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軍教育素養導向課程:設計、實踐與反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童軍教育的素養導向課程,童軍課程的內容就是生活中的事情。安排任何課程,我們會有的原則:從簡單到複雜、從大項目到小細節(就像是導遊帶團講述景點)、從具體到抽象(想像具體生活中的例子再導向抽象的理論)、從實務到理論(應該是這樣,但常常是理論到實務,但更多是要看實際情況決定)。在課程設計中我們常用的是螺旋式課程設計(不會一次到位,讓學生有基本盤,才會慢慢加深加廣,滾動式進行)、反向課程設計(1找出自己想要什麼結果2我要開始決定想要這個結果,學生要展現什麼樣的行為來證明這個結果3學生要經歷哪些學習經驗才能展現學習結果)。

  核心-重要-值得去了解,我們拿到教材要辨別什麼是最重要的,要學會才能踏出教室門,從第一圈核心到最外圈值得去了解,課程的分類很重要,因為這三種其實就是差異化教學,最核心一定要讓程度差的學生都學會。當我們把教材進行分類(學習單或講義分級),也是讓學生本身能夠自我檢核,確認自己的程度。反向課程設計,除了在課程中,但也可以用在檢視自己的目標,為了達到目標,自己應該要有所規劃並去執行。

  分級制度會讓學習者自己清楚自己的現況是什麼,就像是外面的補習班,在分班之前會先測驗了解程度,這時的分級不會受傷,而是讓學生知道分級不是標籤化,而是要幫助學生本身。

  更重要的是你不讓學生討厭你,換為思考,自己在學生時代學習時,也會喜歡的老師更加認真學習。所以不是自己沒有原則,而是發自內心關心學生,不是用成績看學生,對於公平是很重視,自己需要去實踐它,讓學生感受到。班級經營很重要的專家力,自己的專業如果太弱,讓學生感受到就會看不起老師,所以這是基本盤,這是其中一個因素。教的課程內容是需要確認學生都可以聽懂,所以課程內容的拿捏也是老師需要注意,尤其是學生並未有效學習。

  課程是需要公定的重點,因為被不同老師教出來的學生程度不同,同時老師們畫的教材重點也可能略有差異,所以要有老師們的共備時間,確認每一課的重點是什麼,然後考試會考出來,這是基礎,而再教授基礎之外,要再加深加廣。備課的時候,老師們的教學方式也會影響學生,也是可以進行討論。

  要跨領域要找出共同的重點、設定學習目標、跟專家(其他科目的老師)合作、思考不同科目是要讓學生產出的專案、要如何評量學生、鼓勵反思和批判性思考、老師自己本身的專業度也要充足、過程中要確保學生的參與度,避免搭便車的行為(分組合作學習)。議題融入要先找出相關的議題、有學習的目標、與此議題相關的老師都要加入、設計跨領域的單元、如何發展真實生活的作品、要把不同觀點都放進來進行討論,基本上不論跨領域還是議題融入,都是希望學生可以從不同觀點去學習,從真實生活中去學習,學生可以學到的技巧不會是單一科目,是一個全方位的學習。

  評量的依據是自己原先設計的目標,當我們提到評量,第一個是對於學習的評量(老師了解學生目前學習的現況的評量(總結性的評量));第二個是促進學習的評量(評量對於學生學習理解是有用的,考完是對於這個單元更加理解,就是好的評量(形成性評量));第三個是評量就是學習(評量對於學生就是一種學習,從評量中進行學習,讓學生常常自問自答)。過去評量占最多,但是現在期待評量本身就是一個學習活動,評量只是順便得到一個分數而已。

  教育本身最終應該是讓學生學習快樂並有所學習。一個人對待挫折的應變能力,這件事情十分重要,就像是學生在應對主科,他們對於這個科目覺得很挫折,但是他們的應變能力會是什麼?以自己在教學的現場看到的是學部會,努力學習者,但是更多的是學部會就放棄學習的學生,尤其在英文和數學這兩科目。

  IRS即時反饋系統除了幫助學生在課堂上保持專注,IRS 還能激勵他們主動參與學習,促使深入思考問題,更增加了師生互動,並確保所有學生都有均等的學習機會。在現在已經有很多的工具可以進行操作,就是看教室裡的老師如何進行操作,讓教材有更多的延伸,就像是在班級,進行小組分組也可以個人作答。

  之前讓學生畫心智圖都只能用手繪,老師今天介紹bubbl軟體,十分方便也不用下載解壓縮,甚至是進行註冊,也能讓學生更加快速的上手。而在ChatGP T是需要我們給予詳細的指令,AI便能夠給予我們很多的便利,前提是指令清楚,如果無法得到想要的回應,代表自己的問句、提示還不夠清楚,需要再說明清楚,簡單來說就是要一步一步試錯,練習與AI溝通的方式,練習如何問好問題,這件事情也是十分重要,將自己找到的資料帶到課堂中來討論。教學方法才會是關鍵,科技只是輔助我們進行教學。我們要怎麼將自己的課程設計的能夠讓來到我們課程的學生,都能夠有所學習,不會放棄學習,這個也是我現在在進行備課的重點,因為暑假期間有更多的時間可以自我充實,假期一開始就進行連續四天的教師研習,學習如何讓學生可以從C到B,如何在平常把基礎紮根,學習如何帶學生寫作文,如何分析作文的題目,理解題目要我們寫的內容又是什麼,要如何進行選材。

🌟 「馨的日常 Sin's Tea Time」是一個溫暖的小天地,讓我們一起品味生活的細節與智慧的分享。在這裡,馨將與大家分享她的日常點滴,包括學習與成長的故事、參與各種研習的心得、以及閱讀書籍中的啟發與感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初談是心理諮商的關鍵步驟,本文探討初談的架構、目的、形式及注意事項,並提供重點式蒐集個案資料的方法,包含基本資料、轉介原因、行為觀察、主訴問題及背景資料等,協助諮商師有效進行初談,建立良好諮商關係,並促進諮商工作的順利進行。
本文探討心理評估的原則、態度、目的,並結合案例分析,說明如何應用於臨床實務。文章涵蓋家庭生態系統的概念,並透過個案故事,深入淺出地闡述心理問題的成因與解決之道。
愛情關係的面向——史騰伯格愛情三角理論 .許諾 開始決定愛一個人。 長期的與對方相守的意願及決定。 會為彼此的關係負責,一起面對未來。 願意犧牲、奉獻,經營愛的關係。 .人們願意對關係許諾的兩大類原因: 1我們在關係中覺得自在而愉快,例如:重視同伴關係、情緒支持。 2我們維持一段關係
這篇文章探討團體動力在教學情境中的應用,並以藝術治療的回應技巧(肯定、同理、澄清、提問)為例,說明如何引導個案自我探索與成長。文章強調助人工作者應避免對個案行為做出道德判斷,而是以同理與肯定的態度去理解個案的內在需求。
探索人類六種基本情緒:快樂、驚訝、恐懼、厭惡、憤怒和悲傷。文章深入探討每種情緒的細微差別,並以輔導教學的角度,說明在團體輔導中,如何觀察學生的情緒,以及如何透過分組活動,促進性別多元的觀點交流,避免團體迷思。
探討歸因理論,說明內在歸因與外在歸因,以及影響歸因的因素,例如:穩定性、特殊性、責任、生理狀態、年齡、角色和期望等。
初談是心理諮商的關鍵步驟,本文探討初談的架構、目的、形式及注意事項,並提供重點式蒐集個案資料的方法,包含基本資料、轉介原因、行為觀察、主訴問題及背景資料等,協助諮商師有效進行初談,建立良好諮商關係,並促進諮商工作的順利進行。
本文探討心理評估的原則、態度、目的,並結合案例分析,說明如何應用於臨床實務。文章涵蓋家庭生態系統的概念,並透過個案故事,深入淺出地闡述心理問題的成因與解決之道。
愛情關係的面向——史騰伯格愛情三角理論 .許諾 開始決定愛一個人。 長期的與對方相守的意願及決定。 會為彼此的關係負責,一起面對未來。 願意犧牲、奉獻,經營愛的關係。 .人們願意對關係許諾的兩大類原因: 1我們在關係中覺得自在而愉快,例如:重視同伴關係、情緒支持。 2我們維持一段關係
這篇文章探討團體動力在教學情境中的應用,並以藝術治療的回應技巧(肯定、同理、澄清、提問)為例,說明如何引導個案自我探索與成長。文章強調助人工作者應避免對個案行為做出道德判斷,而是以同理與肯定的態度去理解個案的內在需求。
探索人類六種基本情緒:快樂、驚訝、恐懼、厭惡、憤怒和悲傷。文章深入探討每種情緒的細微差別,並以輔導教學的角度,說明在團體輔導中,如何觀察學生的情緒,以及如何透過分組活動,促進性別多元的觀點交流,避免團體迷思。
探討歸因理論,說明內在歸因與外在歸因,以及影響歸因的因素,例如:穩定性、特殊性、責任、生理狀態、年齡、角色和期望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自學,讓你主動探索領域的更多面貌。雜食與自學的開始,在於各種的不滿足。正規教育即是照著課綱的規劃,經由老師授課學習;自主學習則是依據自己想學習的部分去主動找尋資源,主動學習。對我而言,這兩種都很重要。
Thumbnail
英文融入延伸活動,雙語課程好好玩 長期多元課輔是德內ㄦ重要的助學項目之一。老師們會在學期間定期前往偏鄉學校,為孩子們在放學後進行閱讀教學。帶孩子閱讀後,老師會設計多元有趣的延伸活動,讓他們透過親自體驗,學習更深刻呦!有鑑於英語能力的重要性,老師們也設計了雙語課程,在有趣的活動中帶孩子們開口大聲說英
Thumbnail
在課程設計上,我往往會以客層設計教學的系統。但我逐漸發現只同一個用系統,除了貼近我自己的成長進程,更方便學習者記得。沒有一個系統是不會隨著人的成長和狀態一起演化的。我在設計新的系統時將以往常用的「四層系統」以及「3+1系統」重新簡單在課程設計筆記中介紹。
Thumbnail
進入科技教育產業已滿一年。因為團隊精簡,每堂課替換時間又快又急。在編寫課程介紹頁面時,對受眾和痛點的描述不夠精準。本文提供了市場中自己喜歡且訴求精準的課程分析作為研究素材,希望未來能更精準地規劃課程介紹頁面內容。
Thumbnail
本課程旨在透過逐步的課程設計提升學生的寫作技能,從基本語法和結構到進階寫作風格和修辭手法,幫助學生在不同情境下有效地運用英語寫作技巧。
Thumbnail
開學後逐步更新,孩子也喜歡著他們的教室,而老師也因方案的需求新增提供或替換教具,這是一種不斷更新的環境互動。 每種教學法都有其核心精神與特色,但老師怎麼和孩子說話、怎麼安排環境和進行課程,才是真正的關鍵。 蒲公英家採取方案教學。它的特色是依孩子的興趣,對某一主題作深入的探究,主題的產生可
Thumbnail
分享完 小學生的習慣養成 <生活習慣篇>之後,大家有開始進行了嗎? 接著,今天就來分享 小學生的習慣養成 <#學習習慣篇 > 囉! 這個 <學習習慣篇 > 嚴格說起來應該分三部曲,就是低年級、中年級跟高年級,簡單來說,學習的要求也是要有層次的,一次到位是我們家長的期待,但就連家長自己的學習....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參加一個研習後的心得與省思,內容涵蓋了作者對於自己與他人感受的反思,以及對於學校教師課程設計的看法。文章中透露了作者在活動中的焦慮不安感,並提到了對於情緒處理的重視。整篇文章將作者的個人經歷與對教育體制的看法相結合,提出教師對課程設計的重要提醒。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自學,讓你主動探索領域的更多面貌。雜食與自學的開始,在於各種的不滿足。正規教育即是照著課綱的規劃,經由老師授課學習;自主學習則是依據自己想學習的部分去主動找尋資源,主動學習。對我而言,這兩種都很重要。
Thumbnail
英文融入延伸活動,雙語課程好好玩 長期多元課輔是德內ㄦ重要的助學項目之一。老師們會在學期間定期前往偏鄉學校,為孩子們在放學後進行閱讀教學。帶孩子閱讀後,老師會設計多元有趣的延伸活動,讓他們透過親自體驗,學習更深刻呦!有鑑於英語能力的重要性,老師們也設計了雙語課程,在有趣的活動中帶孩子們開口大聲說英
Thumbnail
在課程設計上,我往往會以客層設計教學的系統。但我逐漸發現只同一個用系統,除了貼近我自己的成長進程,更方便學習者記得。沒有一個系統是不會隨著人的成長和狀態一起演化的。我在設計新的系統時將以往常用的「四層系統」以及「3+1系統」重新簡單在課程設計筆記中介紹。
Thumbnail
進入科技教育產業已滿一年。因為團隊精簡,每堂課替換時間又快又急。在編寫課程介紹頁面時,對受眾和痛點的描述不夠精準。本文提供了市場中自己喜歡且訴求精準的課程分析作為研究素材,希望未來能更精準地規劃課程介紹頁面內容。
Thumbnail
本課程旨在透過逐步的課程設計提升學生的寫作技能,從基本語法和結構到進階寫作風格和修辭手法,幫助學生在不同情境下有效地運用英語寫作技巧。
Thumbnail
開學後逐步更新,孩子也喜歡著他們的教室,而老師也因方案的需求新增提供或替換教具,這是一種不斷更新的環境互動。 每種教學法都有其核心精神與特色,但老師怎麼和孩子說話、怎麼安排環境和進行課程,才是真正的關鍵。 蒲公英家採取方案教學。它的特色是依孩子的興趣,對某一主題作深入的探究,主題的產生可
Thumbnail
分享完 小學生的習慣養成 <生活習慣篇>之後,大家有開始進行了嗎? 接著,今天就來分享 小學生的習慣養成 <#學習習慣篇 > 囉! 這個 <學習習慣篇 > 嚴格說起來應該分三部曲,就是低年級、中年級跟高年級,簡單來說,學習的要求也是要有層次的,一次到位是我們家長的期待,但就連家長自己的學習....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參加一個研習後的心得與省思,內容涵蓋了作者對於自己與他人感受的反思,以及對於學校教師課程設計的看法。文章中透露了作者在活動中的焦慮不安感,並提到了對於情緒處理的重視。整篇文章將作者的個人經歷與對教育體制的看法相結合,提出教師對課程設計的重要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