限制不能連往第三方。甚或是拆帳的連結等共同行銷都不行。
再來,創作有價的模式改變,從原本的拍手獲得贊助,變成以瀏覽行為、時間為計算方式。
這一些,其實對於一個經營內容的人來說,往往需要回頭去看自己的經營模式。例如,很會寫書評的人,能夠帶來買書人氣的人,本來透過博客來的拆帳連結為收入,2018 下半年後就不能這樣做了。
原本有鐵粉會大力拍手的人,要改變粉絲的行為,去找到一群願意花多時間看文章的人。
本來 Medium 所創造的內容有價的模式,卻因為不斷需要測試商業模式的轉變,作者變成了 Medium 的一種資糧,傻傻的只能夠跟 Medium 的政策搖擺,去修正自己的經營概念。
這一篇文章裡面就有提到,Medium 讓作者很難掌握客群,我進一步的說,政策上不斷的修正,會令以 Medium 為自己個人品牌入口的人,無法有效地創造品牌的效益。

SEO 仰賴主觀判斷優質文章

第一個是完全沒有公告跟通知的情況下,會預設讓文章不要第一時間進入 SEO。這一點,我自己評估影響是非常大的。
擷取自 Kung’s Daily Life
我還記得曾經有朋友跟我說,他剛好要買一本書《覺醒的你》,上網搜尋書籍的相關評價,剛好看到我在 Medium 發表的文章。〈原文在此:覺醒的你:帶著「刺」走來走去,怎麼辦?
當時的我,聽的都非常驚訝,也第一次體驗到 Medium 在經營 SEO 上面的努力跟貢獻。深深被這樣的特性吸引,我相信目前還持續有看到我在這平台上面文章的人,可能也是受惠 SEO 而來。
而調整 SEO 政策,優質文章的判斷一定也是主觀的情況下,對作者的影響是大的,尤其是中文的弱勢性更可能會被凸顯出來。
對舊的粉絲可能影響不大,但要有新的流量,就等於不斷地要去測試編輯的口味。

出手砍假帳號

Follower 很多時候是一個指標,但新的公告說明,即將對垃圾帳號(Spam Account)動刀,其實這是一個社群平台很容易遇到的問題,也必須要處理的情況。
擷取自 Kung’s Daily Life
我相信也同意,真實的帳號才能維持一個社群健全的成長,也能夠產生讓作者有收穫的互動。但垃圾帳號是否有存在的必要性,這一點就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爭論。
什麼意思?
粉絲經濟的重點,有一塊就是粉絲數目。
大家應該熟悉 YouTube 針對十萬訂閱會發送特製的銀牌、百萬訂閱則會獲得金色的。這一些都是一種證明,而且其中必然有一些是沒有貢獻、沒有互動的帳號。
這些帳號到底是不是垃圾帳號,是非常難分辨的。所以 Facebook、YouTube 多數是針對不實的互動做控管,或許 Medium 往這個方向前進。
這一點會讓作者感到受挫,甚至有些被刪除的還是付費帳號,但誰說付費的就不會是垃圾帳號呢?
可是 Medium 本身就不是透過廣告收益的平台,基本上每一個讀者不管是真是假,都對作者是有意義,而且如果是付費帳號,更會有「利益」。
縱使強調不會影響作者的權益,又有誰真的能保證呢?

小結

這是第二次告別 Medium,人生總是就這樣來來往往,覺得好就用,覺得不好就不用,我認為目前 Medium 的吸引力已經非常、非常小了。
vocus 可以提供一個作者為導向的平台,Matters 也能夠補足社交需求的窗口,兩者還都是中文為主的平台,也都開放直接支持作者以及收費的專題。Medium 的先行者優勢,在中文市場上面應該就是邊際效應持續遞減中。
而且最重要的是,好幾次我們都可以看到,在維護平台跟犧牲作者的取捨之間,Medium 選擇了自己的商業策略,而讓作者自行承擔不同的結局。
換個地方,創造新的篇章。

熱門文章標籤索引

個人成長 子彈筆記Agenda閱讀筆記我怎麼選擇APP
曆法與生活 宇宙共時訊息旅行
身心靈技法 身心康適EO能量整復塔羅療癒者之歌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縮短知識與實踐的距離 📪 理清人生的脈絡,過上想要的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疫情會改變很多事情,但其實也提供了許多不同的思考與機會。我們擁有了兩個已知的幸運,最後一個幸運操之在己。
兩年多前,開始有了重新架構網站的想法,所以把 Blogger 架設的網站,移轉至到了新的平台,當年我也做過了一些優缺點評析,剛好最近又再重新整理網站的所有架構,順便也重新啟動了一次 Hugo 架設網站的循環。
回來想想,硬要把自己的東西切割開來,把身心靈這一塊拉出來,跟「我這個人」是背道而馳。經過這樣的推理,終於發現,或者應該說體會到了一個常常聽到的一句話。
開始寫子彈筆記運用的經驗,是因為過去幾個月,都會不時地花很多時間,找尋 App 看看有沒有超級好用的,漸漸發現,沒有最好用的工具,重點如何建構自己的系統。而邊整理邊分享的方式,正好讓我產生持續進步的空間。 之前已經講過,日誌、月誌,這次輪到了「未來誌」...
從這月開始,我給了自己新的嘗試,就是好好的把自己放在13月亮曆之中,在過去的一週,自己也經過許多思考跟轉化,針對公曆來講述13月亮曆,剛好是我實驗的一環,就讓繼續走下去,看看會發生什麼事情。
上一週,Agenda 迎來了重要的更新,從 Agenda 12 晉升至 Agenda 13,過去這半年來軟體版本進展速度蠻快的。每一次的新增 Premium 功能,Agenda 都會以主要版本增加一的方式,上次 Agenda 12 推出了表格,這一次則一次推出兩項。
疫情會改變很多事情,但其實也提供了許多不同的思考與機會。我們擁有了兩個已知的幸運,最後一個幸運操之在己。
兩年多前,開始有了重新架構網站的想法,所以把 Blogger 架設的網站,移轉至到了新的平台,當年我也做過了一些優缺點評析,剛好最近又再重新整理網站的所有架構,順便也重新啟動了一次 Hugo 架設網站的循環。
回來想想,硬要把自己的東西切割開來,把身心靈這一塊拉出來,跟「我這個人」是背道而馳。經過這樣的推理,終於發現,或者應該說體會到了一個常常聽到的一句話。
開始寫子彈筆記運用的經驗,是因為過去幾個月,都會不時地花很多時間,找尋 App 看看有沒有超級好用的,漸漸發現,沒有最好用的工具,重點如何建構自己的系統。而邊整理邊分享的方式,正好讓我產生持續進步的空間。 之前已經講過,日誌、月誌,這次輪到了「未來誌」...
從這月開始,我給了自己新的嘗試,就是好好的把自己放在13月亮曆之中,在過去的一週,自己也經過許多思考跟轉化,針對公曆來講述13月亮曆,剛好是我實驗的一環,就讓繼續走下去,看看會發生什麼事情。
上一週,Agenda 迎來了重要的更新,從 Agenda 12 晉升至 Agenda 13,過去這半年來軟體版本進展速度蠻快的。每一次的新增 Premium 功能,Agenda 都會以主要版本增加一的方式,上次 Agenda 12 推出了表格,這一次則一次推出兩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當了記者、新聞主管、廣播主持人,從事新聞工作十多年,文字、口說、表達能力都有一定的水準,雖然常常會興起寫部落格的想法,但都是註冊後 貼個幾篇文章,然後就不了了之 如果連我職涯一開始當記者,後來當過上市公司的公關、行銷、企業高階主管,都不知道該分享什麼給別人,我相信有更多人也會覺得「我要寫什麼?」
Thumbnail
接下來我又要恢復Substack那邊的電子報的發報。其實五月之後我的發文頻率就很高,累積文章量也很多,一直沒有發電子報的原因,是在思考「方格子」這邊的文章,有哪些是持續保持上鎖,不會把精簡版放到電子報去?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提到了不要輕易把寫作平臺當朋友,因為這樣可能會忽略了平臺存在的缺陷。文章強調寫作平臺應該尊重使用者的需求與意見,並以合作共贏的方式滿足所有使用者的需求,才能真正達到內容有價的目標。
Thumbnail
每個小說家只要寫得夠久,就絕對會碰到一個大坎, 那所有人都避不了的考驗, 就是「刪稿」。 為什麼要刪?每個人給出來的理由可能都不太一樣。 寫得太無聊,太冗長,文筆不夠好,主軸偏離,人設走樣,或者想到更好的劇情編排方式,但通常來說都不離自己原先的文章「不夠好看」。
我事實上是沒有停筆,只是沒有再發文章到這裡。 自從方格子停了Premium之後,我也慢慢的放棄了這裡。理由很簡單,我由每3個月都有筆收入,到現在一毫子沒有,但發現Medium的收入在Premium停止以後,有上升的狀況,那麼我決定先放下這裡一些日子,好讓我再想個方法,希望有一日,會在這裡再次跟大家
如果我在方格子寫文章超過30篇,有廣告分潤了,是否一樣還是乏人問津或沒有人想定閱(大概我選的主題是沒甚麼人有興趣的吧),我還是會繼續發文,但就沒有這麼積極的每一兩天發一次文,可能一個禮拜發兩篇就很多了,個人覺得自己的文章有一定價值,如果大家都不想看,我會慢慢把以前的文章設定為付費,我寫日記或心情隨筆
Thumbnail
在遭逢Convid-19疫情和媒體質變的時刻,作者回顧自己人生中第一次的經歷,以及在2022年末確診的過程,暫時退出寫作後的重出江湖決心。
Thumbnail
取名為Lounge,是希望我的部落格給了一種休息並且可以與人討論的感覺。或許沒有一杯小酒,但也不需要把事情看得太認真。
Thumbnail
早在無名小站時代,其實就有寫一些文章的習慣,當年無名小站要關站時,我特地上去瀏覽之前寫過的文章,發現自己有些思維慢慢在改變,例如:2009年寫出接下來的網路上的信任危機,後來有區塊鏈技術出來,試圖解決信任危機。有了這些紀錄,回過頭來,才發現自己的進步。 無名小站的關站,帶來另外一個深遠的影響是覺得
Thumbnail
這是我整個 2023 年在 Medium 上發佈文章的經歷及收入分享,以及我對 Medium 上增加瀏覽人數及製造收入的方法分享。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當了記者、新聞主管、廣播主持人,從事新聞工作十多年,文字、口說、表達能力都有一定的水準,雖然常常會興起寫部落格的想法,但都是註冊後 貼個幾篇文章,然後就不了了之 如果連我職涯一開始當記者,後來當過上市公司的公關、行銷、企業高階主管,都不知道該分享什麼給別人,我相信有更多人也會覺得「我要寫什麼?」
Thumbnail
接下來我又要恢復Substack那邊的電子報的發報。其實五月之後我的發文頻率就很高,累積文章量也很多,一直沒有發電子報的原因,是在思考「方格子」這邊的文章,有哪些是持續保持上鎖,不會把精簡版放到電子報去?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提到了不要輕易把寫作平臺當朋友,因為這樣可能會忽略了平臺存在的缺陷。文章強調寫作平臺應該尊重使用者的需求與意見,並以合作共贏的方式滿足所有使用者的需求,才能真正達到內容有價的目標。
Thumbnail
每個小說家只要寫得夠久,就絕對會碰到一個大坎, 那所有人都避不了的考驗, 就是「刪稿」。 為什麼要刪?每個人給出來的理由可能都不太一樣。 寫得太無聊,太冗長,文筆不夠好,主軸偏離,人設走樣,或者想到更好的劇情編排方式,但通常來說都不離自己原先的文章「不夠好看」。
我事實上是沒有停筆,只是沒有再發文章到這裡。 自從方格子停了Premium之後,我也慢慢的放棄了這裡。理由很簡單,我由每3個月都有筆收入,到現在一毫子沒有,但發現Medium的收入在Premium停止以後,有上升的狀況,那麼我決定先放下這裡一些日子,好讓我再想個方法,希望有一日,會在這裡再次跟大家
如果我在方格子寫文章超過30篇,有廣告分潤了,是否一樣還是乏人問津或沒有人想定閱(大概我選的主題是沒甚麼人有興趣的吧),我還是會繼續發文,但就沒有這麼積極的每一兩天發一次文,可能一個禮拜發兩篇就很多了,個人覺得自己的文章有一定價值,如果大家都不想看,我會慢慢把以前的文章設定為付費,我寫日記或心情隨筆
Thumbnail
在遭逢Convid-19疫情和媒體質變的時刻,作者回顧自己人生中第一次的經歷,以及在2022年末確診的過程,暫時退出寫作後的重出江湖決心。
Thumbnail
取名為Lounge,是希望我的部落格給了一種休息並且可以與人討論的感覺。或許沒有一杯小酒,但也不需要把事情看得太認真。
Thumbnail
早在無名小站時代,其實就有寫一些文章的習慣,當年無名小站要關站時,我特地上去瀏覽之前寫過的文章,發現自己有些思維慢慢在改變,例如:2009年寫出接下來的網路上的信任危機,後來有區塊鏈技術出來,試圖解決信任危機。有了這些紀錄,回過頭來,才發現自己的進步。 無名小站的關站,帶來另外一個深遠的影響是覺得
Thumbnail
這是我整個 2023 年在 Medium 上發佈文章的經歷及收入分享,以及我對 Medium 上增加瀏覽人數及製造收入的方法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