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懼和興奮常常是同一件事

2022/03/06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最近有件既恐懼又興奮的事出現在我生活裡,引發我強烈感覺,因此來跟大家聊聊情緒,不過書寫的角度恐怕不是「接納、覺察」等等教大家如何對待情緒,我想從更源頭的地方整理生理、認知、行為的交互作用並且看看產生情緒時身體發生了什麼事,大概無法幫助正在看的妳從負面情緒逃離XD
首先,情緒(Emotions)是什麼呢?雖然情緒是私密的主觀感受,但其中還是存在許多相似處,也就是情歌能引發許多人共鳴的原因,雖然分手的情境因人而異,但所引發的「痛苦」情緒卻是差不多的,所伴隨的行為也蠻像的,分手後痛苦的人類常常聽著情歌然後大哭,而不會微笑,再進一步問,情緒為什麼會產生呢?演化論很恰當的說明了情緒的功能在於幫助人類活下去,好比與一個曾經親暱的伴侶分開,不僅斬斷了繁衍的機會還威脅了需要同伴的本能,痛苦的情緒在提醒我們分手不是件好事,因此先總結情緒為「一種主觀的心理狀態,通常伴隨著特定的行為和非自主的生理改變」。
情緒體驗具普世性的原因在於人往往難逃「非自主的身體改變」,生理反應貢獻了情緒相同的基底,不過生理狀態並不會配對到一種特定的情緒標籤,也就是文章的標題所述,產生恐懼和興奮的生理狀態極度相像,都處在生理激活(physiological arousal)中,也就是中樞神經系統的活絡,包含了呼吸急促、心跳加快、汗腺發達等一系列人類為了重要的事情所做的準備,由後腦的網狀結構(reticular formation)掌控,如果將電流導入貓或狗的網狀結構,這隻動物會進入睡眠;如果以波形快速改變的電流來刺激正在睡眠的動物,就可以喚醒牠們,或許可以推論這是一個生物「活著」的狀態。
我的主觀經驗中恐懼與興奮的確是一體兩面的,當我為得到一個東西而興奮的同時也為了失去它而恐懼著,說明著這個人、事、物非常對我很重要,令人感到自己真實的活著。
既然生理狀態是模糊而相似的,那許多特定的情緒如恐懼、興奮、緊張、開心,又是怎麼出現的呢?畢竟如果情緒反應都相似,那就難以解釋人無法理解別人心情的情況,下圖是Schachter's cognitive attribution的模型:
在知覺到刺激後,人們會產生生理反應和特定情緒,前者決定情緒的強度作為基底,再來根據當下環境和過去經驗解讀成特定的情緒,而這整個過程又會回過頭來形塑認知,影響下一次情緒的解讀,Schachter在實驗中替受試者施打了腎上腺素,A組人施打後坐在一個非常生氣的人旁邊;B組則坐在快樂的人旁邊,結果在事後訪談中,A組較可能說自己感到興奮;B組人則傾向於說自己憤怒或挫折,說明了我們對情境的解讀決定了經歷的情緒內容,生理反應決定了情緒反應的強度。
當然情緒理論並沒有共識,Schahter的預設也常常受到批評和挑戰,學界並不能肯定究竟生理和感受哪個先出現變化,因此我更想下的結論是:
恐懼或興奮像指南針,它明白昭示了心之所向,帶我們面對真正想要的東西,無從逃避。
參考書目:
S. Marc Breedlove Neil V. Watson (2016). Behavioral Neuroscience (8th Ed.).
    6會員
    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