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應該是開始吃粽子以後第一次沒有吃到媽媽,或是外婆、阿姨跟媽媽一起包的粽子,但這份惆悵家中那三位不同姓氏的大人跟小孩似乎更勝於我。某天晚餐他們三人,嘴裡嚼著我的料理,吐出的卻是對丈母娘與外婆餐桌佳餚的思念......,我何嘗不想念媽媽的料理啊!當然也好像想念媽媽。
防疫在家,生活步調緩慢,少了追趕作息的壓力,心中比以往更平靜,除了按時準備好多餐,填飽學齡前孩子那無底洞的胃,陪玩、聊天不能少,卻發現可以閱讀的時間更加完整與充裕,當然中間勢必穿插著『媽媽~』的美妙呼喊聲,以及無法調整音量的純真(吵鬧)的背景音。
將近兩個月來閱讀的書中,《老派少女購物路線》一書,目前是我心中喜愛的第一名,我被一樣身為七年級生的作者,那精煉的文字、老派的美食與親情回憶深深吸引,雖然背景多是我陌生的台北大稻埕與蘆洲,但隨著作者的每個回憶,也牽動出我微老派的時光與食光記憶,與現行的微老派生活。
生在跟大多數七年級台灣人的相同時空背景裡,家裡平凡的跟著節氣與傳統節日節奏生活,隨著時代的更迭,許多繁文縟節早已能簡化即簡化,但隨著書中拜拜或節慶的情節,心中也湧出許多相同的回憶,媽媽忙進忙出的準備拜拜的活兒、算計著該預定各種節慶的食材或成品(紅龜粿、麵龜、鮮果等等),這些在當時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看在現今的生活,卻成了老派的元素。但作者滿滿的老派路線,竟串連著我兒時的一切啊!尤其是關於市場與餐桌的老派!
小時候我算很常跟著媽媽去市場,雖然志在媽媽偶爾會買給我們吃的爆米花,但也因此熟悉了媽媽的買菜路線,海鮮、肉類、蔬菜、水果等等,都有媽媽固定的喜好攤販,常常媽媽會詢問一下我想吃什麼,我多數時候都是敷衍媽媽,因為看上眼的都是媽媽心中的不良品,諸如方便的現成熟食、炸得香酥脆的雞腿、五顏六色的零食,還有聽著攤販老闆浮誇的勸買台詞。幸好媽媽除了儲備日常食材,夏天也會買上米苔目、仙草等,返家後總是期待媽媽熬好黑糖水,等不及黑糖水冷卻就急著想要大啖的甜品。
除了跟媽媽上市場,以前也會跟著媽媽在廚房忙前忙後,當然忙的是媽媽,身為小孩忙的是嘴巴,忙著跟媽媽說今天學校發生的大小事、告狀手足、懇求媽媽添購心中的慾望品,偶爾幫媽媽試吃鹹淡,或跑腿幾步路幫忙遞食材、將呈盤的料理上桌,完全不是盡責的二廚,大概是因為這樣不盡責,所以自己開始埋頭學料理的時候才知道廚房之事真是天下事啊!而且真是從食材到餐桌這樣看似簡單卻不簡單的事啊!
開始真的走入市場,扎實預備料理功夫算是獨自來到台南生活、隨著老大開始吃副食品開始,以往覺得全聯的食材已經足已。初入台南市場,跟媽媽小時候去市場的經驗實在不同,畢竟身份也不同了,而且沒有媽媽帶領,完全不知道該從哪一攤下手,雖說一回生二回熟,但是也是繳了不少學費,才深耕出專屬於自己的採買路線與喜好的攤販。
由於我身型瘦小、操著一口來自中台灣的台語腔,雖然流利卻還是被聽出端倪,不過也因為這樣,攤販的叔叔阿姨很快就能記住我,除了『妹妹、妹妹』的叫我,對於我的需求也暸若指掌。豬販夫妻知道我們一家愛吃帶油的肉、有肉的排骨,總是貼心為我準備,老二還沒上學前會跟我上市場,他會在他們攤販前用他的滑步車甩尾,告訴老闆跟好闆娘他來了,他上學後,他們夫妻還常常問起弟弟的近況,心中難免覺得溫暖。
賣菜的阿姨,總是喜歡說我冬天怎麼穿這麼少,我也總是解釋,台南的冬天我一點都不覺得冷,很舒服,而且我真的穿很多件,只是因為瘦小,看起來相對單薄,但我知道那是阿姨對我的關愛。
有個賣自己耕種蔬菜的婆婆,東西不多、賣相不佳、總是被顧客挑惕,但絕對安全,婆婆總是提前告訴我,她的玉米要採收了,記得來買喔!我當然義不容辭,雖然每次買的一袋玉米,整理完後會發現,被蟲吃掉的必定超過一半的量,但光想著婆婆用心與土地交陪,栽種出沒有農藥與肥料的蔬菜,就發自內心的感謝她。
賣海鮮的夫妻,知道我不擅料理海鮮,除了貼心幫我清理好魚蝦,讓我可以直接入鍋,老闆娘也總是教我許多小撇步,讓我不至於浪費了珍貴的海洋生物。
上市場也許真的是一件老派的事,尤其史無前例的疫情爆發後,市場更是成了眾失之的,我也瞬間從老派少女改成時尚線上購物,偶爾會想念市場的叔叔阿姨們,更想念許多只有市場才能找到的食材。但願疫情結束後,他們依然平安健康。
而我們家疫情中的餐桌,雖然沒有透過料理去環遊世界、鑽研各國料理,但發現自己的廚藝卻精進不少,不過是充滿蔥、薑、蒜那台味十足的老派料理,除了成功將會爆油連連的虱目魚煎出金黃酥脆,滷肉與雞湯更熬出讓不同姓氏的三人稱讚『有丈母娘、外婆的味道』,這大概是我這位微老派少女疫情之下最滿意的事吧!
我想的我微老派生活是連接著兒時不願遺忘的時光,也充滿著離家的鄉愁。說是老派應是生命歷程中無可取代的痕跡。即將邁入生命的第35個年頭,這樣的微老派生活,我甚是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