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懼和興奮常常是同一件事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最近有件既恐懼又興奮的事出現在我生活裡,引發我強烈感覺,因此來跟大家聊聊情緒,不過書寫的角度恐怕不是「接納、覺察」等等教大家如何對待情緒,我想從更源頭的地方整理生理、認知、行為的交互作用並且看看產生情緒時身體發生了什麼事,大概無法幫助正在看的妳從負面情緒逃離XD

首先,情緒(Emotions)是什麼呢?雖然情緒是私密的主觀感受,但其中還是存在許多相似處,也就是情歌能引發許多人共鳴的原因,雖然分手的情境因人而異,但所引發的「痛苦」情緒卻是差不多的,所伴隨的行為也蠻像的,分手後痛苦的人類常常聽著情歌然後大哭,而不會微笑,再進一步問,情緒為什麼會產生呢?演化論很恰當的說明了情緒的功能在於幫助人類活下去,好比與一個曾經親暱的伴侶分開,不僅斬斷了繁衍的機會還威脅了需要同伴的本能,痛苦的情緒在提醒我們分手不是件好事,因此先總結情緒為「一種主觀的心理狀態,通常伴隨著特定的行為和非自主的生理改變」。

情緒體驗具普世性的原因在於人往往難逃「非自主的身體改變」,生理反應貢獻了情緒相同的基底,不過生理狀態並不會配對到一種特定的情緒標籤,也就是文章的標題所述,產生恐懼和興奮的生理狀態極度相像,都處在生理激活(physiological arousal)中,也就是中樞神經系統的活絡,包含了呼吸急促、心跳加快、汗腺發達等一系列人類為了重要的事情所做的準備,由後腦的網狀結構(reticular formation)掌控,如果將電流導入貓或狗的網狀結構,這隻動物會進入睡眠;如果以波形快速改變的電流來刺激正在睡眠的動物,就可以喚醒牠們,或許可以推論這是一個生物「活著」的狀態。

我的主觀經驗中恐懼與興奮的確是一體兩面的,當我為得到一個東西而興奮的同時也為了失去它而恐懼著,說明著這個人、事、物非常對我很重要,令人感到自己真實的活著。

既然生理狀態是模糊而相似的,那許多特定的情緒如恐懼、興奮、緊張、開心,又是怎麼出現的呢?畢竟如果情緒反應都相似,那就難以解釋人無法理解別人心情的情況,下圖是Schachter's cognitive attribution的模型:

raw-image

在知覺到刺激後,人們會產生生理反應和特定情緒,前者決定情緒的強度作為基底,再來根據當下環境和過去經驗解讀成特定的情緒,而這整個過程又會回過頭來形塑認知,影響下一次情緒的解讀,Schachter在實驗中替受試者施打了腎上腺素,A組人施打後坐在一個非常生氣的人旁邊;B組則坐在快樂的人旁邊,結果在事後訪談中,A組較可能說自己感到興奮;B組人則傾向於說自己憤怒或挫折,說明了我們對情境的解讀決定了經歷的情緒內容,生理反應決定了情緒反應的強度。

當然情緒理論並沒有共識,Schahter的預設也常常受到批評和挑戰,學界並不能肯定究竟生理和感受哪個先出現變化,因此我更想下的結論是:

恐懼或興奮像指南針,它明白昭示了心之所向,帶我們面對真正想要的東西,無從逃避。

參考書目:

S. Marc Breedlove Neil V. Watson (2016). Behavioral Neuroscience (8th Ed.).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安的沙龍
6會員
5內容數
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1/01
一點點上榜跟落榜的小心情,內附判斷自己容不容易考上的小方法供參考
2024/01/01
一點點上榜跟落榜的小心情,內附判斷自己容不容易考上的小方法供參考
2021/08/11
2021/08/11
2021/07/25
談談做研究的真實動機和越級打怪會有什麼結果。
Thumbnail
2021/07/25
談談做研究的真實動機和越級打怪會有什麼結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情緒有時候可以被視為一種幻覺,因為它們源自於我們的預測。情緒使我們能夠理解他人的言語,透過回憶過去來猜測現在類似的情境,例如,看他人的手勢來猜想他的動機...
Thumbnail
情緒有時候可以被視為一種幻覺,因為它們源自於我們的預測。情緒使我們能夠理解他人的言語,透過回憶過去來猜測現在類似的情境,例如,看他人的手勢來猜想他的動機...
Thumbnail
情緒, 你有因情緒而苦而痛而活嗎。 人類的情緒有很多種 快樂 激動 驚喜 興奮 滿足 期待 得意 感動 驕傲 自信 幸福 愛 痛苦 絕望 焦慮 憂鬱 失望 矛盾 愧疚 自卑 恐懼 憤怒 悲傷 沮喪 厭倦 不安 嫉妒 孤單 恨 動盪的社會 思緒交雜的世界 情感交織的宇宙 你出不來 也動不了 所以啊
Thumbnail
情緒, 你有因情緒而苦而痛而活嗎。 人類的情緒有很多種 快樂 激動 驚喜 興奮 滿足 期待 得意 感動 驕傲 自信 幸福 愛 痛苦 絕望 焦慮 憂鬱 失望 矛盾 愧疚 自卑 恐懼 憤怒 悲傷 沮喪 厭倦 不安 嫉妒 孤單 恨 動盪的社會 思緒交雜的世界 情感交織的宇宙 你出不來 也動不了 所以啊
Thumbnail
情緒是什麼?為什麼我們會有情緒?我們該怎麼控制情緒? 我們習以為常地將情緒分門別類,認為情緒就是外在事件引發的內心感受,試圖找出、區分並定義每一種情緒,以為找到它就能控制它。我們總是告訴自己要控制情緒,不要讓負面情緒爆發出來。但有沒有可能,我要找的東西根本不在我的腦裡?
Thumbnail
情緒是什麼?為什麼我們會有情緒?我們該怎麼控制情緒? 我們習以為常地將情緒分門別類,認為情緒就是外在事件引發的內心感受,試圖找出、區分並定義每一種情緒,以為找到它就能控制它。我們總是告訴自己要控制情緒,不要讓負面情緒爆發出來。但有沒有可能,我要找的東西根本不在我的腦裡?
Thumbnail
如果你覺得標題看起來很矛盾,讓我為你解釋為什麼其實很合理。
Thumbnail
如果你覺得標題看起來很矛盾,讓我為你解釋為什麼其實很合理。
Thumbnail
我會痛苦,你也會痛苦,好巧喔,他也會痛苦,好像每個人都會痛苦,怎麼這麼巧? 可不可以解讀,痛苦的情緒機制是內建在人類的腦中,只要去觸發它,就會感覺痛苦。其他如憤怒、愉快、沮喪,其他的情緒,也如出一轍,是一整套內建在腦中的情緒機制,只要你去觸發,情緒就會跑出來,人是〝被〞情緒的。這樣的解讀,合理嗎?
Thumbnail
我會痛苦,你也會痛苦,好巧喔,他也會痛苦,好像每個人都會痛苦,怎麼這麼巧? 可不可以解讀,痛苦的情緒機制是內建在人類的腦中,只要去觸發它,就會感覺痛苦。其他如憤怒、愉快、沮喪,其他的情緒,也如出一轍,是一整套內建在腦中的情緒機制,只要你去觸發,情緒就會跑出來,人是〝被〞情緒的。這樣的解讀,合理嗎?
Thumbnail
許多人認為情緒是不理智的,做決策就是要拿掉情緒、理性的考量,但情緒和理性邏輯的關係是密不可分地,情緒的存在是幫助我們做出更有效率的決定。任何的情緒存在,都是有其目的與功能的!《情緒賽局》這本書在講的是決策背後的情緒機制,想要不被情緒左右,就是去了解它。情緒其實是在釋放訊號,讓我們可以更有效地協調彼此
Thumbnail
許多人認為情緒是不理智的,做決策就是要拿掉情緒、理性的考量,但情緒和理性邏輯的關係是密不可分地,情緒的存在是幫助我們做出更有效率的決定。任何的情緒存在,都是有其目的與功能的!《情緒賽局》這本書在講的是決策背後的情緒機制,想要不被情緒左右,就是去了解它。情緒其實是在釋放訊號,讓我們可以更有效地協調彼此
Thumbnail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情緒在人類文明裡變得避之唯恐不及,當我們再說一個人有情緒時就好像在責備他,只有平靜、穩定的人才是健康的,甚至還會覺得這個人很了不起!然而平靜穩定的人是真正的面對情緒後的穩定,還是掩藏情緒假裝看不到?今天這篇文章想帶大家看見情緒背後真正的目的與價值!
Thumbnail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情緒在人類文明裡變得避之唯恐不及,當我們再說一個人有情緒時就好像在責備他,只有平靜、穩定的人才是健康的,甚至還會覺得這個人很了不起!然而平靜穩定的人是真正的面對情緒後的穩定,還是掩藏情緒假裝看不到?今天這篇文章想帶大家看見情緒背後真正的目的與價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