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發生在7/26(一)的早上,Patrick在交易室與另一位朋友一如往常對著電腦螢幕緊盯著股市行情,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一個被動投資的快樂操盤手,但另外一位朋友則喜歡在K線裡來回穿梭,如同趙子龍般七進七出,兩者投資風格迥然不同。但今天我似乎感覺到他今天神情有點不太對勁,後來他大嘆一口氣緩緩地跟我說,他今天A50部位爆倉了。
收盤之後,我問他部位狀況,結論是他今天賠了將近1000萬台幣,原因是他在上周五已建立不少了A50曝險,認為中國股市在碰到Bband下緣之後將會有一波反彈行情。

錨定效應
投資往往賠大錢的最主要因素,說穿了就是先入為主,我們在下任何一個投資決策都已事先規劃好投資策略並執行。但往往忽略市場是不可預測的,若行情遇到逆風你是否還能堅持你的投資策略是對的呢?就如同我朋友的例子,原本預期看好A50即將上漲的例子一樣。因此實際上與事實之間有很大出入,這時很容易出現當局者迷的情況。
處置效果
所以,一旦有了先入為主的觀念,結果就只會有兩套劇本
- A50上漲了,我就會把部位賣掉獲利入袋(風險規避)
- A50下跌了,我就會把部位留著期待反轉,嚴重者甚至加碼攤平(風險愛好)
在上一篇文章我有提過何謂風險規避者的概念,要抵擋風險就是要善加利用資產配置,透過多角化投資來降低投資組合風險。可是當我們心中若有了錨點,市場走勢若相反我們反而就轉變成風險愛好者,這與正確的投資觀念背道而馳。https://vocus.cc/@sincere/60e70a6dfd89780001be2a0f
最後,我朋友冷靜下來之後,並授權給我將他的部位全部平倉出場,結算後一共賠1250多萬台幣,損失金額對他來說可能不致於傾家蕩產,但至少得花更久的時間才能把失土補回來。但慶幸的是他願意聽我這個懶人的建言並把部位處理好,思考投資戰略再重新出發。最後還是要勉勵大家一句話。
市場永遠都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