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園復耕 退而不休樂在其中──張運男先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竹東人的茶園不在竹東又一例!家住二重的張運男先生,自工研院退休後閒不住,購進了新的製茶設備,返回北埔老家的山上小量復育茶園。

採訪/許佩玟‧黃智琪 文/許佩玟 攝影/鍾小宏


退休後的興趣 復耕茶園

張運男年少時即跟隨父親在老屋北埔水磜村的茶園種茶、採茶,退伍後在竹東大林路上的新竹玻璃公司(今慈濟功德會竹東共修處)工作一段時間,轉往桃園龜山發展,其後為照顧年邁的父親,又返回竹東,進入工研院工作。

在職期間,周末假日他常跟父親去顧茶園、做茶,父親從9歲採茶採到87歲,早上4、5點就開始採茶,一輩子的種茶人卻跟他說:「你不要再種茶了,太辛苦!」但張運男退休後,一方面為了有茶喝,一方面也手癢難耐,而復耕茶園,但擔心他太勞累的張太太,不希望他耕作太大的範圍,於是他細心照顧70、80年的青心烏龍茶樹,從以前的1甲8分地茶園到現在的5釐地,從以前一季春茶產出2,500斤到現在50斤。

家住二重埔的張運男在北埔水磜村的茶園。

家住二重埔的張運男在北埔水磜村的茶園。

那些茶園裡的事兒

親身走進茶園,才會知道這裡的蟲兒有多少,布袋蟲(避債蟲)、瘤尺蠖蛾、茶毒蛾等,在張運男的茶園尤以布袋蟲危害最大,常常成串啃食茶樹,最怕把一整顆樹都給啃死了,所以在4~6月危害最盛的時候,每3天左右要去抓除一次。

抓蟲之外,乾旱時需澆水,6~9月炎夏無雨期間,約3個禮拜要澆澆水;茶園的雜草每年進行1次鋤草,平日每25天左右割1次草。他平時沒事就三天兩頭往山上的茶園跑,就想看看他照顧的茶樹們。今年梅雨季持續10天的豪大雨,他倒是老神在在,位在陡坡石壤的茶樹都好好的,展現出堅韌的生命力。

左1圖│最怕被成串布袋蟲啃食過的茶樹,就這樣枯死了。        左2圖│椿象蟲卵,孵化後的椿象會吸食啃咬茶樹嫩芽、葉面或莖部汁液, 做出來的茶湯有明顯悶異味。              中  圖│在茶園裡備有多個儲水桶,以防長時間無雨乾旱。        右2圖│除了鋤草與除蟲,還有茶籽也要摘除,以免影響茶芽嫩葉長不出來。右1圖│手採茶芽嫩葉。                       

左1圖│最怕被成串布袋蟲啃食過的茶樹,就這樣枯死了。        左2圖│椿象蟲卵,孵化後的椿象會吸食啃咬茶樹嫩芽、葉面或莖部汁液, 做出來的茶湯有明顯悶異味。              中 圖│在茶園裡備有多個儲水桶,以防長時間無雨乾旱。        右2圖│除了鋤草與除蟲,還有茶籽也要摘除,以免影響茶芽嫩葉長不出來。右1圖│手採茶芽嫩葉。                       


對東方美人茶的高標準

一到茶園就離不開的張運男先生,來回巡遍滿山坡。

一到茶園就離不開的張運男先生,來回巡遍滿山坡。

春茶、夏茶、6月白、秋茶、白露、冬茶,按著自然時序,張運男將茶菁利用製茶設備製成烏龍茶。他自退休後新購進的製茶設備就擺在家中一廳,有炒茶機、捻茶機,烘茶過去是用竹焙籠炭焙,但必須守著炭火,保持木炭燒紅、暗火,卻不能有雜質,製作過程非常耗時而辛苦,後來買了一台電焙籠,時間、溫度設定好就等著完成。

他做茶的手法是從父親所學改良而來,而種茶則是遠從約150年前祖父時代,在另一塊北埔絕崖地開始的。

說到東方美人茶與膨風茶,他的要求可高了,不是在地做出來的烏龍茶就是東方美人茶與膨風茶,唯有立夏後10天到夏至後5天,這短短40天左右的時間所採收的茶菁,才有可能做出東方美人茶;顏色轉黃的新鮮茶菁,是東方美人茶起碼的要求,最上等的則呈紅褐色,特稱為「血絲茶」。沒有達標的,就稱烏龍茶。

這座茶園裡的伯公,是張家人一起合作籌建的,特別的是,不但設伯公位,也設有龍神(右)和地基主。

這座茶園裡的伯公,是張家人一起合作籌建的,特別的是,不但設伯公位,也設有龍神(右)和地基主。

張運男綁上竹編茶籠,準備採茶去,這個茶籠是芎林一位高齡80多歲的老人家編的。   

張運男綁上竹編茶籠,準備採茶去,這個茶籠是芎林一位高齡80多歲的老人家編的。   


近年平均春茶有50斤,11/10以後所採收的冬茶只得2斤,除了自己喝,主要是老客戶訂購,還曾有人從門前經過,看到他的製茶設備,跟他買走現有的數斤茶;他回憶,約40、50年前,有中盤商來收購。今年因身體的狀態,暫不採茶、做茶,今年連自己都沒茶喝,只能挖出父親做的、平時捨不得喝的老茶。





採訪途中,遇跟張運男學種茶做茶的另一竹東人林文生先生(右),他也是退休後在北埔買地種茶。                

採訪途中,遇跟張運男學種茶做茶的另一竹東人林文生先生(右),他也是退休後在北埔買地種茶。                

說到喝茶,張運男回憶小時候父親都是大水壺煮滾開水,丟一把茶葉,帶著去茶園工作,喝上一整天,他喝了幾十年,88歲前健保A卡都沒蓋章,以92歲高齡安然老逝,所以對於現在人茶葉久泡不健康的說法,他保持懷疑的態度。

左圖為今日使用的炒茶機,數量少時,將機身傾斜一樣可以炒茶;右圖為傳統用來炒茶的「茶刀」,又稱炒茶板、炒茶椑、木掌。 今年無茶可炒,圖為張太太示範炒茶手勢。          

左圖為今日使用的炒茶機,數量少時,將機身傾斜一樣可以炒茶;右圖為傳統用來炒茶的「茶刀」,又稱炒茶板、炒茶椑、木掌。 今年無茶可炒,圖為張太太示範炒茶手勢。          

張運男與侄子張洪權的茶園比鄰,今年他未採茶,就將茶園交給侄子照顧採收。張洪權以朋友做的柴燒茶具沖泡自製的茶招待我們,熱水一沖,濃郁茶香撲鼻而來。從種茶、採茶、做茶到喝茶,隨著時代與環境變遷,或多或少有了不同程度的改變。

張運男的侄子張洪權茶園與張運男比鄰,張洪權學了父親製茶的方法後,又跟別人學做茶。  

張運男的侄子張洪權茶園與張運男比鄰,張洪權學了父親製茶的方法後,又跟別人學做茶。  


【原刊於《東咚鏘2‧茶特輯:竹東曾經遍地是茶園?》】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東咚鏘的沙龍
8會員
46內容數
東咚鏘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8/23
芬享木作的王明芬是個溫柔氣質美人,她的作品中充滿獨特性與童趣,而且擅長使用複合媒材,譬如琉璃、漂流木、銅線、五金配件,甚至是資源回收來的寶特瓶蓋或路邊撿來的哩哩叩叩。一到明芬之手,廢材都可以當人才囉!
Thumbnail
2021/08/23
芬享木作的王明芬是個溫柔氣質美人,她的作品中充滿獨特性與童趣,而且擅長使用複合媒材,譬如琉璃、漂流木、銅線、五金配件,甚至是資源回收來的寶特瓶蓋或路邊撿來的哩哩叩叩。一到明芬之手,廢材都可以當人才囉!
Thumbnail
2021/08/22
溫暖的秋日午後,來至彭春吉先生的宅第──大同路29號,外表看似一般的住宅,踏入其中方覺別有洞天。彭春吉熱情風趣,以為不過五十來歲,沒想到竟已過古稀之年,令人驚訝不已!他笑稱:「有自己的興趣目標,每天開心改造家具,自然不覺得老囉!」
Thumbnail
2021/08/22
溫暖的秋日午後,來至彭春吉先生的宅第──大同路29號,外表看似一般的住宅,踏入其中方覺別有洞天。彭春吉熱情風趣,以為不過五十來歲,沒想到竟已過古稀之年,令人驚訝不已!他笑稱:「有自己的興趣目標,每天開心改造家具,自然不覺得老囉!」
Thumbnail
2021/08/21
尋常的街道上,不經意間,也許便錯過了精彩的人事物。一回午後漫步,在竹東通往新竹的幹道上,忽然瞥見路旁有一小桶疑似廢棄的紅磚,就扔在某民宅前,湊近瞧,驚喜發現竟然是我尋覓多時的紅磚窗花!想跟主人家割愛,不料,找不到門鈴也罷,一訪、二訪、三訪……終於遇到了屋主。
Thumbnail
2021/08/21
尋常的街道上,不經意間,也許便錯過了精彩的人事物。一回午後漫步,在竹東通往新竹的幹道上,忽然瞥見路旁有一小桶疑似廢棄的紅磚,就扔在某民宅前,湊近瞧,驚喜發現竟然是我尋覓多時的紅磚窗花!想跟主人家割愛,不料,找不到門鈴也罷,一訪、二訪、三訪……終於遇到了屋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琅琅讀書聲中,春生逐光而去,漸去漸遠,臨了,回眸一笑。
Thumbnail
琅琅讀書聲中,春生逐光而去,漸去漸遠,臨了,回眸一笑。
Thumbnail
以蘇軾的作品〈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為故事背景的二次創作。
Thumbnail
以蘇軾的作品〈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為故事背景的二次創作。
Thumbnail
一踏進茶餐廳,已見到棉花糖跟一個白頭老伯並排而坐,他那件鯉魚刺繡棒球褸,張子牙沒可能忘記,更沒忘記他叫唐芹。
Thumbnail
一踏進茶餐廳,已見到棉花糖跟一個白頭老伯並排而坐,他那件鯉魚刺繡棒球褸,張子牙沒可能忘記,更沒忘記他叫唐芹。
Thumbnail
「桂味」再噴口煙:「他不是菜乾!」 手指指着面前的清茶。茶面只有一片茶葉,葉尖畫有紅色卍字,卍字正正指着「菜乾」!
Thumbnail
「桂味」再噴口煙:「他不是菜乾!」 手指指着面前的清茶。茶面只有一片茶葉,葉尖畫有紅色卍字,卍字正正指着「菜乾」!
Thumbnail
節錄"麝過春山草自香" 張曉風 曾經,有個春天,有座春山 他去拜訪朋友,朋友住在深山裡。他到的時候才發現,原來訪客不止他──跟他一起殷勤來訪的,還有春天。 於是,跟春天一起,他們推開柴扉,朋友站在院中一棵梨花樹下等著他們。 那棵樹本來已經開了幾朵小白花,但等春天剛一進門,那樹彷彿忽然醒了似的。他當下
Thumbnail
節錄"麝過春山草自香" 張曉風 曾經,有個春天,有座春山 他去拜訪朋友,朋友住在深山裡。他到的時候才發現,原來訪客不止他──跟他一起殷勤來訪的,還有春天。 於是,跟春天一起,他們推開柴扉,朋友站在院中一棵梨花樹下等著他們。 那棵樹本來已經開了幾朵小白花,但等春天剛一進門,那樹彷彿忽然醒了似的。他當下
Thumbnail
長途跋涉數千里的路程,他終於盼得放下簍子的機會,在路邊的小石塊休息的時間。當他移開連結著茶簍的繩帶,肩膀的肌肉瞬間鬆懈下來,也讓他差點就把茶簍弄下一旁的山谷。他可不希望這樣,畢竟雇主是個壞心眼的傢伙。他很有可能會要求他親自爬下山谷,去把那桶茶葉給找回來。 即便找回來了也賣不了錢的。任何人都知道。
Thumbnail
長途跋涉數千里的路程,他終於盼得放下簍子的機會,在路邊的小石塊休息的時間。當他移開連結著茶簍的繩帶,肩膀的肌肉瞬間鬆懈下來,也讓他差點就把茶簍弄下一旁的山谷。他可不希望這樣,畢竟雇主是個壞心眼的傢伙。他很有可能會要求他親自爬下山谷,去把那桶茶葉給找回來。 即便找回來了也賣不了錢的。任何人都知道。
Thumbnail
你看過號稱最美台劇的《茶金》了嗎?這本《茶金歲月》便是由劇中文貴原型廖運潘,所撰寫的自傳回憶錄。《茶金》便是根據此書內容改編。書中娓娓道出他如何與茶虎一家結緣、入贅並接手經營岳父搖搖欲墜的茶業,最終無奈破產,再奮起的歷程。
Thumbnail
你看過號稱最美台劇的《茶金》了嗎?這本《茶金歲月》便是由劇中文貴原型廖運潘,所撰寫的自傳回憶錄。《茶金》便是根據此書內容改編。書中娓娓道出他如何與茶虎一家結緣、入贅並接手經營岳父搖搖欲墜的茶業,最終無奈破產,再奮起的歷程。
Thumbnail
這一天我們從北埔知名的老頭擺往上,經過了一路的顛駁來到,一處蝴蝶翩翩起舞的茶園,這跟一般印象中的茶園不太一樣,今天的主角紹忠正揮汗背著除草機在為我們闢出一條道路。 紹忠管理維護美麗的野兔茶園  陳紹忠,人稱「飛鼠老師」是參與荒野保護協會所取的「自然名」,自幼在山林成長喜愛大自然生態的紹忠,2003年
Thumbnail
這一天我們從北埔知名的老頭擺往上,經過了一路的顛駁來到,一處蝴蝶翩翩起舞的茶園,這跟一般印象中的茶園不太一樣,今天的主角紹忠正揮汗背著除草機在為我們闢出一條道路。 紹忠管理維護美麗的野兔茶園  陳紹忠,人稱「飛鼠老師」是參與荒野保護協會所取的「自然名」,自幼在山林成長喜愛大自然生態的紹忠,2003年
Thumbnail
今天來講一個殺妖怪的復仇故事。也算滿有名的「張老相公」。
Thumbnail
今天來講一個殺妖怪的復仇故事。也算滿有名的「張老相公」。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