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夫談總經】航運榮景持續?水手們何時該怕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消費終究會找到出路」是筆者去年感受最深的一句話,去年受全球封城影響,人們不能出門逛街,使得線上購物大爆發,筆電、螢幕等產品熱銷到供不應求。但到了2021年,我們可以看到歐美疫苗接種率上升的情況(ex.至少接種1劑疫苗的美國人已經將近7成),出門甚至旅遊已經漸漸不是件壞事。如果不需要被迫待在家,人們又會傾向購買什麼產品呢?
筆者預期,下半年服飾品相關銷售會迎來強勁成長。試問各位水手,你有多久沒有買衣服鞋子包包了呢?
所以各位不難想像,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的資料,美國零售銷售(服飾與相關配件)的數字正在悄悄地上升,在淡季之下整體銷售額已接近歷史新高。未來下半年,筆者預期會有服裝相關產品的報復性消費出現,將帶動整體服飾銷售額持續創高。但這樣的消費趨向的轉變,跟航運的榮景又有什麼關係呢?

服裝品更仰賴海運

資料來源:財政部統計處
從財政部的資料可以看到,國內前兩大進出口貨類1.零組件、2.資通與視聽產品,幾乎以『空運』為主(我想國外也不例外),畢竟電子相關產品普遍體積小、價值高且變化快速。相對地,紡織品幾乎8-9成都以『海運』為主由此可見,在其他海運高佔比的產業(如原物料)需求不變情況下,預期全球海運需求仍將緊繃。

聖誕旺季提前備貨

聖誕購物季過去一直為零售銷售旺季,為了減少塞港問題的影響,預期各大廠商會將原先第四季的備貨提前至第三季。再加上前陣子中國鹽田港(全球第四大貨櫃港),爆發Delta疫情,影響高達中美貿易的四分之一的貨量滯留。甚至亞馬遜(AMAZON)的貨運處理量中,鹽田港也就佔了高達32.4%。
未來一季,為避免塞港問題影響聖誕節購物旺季,各大廠商將提前備貨,讓全球海運需求難減。

港口效率

另一方面,筆者認為港口效率為海運供給量觀察指標,若運載效率提升代表供給上升,有助於緩解運價。但近期Delta疫情持續影響各國(疫苗對Delta的防護力較低),加上各國解封速度不一,未來港口檢疫仍然是必要政策,將持續影響貨櫃裝卸貨的效率。且即便自動化港口愈來愈多,但卸貨後目前都仍需要人的指引,故短期內,我們還看不見整體港口效率可以有大幅回升的機會。
整體來說,未來一季海運的需求仍大於供給,預期運價恐將維持高檔。但各位水手們可以想一想,若運價持續上漲,該成本又無法一夕間轉嫁給消費者時,廠商變為毛三到四(比喻毛利極低),是否會影響到寄貨人意願呢?
舉國內知名筆電大廠宏碁為例,近期歐洲的筆電訂單,宏碁改用火車運送(從中國運到歐洲)。且若有急單的情況,宏基也試圖改用空運。雖然這只是部分公司,不能代表整體,但筆者認為未來「海轉空」(海運轉空運)是重要的觀察點如果未來有較大規模的海運轉空運,航空類股獲利有機會成為水手下船的領先指標甚至,一部分的航空股獲利也將表示旅遊復甦,背後隱含疫情的好轉,這又是港口效率將回升的跡象,有助緩解運價。
所以各位水手們,如果未來長榮航、華航等月營收攀升,甚至股價先行表態,會不會就是你從船上帶走money的好時機呢?
如果妳/你喜歡這篇文章,麻煩幫我點愛心,妳/你的一顆心是我持續分享的動力!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為什麼德州撲克像是投資的縮影?這本書告訴你。 這本書《人生賽局:我如何學習專注、掌握先機、贏得勝利》,我認為對不管是投資心態或投資決策都相當有用,非常讚的一本書,值得五星吹捧。
所謂壞通膨,說的就是近期吵得沸沸揚揚的惡性通膨,相反地,好通膨即代表良性的物價上漲,但到底2021年帶給世界的是良性基因還惡性腫瘤?
為什麼德州撲克像是投資的縮影?這本書告訴你。 這本書《人生賽局:我如何學習專注、掌握先機、贏得勝利》,我認為對不管是投資心態或投資決策都相當有用,非常讚的一本書,值得五星吹捧。
所謂壞通膨,說的就是近期吵得沸沸揚揚的惡性通膨,相反地,好通膨即代表良性的物價上漲,但到底2021年帶給世界的是良性基因還惡性腫瘤?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航太產業的發展趨勢 航太產業近年來蓬勃發展,帶動了整個產業鏈的成長。根據統計,台灣航太產業在2022年的總產值高達1089.12億元,較2021年增加10.64%,創下近三年新高。這波航太熱潮主要源自於全球客運量的持續增長,以及各大航空公司對新機型的強勁需求。 軍用飛機需求強勁:台灣的漢翔公
Thumbnail
引言 在全球經濟動盪和多變的背景下,經濟形勢的變遷對各地市場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自COVID-19大流行以來,全球供應鏈、貿易動態、以及消費模式等方面都發生了顯著變化。隨著各國逐步復甦,經濟增長的動力正重新分布,尤其在先進科技和可再生能源領域,出現了新的發展機遇與挑戰。 對於亞洲市場來說,這些變遷
Thumbnail
一場Covid疫後所釀成的供應鏈危機造就了2021年的大航海時代,投資人仍意猶未盡之際,運價指數近期又悄然急拉,全球貿易似乎正蘊釀著另一場完美風暴,此一回是否又將迎來再一次的航運瘋狂呢!
Thumbnail
營運概況:今年累計前 2 月營收更出現 +31.3% 年增率。 產品組合:公司 63% 船舶來自於指數連結長約,貢獻七成營收。 船舶換約:2024 年船舶換約較少,有 25 艘皆為固定約換新;1 艘固定換指數。 產業需求:中國原物料補貨潮,紅海危機,聯準會降息。 產業供給:目前新船訂單占比上升。
Thumbnail
貨櫃航運面臨的處境就是冰火二重天 多少財經媒體及作者,開始跟著本蛙談『繞道』與『塞港』,諸位了解誰在主導航運議題了吧。 經濟學認為價格是由「供需關係」透過[市場機制」決定,疫情期間的『世紀行情』導因於『塞港』,疫情造成港口本身運作癱瘓,所以引發後續一連串效應。 『繞道』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
Thumbnail
顯然散裝航運股價走勢短中期都強於貨櫃航運,和國內焦點全在貨櫃航運相較,就表示國內行情與國際行情,產生嚴重脫序倒置問題。 散戶沒有辦法與潮流對抗,也不要去「蛙臂當貓」,勸你不要加碼、不要回補,就是等反轉時機,你可以停損等,也可以持股等,記得緯創的教訓,「輕信謠言」才是造成你虧損的真正原因。
Thumbnail
依據未來流通研究所在2024年最新發表的調查統計,台灣TOP 10綜合電商平台合計流量自2020Q4(疫情最高峰時)大幅增長19.2%後,已連續3年陷入衰退。2023Q4於2022Q4年減2.9%的基數上再度下跌12.7%。持續下滑的流量走勢除了反映出電商產業於疫情紅利風口期結束的警訊外,也意味
Thumbnail
■「紅海危機」對貨櫃航運公司而言,只是趁機炒作運價與股價,《工商時報》及《鉅亨網》相反消息引發相關股價激烈變動,密切注意後續發展 ■散裝航運受到貨櫃航運連動大,持股比例不要太高,且MA20以上不要買 ■績優股等待市場認同,資金回歸股價啟航:傳產交出優異成績,資金卻只在不確定復甦的電子族群流動
Thumbnail
【紅海危機,運價翻倍,收一櫃賺一櫃】。這是新聞標題,收一櫃賺一櫃,這豈有不買航運股的道理? 大航海時代再度重現了嗎!
Thumbnail
有做歐洲線的公司,應該很注意近期紅海的新聞。 葉門的武裝組織,不斷的攻擊路經紅海的貨輪,現在已經有好幾間公司宣布改航道,同時漲價... 雖然價格是從很便宜漲到普通價,但目前看來漲勢沒有停歇的跡象。最怕又來一次2021~2022那段時期大家搶櫃子、搶艙位所造成的運價被拉抬到天價的情況。 目前美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航太產業的發展趨勢 航太產業近年來蓬勃發展,帶動了整個產業鏈的成長。根據統計,台灣航太產業在2022年的總產值高達1089.12億元,較2021年增加10.64%,創下近三年新高。這波航太熱潮主要源自於全球客運量的持續增長,以及各大航空公司對新機型的強勁需求。 軍用飛機需求強勁:台灣的漢翔公
Thumbnail
引言 在全球經濟動盪和多變的背景下,經濟形勢的變遷對各地市場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自COVID-19大流行以來,全球供應鏈、貿易動態、以及消費模式等方面都發生了顯著變化。隨著各國逐步復甦,經濟增長的動力正重新分布,尤其在先進科技和可再生能源領域,出現了新的發展機遇與挑戰。 對於亞洲市場來說,這些變遷
Thumbnail
一場Covid疫後所釀成的供應鏈危機造就了2021年的大航海時代,投資人仍意猶未盡之際,運價指數近期又悄然急拉,全球貿易似乎正蘊釀著另一場完美風暴,此一回是否又將迎來再一次的航運瘋狂呢!
Thumbnail
營運概況:今年累計前 2 月營收更出現 +31.3% 年增率。 產品組合:公司 63% 船舶來自於指數連結長約,貢獻七成營收。 船舶換約:2024 年船舶換約較少,有 25 艘皆為固定約換新;1 艘固定換指數。 產業需求:中國原物料補貨潮,紅海危機,聯準會降息。 產業供給:目前新船訂單占比上升。
Thumbnail
貨櫃航運面臨的處境就是冰火二重天 多少財經媒體及作者,開始跟著本蛙談『繞道』與『塞港』,諸位了解誰在主導航運議題了吧。 經濟學認為價格是由「供需關係」透過[市場機制」決定,疫情期間的『世紀行情』導因於『塞港』,疫情造成港口本身運作癱瘓,所以引發後續一連串效應。 『繞道』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
Thumbnail
顯然散裝航運股價走勢短中期都強於貨櫃航運,和國內焦點全在貨櫃航運相較,就表示國內行情與國際行情,產生嚴重脫序倒置問題。 散戶沒有辦法與潮流對抗,也不要去「蛙臂當貓」,勸你不要加碼、不要回補,就是等反轉時機,你可以停損等,也可以持股等,記得緯創的教訓,「輕信謠言」才是造成你虧損的真正原因。
Thumbnail
依據未來流通研究所在2024年最新發表的調查統計,台灣TOP 10綜合電商平台合計流量自2020Q4(疫情最高峰時)大幅增長19.2%後,已連續3年陷入衰退。2023Q4於2022Q4年減2.9%的基數上再度下跌12.7%。持續下滑的流量走勢除了反映出電商產業於疫情紅利風口期結束的警訊外,也意味
Thumbnail
■「紅海危機」對貨櫃航運公司而言,只是趁機炒作運價與股價,《工商時報》及《鉅亨網》相反消息引發相關股價激烈變動,密切注意後續發展 ■散裝航運受到貨櫃航運連動大,持股比例不要太高,且MA20以上不要買 ■績優股等待市場認同,資金回歸股價啟航:傳產交出優異成績,資金卻只在不確定復甦的電子族群流動
Thumbnail
【紅海危機,運價翻倍,收一櫃賺一櫃】。這是新聞標題,收一櫃賺一櫃,這豈有不買航運股的道理? 大航海時代再度重現了嗎!
Thumbnail
有做歐洲線的公司,應該很注意近期紅海的新聞。 葉門的武裝組織,不斷的攻擊路經紅海的貨輪,現在已經有好幾間公司宣布改航道,同時漲價... 雖然價格是從很便宜漲到普通價,但目前看來漲勢沒有停歇的跡象。最怕又來一次2021~2022那段時期大家搶櫃子、搶艙位所造成的運價被拉抬到天價的情況。 目前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