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下班的早都會走過剛整修好的雙連捷運站,介紹詳備註
最近不務正業的上起了
都市計畫法 (政治大學開放式課程)及
不動產估價實務(臺北科技大學推廣教育中心學分班),看待整個空間規劃的體系又是另一種思維轉變。
這週估價課請了「
輕鬆租」(
台北輕鬆租 Taipei Rental粉絲專頁)的創辦人林郁霖分享他的事業經營。
「輕鬆租」主要做包租經營,向房東方洽談長期租約——產品多位於雙北市區交通便利區,但屋況並不一定好的(老舊)公寓。而後自撥經費局部裝修,再以較高的價值媒合房客,這個「媒合」的重要性在於鎖定特定客群——對居住要求較高的「個人」,並藉由共享公共空間(通常是廚房、餐廳、起居室)以社群連結達到自主管理,也因此經營者可以減少「代管」的業務能量。
聽到這裡,多數建築領域的朋友最先想到的是另一個共居品牌「
9floor 玖樓」(
9floor 玖樓粉絲專頁)。
創辦者柯伯麟、潘信榮、王維綱秉持
「空間是租來的,但生活不是」的理念,強調租客間的共同生活,所以團隊花費許多心力在創造
「打破傳統」的居住空間,除了以機能導向的臥室、客廳、廚房、浴測之外,在設計上也多了一些「留白空間」或諸如共同工作室、較大的吧檯等等,在每個室友可能交會的點上都安排了交流或交友的機會。
此外,玖樓也在社群經營上下了許多功夫——篩選不同領域的房客(可能來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工作型態)、定期規劃活動(晚餐會、電影日等等)、共同空間經營(屋頂菜園)等等。
題外話,這種空間營造模式看似犧牲了可以用來出租的「房間」,不過覺得從房地產的設計角度來說,追求高質量的建設公司在定位產品時,通常同樣的容積也不一定會追求最高的住房數,有時談的反而是如何創造更高的單價)。
去年在媒體上看到關於
玖樓面臨經營困難的新聞,媒體報導針對共居市場的美好想像進行抨擊,但我認為一個事業的經營本就不是只有浪漫的概念發想,共居公寓是針對某種客群創立的品牌形象。至於其市場是否「美好」尚需要相關數據分析,但建立在原本就存在的租屋市場,並利用社群經營、高品質的居住空間創造更高的租金價值,其一定會有相對的客群——就像高級餐廳有人吃、路邊攤也有人吃一樣,只是客群不同。
我覺得有趣的是,在不動產估價課上聽到類似的經營概念,卻是從另一個角度出發,才真正體會原來看事情真的能有很多不同的角度——以前學建築看的都是空間感、社會互動等等浪漫(?)的一面;進了房地市場看得很多是價值、收益、品牌或經營,雖然產品很像,但背後的經營思維不同會有不同的結果。
至於共居這件事好不好,在資金不足的型況下,多以價錢決定租屋或買房地點(這樣到底算不算有選擇自由呀?),但當未來真的無意將自己侷限在某個地方或是無意成立家庭,多數的花費是在自己身上時,覺得社群連結相對重要。
擁有獨立的起居及臥室,並與興趣相近的人共享某些空間就會是未來的一個選擇。
在想類似的議題時,還有另一個議題是為什麼會鼓勵「包租代管」的業務?以及這之間的「來源」(包含租屋客群、建物型態)是建立在什麼背景上?等等思考。關於臺灣住宅的發展最近剛出版的
《台灣公宅100年》有很多很有趣的歷史脈絡和圖集,作者是成大建築研究所的博士生(雖然只翻了目錄和聽了一場新書發表會,還沒真的看過);關於居住型態的案例最近想看OURs出版的
《合作住宅指南》(也是一本收到很久一直沒有翻開的書orz),看過德國相關紀錄片,舉例德國住宅如何以「合作社」的方式達到資金累積及居民參與。另外最近針對租屋及售屋市場有些針對財務上的學習心得,希望有機會分享。
備註:圖片是之前整修中的雙連站2號出口,線型公園的設計延伸,硬體設計好不好見仁見智,但在整修線型公園前發生了像是
綠地保護、
市場自救等事件,後來不論是保留最大化的綠地樹木,或是市場自治會對於攤商的管理經營(甚至統一了攤位的遮陽傘,覺得很可愛),都很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