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做自媒體的醫學系學生,時不時就會有年輕粉絲私訊我,該如何考上醫學系?每次收到這樣的訊息時,我都會很想反問,究竟問這個問題的人,想知道什麼?是想知道醫學系要幾分才能考上嗎?是想知道我如何唸書的嗎?是想知道我怎麼做筆記?
如何考上醫學系,是一個龐大的問題,他不像是如何從車站出口走到百貨公司,有一條明確的道路,更不可能有一個人用三言兩語就能指點迷津。面對這個問題,一開始我總覺得迷茫,不知道如何回答,但後來我漸漸摸索出一個方向,有蠻大一部分會來問這些問題的人,是想尋求一個特效藥,希望一個達成目標的「成功人士」跟大家分享,他的秘訣是什麼。
但我心裡總想著:「唸書這件事並沒有秘訣,更沒有一個統一的成功方程式,每個人情況不同,也許有些人讀得快,有些人讀得慢。如果你讀得慢,你就要多花一些時間。」
讀書就是要花時間,沒有捷徑跟公式,聰明的人時間花得少,笨的人時間花得多。
關於讀書的三件事
先不提醫學系究竟值不值得大家努力追求,但就讀書考試這件來說,其實我覺得可以簡單拆成三件事:天份、努力、對症下藥。像我自己屬於背英文單字算快的人,一個單字我只要在不同的地方看過三遍我就會記起來,但相較於師大附中三類組其他優秀的同學,我算數就是比別人慢,沒有為什麼,這就是天分的差別。人出生就有天資差異,這我們沒辦法改變,但我們可以依靠努力補足天生劣勢,我數學不好,考前最後一次模擬考竟然只考了8分,但經過了兩個月衝刺努力,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就是唸書,最後指考成績也有了10倍的增長。但努力最怕錯了方向,因此就要詢問老師、家教、顧問等,針對個人的問題給予建議,也許我算得慢是因為我公式記不熟,又或是我常常誤解題意,針對個人問題改進,對症下藥,才有可能一步步改善成績。
所以根據這三點來看,我就不是很了解,為什麼會有人來問一個不了解自身情況的人,如何改善成績呢?唸書的方式百百種,每個人的情況也有所不同,因此我的方式並不一定適合你。而我其實一直不情願分享自己的讀書方法,不是在於我小氣,而是我認為我的念書方法並沒有什麼特別,我只是花很多時間在唸書,背不起來的地方就多背幾次,算不會的題目就多問老師同學。高中的時候,唸書對我而言很簡單,最重要的就是專注跟花時間,上課認真聽,下課多花時間唸書刷題目,不花俏不華麗,沒有捷徑,也不是大家想要聽到的有趣答案。老實說我覺得讀書就是花時間,沒有捷徑和公式,聰明的人時間花得少,笨的人時間花得多。承認自己笨有什麼關係,我也不是什麼聰明人,我只是時間花比較多。
之前國中老師請我回去跟學弟妹分享我的念書方法,我就發現其實道理都是一樣的,只是這件事是從老師、父母嘴裡說出來,還是一個讓人崇拜的學長姐口中講出來而已。國文要注意形音義、數學要注意公式推導、自然要瞭解邏輯推演、英文要注意介系詞等等,這些事情學校老師難道沒有一提再提嗎?不要覺得有趣的東西就是好,讀書考試就是這麼無趣,升學的戰場上只有分數才是真的。
別人的東西,看再久也不是自己的
現在IG上有許多分享精美筆記的帳號,我自己其實誠心地推薦還在唸書的高中生們,這些美美的圖片就別花時間看了,除非是真的統整得很好,不然筆記這種東西自己做了才有效,用自己的方式,整理思緒才是重點。我從小到大就沒做過什麼精美筆記,都是直接把重要訊息記在參考書上,我是覺得年年出版的參考書,整理的東西一定不會差到哪裡,我幹嘛又要再額外花時間排版美編?不如把時間省下來多背一點、多算一點。我知道很多人會想著參考別人的方法唸書,想多了解多看一點也許就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但不要總是在參考,趕快選定一個方式多花時間應用才是真的。說老實話,很多人需要的根本不是什麼特定的讀書方式,而是多花點時間坐在書桌前,放下手機,認真把書裡的東西讀進腦袋裡。
也許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念醫學系
雞湯不是不能喝,只是喝太多有毒,所以我不會跟大家說只要有心就一定考得上,這種不負責任的話。醫學系在台灣蟬聯那麼久的第一志願,是真的不好考,並不是說醫學系有多高尚,只是名額少,競爭的人多,自然就很難考。很會唸書的人就能當一個好醫師嗎?我完全不這麼覺得。最聰明的人就適合當醫師嗎?我也不這麼認為。但要考進醫學系就是需要一個很高的成績。
我並不認為會有任何一個人考進醫學系的機率是0,只是當這個機率越低的時候,就可能得用更多時間來達成這個目標。為了醫學系重考個3年5年10年值得嗎?我不曉得,因為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但我覺得在大家決定花時間為這個所謂的夢幻科系努力前,應該要多了解這個科系以及醫師的生態,因為我知道很多人在考上了醫學系之後,因為這個夢幻科系與想像中不符,所以活得並不開心。
我真的覺得,醫生不是什麼夢幻職業,不當醫生其實也沒什麼,人生也還有很多別的選擇。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念醫學系,醫學系也沒有值得到花費大把時間金錢來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