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卓清國小|綠意中迎接百歲的布農小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成立於民國 10 年元旦,前身為清水教育所,本由日本警察機構兼辦,直到光復後才正式轉型為學校,定名卓清國民學校,並於民國 57 年改制為卓清國小。
卓清國小校門。(繪圖:Amo)

卓清國小校門。(繪圖:Amo)

上次距離花蓮卓溪鄉最近的時刻,是拜訪玉里長良國小,當時文章寫著「沿著長良國小繼續往內深入卓溪鄉,就會抵達那在歷史課本才會看見的八關通古道」,想不到趕在 2021 年終歲末,我又再次經過長良國小,只是這次沒有停留,而是往山的方向駛去,探訪隱藏在山林裡的布農小學。

翠綠中的卓清國小。(攝影:Amo)

翠綠中的卓清國小。(攝影:Amo)

卓清-來自卓溪村清水部落之名

卓溪鄉是花蓮最南端的原住民鄉鎮(其二為秀林鄉與萬榮鄉),據鄉公所網頁介紹,該區在日治時代以前幾乎是布農族的天下,後來被日本人劃屬「蕃地」區域,由玉里支廳轄管,戰後初期,甚至更以清水為界,以北併入玉里鎮、以南之古風村全境併入富里鄉。直到 1946 年才改制為花蓮縣「太平鄉」,後因與臺中縣太平鄉(現為臺中市太平區)、宜蘭縣太平鄉(現為大同鄉)撞名,故以行政中心所在地卓溪村,定名為卓溪鄉。

「卓溪」又是怎麼來的呢?據悉,當地如果沒有下雨,溪流幾乎終年無水,故當地舊地名為 Takkei,在布農族語為「乾溪」之意,之後便以漢字音譯「卓溪」為名。

卓溪村位於清水溪旁,故當地部落為「清水部落」。此處的清水與台中清水的由來可說是完全不同。從地圖上來看,清水溪從樂樂溪分流而出,呈現「S」型,故早期布農族人將此地稱為 Zaiku(Saiku),意指「河川彎曲的地方」。而每逢大雨清水溪的溪水即使暴漲,隔天也會快速恢復清澈的模樣,臺灣光復後便以「清水」作為部落之美名。

因此,位於卓溪村清水部落的小學,自然就是卓清國小囉!

清水溪的 S 型彎曲。(截圖自 Google Map)

清水溪的 S 型彎曲。(截圖自 Google Map)

山林綠意間的百年小校

開離產業道路,緩緩駛入花 73 鄉道,兩側的山壁逐漸往內靠攏,車子直直開入山群的懷抱,路愈蜿蜒,似乎也就愈接近部落。終於,在村落的入口處,我看見一棟長形平房佇立在遠處,前有田、後有山,金黃色的校名在磚紅色的牆面上,十分顯眼。卓清國小,到啦!

卓清國小格局方正,校舍以 L 型依附在操場的一角,校地不大,隨意站在任一角便能將校園盡收眼底,常見於原民文化的紅、白、黑三色所組成的圖紋,為校園增添不少部落氛圍。

校舍呈 L 型的校舍。(攝影:Amo)

校舍呈 L 型的校舍。(攝影:Amo)

聽聞我想逛學校,兩位卓清國小的老師立即說:「我們學校什麼都沒有,但有很多校貓。」或許是因為我抵達的時間為午後兩點多,貓咪們都躲在自己舒適的角落休息,只有撞見兩隻貓兒懶洋洋地睡著午覺,愜意十足。

看著工友仔細刷白紅土操場的邊線,老師們補充,這學年(110 學年度)恰好是卓清建校滿百年,預計在今(111 年)四月舉辦百年校慶,屆時部落的村民也會一同參與,應該會比往年熱鬧許多!到時候如果有到花蓮卓溪遊玩,或許也可以到卓清國小逛逛,感受一下百年校慶的熱鬧氛圍。

校貓。(攝影:Amo)

校貓。(攝影:Amo)

一張圖,道不盡的布農傳說

每次逛校園,司令台圖案也是必訪景點之一,上頭的畫通常都與校園特色、村落地理人文有關。像是楓林國小有一隻代表獅子鄉的獅、大成國小繪有象徵客家風情的藍衫、舞鶴國小則將特色課程「排笛」放上司令台。

卓清國小的司令台彩繪十分特別,乍看還會覺得來到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畫中有蛇、螃蟹、蟾蜍、紅嘴黑鵯。原來,這些動物其來有自,皆與布農族之「洪水神話」故事有關。

司令台上的圖,述說著一段布農傳說。(攝影:Amo)

司令台上的圖,述說著一段布農傳說。(攝影:Amo)

據說很久之前,有條巨蛇用身體堵住了溪水口,造成洪水氾濫、淹沒整個陸地,人類和野生動物被迫往山上避難。然而,在逃難過程中,人類忘了帶火種,加上天氣非常寒冷,只得想辦法生火以保暖。這時他們看見洪水彼端的山頭冒著縷縷黑煙,推測是有人生火,便派會游泳的蟾蜍過溪取火種。然而,蟾蜍雖然成功取得火種,但涉水時火又被濺起來的水給撲滅,終告失敗。

於是布農族人改請鳥兒幫他們取火種,最後順利達成取火的任務,不過,鳥兒的喙和腳都被火燙成紅色,全身也被燻黑,成為畫中「紅嘴黑鵯」之模樣。日後,布農族人為了感恩,將紅嘴黑鵯視為神鳥,不得獵捕,同時尊稱蟾蜍為老祖父,不得隨意殺生。

至於螃蟹呢?他就是終結洪水的重要功臣。相傳後來在玉山南峰出現了一隻大螃蟹,誓言阻止巨蛇造成洪水氾濫。於是他沿著溪谷找到還在睡午覺的巨蛇,機靈的巨蛇發現螃蟹靠近,便張口咬去,但巨蟹的殼太硬了,僅在甲殼上留下深深的齒痕,成為螃蟹殼上兩道凹痕的由來。螃蟹張開打螯爪將巨蛇夾成兩斷,被堵住的溪流得以流向大海,洪水最終獲得舒緩。

看完這段傳說故事,再回頭檢視司令台上的畫作,是不是更有感覺了呢!

即將迎來百年校慶的卓清國小。(攝影:Amo)

即將迎來百年校慶的卓清國小。(攝影:Amo)

謝謝卓清國小兩位老師,在我短居富里的這段期間,熱心地答應逛校園的請求,讓我有機會認識深藏在山林裡的布農族百年小學!有趣的是,兩位老師也都是原住民,卻不約而同都在和自己不同族的部落小學教書,十分有緣!很期待下回再訪東部,再與兩位老師分享百年校慶之看見。


參考資料:
1. 卓清國小網頁
2. 花蓮縣卓溪鄉公所網頁
3. 旅行圖中-花蓮、卓溪|南安.山谷裡只剩下一片新綠部落格
4. 臺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清水部落網頁
5. 布農族洪水神話網頁
6. 蟾蜍的故事網頁
7. 紅嘴黑鵯與布農族的傳說故事網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moLin的沙龍
30會員
43內容數
國小是正規教育的起點,也是連結地區的重要媒介。 或許是因為最純粹的情感、喜惡都發生在學生時期,因此學校一直是我很喜歡的場域。 愈遠離都市,愈能看見獨具特色的校園景色,結合在地元素,打造出獨樹一幟的面貌。 在這裡,我記錄了踏訪過的那些小學,那些故事。
AmoLi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8/06
噶媽教育所創立於 1910 年,為土坂國小之前身。民 35 年達仁設鄉,學校改名為「臺東縣達仁鄉中心國民學校」,次(民 36)年再改名為「土坂國民學校」。民 57 年改制為土坂國民小學,並於民 106 年轉型為土坂vusam文化實驗小學。
Thumbnail
2023/08/06
噶媽教育所創立於 1910 年,為土坂國小之前身。民 35 年達仁設鄉,學校改名為「臺東縣達仁鄉中心國民學校」,次(民 36)年再改名為「土坂國民學校」。民 57 年改制為土坂國民小學,並於民 106 年轉型為土坂vusam文化實驗小學。
Thumbnail
2022/07/30
民國 10(1921)年,港口公學校設立,民國 34 (1945)年光復後則改名為港口國民學校,至民國 57 年改制為港口國民小學。
Thumbnail
2022/07/30
民國 10(1921)年,港口公學校設立,民國 34 (1945)年光復後則改名為港口國民學校,至民國 57 年改制為港口國民小學。
Thumbnail
2022/02/23
創校於民國 37 年,前身為富里國民學校永豐分班,民國 42 年升格為分校,於民國 45 年獨立為永豐國民學校、民國 57 年改制為永豐國民小學。民國 110 年正式轉型為「吉拉米代阿美族實驗小學」,為花蓮第三所阿美族實驗小學。
Thumbnail
2022/02/23
創校於民國 37 年,前身為富里國民學校永豐分班,民國 42 年升格為分校,於民國 45 年獨立為永豐國民學校、民國 57 年改制為永豐國民小學。民國 110 年正式轉型為「吉拉米代阿美族實驗小學」,為花蓮第三所阿美族實驗小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087 竹圍國小自強分校 1962 .. 走大度路由台北往淡水方向,這條路是台2乙線省道,到關渡時會有一個上坡,上坡後在往右是北投、往左是關渡宮,此時視線是豁然大展,虹狀關渡橋與後面蒼鬱觀音山如畫一般展現在眼前,風景甚美! . 上述那十字路口前方右邊安全島上有幾尊雕塑,不說沒人知道:這裡就是台
Thumbnail
#087 竹圍國小自強分校 1962 .. 走大度路由台北往淡水方向,這條路是台2乙線省道,到關渡時會有一個上坡,上坡後在往右是北投、往左是關渡宮,此時視線是豁然大展,虹狀關渡橋與後面蒼鬱觀音山如畫一般展現在眼前,風景甚美! . 上述那十字路口前方右邊安全島上有幾尊雕塑,不說沒人知道:這裡就是台
Thumbnail
#027/ 瑞祥國小 . 從大溪離開後,繼續咱的「浪漫台3線」行旅。 不知何年始,台地瘋起落羽松,這種原生北美溼地的樹,在冬季,樹葉會變成橙褐色,相應一片枯葉或常綠喬木綠,相當特殊,一時之間只要那邊有點落羽松,就變成網紅快地,商人也嗅覺敏感,遍地開花到處種植。 這樣一來,地圖上的「落羽松秘境」、「
Thumbnail
#027/ 瑞祥國小 . 從大溪離開後,繼續咱的「浪漫台3線」行旅。 不知何年始,台地瘋起落羽松,這種原生北美溼地的樹,在冬季,樹葉會變成橙褐色,相應一片枯葉或常綠喬木綠,相當特殊,一時之間只要那邊有點落羽松,就變成網紅快地,商人也嗅覺敏感,遍地開花到處種植。 這樣一來,地圖上的「落羽松秘境」、「
Thumbnail
#024 / 嘉興國小 . 自從去了一次司馬庫斯後,陸續也去爬了這路途上的山,發現愛上竹60縣道。 依據資料,起訖都在尖石鄉的這條路,總長47.6145K,從嘉樂村的120縣道交叉口到新光部落。這路不但落差達1300m,而且在那羅部落後就相當曲折若蜿蜒的蛇,雖然路面平坦,全程柏油鋪面,但路幅狹窄,不
Thumbnail
#024 / 嘉興國小 . 自從去了一次司馬庫斯後,陸續也去爬了這路途上的山,發現愛上竹60縣道。 依據資料,起訖都在尖石鄉的這條路,總長47.6145K,從嘉樂村的120縣道交叉口到新光部落。這路不但落差達1300m,而且在那羅部落後就相當曲折若蜿蜒的蛇,雖然路面平坦,全程柏油鋪面,但路幅狹窄,不
Thumbnail
#010 / 崇德國小 車續往北。 咱的環島進入花蓮待了兩天,過了太魯閣大橋後一個大彎,進入崇德這蘇花公路的門戶。 這邊遇到的小聚落是崇德,寬敞的四線台9線,北向的道路直拔。村落多分佈在右側,左側拔起的山脈高挺,這風景會一直陪你到清水斷崖後。不過廣陌的四線道大概只有三公里可以享受,然後道路會縮減成兩
Thumbnail
#010 / 崇德國小 車續往北。 咱的環島進入花蓮待了兩天,過了太魯閣大橋後一個大彎,進入崇德這蘇花公路的門戶。 這邊遇到的小聚落是崇德,寬敞的四線台9線,北向的道路直拔。村落多分佈在右側,左側拔起的山脈高挺,這風景會一直陪你到清水斷崖後。不過廣陌的四線道大概只有三公里可以享受,然後道路會縮減成兩
Thumbnail
第025校: 山崎國小,新豐,鳳山崎,不是yamazaki .... 每次南行走1高到湖口附近,就要忍受時速2、30的龜速,一路走走停停到新竹系統,雖然只有十幾公里長度,但是塞車還是讓人不舒服。所以很多時候會選擇就在湖口下交流道,轉台1續往西,經鳳崗接濱海台15過南寮,這一路通暢,風景不錯,愉快多了
Thumbnail
第025校: 山崎國小,新豐,鳳山崎,不是yamazaki .... 每次南行走1高到湖口附近,就要忍受時速2、30的龜速,一路走走停停到新竹系統,雖然只有十幾公里長度,但是塞車還是讓人不舒服。所以很多時候會選擇就在湖口下交流道,轉台1續往西,經鳳崗接濱海台15過南寮,這一路通暢,風景不錯,愉快多了
Thumbnail
成立於民國 10 年元旦,前身為清水教育所,本由日本警察機構兼辦,直到光復後才正式轉型為學校,定名卓清國民學校,並於民國 57 年改制為卓清國小。
Thumbnail
成立於民國 10 年元旦,前身為清水教育所,本由日本警察機構兼辦,直到光復後才正式轉型為學校,定名卓清國民學校,並於民國 57 年改制為卓清國小。
Thumbnail
民國 50 年,觀音國民學校高寮分校成立,三年後獨立為「高寮國民學校」,並在實施九年國民教育(民 57)正名為「高寮國民小學」。
Thumbnail
民國 50 年,觀音國民學校高寮分校成立,三年後獨立為「高寮國民學校」,並在實施九年國民教育(民 57)正名為「高寮國民小學」。
Thumbnail
民國 32 年,玉里旭民國民學校長良分校成立,兩年後(民 34 年)分校獨立為長良國民學校,於民國 57 年改名為「長良國民小學」。
Thumbnail
民國 32 年,玉里旭民國民學校長良分校成立,兩年後(民 34 年)分校獨立為長良國民學校,於民國 57 年改名為「長良國民小學」。
Thumbnail
位於雲林縣元長鄉的和平國小,原為「元長國民學校子茂分校」(元長鄉下轄 21 個村,學校就位於子茂村,故為子茂分校),在民國 51 年獨立為「和平國民學校」,最終於民國 57 年改稱為現在的「和平國小」。
Thumbnail
位於雲林縣元長鄉的和平國小,原為「元長國民學校子茂分校」(元長鄉下轄 21 個村,學校就位於子茂村,故為子茂分校),在民國 51 年獨立為「和平國民學校」,最終於民國 57 年改稱為現在的「和平國小」。
Thumbnail
在整理雜物時找到一張竹苗地區地圖,所謂竹苗即新竹縣、市、苗栗縣這三個地方。到底這張地圖是甚麼時候買的?忘記了,只知道是2011年印刷的地圖,但是天爸在2014年前沒有去過新竹或苗栗…這時候只是腦海中浮現出一句話:我們和新竹有個約會,這應該是與新竹的緣份,怪不得我們會搬到新竹去。
Thumbnail
在整理雜物時找到一張竹苗地區地圖,所謂竹苗即新竹縣、市、苗栗縣這三個地方。到底這張地圖是甚麼時候買的?忘記了,只知道是2011年印刷的地圖,但是天爸在2014年前沒有去過新竹或苗栗…這時候只是腦海中浮現出一句話:我們和新竹有個約會,這應該是與新竹的緣份,怪不得我們會搬到新竹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