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筆記|以社群經營為租屋市場加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最近下班的早都會走過剛整修好的雙連捷運站,介紹詳備註
最近不務正業的上起了都市計畫法 (政治大學開放式課程)及不動產估價實務(臺北科技大學推廣教育中心學分班),看待整個空間規劃的體系又是另一種思維轉變。

這週估價課請了「輕鬆租」(台北輕鬆租 Taipei Rental粉絲專頁)的創辦人林郁霖分享他的事業經營。
「輕鬆租」主要做包租經營,向房東方洽談長期租約——產品多位於雙北市區交通便利區,但屋況並不一定好的(老舊)公寓。而後自撥經費局部裝修,再以較高的價值媒合房客,這個「媒合」的重要性在於鎖定特定客群——對居住要求較高的「個人」,並藉由共享公共空間(通常是廚房、餐廳、起居室)以社群連結達到自主管理,也因此經營者可以減少「代管」的業務能量。

聽到這裡,多數建築領域的朋友最先想到的是另一個共居品牌「9floor 玖樓」(9floor 玖樓粉絲專頁)。
創辦者柯伯麟、潘信榮、王維綱秉持「空間是租來的,但生活不是」的理念,強調租客間的共同生活,所以團隊花費許多心力在創造「打破傳統」的居住空間,除了以機能導向的臥室、客廳、廚房、浴測之外,在設計上也多了一些「留白空間」或諸如共同工作室、較大的吧檯等等,在每個室友可能交會的點上都安排了交流或交友的機會。
此外,玖樓也在社群經營上下了許多功夫——篩選不同領域的房客(可能來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工作型態)、定期規劃活動(晚餐會、電影日等等)、共同空間經營(屋頂菜園)等等。

題外話,這種空間營造模式看似犧牲了可以用來出租的「房間」,不過覺得從房地產的設計角度來說,追求高質量的建設公司在定位產品時,通常同樣的容積也不一定會追求最高的住房數,有時談的反而是如何創造更高的單價)。

去年在媒體上看到關於玖樓面臨經營困難的新聞,媒體報導針對共居市場的美好想像進行抨擊,但我認為一個事業的經營本就不是只有浪漫的概念發想,共居公寓是針對某種客群創立的品牌形象。至於其市場是否「美好」尚需要相關數據分析,但建立在原本就存在的租屋市場,並利用社群經營、高品質的居住空間創造更高的租金價值,其一定會有相對的客群——就像高級餐廳有人吃、路邊攤也有人吃一樣,只是客群不同。

我覺得有趣的是,在不動產估價課上聽到類似的經營概念,卻是從另一個角度出發,才真正體會原來看事情真的能有很多不同的角度——以前學建築看的都是空間感、社會互動等等浪漫(?)的一面;進了房地市場看得很多是價值、收益、品牌或經營,雖然產品很像,但背後的經營思維不同會有不同的結果。
至於共居這件事好不好,在資金不足的型況下,多以價錢決定租屋或買房地點(這樣到底算不算有選擇自由呀?),但當未來真的無意將自己侷限在某個地方或是無意成立家庭,多數的花費是在自己身上時,覺得社群連結相對重要。
擁有獨立的起居及臥室,並與興趣相近的人共享某些空間就會是未來的一個選擇。

在想類似的議題時,還有另一個議題是為什麼會鼓勵「包租代管」的業務?以及這之間的「來源」(包含租屋客群、建物型態)是建立在什麼背景上?等等思考。關於臺灣住宅的發展最近剛出版的《台灣公宅100年》有很多很有趣的歷史脈絡和圖集,作者是成大建築研究所的博士生(雖然只翻了目錄和聽了一場新書發表會,還沒真的看過);關於居住型態的案例最近想看OURs出版的《合作住宅指南》(也是一本收到很久一直沒有翻開的書orz),看過德國相關紀錄片,舉例德國住宅如何以「合作社」的方式達到資金累積及居民參與。另外最近針對租屋及售屋市場有些針對財務上的學習心得,希望有機會分享。

備註:圖片是之前整修中的雙連站2號出口,線型公園的設計延伸,硬體設計好不好見仁見智,但在整修線型公園前發生了像是綠地保護市場自救等事件,後來不論是保留最大化的綠地樹木,或是市場自治會對於攤商的管理經營(甚至統一了攤位的遮陽傘,覺得很可愛),都很值得關注。
141會員
684內容數
#金大建築15歲 +4了!畢業設計相關的文章,不論是自己的畢業設計、參加宜蘭大評圖的心得、或是相關書籍的閱讀心得,都請在「準備發佈」裡的關鍵字中加上「金大建築15歲」。讓我們來好好回顧我們所接力走過的15年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金大建築全體 的其他內容
畢設週記-案例分析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畢設週記-世界巨靈在臺灣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畢設週記00】蛤?CLT?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畢設週記00》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畢設.0]Taipei Paradise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線上學習如何做到以學習者為主體】主題討論會實紀在傳統的教育觀念裡,學生是一個受教者,也就是執行教育體制給予的學習方向與目標的人。在這個架構下,很多時候我們說的自主學習會變成是自律的執行學習目標的人,而這種學習目標根本上還是來自體制的安排。 因此線上學習如何真正做到以學習者為主體?要回應這個問題,我們就需要做到有自覺地看到這種結構與角色。在許多人
Thumbnail
avatar
學習者向前走
2021-08-16
如何踏上藝術之路(六)---在學校累積各種學習經驗值,都會化作出社會之後的重要能量繼續聊聊自己是如何踏上藝術之路的故事 我第一件木雕作品就是吃到一半的蘋果造型 我很喜歡吃水果,我常常去水果攤買很多水果回去,但最方便的就是蘋果,所以幾乎每天都會帶上一顆蘋果出門,想吃的時候就會洗一洗來吃,所以跟我熟悉的人應該常常看到,我隨時隨地都會突然有個蘋果出現在手上。 正在思考做什麼作品時,就想
Thumbnail
avatar
PinkPei
2021-07-14
閱讀心得 | 【最高學習法】 以輸出為前題的輸入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77100 重點: 1. 以輸出為前題,有目的地進行輸入 2. 質大於量 這本書為另一本書《最高學以致用法》的後續,我十分喜歡這本書,所以當我知道作者出了後續篇,便立即買了來看。本書是輸入法的百科大全,而前一本書則是輸出
Thumbnail
avatar
shek
2021-02-15
為什麼經營部落格,必須學習SEO?靠社群不行嗎?如果你的文章只是寫給自己看的,那可以不用學習SEO;如果你的文章想給更多人看到,你就必須學習SEO。
Thumbnail
avatar
妮娜
2020-04-18
國一日誌 21 我們的學習已經不以考大學為目標2013-3-28今天在等自學生游泳訓練結束,旁邊來了個11歲的女生,自動自發的拿出書包裡的英文書,小聲的朗讀著。 待她稍微休息停頓時刻,我好奇的問她,妳在這家英語補習班補習幾年了,她很大方的回答:2年。 我很讚賞的再問,那妳每幾個月繳一次學費?學費多少? 她很直率的回答:3個月繳一次,一次7000
avatar
Ocarina
2019-11-07
工作經驗分享 1(出社會之後,自我學習更重要) 我工作三年半,現在的工作是第五份工作,這份工作我肯定會辭職,如果你要幫我貼標籤,就貼吧!
avatar
ちゃちゃ
2018-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