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台灣跟大陸的中文就不太一樣,但在北京,第一個糾正我中文的,居然是韓國人( ...握拳)
有一個同事姓”程“,這個字台灣人唸起來跟陳是一樣的,ㄥ這個音我們學注音的時候都知道要用鼻腔發音,但ㄣㄥ不分也不太會有人計較,
但「外國人」在中國學中文的時候,漢語老師特別會提醒這兩個發音,所以當一個韓國人糾正我「那個字要唸cheng~」我內心是挺洶湧複雜的(在心裡翻白眼)
有一次我說一個朋友的名字「孫瑩」,我的發音讓一個東北朋友笑到不行,他說聽起來就是「呻吟」///// 這就是台灣的發音啊,台灣人說「贏了」,唸起來就是「銀了」
還有兒化音(台灣說捲舌音)
我以前的英文名字叫做Juice,朋友會叫我果汁,在北京人唸起來就是「果遮兒」,ㄓ跟兒連起來(兒化音還有很多,但現在一時想不起什麼例子,等我想起來應該還可以寫一篇)
在大陸的外國人通常都是會中文的,這跟台灣不太一樣,在台灣,我們非常體諒外國人(尤其對西方人),好像我們不說英文就對他們沒禮貌,但是在大陸大家都要說普通話,不說你活不下去你自己的事,我也在那裡完全矯正了中文夾雜英文的習慣,對大陸人來說,一個句子有中文有英文就是奇怪(我現在也這麼覺得)
所以我認識很多外國人都能說很好的中文,而且覺得【學的是北京腔】是種驕傲(就像有人覺得英國腔很酷一樣),所以就會有兒化音超級明顯,然後會糾正我「程」發音的討厭韓國人出現
從一個台灣人旁觀者看外國人學中文挺有意思的,中文很難的,而且我們根本不知道自己母語的文法,就像【了】這個字對外國人來說就是很深的文法~
一個韓國妹妹,她在北京大學唸的是中文,她的論文題目是:「【了】的文法- 站起來了,跟站了起來的差別】可以寫一篇論文~這個字對外國人來說真的是很難。
我知道韓國人聽中文比較辛苦,跟他們對話的時候我常常會說的比較慢,盡量把每個字清楚發音,而不是像北京人說話會吞字,不過這麼貼心的我,因為台灣口音,還有一開始看不太懂簡體字,雖然我母語是漢語,但根本沒有韓國人要跟我學中文,反而因為我腦波弱,有時候我會發現我被韓國人影響,中文有越來越爛的趨勢
有一次我跟一個韓國人在公司樓下點早餐,我看著招牌上的簡體字:肉龙(龍)忽然不太確定那個字是什麼,這位韓國同事就問我:「你是從什麼時候學中文的呢?」(唉,不知道世界上有多少國家知道繁體中文也是中文呢)
我說過我跟韓國人挺好的,有一次他們聊天說,每天說中文(外國語)到下午就會開始頭痛,就會很想說母語休息一下,所以當他們開始全部說起韓文,沒有時間幫我翻譯的時候,我都能體諒他們,我也因爲看著真正的外國人在北京生活的不容易,稍稍消弭我從台灣來的不適應,畢竟我還是用我的母語工作啊。
北京有一個區叫做望京,差不多是小韓國城,住了很多韓國人,據說韓國人,不會中文也可以活的很好,因為有很多朝鮮族(國籍是中國的朝鮮人)在這裏開店,開餐廳。日常生活都可以用韓文解決。
我們公司也有中文很不好的,那種工作主要對韓國主管報告的,不需要跟中國客戶接觸的,就沒有什麼動力學好中文,有一個韓國程式設計師,每次問我問題都說:「Juice,我給你一個問」( 這是韓文文法的架構),或者也有對於四聲不是那麼在意,永遠都說:「他是我的古董(股東)」,我怎麼糾正都沒有用
中文的四個聲調對韓國人來說非常難,他們的語言就沒有四聲,只有拉長音做強調,對他們而言,第四聲的是比較兇,罵人的感覺,所以他們下意識唸不出四聲的字,每個字都飄啊飄的,
觀察外國人在中國生存,對我有很大的啟發
中文其實很難,我們身為說漢語的人不自知,很多很多外國人為了中國這塊市場,努力學中文,尤其第一年我有很多不適應,不管是生活習慣,口音,價值觀(當然政治差異是很大的衝擊)但是看著韓國人在中國的努力,確實給我很大的激勵
我們公司裡面還有一個德國人,說的中文簡直是可以來台灣當新聞主播了,真的不懂一個外國人把四聲學的那麼好要幹嘛~每個字咬文嚼字的,我剪頭髮的日本設計師小雪也說的字正腔圓,光是聽外國人說中文,就可以鼓勵我自己,好像我沒有什麼理由可以不努力,或是也因為他們學中文,我也能「體諒」我自己學英文的各種辛苦跟挫敗,學不好本來就是正常的
我後來跑去考漢語師資了,雖然還是被韓國朋友跟北京朋友笑(哀,果遮兒你那普通話能教書嗎?)不過我覺得我挺有資格的啊,我會繁體字也會簡體字,我會拼音也會注音~ 但那也是我回到台灣以後的故事了,以後再慢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