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甘命運的奮力一擊──讀李昂《殺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林市在恍惚中想給自己冤屈的母親燒香祭奠,這些行為卻不被陳江水理解,他照例用性暴力制伏林市,林市哭喊著「不要幹我阿母」,陳江水卻說「我幹你老母,還要幹你呢!」

我小時候(可能國中還高中)就讀過李昂的《北港香爐人人插》,這本書在當時還是挺有名的,但是當時年紀太小了讀不懂。這次買書的時候順手買了她的這本比較早的名作《殺夫》,看完之後覺得可能自己還是不曉得自己是否讀懂了。

寫作背景

李昂採用現代主義的手法改寫「詹周氏殺夫」舊聞,過去社會氛圍裡,婦人殺夫的事件還是偶然可見,不過通常會被認為「無奸不成殺」,女子會殺了自己的丈夫,一定是因為有姦夫的幫助(或鼓動)。然而「詹周氏殺夫」這個故事裡,婦人殺夫卻不是因為姦情,而是丈夫在日常生或中的壓迫和暴力。

李昂把這個故事改放在鹿港小鎮上,用更加詭譎而魔幻的筆法描寫被生活步步逼入絕路的婦人心境。主角林市是個可憐的女人,小時候和守寡的母親在各方逼迫下流落到破爛的祠堂討生活,母親卻被軍人用飯糰誘姦,林市跑去向叔叔求救,沒想到母親就在親族的逼迫下喪命。(書中沒有寫得很死,但大致是這個意思)

《殺夫》故事內容概述

林市寄住在叔叔家慢慢長大,但缺乏女性親長照顧的她慢慢展露了各種問題。叔叔決定早早的把她嫁給附近一位殺豬的四十歲大叔陳江水,林市就這麼過了門做新娘,沒有舉辦婚禮。一開始林市的婚姻生活還算是比較「幸福」的,陳江水殺豬維生,家裡的食糧充足,甚至經常有肉可以吃,原本身形單薄的林市身材逐漸豐腴了起來。陳江水在單身時代經常光顧風化場所,喜歡女人叫床的聲音,也自豪於自己的性能力。他用可以說是「姦近殺」的方式暴力的對待林市,每天享受林市的身體。林市對於這樣的丈夫很是恐懼,用一種卑怯的態度面對他,努力打理著家務。

他們家的土坯房隔壁鄰居有一位婆婆阿罔官,她在林市初夜之後像個女性長輩般,給她塗抹傷口的外用藥,也帶她去村裡女人洗衣服的地方,教她如何跟眾人社交,東家長西家短,說各家的八卦和壞話。林市以為阿罔官是好人,然而傷害她最深的也是阿罔官。阿罔官在背後嘲諷林市「傳十里」的叫床聲,向鄰里散布林市母親與軍人私通,不守婦德,而敗壞血統自然也繼承到女兒這裡。阿罔官和自己的媳婦不合,但她的媳婦做討海的工作,有經濟能力,敢於頂撞婆婆。在一次的爭吵中,阿罔官被媳婦的嘲諷逼得說不出話,儘管自己的兒子狠狠揍了媳婦,阿罔官卻選擇在當晚上吊自殺。

救了阿罔官的是睡在隔壁的陳江水和林市。然而隨著這個事件來的卻是更多詭譎的變化,鄰里婦女們教林市要多拜拜避邪,林市變得越來越迷信。林市嘗試以「生理期」的藉口避開陳江水的行房要求,陳江水識破之後強暴了她,後來有一次真的遇到了生理期。對於屠宰業的人來說,女人的經血是不祥的象徵,陳江水在工作的過程中體會到了他所相信和不相信的事物。工作結束之後,陳江水沒有直接回家,反而去了婚前常去的妓女戶。跟他相好的妓女金花早年死了丈夫,沒有孩子,家裡只有一個婆婆。中年的金花很快就要不做了,準備回鄉種田領養小孩過日子。陳江水和金花的互動自然、平等而有情義,比他和林市的互動更像夫妻。

隨著時間過去,陳江水越來越不待見林市。他開始越來越不常回家,帶回家的食物也越來越少。原本被養得白胖嬌嫩的林市恐懼鄰里的閒言閒語,不敢跟眾人一起洗衣閒聊,不敢睡午覺,不敢在行房時大喊出聲。陳江水不喜歡這樣的林市,嘗試用食物控制她,強迫她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行房。林市偶然間發現,每當她跟陳江水糾纏的時候,阿罔官總是在看著或聽著他們。

林市越來越恍惚,她嘗試用自己的方式尋找出路,她用初夜後陳江水賞賜給她的錢養了一窩小鴨,準備養大了撿蛋賣肉換點錢,沒想到陳江水發現之後用殺豬刀把鴨子全殺了。林市吃光了家裡所有的存糧,悲慘的向街上的討海人詢問工作,鄰里只給了她一些食物,等陳江水回家之後,他陰著臉叫她跟著他一起去殺豬。林市在恍惚中想給自己冤屈的母親燒香祭奠,這些行為卻不被陳江水理解,他照例用性暴力制伏林市,林市哭喊著「不要幹我阿母」,陳江水卻說「我幹你老母,還要幹你呢!」

半夜林市醒轉過來,恍恍惚惚地拿著陳江水隨意放置的殺豬刀,用殺豬的方式一刀一刀把陳江水殺了。

一切都過去之後,阿罔官繼續在鄰里之間傳播林市的八卦,在她說的故事裡,林市跟她母親一樣都會「討客兄」,明明嫁來之後的環境這麼好,卻沒有好好守住,真是冤孽,真是賤人。

一代女性的逃離與反抗

這個故事寫成的年代在一九七七年,剛好在台灣文壇的鄉土文學風潮之後。李昂本人有十分強烈的女性主義寫作意識,刻意挑了這個故事來寫,並且把故事背景放在她所熟悉的鹿港小鎮上。有一些文學批評家認為「殺夫」這個故事對於女性自主性、能動性的描寫太少,但我認為李昂對於(過去)女性悲劇地位的描述掌握得恰到好處,「殺夫」這個行為本身就是醞釀已久的反抗。這個故事每個角色的象徵意味都很濃,陳江水是那個時代的男性典型,阿罔官象徵了「婆婆」,林市則是社會裡每個隱忍不發的女性的縮影。我自己女性主義觀點的作品看得比較少,不過這本會讓我想起兩年前蠻紅的《女神自助餐》,採用的寫作手法都是強調女性在結構中的位置,用誇飾的方式把壓迫中的戲劇張力寫出來。我自己沒有很喜歡《女神自助餐》,但《殺夫》倒是蠻值得玩味的作品,總是會讓我想到我的母親。

在這篇中長篇小說前面有收錄了幾篇散文,算是《殺夫》故事中幾個角色原型的速寫。李昂在阿罔官的原型〈蔡官〉一文中寫道:「從來沒有人計算過,蔡官的是非良心,引發出多少鹿城的家庭糾紛,傷了多少人的心,或甚且,毀了多少人的清白,造成多少人、事上的決裂。」這種人事糾紛,似乎是我母親從南部逃往北部的動力之一。形成封閉圈子之後的人際間,某些固定的價值觀會成為具體壓迫人的「結構」,對於女性的「婦德」要求、蕩婦羞辱,都成了「禮教殺人」的一部份。《殺夫》書裡所描述的是上一代的女性所面對、戰鬥的事物,現在我們面對的,則是不同的問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多明卡的沙龍
82會員
45內容數
理解中國,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熱鬧。本專題嘗試用輕鬆的方式,深入淺出的觀點,帶你走進中國的方方面面。
多明卡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5
利用通勤的時間,把這本口袋書讀完了。上週國民黨青年軍戴納粹臂章,剛好趕上時事。提起納粹,許多人只會想到希特勒跟《我的奮鬥》,事實上普利摩・李維的《如果這是一個人》才是更應該被閱讀、被記住的書。
Thumbnail
2025/04/25
利用通勤的時間,把這本口袋書讀完了。上週國民黨青年軍戴納粹臂章,剛好趕上時事。提起納粹,許多人只會想到希特勒跟《我的奮鬥》,事實上普利摩・李維的《如果這是一個人》才是更應該被閱讀、被記住的書。
Thumbnail
2025/03/02
這個二月,我剛好同時在讀許成鋼的《制度基因》和陳翠蓮的《重構二二八》,這兩本書剛好有許多呼應的地方,對從巨觀和微觀層次理解二二八事件的意義有許多啟發。
2025/03/02
這個二月,我剛好同時在讀許成鋼的《制度基因》和陳翠蓮的《重構二二八》,這兩本書剛好有許多呼應的地方,對從巨觀和微觀層次理解二二八事件的意義有許多啟發。
2025/01/01
這本書是用專欄形式在雜誌上連載,一篇討論一個具有社會意義的生活議題,讀起來既輕鬆又能讓人深思,整體的閱讀經驗十分愉快。包含了學校與社區的交互作用,以及各類社會議題。
Thumbnail
2025/01/01
這本書是用專欄形式在雜誌上連載,一篇討論一個具有社會意義的生活議題,讀起來既輕鬆又能讓人深思,整體的閱讀經驗十分愉快。包含了學校與社區的交互作用,以及各類社會議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59:伸冤雪清 數日後,夜晚八點。 城隍離開霧水城,回到蒼原城隍廟,畢竟這裡才是阿珍的申告處。 陰間大堂。 城隍親自升堂,陪審的文武官員肅穆。 案板一拍:咖!!!! 城隍:「帶上林亞,阿珍!」 武判官:「傳亡魂林亞,阿珍,上殿!」 黑白無常,一起帶上這對夫婦。 他們進入正殿,趕緊恭
Thumbnail
59:伸冤雪清 數日後,夜晚八點。 城隍離開霧水城,回到蒼原城隍廟,畢竟這裡才是阿珍的申告處。 陰間大堂。 城隍親自升堂,陪審的文武官員肅穆。 案板一拍:咖!!!! 城隍:「帶上林亞,阿珍!」 武判官:「傳亡魂林亞,阿珍,上殿!」 黑白無常,一起帶上這對夫婦。 他們進入正殿,趕緊恭
Thumbnail
從偏心的死刑犯到死亡的深度,包裝在宗教與黑色幽默中看真實的社會與人性。
Thumbnail
從偏心的死刑犯到死亡的深度,包裝在宗教與黑色幽默中看真實的社會與人性。
Thumbnail
1983年獲得聯合報中篇小說首獎,李昂的作品〈殺夫〉,可想而知在戒嚴時期必定引發大量的議論。儘管是距今已約40年前的作品,其中的種種情節卻依舊諷刺地在現代社會隨處可見,同時也讓人不禁反思,自己是否不知不覺間,也成為了造就某一場悲劇的共犯。
Thumbnail
1983年獲得聯合報中篇小說首獎,李昂的作品〈殺夫〉,可想而知在戒嚴時期必定引發大量的議論。儘管是距今已約40年前的作品,其中的種種情節卻依舊諷刺地在現代社會隨處可見,同時也讓人不禁反思,自己是否不知不覺間,也成為了造就某一場悲劇的共犯。
Thumbnail
一、喪失自主意識 二、台灣女性悲劇性命運 文學所要表現的,是人生的真實或真實的人生,日據時期台灣作家的小說,凸顯日據時代三大問題:警察、製糖會社及婦女。他們的作品一一為昔日社會留下了珍貴的見證。 三、養女、童養媳和小妾 四、忍辱受暴及以死抗議 五、女性主義的曙光
Thumbnail
一、喪失自主意識 二、台灣女性悲劇性命運 文學所要表現的,是人生的真實或真實的人生,日據時期台灣作家的小說,凸顯日據時代三大問題:警察、製糖會社及婦女。他們的作品一一為昔日社會留下了珍貴的見證。 三、養女、童養媳和小妾 四、忍辱受暴及以死抗議 五、女性主義的曙光
Thumbnail
這個故事寫成的年代在一九七七年,剛好在台灣文壇的鄉土文學風潮之後。有一些文學批評家認為「殺夫」這個故事對於女性自主性、能動性的描寫太少,但我認為李昂對於(過去)女性悲劇地位的描述掌握得恰到好處,「殺夫」這個行為本身就是醞釀已久的反抗。
Thumbnail
這個故事寫成的年代在一九七七年,剛好在台灣文壇的鄉土文學風潮之後。有一些文學批評家認為「殺夫」這個故事對於女性自主性、能動性的描寫太少,但我認為李昂對於(過去)女性悲劇地位的描述掌握得恰到好處,「殺夫」這個行為本身就是醞釀已久的反抗。
Thumbnail
「你知道嗎?你媽當年多有氣質,笑起來的樣子簡直比電視上的女演員還要漂亮!」 每每提起媽媽當年青春貌美的樣子,老爸臉上總會露出自豪無比的神情,向孩子炫耀:「嘿,你看你爸多厲害,娶得到這樣的妹子!」 「噢,而且她以前真的好溫柔,她……」 「喂,這位大爺,」這時廚房裡傳出當年那位美嬌娘的怒音,「不要把盤子
Thumbnail
「你知道嗎?你媽當年多有氣質,笑起來的樣子簡直比電視上的女演員還要漂亮!」 每每提起媽媽當年青春貌美的樣子,老爸臉上總會露出自豪無比的神情,向孩子炫耀:「嘿,你看你爸多厲害,娶得到這樣的妹子!」 「噢,而且她以前真的好溫柔,她……」 「喂,這位大爺,」這時廚房裡傳出當年那位美嬌娘的怒音,「不要把盤子
Thumbnail
我終於好好讀完了一本張愛玲的短篇小說選(1943),不禁震懾於一系列的離奇驚悚故事。所以原來是恐怖小說啊,我還以為是愛情小說呢。
Thumbnail
我終於好好讀完了一本張愛玲的短篇小說選(1943),不禁震懾於一系列的離奇驚悚故事。所以原來是恐怖小說啊,我還以為是愛情小說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