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懼和興奮常常是同一件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最近有件既恐懼又興奮的事出現在我生活裡,引發我強烈感覺,因此來跟大家聊聊情緒,不過書寫的角度恐怕不是「接納、覺察」等等教大家如何對待情緒,我想從更源頭的地方整理生理、認知、行為的交互作用並且看看產生情緒時身體發生了什麼事,大概無法幫助正在看的妳從負面情緒逃離XD
首先,情緒(Emotions)是什麼呢?雖然情緒是私密的主觀感受,但其中還是存在許多相似處,也就是情歌能引發許多人共鳴的原因,雖然分手的情境因人而異,但所引發的「痛苦」情緒卻是差不多的,所伴隨的行為也蠻像的,分手後痛苦的人類常常聽著情歌然後大哭,而不會微笑,再進一步問,情緒為什麼會產生呢?演化論很恰當的說明了情緒的功能在於幫助人類活下去,好比與一個曾經親暱的伴侶分開,不僅斬斷了繁衍的機會還威脅了需要同伴的本能,痛苦的情緒在提醒我們分手不是件好事,因此先總結情緒為「一種主觀的心理狀態,通常伴隨著特定的行為和非自主的生理改變」。
情緒體驗具普世性的原因在於人往往難逃「非自主的身體改變」,生理反應貢獻了情緒相同的基底,不過生理狀態並不會配對到一種特定的情緒標籤,也就是文章的標題所述,產生恐懼和興奮的生理狀態極度相像,都處在生理激活(physiological arousal)中,也就是中樞神經系統的活絡,包含了呼吸急促、心跳加快、汗腺發達等一系列人類為了重要的事情所做的準備,由後腦的網狀結構(reticular formation)掌控,如果將電流導入貓或狗的網狀結構,這隻動物會進入睡眠;如果以波形快速改變的電流來刺激正在睡眠的動物,就可以喚醒牠們,或許可以推論這是一個生物「活著」的狀態。
我的主觀經驗中恐懼與興奮的確是一體兩面的,當我為得到一個東西而興奮的同時也為了失去它而恐懼著,說明著這個人、事、物非常對我很重要,令人感到自己真實的活著。
既然生理狀態是模糊而相似的,那許多特定的情緒如恐懼、興奮、緊張、開心,又是怎麼出現的呢?畢竟如果情緒反應都相似,那就難以解釋人無法理解別人心情的情況,下圖是Schachter's cognitive attribution的模型:
在知覺到刺激後,人們會產生生理反應和特定情緒,前者決定情緒的強度作為基底,再來根據當下環境和過去經驗解讀成特定的情緒,而這整個過程又會回過頭來形塑認知,影響下一次情緒的解讀,Schachter在實驗中替受試者施打了腎上腺素,A組人施打後坐在一個非常生氣的人旁邊;B組則坐在快樂的人旁邊,結果在事後訪談中,A組較可能說自己感到興奮;B組人則傾向於說自己憤怒或挫折,說明了我們對情境的解讀決定了經歷的情緒內容,生理反應決定了情緒反應的強度。
當然情緒理論並沒有共識,Schahter的預設也常常受到批評和挑戰,學界並不能肯定究竟生理和感受哪個先出現變化,因此我更想下的結論是:
恐懼或興奮像指南針,它明白昭示了心之所向,帶我們面對真正想要的東西,無從逃避。
參考書目:
S. Marc Breedlove Neil V. Watson (2016). Behavioral Neuroscience (8th Ed.).
avatar-img
6會員
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談談做研究的真實動機和越級打怪會有什麼結果。
解釋什麼是capstone course,還有說說文獻回顧上我踩過的一堆坑。
談談做研究的真實動機和越級打怪會有什麼結果。
解釋什麼是capstone course,還有說說文獻回顧上我踩過的一堆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情緒(Emotions)、感受(Feelings)和心情(Moods)是我們日常體驗的三種不同心理狀態。理解它們的差異,有助於我們更清晰地認識自己的內心世界。 ▋情緒(Emotions) 情緒是一種強烈且短暫的反應,通常針對特定事件或刺激產生,並伴隨生理上的變化,具有普遍性和跨文化的共通
Thumbnail
從何時我們開始能「感受到」情緒呢?害怕可能是最古老的,也是被研究最多的情緒,它源自於生存本能,甚至在昆蟲上也能觀察到恐懼的行為。近年來,對於情緒研究數量呈爆炸式成長,但在這之前,情緒議題在科學領域其實長期被忽視,研究數量相當稀少。
Thumbnail
心理學有一個詞叫「rumination」(縈思),在這裡指人類像反芻食物一樣,不斷地在腦中重播負面事件,沉溺於負面情緒之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縈思的傾向,尤其是負面事件剛發生的時候。但這樣的人並不一定是心理韌性不夠強。我認為的其中一個可能是,我們只是太過認真看待世界,輕易就將自己毫無保留交付出去。
Thumbnail
何謂情緒? 情緒英文是emotion,代表流動在我們身體的能量。 當我們受到刺激,引發出內心感受、身體反應、想法與行動,就是情緒。 例如某人踏進後巷時,遇到一隻看來很兇惡的狗(刺激),覺得十分害怕,擔心自己被咬傷(內心感受和想法),不禁心跳加速和顫抖(身體反應),最終決定急步繞路離開(行動)。 情
Thumbnail
情緒與理性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但如何平衡這兩者是我們面臨的主要挑戰。理解情緒的特性和理性的真正含義,可以幫助我們做出更明智的決策,避免被情緒牽著走。 一、情緒的特性與影響 情緒的波動性: 情緒就像失控的野馬或燒不靈的野火,一旦不加以控制,會迅速蔓延並影響我們周圍的人。情緒的波動性使得
人的情緒大略可分成喜怒哀懼憫。基本上,我的想法是人的一切行事動力,都是為解決自己的情緒反應而來,而人為了應付情緒產生的反應,表現出來的,就是我們的外在行為,一連串的行為累積,就是我們的人格表現。 情緒,而非理性,是帶動我們一切行為的動力,理性只是要滿足或解決情緒反應的必需工具。
人的情緒反應大略有喜(好大喜功,強烈榮譽感,高欲求)、怒(容易被激怒,富有正義感)、哀(憂鬱,無助)、懼(焦慮,個性敏感)、憫(同情心)。除了喜與憫這兩種感覺讓我們感覺舒服平順外,另外的怒哀懼,都會讓我們覺得痛苦不舒服。雖然有名的存在主義哲學家沒有明白指出它們和存在主義有密切關係,但我是覺得情緒反應
Thumbnail
恐懼是一種強大且生存本能的情緒,我們面對未知或觸及自己的無形標準時,通常會感到恐懼。本文探討了恐懼的原因、面對恐懼的方法以及每個人對恐懼的獨特感受和反應,並提供了一個方法來幫助讀者理解恐懼來源並找出解決方式。
Thumbnail
恐慌是一種強烈恐懼的感受,害怕且慌張。與一般害怕、恐懼不同的是,感到害怕、恐懼時,我們的壓力與情緒對象是很明確的,但恐慌出現時,我們卻更多的是感受到恐懼本身,我們會有心跳加速、呼吸短促、喘不過氣、梗塞作嘔感、暈眩、窒息感、發抖等等這類的感覺......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情緒(Emotions)、感受(Feelings)和心情(Moods)是我們日常體驗的三種不同心理狀態。理解它們的差異,有助於我們更清晰地認識自己的內心世界。 ▋情緒(Emotions) 情緒是一種強烈且短暫的反應,通常針對特定事件或刺激產生,並伴隨生理上的變化,具有普遍性和跨文化的共通
Thumbnail
從何時我們開始能「感受到」情緒呢?害怕可能是最古老的,也是被研究最多的情緒,它源自於生存本能,甚至在昆蟲上也能觀察到恐懼的行為。近年來,對於情緒研究數量呈爆炸式成長,但在這之前,情緒議題在科學領域其實長期被忽視,研究數量相當稀少。
Thumbnail
心理學有一個詞叫「rumination」(縈思),在這裡指人類像反芻食物一樣,不斷地在腦中重播負面事件,沉溺於負面情緒之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縈思的傾向,尤其是負面事件剛發生的時候。但這樣的人並不一定是心理韌性不夠強。我認為的其中一個可能是,我們只是太過認真看待世界,輕易就將自己毫無保留交付出去。
Thumbnail
何謂情緒? 情緒英文是emotion,代表流動在我們身體的能量。 當我們受到刺激,引發出內心感受、身體反應、想法與行動,就是情緒。 例如某人踏進後巷時,遇到一隻看來很兇惡的狗(刺激),覺得十分害怕,擔心自己被咬傷(內心感受和想法),不禁心跳加速和顫抖(身體反應),最終決定急步繞路離開(行動)。 情
Thumbnail
情緒與理性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但如何平衡這兩者是我們面臨的主要挑戰。理解情緒的特性和理性的真正含義,可以幫助我們做出更明智的決策,避免被情緒牽著走。 一、情緒的特性與影響 情緒的波動性: 情緒就像失控的野馬或燒不靈的野火,一旦不加以控制,會迅速蔓延並影響我們周圍的人。情緒的波動性使得
人的情緒大略可分成喜怒哀懼憫。基本上,我的想法是人的一切行事動力,都是為解決自己的情緒反應而來,而人為了應付情緒產生的反應,表現出來的,就是我們的外在行為,一連串的行為累積,就是我們的人格表現。 情緒,而非理性,是帶動我們一切行為的動力,理性只是要滿足或解決情緒反應的必需工具。
人的情緒反應大略有喜(好大喜功,強烈榮譽感,高欲求)、怒(容易被激怒,富有正義感)、哀(憂鬱,無助)、懼(焦慮,個性敏感)、憫(同情心)。除了喜與憫這兩種感覺讓我們感覺舒服平順外,另外的怒哀懼,都會讓我們覺得痛苦不舒服。雖然有名的存在主義哲學家沒有明白指出它們和存在主義有密切關係,但我是覺得情緒反應
Thumbnail
恐懼是一種強大且生存本能的情緒,我們面對未知或觸及自己的無形標準時,通常會感到恐懼。本文探討了恐懼的原因、面對恐懼的方法以及每個人對恐懼的獨特感受和反應,並提供了一個方法來幫助讀者理解恐懼來源並找出解決方式。
Thumbnail
恐慌是一種強烈恐懼的感受,害怕且慌張。與一般害怕、恐懼不同的是,感到害怕、恐懼時,我們的壓力與情緒對象是很明確的,但恐慌出現時,我們卻更多的是感受到恐懼本身,我們會有心跳加速、呼吸短促、喘不過氣、梗塞作嘔感、暈眩、窒息感、發抖等等這類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