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花蓮・長良國小|東面溪流、西倚高山,玉里最西南端的小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民國 32 年,玉里旭國民學校長良分校成立,兩年後(民 34 年)分校獨立為長良國民學校,於民國 57 年改名為「長良國民小學」。
長良國小校門,直線畫得好曲折呀。(繪圖:Amo)

長良國小校門,直線畫得好曲折呀。(繪圖:Amo)

長良國小所在的長良里,位於玉里鎮最西南端,從東里(富里鄉)要進入長良時需要經過連接長良與富里的長富大橋(跨越秀姑巒溪),當時對周遭地緣關係還不甚了解的我,只納悶著再往下開不就要撞山了嗎?事後證明,長良雖離山脈還有一段距離,但沿著長良國小繼續往內深入卓溪鄉,確實就會抵達那在歷史課本才會看見的八關通古道了!

在道光年間,平埔族人從屏東移居至長良開墾,後因人口漸多,部分族人橫越秀姑巒溪到東岸新建部落,將新居部落稱為「大庄」、「新庄」(今富里鄉東里村),舊故居稱為「舊庄」,也就成了長良的舊地名了。

日治時期,宜蘭連家在日本制度獎勵下,向官方承墾 130 餘甲土地、興築水圳,將一片荒漠草原開闢為千畝良田,為當地的大地主(今仍見連家大古厝)。1937 年,日本人將這片良田取名為「長良」,沿用至今。(夥伴當時猜,長良應該是說這裡「長久都是良田」,也是有幾分道理呢!)

遠方的白色長柱,是長良國小的校門口。(攝影:Amo)

遠方的白色長柱,是長良國小的校門口。(攝影:Amo)

學田國小一樣,長良國小的校門口目前沒有對外開放,師生皆由側門出入。雖不清楚原因,不過從校門與校舍之間的距離來看,理由不外乎是學生數減少、側門離教室較近、方便留意學生狀況等等。

初見長良校舍外觀,總覺得很不像學校。說不像,但也不全然如此。教室配置、洗手台位置其實皆與其他小學無異;川堂兩側設有公佈欄,空間顯得廣闊寂寥。我在校舍前左看、右看,終於發現「不像」的點在哪了!校舍門面乾淨利落,少了每間學校都會極力浮誇展示的「校名」(如:花蓮縣玉里鎮長良國民小學)。或許正是因為校舍距離大門有段距離、不需要肩負門面之責,長良的校舍在視覺上能一體成形而不被字體打擾,顯得簡單許多。

長良國小校舍外觀。(攝影:Amo)

長良國小校舍外觀。(攝影:Amo)

午後的長良國小依舊寧靜,僅管已是下課時間,在外遊玩的孩子屈指可數可數。或許是學生數少,廣大的校園腹地稀釋了孩子的聲音;或許也只是長良的孩子習性較溫,午休完喜歡待在教室醒腦。還在腦中思考各種可能的我,目光馬上被司令台後牆的彩繪吸引。

夥伴說,這是去年畢業生共同繪製的作品。一幅名為「四季」的畫作,以豐富的色彩描繪這塊土地的模樣。一畦畦稻田有著不同的點綴,時而曲線、時而圓點、時而手印,土地上有著各式各樣的人,象徵這塊土地的多元性。光是用想的,彷彿就能看見孩子們在此揮灑畫筆的模樣,感覺好快樂。

司令台後方彩繪。(攝影:Amo)

司令台後方彩繪。(攝影:Amo)

美不勝收的廁所。(攝影:Amo)

美不勝收的廁所。(攝影:Amo)


除了繽紛的司令台,學校還有一處也充滿著文藝氣息。新落成的廁所位在川堂一側的樓梯旁,有別於一般學校廁所多是鐵製喇叭鎖,這裡使用尼龍指示鎖,配上懸地的燈飾,不說還以為來到某博物館的廁所了呢!


圖書室是另一個我很喜歡的空間。原本就不小的圖書室,在藍天白雲的襯托下又顯得更遼闊。特別是熱氣球造型的借閱櫃檯,未免也太可愛了吧!也許是因為熱氣球有著緩緩上升的意象,好似在這裡閱讀、學習,能獲得滿滿的希望與機會,乘著孩子們的天馬行空一同飛翔。

乘載希望的圖書室。(攝影:Amo)

乘載希望的圖書室。(攝影:Amo)

謝謝夥伴,讓我有機會能踏訪長良國小。在你的自然教室裡,我看見極高的彈性與空間,確實能感受孩子在上課時是輕鬆、開心的,同時也有一定程度的學習,真的很不容易。雖然你在當時分享對於工作挑戰性的重視與擔憂,再經過一個學期後,你的選擇似乎也表示了你的決定,而我也相信以你的個性不會讓自己太閒,一定會為自己設定各種挑戰並逐一攻城!


參考資料:
1. 長良國小網頁
2. 玉里鎮公所網頁、《玉里鎮誌》-教育篇連結
3. 花蓮縣文化局連家大古厝網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林瑋雯-avatar-img
2021/08/05
好難得,看到一間學校沒有大肆張揚自己的校名喔!!!
AmoLin-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8/05
你也喜歡乾淨俐落的校舍嗎~
avatar-img
AmoLin的沙龍
30會員
43內容數
國小是正規教育的起點,也是連結地區的重要媒介。 或許是因為最純粹的情感、喜惡都發生在學生時期,因此學校一直是我很喜歡的場域。 愈遠離都市,愈能看見獨具特色的校園景色,結合在地元素,打造出獨樹一幟的面貌。 在這裡,我記錄了踏訪過的那些小學,那些故事。
AmoLi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8/06
噶媽教育所創立於 1910 年,為土坂國小之前身。民 35 年達仁設鄉,學校改名為「臺東縣達仁鄉中心國民學校」,次(民 36)年再改名為「土坂國民學校」。民 57 年改制為土坂國民小學,並於民 106 年轉型為土坂vusam文化實驗小學。
Thumbnail
2023/08/06
噶媽教育所創立於 1910 年,為土坂國小之前身。民 35 年達仁設鄉,學校改名為「臺東縣達仁鄉中心國民學校」,次(民 36)年再改名為「土坂國民學校」。民 57 年改制為土坂國民小學,並於民 106 年轉型為土坂vusam文化實驗小學。
Thumbnail
2022/07/30
民國 10(1921)年,港口公學校設立,民國 34 (1945)年光復後則改名為港口國民學校,至民國 57 年改制為港口國民小學。
Thumbnail
2022/07/30
民國 10(1921)年,港口公學校設立,民國 34 (1945)年光復後則改名為港口國民學校,至民國 57 年改制為港口國民小學。
Thumbnail
2022/02/23
創校於民國 37 年,前身為富里國民學校永豐分班,民國 42 年升格為分校,於民國 45 年獨立為永豐國民學校、民國 57 年改制為永豐國民小學。民國 110 年正式轉型為「吉拉米代阿美族實驗小學」,為花蓮第三所阿美族實驗小學。
Thumbnail
2022/02/23
創校於民國 37 年,前身為富里國民學校永豐分班,民國 42 年升格為分校,於民國 45 年獨立為永豐國民學校、民國 57 年改制為永豐國民小學。民國 110 年正式轉型為「吉拉米代阿美族實驗小學」,為花蓮第三所阿美族實驗小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017南寮國小 . 被約去新竹市人的海鮮廚房吃飯。 一如其他地方的觀光漁港,這南寮漁港的假日就是一個車多人擠。 我走東大路過去,也就是大家一定走的路,看來這得要感謝導航的制式化引導。東大路很直,不過路幅挺小,重要的聯外道路竟然對向各一車道。而且走著走著,到苦苓腳突然就是一的大彎,一彎就開始塞
Thumbnail
#017南寮國小 . 被約去新竹市人的海鮮廚房吃飯。 一如其他地方的觀光漁港,這南寮漁港的假日就是一個車多人擠。 我走東大路過去,也就是大家一定走的路,看來這得要感謝導航的制式化引導。東大路很直,不過路幅挺小,重要的聯外道路竟然對向各一車道。而且走著走著,到苦苓腳突然就是一的大彎,一彎就開始塞
Thumbnail
第035校:  長平國小,馬沙溝3D彩繪,繞出來的美麗誤會 ....會來到這所學校完全是個誤會,美麗的誤會! 那天要出發去找最西的小學,人來到台南,搜索了學校,發現有兩所學校在視覺上是最西,但是難以分辨誰是「最」? 於是用座標法分辨:長平國小,座標(23.21857/120.10682),另外一所
Thumbnail
第035校:  長平國小,馬沙溝3D彩繪,繞出來的美麗誤會 ....會來到這所學校完全是個誤會,美麗的誤會! 那天要出發去找最西的小學,人來到台南,搜索了學校,發現有兩所學校在視覺上是最西,但是難以分辨誰是「最」? 於是用座標法分辨:長平國小,座標(23.21857/120.10682),另外一所
Thumbnail
創校於民國 37 年,前身為富里國民學校永豐分班,民國 42 年升格為分校,於民國 45 年獨立為永豐國民學校、民國 57 年改制為永豐國民小學。民國 110 年正式轉型為「吉拉米代阿美族實驗小學」,為花蓮第三所阿美族實驗小學。
Thumbnail
創校於民國 37 年,前身為富里國民學校永豐分班,民國 42 年升格為分校,於民國 45 年獨立為永豐國民學校、民國 57 年改制為永豐國民小學。民國 110 年正式轉型為「吉拉米代阿美族實驗小學」,為花蓮第三所阿美族實驗小學。
Thumbnail
成立於民國 10 年元旦,前身為清水教育所,本由日本警察機構兼辦,直到光復後才正式轉型為學校,定名卓清國民學校,並於民國 57 年改制為卓清國小。
Thumbnail
成立於民國 10 年元旦,前身為清水教育所,本由日本警察機構兼辦,直到光復後才正式轉型為學校,定名卓清國民學校,並於民國 57 年改制為卓清國小。
Thumbnail
民國 98 年八月,莫拉克風災重創中南部偏鄉,屏東縣瑪家鄉、三地門鄉、霧台鄉部分村民被迫遷村至禮納里部落。民國 100 年,由張榮發基金會認養、獨資捐建的「長榮百合國小」正式成立,是台灣第一所英譯校名(Evergreen Lily),象徵百年部落之永續經營。
Thumbnail
民國 98 年八月,莫拉克風災重創中南部偏鄉,屏東縣瑪家鄉、三地門鄉、霧台鄉部分村民被迫遷村至禮納里部落。民國 100 年,由張榮發基金會認養、獨資捐建的「長榮百合國小」正式成立,是台灣第一所英譯校名(Evergreen Lily),象徵百年部落之永續經營。
Thumbnail
民國 50 年,觀音國民學校高寮分校成立,三年後獨立為「高寮國民學校」,並在實施九年國民教育(民 57)正名為「高寮國民小學」。
Thumbnail
民國 50 年,觀音國民學校高寮分校成立,三年後獨立為「高寮國民學校」,並在實施九年國民教育(民 57)正名為「高寮國民小學」。
Thumbnail
民國 32 年,玉里旭民國民學校長良分校成立,兩年後(民 34 年)分校獨立為長良國民學校,於民國 57 年改名為「長良國民小學」。
Thumbnail
民國 32 年,玉里旭民國民學校長良分校成立,兩年後(民 34 年)分校獨立為長良國民學校,於民國 57 年改名為「長良國民小學」。
Thumbnail
樂合國小前身為「台灣總督府台東國語講習所璞石閣分校場」,設址於今玉里國中處,經「璞石閣蕃人公學校(1905 年)」、「玉里第二公學校(民國九年)」、「玉里雙葉國民學校(民 30)」。光復後(民 34)便與落合國民學校合併為「第一里國民學校」,隔兩年(民 36)便遷校至今日地址並改名「樂合國民學校」。
Thumbnail
樂合國小前身為「台灣總督府台東國語講習所璞石閣分校場」,設址於今玉里國中處,經「璞石閣蕃人公學校(1905 年)」、「玉里第二公學校(民國九年)」、「玉里雙葉國民學校(民 30)」。光復後(民 34)便與落合國民學校合併為「第一里國民學校」,隔兩年(民 36)便遷校至今日地址並改名「樂合國民學校」。
Thumbnail
民國 38 年,好收國民學校溝皂分班,便是東榮國小的前身,從分班升格為好收國民學校溝皂分校(民 41 年),再於民國 45 年獨立為東榮國民學校,直到民國 57 年才正名為現在所知的東榮國民小學。
Thumbnail
民國 38 年,好收國民學校溝皂分班,便是東榮國小的前身,從分班升格為好收國民學校溝皂分校(民 41 年),再於民國 45 年獨立為東榮國民學校,直到民國 57 年才正名為現在所知的東榮國民小學。
Thumbnail
羅娜國小坐落於南投信義鄉,於民國「前」六年(西元 1906 年)創校,是信義鄉最早創設的小學。其日據時代的校名為「楠梓腳萬教育所」,校址在久美部落,於民國 24 年遷校到現址,直到民國 42 年才更名為目前所見的羅娜國小。
Thumbnail
羅娜國小坐落於南投信義鄉,於民國「前」六年(西元 1906 年)創校,是信義鄉最早創設的小學。其日據時代的校名為「楠梓腳萬教育所」,校址在久美部落,於民國 24 年遷校到現址,直到民國 42 年才更名為目前所見的羅娜國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