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很卡的文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論文距離完成進入倒數階段...(如果順利的話啦,心裡多少還是有點不真實感)

目前論述鋪陳&結論等整體架構大致上出來了,但文獻回顧、論證的撰寫都還是不完整,最後一哩路還要一大段呢!

看著「Thesis 碩論」資料夾裡「Literature 文獻」存放有約莫80個文件檔案,扣掉一些判決、報告類文章,剩下中英文學術期刊、書籍、學位論文、等大致上遵守學術格式的文章應該有約70個。

但我真的引註進論文初稿者,或許不到一半,想起就覺得苦惱...(footnote 看起來煞有介事地超過100個了,但其中有不少來自法規、新聞、權威出版單位的名詞解釋等網站、或同一份文獻的不同部分,抑或是注釋而非引註)

一方面我知道那些認真嚴謹寫論文的學長姐們,讀過的文獻若說有我的2+倍也不為過。

另一方面,當指導說我較擅長挖掘新穎觀點、做出開創嘗試,但文獻讀得太少是我的弱項,會讓論述基礎不穩時,心裡實在有種糾結和不甘!覺得自己不是不讀書,是不知怎地,每每要「證明筆者有讀文獻」就卡卡,很難把讀過的東西呈現成文字。(當然,或許我僅在為自己功夫做得不夠扎實自圓其說啦)

還有一方面是,過往被指出會誤用其他文獻裡的概念這點,也多少造成了心理的門檻。

指導認為,我擅長的文字風格具有「對象性」(但這份碩論不是以這樣的體裁撰寫),談話(有個對象)似乎也較有助於我整理思緒,所以建議我多跟別人「講」、「討論」我的論文,來梳理自己的頭緒。

不過,這樣的建議做法令我陷入某種兩難。首先,若每次卡卡我都想討論,每週甚至每2、3天的頻率都有可能,誰有意願呢?且這位(些)聽者或許需有點基礎知識,如此在理解的時候較不至於難以進入狀況。接著,具備 #批判式反饋的操作經驗,也就是說,即使沒有全然理解我的論述,也能在僅抓到些許重點的前提下便提問——無論究竟提問屬「確認聽者理解資訊是否正確」或「針對問題意識、假設、論點、論證方式等提出偏分析性問題」哪類——感覺似乎找研究生、有過寫論文經驗、做(過)研究工作,或至少很常進行思辯的親友討論,比較不至於過度耗費心力,聊起來較有來有往?最後是,不曉得社會科學類論文,找自然科學類論文研究經驗的人來講,會不會由於學術體系較為不同而不適合呢?

感受愈來愈強烈的還有,質性和量化研究在內容編排、分析鋪陳和結論收束的撰寫上,風格實在非常不同。

量化論文(至少目前碰巧讀過的)通常只有「文獻回顧/探討」會有滿滿的文獻引註;「討論」基本上就是分析數據、比對有無符合假設;然後一點文獻提跟前人研究哪裡有類似結果、哪些沒有。

質性論文則除了「結論」那邊通常因為就是把前面的分析再次摘要總結、強調研究發現,所以內容相對「乾淨」之外,常常見到從「文獻回顧/探討」一路到「討論」都穿插著不少文獻引註...對我而言著實容易霧裡看花,一不小心就迷路呀!

近日瘋狂讀、寫、讀、寫的狀態,其實屏除部分令人挫折沮喪的環節,整體而言蠻喜歡「熱切知識生產」的那個自己~(即使現在還是不成熟的那種)

能夠安然地處在電腦前不斷嘗試分類、重組、混搭、分析各種資訊和知識,某程度其實算有趣!

雖然絞盡腦汁或腦內風暴(brainstorming)過程有時候真地頗為 #孤單寂寞覺得冷,但未來若能以此維生(此不單指學者一途,我對文獻這麼沒耐心,實在不確定...總之對各選項仍保持開放)——亦步亦趨或披荊斬棘地往前 #推進社會文化,而人際互動上與商業、政治等領域相比或許密度較低品質較純粹——似乎也是種幸福。

希望最終能掌握到適合自己的方法來因應其中那些困難的狀況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oyance 瞧焉思的沙龍
27會員
50內容數
性,別騷動? 性別,騷動。 性別騷,動!
2024/01/26
這一段的笑點可能是: (1) 身體任何部位流血都不可能像月經一樣啊! (2) 切除性器官導致下面出血聽起來好慘;月經雖然帶著重要的生物上意義,但大部份時候讓女性感到不方便與難為情。兩件事聽起來似乎都不是讓人太開心——生理女性笑可能是因為難以理解誰會想擁有月經?生理男性笑可能是連結到自我的閹割焦慮..
Thumbnail
2024/01/26
這一段的笑點可能是: (1) 身體任何部位流血都不可能像月經一樣啊! (2) 切除性器官導致下面出血聽起來好慘;月經雖然帶著重要的生物上意義,但大部份時候讓女性感到不方便與難為情。兩件事聽起來似乎都不是讓人太開心——生理女性笑可能是因為難以理解誰會想擁有月經?生理男性笑可能是連結到自我的閹割焦慮..
Thumbnail
2023/06/20
「人帥真好,人醜性騷擾」在描述性騷擾行為上,雖生動卻相當不正確。 這句話沒有表達出來的前提是:當Y基於某原因而對X做出了「未先明確徵得X同意(consent)的行為」,這行為對X而言「越過某條身體界線或心理界限」(以下統稱「界線」),而X於「消化/處理」(process)此疑似性騷擾的行為時...
Thumbnail
2023/06/20
「人帥真好,人醜性騷擾」在描述性騷擾行為上,雖生動卻相當不正確。 這句話沒有表達出來的前提是:當Y基於某原因而對X做出了「未先明確徵得X同意(consent)的行為」,這行為對X而言「越過某條身體界線或心理界限」(以下統稱「界線」),而X於「消化/處理」(process)此疑似性騷擾的行為時...
Thumbnail
2023/06/04
要說「性騷擾零容忍」很容易,要訂立一個性騷擾事件處理流程也不困難(通常名稱會長成「性別平等...」),真正的問題在於——發生疑似性騷擾時,主管、人資、幹部能否不受到「#完美被害人迷思」(myth of an ideal victim)影響, (1) 立刻確實地介入保護疑似受害者,(2) 並啟動調查。
Thumbnail
2023/06/04
要說「性騷擾零容忍」很容易,要訂立一個性騷擾事件處理流程也不困難(通常名稱會長成「性別平等...」),真正的問題在於——發生疑似性騷擾時,主管、人資、幹部能否不受到「#完美被害人迷思」(myth of an ideal victim)影響, (1) 立刻確實地介入保護疑似受害者,(2) 並啟動調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的論文題目是「面對寫作瓶頸:小說作家轉化學習歷程之研究」,採用的是質性研究法,在七、八月分別訪問了六位作家,但因為很懶(也因為前一陣子眼睛有點問題),拖到十月才開始整理逐字稿。 整理逐字稿真的很累人啊!那怕是下筆行雲流水的作家,實際上聽錄音檔就會發現有大量口語贅字,畢竟聊天跟演講還是不同,但聊天
Thumbnail
我的論文題目是「面對寫作瓶頸:小說作家轉化學習歷程之研究」,採用的是質性研究法,在七、八月分別訪問了六位作家,但因為很懶(也因為前一陣子眼睛有點問題),拖到十月才開始整理逐字稿。 整理逐字稿真的很累人啊!那怕是下筆行雲流水的作家,實際上聽錄音檔就會發現有大量口語贅字,畢竟聊天跟演講還是不同,但聊天
Thumbnail
寫論文是一個奇怪的工作。 上上個星期終於完成了一篇期刊論文的草稿,然後作為通訊作者把文章提交到期刊的收稿系統裡面了。途中經歷了很多關卡,最後交稿之後不禁思考,如果待在學術界的話,這輩子會重複多少次這樣的歷程呢,想想覺得有點可怕。 第一關:英文寫作 我對我自己的英文寫作不是很有信心,先前考公務員
Thumbnail
寫論文是一個奇怪的工作。 上上個星期終於完成了一篇期刊論文的草稿,然後作為通訊作者把文章提交到期刊的收稿系統裡面了。途中經歷了很多關卡,最後交稿之後不禁思考,如果待在學術界的話,這輩子會重複多少次這樣的歷程呢,想想覺得有點可怕。 第一關:英文寫作 我對我自己的英文寫作不是很有信心,先前考公務員
Thumbnail
《取材.執筆.推敲》對創作必經的三個階段,提出了應該要注意的重點,雖然不見得對所有的寫作文體、題材都適用,但其中仍有許多讓我產生共鳴之處。
Thumbnail
《取材.執筆.推敲》對創作必經的三個階段,提出了應該要注意的重點,雖然不見得對所有的寫作文體、題材都適用,但其中仍有許多讓我產生共鳴之處。
Thumbnail
嘿親愛的,你還好嗎? 畢業轉眼已半年,但當時寫論文的焦慮與不安仍記憶猶新。於此也希望用這篇文,陪伴曾經跟我一樣論文波折不斷且時常失眠的你們。於下,會列出五大指引,這些指引並不是教導論文如何寫作,更多的是如何面對焦慮,並學習與寫論的自己共處。此篇文獻給你們,也獻給寫論時那個徬徨無助的自己。 ✾ 選個自
Thumbnail
嘿親愛的,你還好嗎? 畢業轉眼已半年,但當時寫論文的焦慮與不安仍記憶猶新。於此也希望用這篇文,陪伴曾經跟我一樣論文波折不斷且時常失眠的你們。於下,會列出五大指引,這些指引並不是教導論文如何寫作,更多的是如何面對焦慮,並學習與寫論的自己共處。此篇文獻給你們,也獻給寫論時那個徬徨無助的自己。 ✾ 選個自
Thumbnail
不小心又亂抓了些片段,真的是想到什麼寫什麼,看不懂想表達什麼是正常的。
Thumbnail
不小心又亂抓了些片段,真的是想到什麼寫什麼,看不懂想表達什麼是正常的。
Thumbnail
目前論述鋪陳&結論等整體架構大致上出來了,但文獻回顧、論證的撰寫都還是不完整,最後一哩路還要一大段呢!當指導說我較擅長挖掘新穎觀點、做出開創嘗試,但文獻讀得太少是我的弱項,會讓論述基礎不穩時,心裡實在有種糾結和不甘! 希望最終能掌握到適合自己的方法來因應其中那些困難的狀況 ~"~
Thumbnail
目前論述鋪陳&結論等整體架構大致上出來了,但文獻回顧、論證的撰寫都還是不完整,最後一哩路還要一大段呢!當指導說我較擅長挖掘新穎觀點、做出開創嘗試,但文獻讀得太少是我的弱項,會讓論述基礎不穩時,心裡實在有種糾結和不甘! 希望最終能掌握到適合自己的方法來因應其中那些困難的狀況 ~"~
Thumbnail
抱持著「好事會繼續發生在路上」的信念,轉而投入今天要做的報告,但由於製作這份報告時,我採取的作法是「文本精讀法」對文本中,出現的缺漏(不是文字上的缺漏,而是內容中,對於事件的陳述,過於簡要,而省略細節,出現跳躍式的敘述等)我不想在簡報中,做我的詮釋與補足,於是就如實呈現專書的內容,並加以註記、摘要。
Thumbnail
抱持著「好事會繼續發生在路上」的信念,轉而投入今天要做的報告,但由於製作這份報告時,我採取的作法是「文本精讀法」對文本中,出現的缺漏(不是文字上的缺漏,而是內容中,對於事件的陳述,過於簡要,而省略細節,出現跳躍式的敘述等)我不想在簡報中,做我的詮釋與補足,於是就如實呈現專書的內容,並加以註記、摘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