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設週記 W-03》 軍事建築能讓你吃飯嗎?

《畢設週記 W-03》 軍事建築能讓你吃飯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離島建設條例〉與「還地於民」

金門於戰地政務時期,徵用或佔用民地構築軍事設施。隨著和平到來與戰地政務的解除,於2000年起依據〈離島建設條例〉釋出原徵用、占用土地讓土地所有權人申請購回。軍事設施無用武之地,土地權狀也輾轉歸還於民,地上軍事建物的去留也逐漸飽受爭議。

與農地相伴的廚房

與農地相伴的廚房

軍事碉堡能讓你吃飯嗎?過去有地耕種畜牧,養活一家子,而現在有地依樣畫葫蘆或著興建民宅,但地上多出個不完全理解的建物,不堪現代使用豈能生財?不如拆除掉多一畝地耕種或多幾坪房地價(我自己在MURMUR!?)。

被拆除與掩埋的歷史

三獅山砲陣地,曾刊登於《LIFE雜誌》上的碉堡。〈離島建設條例〉與「還地於民」政策內容均未提出必須拆除才能還地,那為何要以如此手段強制拆除具有歷史價值的史蹟?是軍方加強落實「還地於民」政策?還是民眾決議?

曾刊登《LIFE雜誌》封面的三獅山砲堡

曾刊登《LIFE雜誌》封面的三獅山砲堡

中心崗二營區的親愛堡(已遭拆除)與決心堡(孤拎拎的聳立著),因承包商與縣政府溝通疏失而造成文史的損失。有趣的是承包商為金門在地營建公司,不少建案與金門和國防部相關,我不禁衍生疑問,在地企業對金門史蹟無保留疑慮?是有何利弊關係?

中心崗二營區遭拆除的「親愛堡」

中心崗二營區遭拆除的「親愛堡」

上述疑問,重點不在於找出誰是罪魁禍首,重點是:

金門的軍事歷史與遺址需被普遍重視。

每個人具有對歷史遺址保存的認知,才能避免未來更多憾事。

碉堡就只能是碉堡嗎?

在閱讀與查詢許多金門營區相關的文章資料,我也試著強迫自己換位思考,在各種權衡輕重、利弊得失之下,印象中狹小、陰暗、潮濕與封閉的碉堡會變成什麼?或著說我能讓他成為什麼?

金門一級產業人讓他成為了什麼?

羊咩咩在駐守的營部?連部?

羊咩咩在駐守的營部?連部?

金門縣政府讓他成為了什麼?

石蚵產業文化館

石蚵產業文化館

各種案例讓他成為了什麼?

消失的地景──再造軍事碉堡成為影視基地/力口建築

消失的地景──再造軍事碉堡成為影視基地/力口建築

TIRPITZ/BIG

TIRPITZ/BIG

我想讓他成為甚麼?

嘿嘿!不告訴你!請期待下一篇。

嘿嘿!不告訴你!請期待下一篇。

「還地於民」與「軍事史蹟保存」絕對會是個疑難雜症,案件也絕不僅有這些,我並未對所有遺址都了解,也並未覺得是遺址就非留不可,但就我在金門到處探詢與行走的記憶及經驗,始終對許多軍事建築的拆除抱持質疑。

  • 官裡二營區,155榴砲砲兵營拆除,成為施工廢料堆砌區。
  • 篩斗山 W-062 據點遭拆除,成為失去林木的荒地。


資料來源:

縣府提議 以國有土地換軍事史蹟產權

曾登美雜誌…軍方拆金門三獅山砲堡 前副司令砲轟!

承包商竟把戰地史蹟拆了! 金門縣府急滅火表嚴懲

親愛堡被拆案 縣府將訂工程涉及軍事史蹟處理原則

消失的地景──再造軍事碉堡成為影視基地

TIRPITZ / BIG


avatar-img
金大建築全體
154會員
692內容數
#金大建築15歲 +4了!畢業設計相關的文章,不論是自己的畢業設計、參加宜蘭大評圖的心得、或是相關書籍的閱讀心得,都請在「準備發佈」裡的關鍵字中加上「金大建築15歲」。讓我們來好好回顧我們所接力走過的15年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金大建築全體 的其他內容
哈囉,消失若干時日的我終於浮出水面惹。 與其繼續拖稿,不如還是直球對決吧。
畢設週記|創刊號   你曾想過自己周遭的一切是否為真實嗎?
依照上篇大家的建議,我開始進行大量翻閱資料以及蒐集各個學校的建築畢業設計作品,我打算將案例分析的內容分成4個部分,分析各個作品的相關議題是如何發展、基地選址的方法分析、針對設計的操作手法、最後建築型態的呈現。
利用閒暇空閒體驗小農忙生活的假日農夫隨筆小記錄,為最後一年在宜蘭的建築生活增添多一點點扎實的生活經驗,立志希望有一天可以讓產地到餐桌,大豐收到自己吃不完。
這次的企劃自5月開始陸續採集,7月中與學校的諮商心理師聯繫並請問他可否聽過學長們對畢業的感想後,並以他的專業回應學長姐們。接著,斷斷續續地剪到了月底。 就在疫情的苦悶時刻、就在離校的感傷時刻,也在奧運的胃痛時刻,集結了3位學長與承恩心理師的深刻感受,還有3位學長姊的當下心境,總長30分鐘整的地縛靈報
嘿嘿我讓我終於抓住你了!議題!拜託別再溜走! 寫完此篇的小感想。
哈囉,消失若干時日的我終於浮出水面惹。 與其繼續拖稿,不如還是直球對決吧。
畢設週記|創刊號   你曾想過自己周遭的一切是否為真實嗎?
依照上篇大家的建議,我開始進行大量翻閱資料以及蒐集各個學校的建築畢業設計作品,我打算將案例分析的內容分成4個部分,分析各個作品的相關議題是如何發展、基地選址的方法分析、針對設計的操作手法、最後建築型態的呈現。
利用閒暇空閒體驗小農忙生活的假日農夫隨筆小記錄,為最後一年在宜蘭的建築生活增添多一點點扎實的生活經驗,立志希望有一天可以讓產地到餐桌,大豐收到自己吃不完。
這次的企劃自5月開始陸續採集,7月中與學校的諮商心理師聯繫並請問他可否聽過學長們對畢業的感想後,並以他的專業回應學長姐們。接著,斷斷續續地剪到了月底。 就在疫情的苦悶時刻、就在離校的感傷時刻,也在奧運的胃痛時刻,集結了3位學長與承恩心理師的深刻感受,還有3位學長姊的當下心境,總長30分鐘整的地縛靈報
嘿嘿我讓我終於抓住你了!議題!拜託別再溜走! 寫完此篇的小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