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反中所付出的代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澳洲總理莫里森,自2018年開始與美國川普政府合作,自願成為圍堵中國的一員,且站在先鋒的位置,如:對華為的設限,不准南太平洋國家使用華為電纜。拉攏美、日、印四方組成菱形包圍圈,澳大利亞國防部部長甚至揚言要與中國大陸血戰!言語上指控中國大陸人權、疫情等等的問題,到現在為止,澳洲對於中國一樣擺出強勢的姿態,與中國大陸抗衡,但澳洲也對此付出經濟上的代價,更諷刺的是,這些經濟利益是被美國老大哥所取代。

澳大利亞國土面積非常大,有700多萬平方公里排名世界第六大,但人口稀少,只有2500多萬人,地廣人稀的情況下自然資源非常的豐富,但本身的製造業並沒有強勢的表現,服務業、科技業等都不如其他國家,儘管許多產業不如人,但地廣人稀,自然資源豐富,基本上國人都能過的平安,但若是想要富裕,勢必要把自然資源給大量出售,如:礦產(煤礦、銅礦、鐵礦)、原木、龍蝦、葡萄酒、大麥等等農漁礦業的產品,這些外銷是讓澳大利亞富裕的資本,如果外銷不佳是無法有富裕的生活。(小康沒有問題)而對中國的貿易,占整體外銷的35%,但自從澳洲實行反中政策後,對中國的銷量大幅的往下降,對澳大利亞的經濟產生一定的影響。

而在今年的G7總理受邀參加,希望能下美國老大哥得到紓困並給予支持,而英國、美國都堅定的向澳洲表示''我們都是同一陣線'',但奇怪的是,這時美國的煤礦大量出口至中國,在今年5月份已有70萬噸外銷至中國(下方文章可證實),而澳洲銷往中國的葡萄酒減少了96%,但法國、美國對中國的輸出增加了好幾倍,龍蝦市場被美國所取代,而原本的原木市場則是被印尼、俄國所取代。當澳大利亞往中國的外銷逐漸被取代時,國內的商人、反對黨紛紛表達初不滿,當失去市場時,想要重新進入,必須要用更低的售價吸引,而澳洲至今,始終沒有找到能夠取代中國的客戶,當澳大利亞經濟蒙受嚴重損失時,美國不但未幫助澳大利亞振興經濟,反而乘機接收中國市場。



澳大利亞的老大哥美國、英國近期透過各個外交手段希望能夠與中共領導人習近平會面,如:近期的天津會談,副國務卿雪曼的任務就是促成拜登與習近平的會面,英國工商界領袖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視訊時也表示強森希望能與習近平在氣候峰會時會面,澳洲總理不知有沒有發現自己的經濟都被所謂的''盟友''給吸光了,當你的老大哥持續希望與中國面談改善目前關係時,澳洲總理莫里森不知有沒有發覺自己被利用了,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葉承瑄的沙龍
8會員
19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一位大學生,從小一直都是大家眼中有"學習障礙"的學生,然而到了大學教讀公共事務學系後似乎開竅了,在很多知識方面受到了教授的認可,也讓我對分析時事、政治充滿著熱忱,抱著分享的心態與大家交流,歡迎大家的支持與批評指教。自己很多方面需要加強,希望大家能夠給予我支持或著用文字理性交流。
葉承瑄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2/12
2018年韓流退潮後,國民黨無論是支持度、選舉或是公投一直都處在下風,時常一手好牌被打壞,如:面對公投原本四個同意的民意領先,到最後卻被民進黨翻盤、發動罷免結果似乎都不如預期等等,導致落敗的結果很多,筆者認為最大的因素有兩個
Thumbnail
2022/02/12
2018年韓流退潮後,國民黨無論是支持度、選舉或是公投一直都處在下風,時常一手好牌被打壞,如:面對公投原本四個同意的民意領先,到最後卻被民進黨翻盤、發動罷免結果似乎都不如預期等等,導致落敗的結果很多,筆者認為最大的因素有兩個
Thumbnail
2022/01/28
解到很多事情沒有標準答案,政策往往都是一體兩面,一個決策,不是大眾所想的那麼簡單,有興趣的人也可以明年報名參加淡江戰略所舉辦的活動,這篇文章並沒有要向大家宣傳什麼,活動細節我也不多說,我主要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在這個營隊中影響我最深的二句話。
Thumbnail
2022/01/28
解到很多事情沒有標準答案,政策往往都是一體兩面,一個決策,不是大眾所想的那麼簡單,有興趣的人也可以明年報名參加淡江戰略所舉辦的活動,這篇文章並沒有要向大家宣傳什麼,活動細節我也不多說,我主要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在這個營隊中影響我最深的二句話。
Thumbnail
2021/11/26
去中國化,這個詞,一般是指以前受中華文化影響的國家和地區在文化上的去中國化,希望在經貿上減少對中國的依賴,政治上遠離中國的權威,但筆者認為,基本上我國經貿想要中國化的機率不高,但意識形態上,中美之間的"新冷戰"已發生,就怕惡化成"熱戰",對於這個世界來說都不是好事,需要中美雙方拿出智慧與勇氣共同解決
Thumbnail
2021/11/26
去中國化,這個詞,一般是指以前受中華文化影響的國家和地區在文化上的去中國化,希望在經貿上減少對中國的依賴,政治上遠離中國的權威,但筆者認為,基本上我國經貿想要中國化的機率不高,但意識形態上,中美之間的"新冷戰"已發生,就怕惡化成"熱戰",對於這個世界來說都不是好事,需要中美雙方拿出智慧與勇氣共同解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中國經濟現狀,消費內需疲弱,只想依靠產能過剩「新三樣」外需支撐! 中國產能過剩傾銷,歐美祭出關稅壁壘!WTO總幹事警告全球面臨崩潰! 中國產能過剩傾銷全球造成「中國衝擊2.0」,貿易關稅戰終將不可避免! 馬克‧吐溫(Mark Twain):歷史不會重演,但像文章的押韻一樣,類似的事件還是會再度發生!
Thumbnail
中國經濟現狀,消費內需疲弱,只想依靠產能過剩「新三樣」外需支撐! 中國產能過剩傾銷,歐美祭出關稅壁壘!WTO總幹事警告全球面臨崩潰! 中國產能過剩傾銷全球造成「中國衝擊2.0」,貿易關稅戰終將不可避免! 馬克‧吐溫(Mark Twain):歷史不會重演,但像文章的押韻一樣,類似的事件還是會再度發生!
Thumbnail
中國產能過剩,威脅到全球經濟,為應對中國的產業過剩,美國財政部長葉倫呼籲,美、歐須以戰略性方式應對。中國產能過剩,恐影響市場失衡、貿易衝突、金融風險等全球風險! 美國經濟也面臨衰退,世界頂尖經濟學家呼籲,多儲備點現金。就貨幣政策言,還沒糟到因失業率上升或通膨降低而進行降息前,仍稱穩定,無庸過度擔憂。
Thumbnail
中國產能過剩,威脅到全球經濟,為應對中國的產業過剩,美國財政部長葉倫呼籲,美、歐須以戰略性方式應對。中國產能過剩,恐影響市場失衡、貿易衝突、金融風險等全球風險! 美國經濟也面臨衰退,世界頂尖經濟學家呼籲,多儲備點現金。就貨幣政策言,還沒糟到因失業率上升或通膨降低而進行降息前,仍稱穩定,無庸過度擔憂。
Thumbnail
美國總統拜登宣佈 針對電動車、鋰電池、太陽能板、鋼鐵等8項中國製造產品提高關稅。國際貿易基金(IMF) 警告世界貿易正分裂成對立的陣營,可能導致全球經濟放緩,最壞情況下全球經濟可能損失7%的GDP。 美中貿易戰風雲再起,值此之際,回顧世界貿易戰史,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誠值得注意。
Thumbnail
美國總統拜登宣佈 針對電動車、鋰電池、太陽能板、鋼鐵等8項中國製造產品提高關稅。國際貿易基金(IMF) 警告世界貿易正分裂成對立的陣營,可能導致全球經濟放緩,最壞情況下全球經濟可能損失7%的GDP。 美中貿易戰風雲再起,值此之際,回顧世界貿易戰史,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誠值得注意。
Thumbnail
「兩大霸主(中俄)都可以看到美國的債務情況,債務狀況幾乎已經到了美國的極限,美元的極限。 普丁和習並不想要被指控為削弱美元,他們的策略是袖手旁觀,讓美元自我毀滅!」 「現在沒有人有興趣借錢給美國政府了。美國只能發T bill,成本是5.3%、5.4%,沒可能逃脫債務陷阱了。」
Thumbnail
「兩大霸主(中俄)都可以看到美國的債務情況,債務狀況幾乎已經到了美國的極限,美元的極限。 普丁和習並不想要被指控為削弱美元,他們的策略是袖手旁觀,讓美元自我毀滅!」 「現在沒有人有興趣借錢給美國政府了。美國只能發T bill,成本是5.3%、5.4%,沒可能逃脫債務陷阱了。」
Thumbnail
習近平跟美國失敗的關係策略,現在已經是個遙遠的記憶。他於二○一三年提出這個宏圖大略時相對只是個新手領導人,初任共產黨總書記未滿一年,而如今,習近平已深信美國要往死裡打壓中國。先是歐巴馬的轉向亞洲政策,緊隨著是川普的貿易和科技戰,要和敵意如此之重的國家重新建構一段新關係
Thumbnail
習近平跟美國失敗的關係策略,現在已經是個遙遠的記憶。他於二○一三年提出這個宏圖大略時相對只是個新手領導人,初任共產黨總書記未滿一年,而如今,習近平已深信美國要往死裡打壓中國。先是歐巴馬的轉向亞洲政策,緊隨著是川普的貿易和科技戰,要和敵意如此之重的國家重新建構一段新關係
Thumbnail
2021/3/1 五眼聯盟可能對川普的《架構》早有所悉。莫理森採取與日、韓、東協「避險」不同的制衡策略,在聯盟中率先斷鏈脫勾,可能就是一種「試行、示範」。臺灣冷靜體認,澳洲對華政策仍必須取決於中美關係,而且短期內沒有找到取代中國買家的可能。中澳不僅有自貿協定,也有RCEP斡旋,未必以決裂相始終。
Thumbnail
2021/3/1 五眼聯盟可能對川普的《架構》早有所悉。莫理森採取與日、韓、東協「避險」不同的制衡策略,在聯盟中率先斷鏈脫勾,可能就是一種「試行、示範」。臺灣冷靜體認,澳洲對華政策仍必須取決於中美關係,而且短期內沒有找到取代中國買家的可能。中澳不僅有自貿協定,也有RCEP斡旋,未必以決裂相始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