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pstone有「頂石、最後一塊石頭」的意思,進一步指在大學教育的最後端、最顛峰的學習經驗,考驗學生對前端所學知識的掌握度,還必須在知識的基礎上有所「產出」(如果有繼續看下去、陪我走完研究就會發現這定義非常精準),形式上可以像我的選擇:進入實驗室做一個研究,又或是實習、發展出一套衛教計畫等等,是一個極度自由卻又困難的課程。
好啦,就是「畢業製作」啦,這類結合所學和個人特長產出作品的課程以不同名號存在於科系間:畢製、專題、田調、統整課程等等。
而我誤打誤撞地進入了實驗室,就這樣以做研究的形式開始了Capstone Course。
文獻回顧是漏斗般的篩選機制,目的之一是在前期協助確定研究問題。在最開始的時候要盡可能知道在相關領域「所有」的研究,先刷過標題或最多到摘要就好,儘管標題引起好奇或是跟自己研究問題非常切合都不適合在一開始就細讀,否則會花費很多時間卻對該領域缺乏整體性的了解,刷過一陣子後可以開始細讀一兩篇「統整性質」的論文(註一),這類論文是作者統整、濃縮了前人的研究而來,會把現象各個層面交代清楚,其中目前研究的矛盾或是尚未完善之處更要注意,很有可能是自己研究的立足點,經過以上步驟大概會隱約對現象背後的機制、強化或弱化的因子、相關的應用等等有個輪廓,也知道議題在學界被回答的情形。
接下來要進一步收斂。這時候可能就會摸索出自己的研究問題與大綱,看文獻的時候要把他們放在心上,再也不是漫無目的地看,也就是一篇論文中需要畫上螢光筆的不是該研究的結果或是核心問題,而是它跟自己研究的關聯之處、可以借鏡的地方(註二),講究效率之下可以直接看這部分就好,精讀真的非常非常花時間。另一個收斂的方式是該領域的Key person,在前一段大範圍瀏覽時就可以注意是不是有重複出現的人名或是觀察google學術搜尋上的引用次數多寡,這些都可以幫助研究者知道哪個理論或學者是該領域的大眾,當然如果學術淵博本來就知道就跳過這步驟吧。
最後精讀跟自己研究非常切合的文獻時還有另一項目的是讓自己增加實戰經驗。文獻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模板,從如何產生假設、如何讓現有的文獻理論幫假設撐腰、用什麼研究方法驗證假設到如何解釋結果都提供了良好範例,讓沒有做過研究的初學者有良好的模仿對象,可以對一個「成熟、完整」的研究長什麼樣有概念。
當然中間的疑難雜症會非常多,比如說如果只有母語非中文的地區做出來的研究,就必須克服語言問題,或者裡面使用的統計、實驗方法超乎理解範圍那都只能自己克服,因為課程上的設計不會有一個「老師」帶著學生看文獻,而是預設了學生在基礎課程上學會了或是具備自學的能力(這時候就會開始強烈後悔自己為什麼在必修課上沒有超級超級認真XD)
(註一)比方說我想了解”sleep inertia”的現象,那麼我挑來細讀的統整性論文是這篇:Hilditch CJ, McHill AW. Sleep inertia: current insights. Nat Sci Sleep. 2019 Aug 22;11:155-165. doi: 10.2147/NSS.S188911. PMID: 31692489; PMCID: PMC6710480.
(註二)如果我想了解emotional stroop effect都是如何被使用的以及它背後代表的心理機制,那在看文獻上實驗結果就不是重點,而是實驗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