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漢演義-王莽和董賢的美麗與哀愁】

【新漢演義-王莽和董賢的美麗與哀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王莽三十八歲即登上大司馬之位,已經是極其年輕的了。
但同一個時代中,卻有一個比他更年輕的記錄。

董賢登上大司馬寶座時,僅僅二十二歲。

卻說王莽在漢成帝末年,得到自己叔叔王根的推薦,擔任大司馬。
但這跟霍光時代不同,王家的大司馬之權,源自於太后王政君。

太后派在內奸淳于長的運作下,放鬆了對皇后趙飛燕的提防。
全然沒料到,趙飛燕推薦無子的漢成帝,一個絕對不應該出現的太子人選。

定陶王,劉欣。

劉欣是漢元帝的孫子。這表示他的祖母,跟王政君是同期的漢元帝妃子,但最終只能跟兒子一起被分封到定陶去。

綏和元年二月,漢成帝一詔立新太子,殺得大家一個措手不及。
眼看淳于長又將接任王根的大司馬,王莽適時的爆料反擊,拯救了王家的頹勢。

但王莽這個大司馬之位才坐了三個月,向來身強體健,正值壯年的漢成帝突然就中風過世了。
王政君左手下令徹查,右手也不能不安排太子上位。

任憑王莽精明能幹,也查不出個鳥蛋。
王政君眉頭一皺,表示案情並不單純,立刻要王莽自請退休。
四十歲的王莽在那邊「乞骸骨」,這不是演戲什麼才是演戲?

漢哀帝也陪著演:「您是顧命大臣啊,你這樣辭職我怎麼對得起先帝呢?」

王政君在確認,這個新皇帝是否有不軌意圖。
如果當下漢哀帝就批一個「准」,只怕漢成帝的死因,就全會往定陶國一眾頭上套了。

不過劉欣處處留心,沒有著了道。
王政君看他勤懇正直,就跟王莽說那你繼續幹吧。

這時,傅王太后也已入朝,接受了王太皇太后的邀請參加酒宴。
內者令認為按照禮儀輩分,兩個老太后應該坐在一起。

王政君沒說什麼,但王莽一到場,看到座位安排就破口大罵:「定陶藩國太后,只是姬妾,憑什麼跟至尊同席?」
是,太皇太后最大,比皇帝還大。

那傅老太太知道了,當然很生氣。
不但拒絕赴宴,重責王莽,還要孫子立刻給自己加封號。

「她是太皇太后,我也是!」

關鍵是重責王莽。
王莽這麼會做人,當然拿出漢朝官員的標準第一式:請辭謝罪。

可這次,漢哀帝就雙眼放出一道精光:「准你啦。」

其實之前已經有人提過,傅老太太應該加太皇太后稱號,但王莽力主反對。
現在這天賜良機,漢哀帝不敢放過。

不但休了王莽這個大司馬,更加封自己的媽媽奶奶外曾祖舅舅表哥岳父……一狗票的自家人馬上任後,立刻又對王政君的兄弟們下手。
這一下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把王家政權一口氣打趴在地上。

冬天,司隸校尉解光又踢爆了趙昭儀案。
順便,把趙飛燕太后也拉攏到自己陣營來。

但王莽不急。
對手越急,我們越要一派輕鬆。

王莽本人仍然保持著跟卿大夫們之間良好的關係。
王政君更下詔,要王家把田地分給平民。

你們很快的搶奪朝廷核心,我們從地方打下根基。

傅太皇太后看王家只挨打不還手,隨即又把矛頭指向當年的另一個「好姊妹」馮媛。
建平元年冬,中山孝王太后媛、弟宜鄉侯馮參有罪,皆自殺。

隔年,傅太皇太后更加尊號,改稱「帝太太后」。

眼看著漢哀帝的「剿王大業」即將完成,上天卻開了他一個天大的玩笑。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漢哀帝遇上了令他一見傾心的佳人,不過是個男的。
愛情,可以超越性別。
史書案例多了去。

愛情,更可以毀滅國家。
史書案例同樣多了去。

這個絕世美男子,就是董賢。

當時董賢是因著父親的恩澤,在太子宮當差。
漢哀帝立刻把他從兒子的身邊奪了過來,安插在自己身邊「寵幸」。

當然不是成為妃子啦,一開始董賢轉調為黃門郎,不久改為駙馬都尉侍中。
但就像父憑女貴一樣,董賢的父親,很快也因為董賢受到的寵愛而高升。

漢哀帝經常跟董賢一起過夜,最有名的故事,莫過於早上漢哀帝起床,看見董賢還睡在自己的袖子上,就割斷袖子讓小賢繼續睡。
後來的成語叫做「斷袖之癖」。

碰到漢哀帝賜給他榮譽假,董賢都不離開皇宮,而是跑去監督太醫們。
其實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一個延伸事實:漢哀帝的身體不太好。

漢哀帝覺得這樣董賢都回不了家,很可憐,就把他的妻子接到宮中居住,又點了董賢妹妹的台,作為昭儀。
你有想過老婆跟妹妹的感受嗎?

沒有,你只在乎你自己。

但是漢哀帝很大方的。
「昭儀及賢與妻旦夕上下,並侍左右。賞賜昭儀及賢妻亦各千萬數。」




對,漢哀帝他全都要。
這叫我們要怎麼教小孩?道德淪喪嘛。

董賢受到前所未有的賞賜,父親主掌朝廷軍政大事(先為少府,又為衛尉),弟弟也當上執金吾。岳父更為將作大匠,負責給董賢起大厝,蓋陵墓。
活脫脫就是一個不能說的男皇后。

但是男人不能當皇后。
男人除了皇帝之外的第一大官,是大司馬。

皇后能憑皇帝寵愛、太后認可上位。
大司馬沒那麼簡單。

至少,漢哀帝的太后跟太皇太后就不會同意。
一開始,王莽被除去之後,是由傅太皇太后的弟弟擔任大司馬,但很快就在朝廷鬥爭中,被丁太后的兄弟丁明取代。

漢哀帝想方設法,弄了一個東平親王反亂事件來給董賢加功。
……所以我過去一直在說,那些個親王叛亂未果,很多可能都是皇帝的操作。

這是一個相對容易給自己派系加官的方式。
順帶一提,後來曹丕這條路給堵死了,所以他不得不想辦法從戰功來建立皇權。

而這時候,王家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雖然被拔了王莽,但王政君仍是太后,也還有一個王嘉在擔任丞相。

王丞相就提出對東平王一案的質疑,並且上書哀帝,說董賢禍亂朝政禮制。
於是王嘉就被幹掉了。

丁明對這件事表示了一些意見:「不應該這樣處理王嘉。」

漢哀帝很生氣,下詔法辦了丁明。
更在這時候,讓董賢取而代之。

好大的皇權,好大的威風。

為什麼漢哀帝能做到這個地步?我們在整部大漢天威裡,明明一再強調,皇帝的權力有限。
就連漢武帝的絕對皇權,都是建立在法律上。

漢哀帝這麼秋條,怎麼都沒人稱讚他?

因為這是一個四太后(丁趙王傅)大戰的年代,風向很亂。
只要你不是四家人,最安全的大樹就是皇帝本身。

事實上,在漢哀帝剛鬥倒王政君派系的時候,丁太后就過世了。
而在這個王嘉被下獄的時刻到來之前,傅太皇太后也走了。

董賢的上任大司馬,昭示著「真漢哀帝」時代即將到來。

但是他身體不好。
班固記載,漢哀帝「即位痿痹」

大約二十歲即位的劉欣,很可能患有漸凍症之類的疾病。

漸凍症是一種「逐漸不能動」或「逐漸失能」的疾病,最初是肌肉乏力,四肢、軀幹等全身逐漸無力癱瘓、吞嚥困難,平均3-5年會進展至呼吸衰竭。但狀況因人而異,有些患者疾病過程較為緩慢。
即使貴為皇帝,劉欣也只撐了七年。

漢哀帝過世,政權的中心再次轉移回到王政君手裡。
王政君找來了年輕的董賢,問他喪事如何安排,董賢無法回答,只能辭職以示負責。

但王老太后阻止了他:「你年輕沒經驗也是正常的。我姪兒王莽處理過成帝的送行儀式,讓他幫你吧。」

董賢連忙稱謝後退出。

卻說幾年前失勢的王莽,回到他的封地新野,韜光養晦。
南陽郡守也算機靈,馬上送來自己手下的名士孔休,給王莽擔任侯國相。

王莽對孔休非常親近,但孔休認為應該跟列侯保持正確的禮節關係。
後來,王莽的兒子殺害了奴僕。王莽展現出自己大公無私的一面,不但要自己犯罪的兒子自殺,更就此開始專門為附近的百姓伸冤上書。

從昭宣時代開始,地方民意再次成為從政的重要基礎。
王莽不會不知道。

傅太皇太后過世的那個月,發生了日食。
按照中國的慣例,這時候三公要出來負責,不過漢哀帝自己出來擋,並且要求各地舉賢良方正,可以直諫的人出來為朝廷效力,指出皇帝的缺失。

頗有民意基礎的王莽,就被推舉出來,再次回到長安。
一年多後,漢哀帝駕崩。

而王莽在姑姑王政君的推薦下,成為了大司馬暫時特別助理。

是說,還記得當年漢成帝突然過世,王莽處理喪事的第一個任務,就是查察皇帝死因嗎?
沒錯,王莽一來,管他三七二十一先開啟查案模式:「董賢未能掌握皇帝病情,有大嫌疑,即日起禁止董賢進出宮中,亦不得辦理大司馬事務!」

董賢這才知道,中計了。
緊接著,王莽又要求姑姑下詔:「先帝時,陰陽失調,故災禍不斷。董賢少不更事,不合眾心,罷其大司馬職務。」

這可不是隨隨便便可以下的詔。在這之前,王莽先想辦法透過尚書台,收集了皇宮各軍的兵符。
確認兵權在握,王莽跟王政君的詔令,才能夠通行無阻。

董賢嘆了一口氣,就和妻子一齊自殺了。
但王莽懷疑他是裝死,又申請開棺……驗屍?

不是,王莽是要求廷尉「逮捕」董賢夫妻的屍首。
在大獄中對著屍體宣判罪刑,繼而開始動手翦滅董賢的親族黨羽。

有點扯,但好像也不到殘忍。
最重要的是,就是因為王莽行事如此仔細小心,才能成就一番大事業。

有皇后之實,而無皇后之名的董賢,就這樣跟著漢哀帝一起去了。
而王莽……

回來了。

西漢的滅亡,還有九年。

avatar-img
阿前的沙龍
278會員
926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阿前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太平經》。 基本上就是大賢良師張角,組織黃巾起義所依恃的《太平清領道》。 對,這是一本真實存在的書,到今天仍然留有不少篇幅。讓我們一起來看張角的使用的理論吧。
三讓徐州的事主,陶謙,字恭祖。單純演義的戲份,衍生出的形象都是一個愛護百姓,對抗屠城惡魔曹操,並且認為只有劉備才能繼承這個事業的好人。 事實上,陶謙做了很多對於「官方」來說都是不好的事,比方說自立聯盟啦,擁護假天子叛亂啦…… 所以陶謙是個壞人嗎?我們又被演義騙了嗎?
《太平經》。 基本上就是大賢良師張角,組織黃巾起義所依恃的《太平清領道》。 對,這是一本真實存在的書,到今天仍然留有不少篇幅。讓我們一起來看張角的使用的理論吧。
三讓徐州的事主,陶謙,字恭祖。單純演義的戲份,衍生出的形象都是一個愛護百姓,對抗屠城惡魔曹操,並且認為只有劉備才能繼承這個事業的好人。 事實上,陶謙做了很多對於「官方」來說都是不好的事,比方說自立聯盟啦,擁護假天子叛亂啦…… 所以陶謙是個壞人嗎?我們又被演義騙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