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原獨火塘|從西歐到中非,文物歸還的黑暗之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歡迎回到原獨火塘。上週我們藉哥倫比亞原住民推倒哥倫布雕像來探討反抗的差異,今天讓我們透過另一則時事來思索矯正與歸還

是否聽說過位於比利時特倫菲爾(Tervuren)的王家中非博物館KMMA)?這座博物館創立於殖民年代(1898),至今已有122年歷史,主要建築是宏偉的法國宮殿形制,收藏大量當年由比屬剛果掠奪的中非文物。博物館在2012年斥資數千萬歐元翻修館所,並在2018年完工重新開放,在瘟疫爆發之前吸引了許多遊客。以下是幾件博物館受歡迎的館藏,依序為下剛果石雕、次撒哈拉瓶形鼓、皮與植物纖維面具。

raw-image
raw-image

中非博物館的豐富館藏引人入勝,但故事的另一面就像小說《黑暗之心》(Heart of Darkness)所描述的,是一種能使人心智淪陷的恐怖。館藏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在殖民時代透過暴力掠奪或偷竊等非法手段取得,如今則面對前殖民地的文物追索。

面對剛果民主共和國的文物聲索,中非博物館宣布將會從善如流,也就是同意歸還當年不法取得的文物。這消息已經在過去的數週之間為歐洲媒體所廣泛報導,成為西歐與過去殖民的非洲之間一樁和解的美談。

▼圖為中非博物館主建築正面,法式宮殿氣派非凡,彰顯殖民的強權與輝煌。

但從剛果人的角度看來,事情可能未必如此。剛果金夏沙大學的人類學教授穆蒙貝雷(Placide Mumbembele Sanger)目前正在特倫菲爾協助中非博物館鑑定來源不明的文物,他以一種較為含蓄的方式對媒體表示,歸還文物一事很單純,不需要多費唇舌。穆蒙貝雷打了比喻:有人偷你的皮夾,照道理講還給你就對了,但現在還問東問西,問你準備好要拿回皮夾了嗎?根本多此一問。

穆蒙貝雷沒有明白說出來的是:亡羊補牢要惦惦為之,不要大張旗鼓,好像你不是為了修補過去的惡行,而是在做什麼好事,受害人應該感激似的。

穆蒙貝雷指出的這一點可以適用在全世界各地的博物館所。比較悲哀的是,沒有一間博物館會靜靜的歸還文物,總是要宣揚自己的「善行」,而接收文物的一方可能考慮到文物還在別人手上,總是不便發言太尖刻,於是形成一種近乎顛倒黑白的風氣。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中非博物館宣布,他們將歸還剛果文物的「所有權」,而不是文物本身,主要理由是希望留住文物,吸引遊客來前造訪,才能賺回翻修博物館的數千萬歐元,具體的作法可能是透過雙方協商,由博物館支付租展費用來解決。

博物館的這番發言至少有一點令人費解:如果將要歸還的都是不法取得的文物,那麼館方如何能夠主張所有權?如果館方沒有文物的所有權,又怎麼主張移轉所有權但依舊維持占有?

現在有一批物件要回到他們自然的脈絡下,就這樣。我看不出怎麼有那麼多問題好問。——穆蒙貝雷教授

原獨語錄018|政府需要的不是道歉,而是認罪協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原獨俱樂部的沙龍
115會員
283內容數
多元不是言語,而是實踐,若你不得其門而入,且讓我們充作你的領路人,踏進原住民族的世界,遇見不同的世界觀與價值觀,學習不同的知識和邏輯。
2021/11/25
我們透過每週一次的原獨火塘向大家推廣觀念:火塘是一個人群生活、聚會、凝練共識、消解分歧的地方,是一個地理上、文化和概念上的共同空間。我們希望向所有不熟悉原住民文化的人說明:把握這樣一個空間理解,也就找到進入原住民的世界門徑。
Thumbnail
2021/11/25
我們透過每週一次的原獨火塘向大家推廣觀念:火塘是一個人群生活、聚會、凝練共識、消解分歧的地方,是一個地理上、文化和概念上的共同空間。我們希望向所有不熟悉原住民文化的人說明:把握這樣一個空間理解,也就找到進入原住民的世界門徑。
Thumbnail
2021/11/18
文明和自然恆常處在競爭狀態,原住民的生存方式雖然也和自然競爭,但競爭被層層規範與儀式限制在一定的範圍內,不會像癌細胞蔓延不受控制。文明社會,尤其我們現在身處的這個全球化的文明社會,是以追求成長和富裕繁榮為基調的社會,這就將人類置於一個與大自然作對的危險處境。
Thumbnail
2021/11/18
文明和自然恆常處在競爭狀態,原住民的生存方式雖然也和自然競爭,但競爭被層層規範與儀式限制在一定的範圍內,不會像癌細胞蔓延不受控制。文明社會,尤其我們現在身處的這個全球化的文明社會,是以追求成長和富裕繁榮為基調的社會,這就將人類置於一個與大自然作對的危險處境。
Thumbnail
2021/11/11
當前全球原住民族面對的問題,都可以歸結到一點:要說服現代國家承認雙方的價值與規範體系存在著根本性的差異。只要原運不滿足於年復一年少有成果的抗議,遲早必須重回這條漫長但非走不可的道路。
Thumbnail
2021/11/11
當前全球原住民族面對的問題,都可以歸結到一點:要說服現代國家承認雙方的價值與規範體系存在著根本性的差異。只要原運不滿足於年復一年少有成果的抗議,遲早必須重回這條漫長但非走不可的道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大英博物館在上個月(8/16)發出聲明證實館內文物被偷之後,隔了一個月官方再度有所動作,於昨天正式啟用尋物啟事網頁「Recovery of missing items」...
Thumbnail
大英博物館在上個月(8/16)發出聲明證實館內文物被偷之後,隔了一個月官方再度有所動作,於昨天正式啟用尋物啟事網頁「Recovery of missing items」...
Thumbnail
印尼國家博物館(Museum Nasional Indonesia)上週六(9/16)發生火災,現在內部確認有6個展廳受到影響...
Thumbnail
印尼國家博物館(Museum Nasional Indonesia)上週六(9/16)發生火災,現在內部確認有6個展廳受到影響...
Thumbnail
去年年底教宗方濟各宣布以「捐贈」名義,返還梵蒂岡博物館典藏的3件帕德嫩神廟石雕碎片給希臘,目前已經在本週二(7日)簽署協議,預計會在本月24日正式將這三件文物送回希臘...
Thumbnail
去年年底教宗方濟各宣布以「捐贈」名義,返還梵蒂岡博物館典藏的3件帕德嫩神廟石雕碎片給希臘,目前已經在本週二(7日)簽署協議,預計會在本月24日正式將這三件文物送回希臘...
Thumbnail
【開羅・埃及博物館】 位於埃及首都開羅的埃及博物館(Museum of Egyptian Antiquities/The Egyptian Museum),亦稱埃及國家博物館。 不愧是收藏許多木乃伊和古品遺物的博物館,一進去頭就極度爆痛,跟在法國巴黎羅浮宮時一樣。 【埃及的治安】
Thumbnail
【開羅・埃及博物館】 位於埃及首都開羅的埃及博物館(Museum of Egyptian Antiquities/The Egyptian Museum),亦稱埃及國家博物館。 不愧是收藏許多木乃伊和古品遺物的博物館,一進去頭就極度爆痛,跟在法國巴黎羅浮宮時一樣。 【埃及的治安】
Thumbnail
外界對貝南王國的昨日今朝可能所知都不多,但多數人都會受到貝南青銅像那獨特的氣質所吸引⋯⋯
Thumbnail
外界對貝南王國的昨日今朝可能所知都不多,但多數人都會受到貝南青銅像那獨特的氣質所吸引⋯⋯
Thumbnail
河森堡《超級導覽員趣說博物館》 |特有重點文物 博物館的選地選址選物,一定具有其歷史代表性。才能與舉國之文化相互輝映,成為活歷史的代表。 |博物館沿革 無論是擁有原始主權卻無力照護的希臘,或者是循正當買賣並擁有世界級造訪觀眾的英國,究竟這場混戰該怎麼結束呢? |獨到經營模式
Thumbnail
河森堡《超級導覽員趣說博物館》 |特有重點文物 博物館的選地選址選物,一定具有其歷史代表性。才能與舉國之文化相互輝映,成為活歷史的代表。 |博物館沿革 無論是擁有原始主權卻無力照護的希臘,或者是循正當買賣並擁有世界級造訪觀眾的英國,究竟這場混戰該怎麼結束呢? |獨到經營模式
Thumbnail
最近中非博物館宣布,他們將歸還剛果文物的「所有權」,而不是文物本身,主要理由是希望留住文物,吸引遊客來前造訪,才能賺回翻修博物館的數千萬歐元。但如果將要歸還的都是不法取得的文物,那麼館方如何能夠主張所有權?
Thumbnail
最近中非博物館宣布,他們將歸還剛果文物的「所有權」,而不是文物本身,主要理由是希望留住文物,吸引遊客來前造訪,才能賺回翻修博物館的數千萬歐元。但如果將要歸還的都是不法取得的文物,那麼館方如何能夠主張所有權?
Thumbnail
19 世紀末,英國首次在大英博物館展示了從西非洲掠奪而來的貝南銅像,讓當時處於維多利亞時期的英國人驚艷不已,同時感到難以置信,因為大家習以為常的認為,「黑暗大陸」非洲不過是一處蠻荒、原始大地,根本是一處未曾開發的國度,怎麼可能有所謂的文明?怎可能有如此細膩與人性化的藝術創作?
Thumbnail
19 世紀末,英國首次在大英博物館展示了從西非洲掠奪而來的貝南銅像,讓當時處於維多利亞時期的英國人驚艷不已,同時感到難以置信,因為大家習以為常的認為,「黑暗大陸」非洲不過是一處蠻荒、原始大地,根本是一處未曾開發的國度,怎麼可能有所謂的文明?怎可能有如此細膩與人性化的藝術創作?
Thumbnail
Alex的學校對面是聖十字宮殿,周二我們進入宮殿參觀在這裡舉辦的非洲藝術展。這座宮殿為伊莎貝拉女王所建造,她到這領地視察時就住在這兒,據聞哥倫布在此覲見女王並獲得資助(哥倫布紀念館也在附近)。這宮殿並不豪華,但是大方典雅、固若金湯,入門處有一小教堂,Alex有同學的父母在這兒舉行婚禮,教堂雖小卻很莊
Thumbnail
Alex的學校對面是聖十字宮殿,周二我們進入宮殿參觀在這裡舉辦的非洲藝術展。這座宮殿為伊莎貝拉女王所建造,她到這領地視察時就住在這兒,據聞哥倫布在此覲見女王並獲得資助(哥倫布紀念館也在附近)。這宮殿並不豪華,但是大方典雅、固若金湯,入門處有一小教堂,Alex有同學的父母在這兒舉行婚禮,教堂雖小卻很莊
Thumbnail
[南非] 種族隔離博物館(South African Apartheid Museum)門口立著七根石柱,分別刻著自由、尊重、責任、多元、和解、平等和民主,高聳而莊嚴,每根石柱都背負著南非人心中最大的願望--希望歷史的悲劇不再重演,希望每個民族都能平等共處。 這棟建築冷冰冰的,大部分都是灰色的石牆和
Thumbnail
[南非] 種族隔離博物館(South African Apartheid Museum)門口立著七根石柱,分別刻著自由、尊重、責任、多元、和解、平等和民主,高聳而莊嚴,每根石柱都背負著南非人心中最大的願望--希望歷史的悲劇不再重演,希望每個民族都能平等共處。 這棟建築冷冰冰的,大部分都是灰色的石牆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