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憂鬱腦學】從童年負面經驗、安非他命到自殺

更新於 2022/01/21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甲基安非他命會增加童年負面經驗者的自殺風險。(圖:Venessa Ochotorena on Unsplash)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發表日期:2021/08/04
本文彙整自精神科門診的診間絮語、認知行為治療與正念心理治療的經驗,所有對話皆已改寫,去除所有可以標示出特定身分的描寫。若有巧合,請勿對號入座。
童年負面經驗會影響到成年的焦慮、憂鬱、社會關係與自殺風險。最近一篇臺灣本土研究發現,接觸甲基安非他命,會顯著增加童年負面經驗者的自殺風險。讓我們一起透過這篇文章,一起來了解童年負面經驗與甲基安非他命如何影響我們的身心健康。

什麼是童年負面經驗?
「童年負面經驗(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ACEs)」泛指在一個人在童年時期經歷到的所有不良事件。目前常用的童年負面經驗量表是1990年左右由美國醫師Vincent Felitti等人做研究時制定,其內容包含一個人主觀感受到10種負面經驗:情感虐待、肢體虐待、性虐待、情感忽視、肢體忽視、目睹母親遭受暴力攻擊、家中有人有濫用物質、家中有人有心理問題或精神疾病或嘗試自殺、父母離異或分居、家中有人有犯罪情形。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些項目之外,仍然可能有其它未被納入問卷的負面經驗。
長期處於負面環境的孩子,在長大成人後,可能會持續身心過度警覺,會影響到成年以後的心理狀態,甚至導致未來罹患精神障礙,例如焦慮症、憂鬱症、物質使用疾患甚至是自殺。
最近有一篇臺灣的本土研究顯示,帶有童年負面經驗者,若是女性、負面經驗越多、或是合併使用甲基安非他命,其自殺風險會越高。
這個結果與精神科診間所看見的憂鬱症個案樣貌非常雷同。在社區精神科診所,可以觀察到有許多個案帶著童年負面經驗前來,相比起其他人,他們在青少年期接觸甲基安非他命(俗稱的安非他命或ICE)、酒精、香菸或其他物質的比例高出非常多。負面經驗越多、越早接觸物質、使用過越多種物質,其慢性憂鬱的主觀與客觀症狀越明顯,即便當下不處於嚴重憂鬱,個案也常常處於長期失落、對人生不抱有期待或找不到人生意義的心理狀態。
甲基安非他命會增加童年負面經驗者的自殺風險
在所有童年負面經驗導致的問題中,自殺議題是社會最關注的焦點。研究發現,童年負面經驗會增加成年期自殺風險2-3倍。如果針對年齡層細分,有研究顯示,3-5歲的負面經驗,比起0-2歲與6-8歲的負面,更容易導致未來憂鬱與自殺。
這篇本土研究發現,在10項負面經驗中,肢體虐待、目睹母親遭受暴力攻擊 、家中有人有濫用物質、性虐待、父母離異或分居對自殺風險的影響更大,負面經驗種類越多者,自殺風險也越高。
除此之外,研究也發現,相比起沒有接觸甲基安非他命者,接觸甲基安非他命者,其自殺風險更高,因此研究者推論,甲基安非他命會增加童年負面經驗者的自殺風險。
這個研究結果與過去的研究彼此呼應。過去研究發現,甲基安非他命會損害使用者的衝動控制能力。在排除甲基安非他命的戒斷反應後,甲基安非他命使用者仍覺得自己變得更衝動。這種衝動控制能力的減損,可能是導致童年負面經驗者接觸甲基安非他命後自殺風險增加的原因。
童年負面經驗對腦部結構的影響
童年負面經驗影響腦部結構的正常發育。
童年負面經驗帶來的恐懼,除了透過交感神經反應,也會透過杏仁核(Amygdala)調控壓力反應系統(Hypothalamus-Pituitary-Adrenal Axis, HPA Axis)分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Cortic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CRH)與壓力賀爾蒙(Cortisol)。
杏仁核是人類原始情緒的樞紐,主要掌管恐懼情緒且與情緒記憶相關。壓力賀爾蒙與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會改變杏仁核的結構、減低杏仁核對於情緒刺激的閾值,造成杏仁核對情緒刺激過度反應。
當杏仁核過度敏感、過度活躍,會將不帶有威脅性的線索當作危險,過度警覺,產生不安全感、恐懼感或是被拋棄的感覺。當個案無法忍受這些情緒,個案就會做出激烈的抵抗。此外,杏仁核過度活躍,也與邊緣性人格、焦慮症、憂鬱症或重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相關。
在腦部結構與功能上,整體來說,威脅(Threat)性質的童年負面經驗可能會造成杏仁核(Amygdala)、內側前額葉皮質(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mPFC)、體積較小,也會造成杏仁核過度活躍。相反地,剝奪(Deprivation)性質的童年負面經驗,主要是影響中央執行網路(Frontoparietal Network,或者稱之為額葉頂葉網路)的結構,也會減少個案對獎賞的期待(Reduced Activation to Reward Anticipation)。
相對於杏仁核體積較小,並不是所有童年負面經驗個案的海馬迴都會出現體積較小的情形。但對於成年以後海馬迴體積較小的個案,研究發現他們更容易罹患重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憂鬱症與睡眠障礙。
因此,童年創傷會從腦部結構根本上改變個案對於外界情緒刺激的偵測、神經傳導與行為反應,尤其是情緒刺激的過度警覺。
童年負面經驗對心理層面的影響
除了過度警覺,童年負面經驗亦會改變心理層面的認知能力與情緒感覺。
嚴重的童年負面經驗,可能讓人長期處於憂鬱、焦慮狀態,帶給個案長期的無力感與無助感,他們可能常常感到寂寞,習慣透過逃避來面對生活中遇到的壓力、焦慮與憂鬱。他們對於事件的理解常常受到情緒影響,平日一般的社會人際互動也可能出問題。
根據研究,童年負面經驗最常導致的精神科障礙是憂鬱症、重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邊緣型人格與物質濫用。童年負面經驗與前兩者之間的因果比較容易被一般人理解,但是邊緣性人格的部分常常被許多人忽略,個案本身也常常透過其他心理防衛機轉正常化自己的情緒與思考反應,導致在平常家庭、學校、同儕、工作、甚至是醫病關係上,出現許多衝突。
雖然大部分童年負面經驗者不會進入精神科,但臨床上我們反向發現,許多憂鬱症、邊緣型人格或物質使用障礙的患者,在童年有許多負面經驗。這些童年負面經驗一直都沒有被關注或治療。如果是生理女性,可能可以在出現產後憂鬱症時被攔截發現;但如果是生理男性,可能更難以發覺。
童年負面經驗對社會層面的影響
童年負面經驗者,出於自我救贖的想法,可能會從原生家庭離開,也可能會試圖在生活中尋找拯救者來拯救自己。因此在社會層面上,他們很容易與原生家庭脫離,甚至缺乏緊密的朋友。在伴侶關係上,他們常常無法輕易相信對方,對於對方的言語或行為可能有多疑的情形。因此當這樣的個案合併憂鬱症出現在診間時,常常缺乏穩定的支持系統,自殺成功的風險也比較高。
另一方面,因為缺乏支持系統,童年負面經驗者為了自我控制,也更容易透過同儕學習,接觸像是甲基安非他命、酒精、愷他命或是笑氣一類的物質來填滿自己的空虛與憂鬱。這些行為,又反向過來加劇頭腦結構與功能的改變,造成更嚴重的壓力敏感化、更嚴重的憂鬱與更嚴重的焦慮。
童年負面經驗對生理疾病的影響
除了腦部、心理與社會功能的影響,童年負面經驗也會增加未來肥胖、糖尿病、發炎性腸道疾病、痛覺過度敏感的風險,其理論根據來自於童年是黏膜免疫系統發展的關鍵時期,童年負面經驗可能會驅使成年期免疫系統朝向發炎表現(Proinflammatory Phenotypes)。
童年負面經驗對孕婦的影響
如果童年負面經驗沒有被好好治療,下一步可能會繼續影響下一代。
根據研究,童年負面經驗會影響到孕婦壓力感受、生產經驗、生產痛。對於曾經遭受過性侵害的孕婦,對其生產過程的感受較容易驚恐與負面。另一方面,有4成這樣的孕婦在生產過程中會遭遇創傷經驗反現(Re-experience),有將近6成這樣的孕婦在生產過程會出現解離狀態,甚至感覺不到生產疼痛。
童年負面經驗,也會增加產後6個月內新生兒母親的憂鬱症狀,增加罹患產後憂鬱症(Post-Partum Depression, PPD)的風險。產後憂鬱症會影響母嬰之間的連結,也會影響新生兒的生長。
不是所有童年負面經驗者都會自殺
幸運的是,不是所有童年負面經驗者都會嚴重憂鬱,也不是所有童年負面經驗者都會自殺。雖然有些輕微焦慮與憂鬱,許多童年負面經驗者還是良好的生存了下來。帶有童年負面經驗不是最糟的狀況,從這篇臺灣本土研究裡我們看見,接觸物質(這裡是甲基安非他命)會使情況每況愈下。
每個人的童年都可能存在一些負面經驗,這些經驗不是我們可以掌握的,有時候也不是我們的父母親可以選擇的。如果您在童年有過負面經驗,請小心謹慎對待它、面對它,如果需要幫助,請盡速尋找精神科醫師求助,依據病情嚴重程度,除了轉介心理治療,也可能需要合併藥物治療。千萬不要自行透過酒精、香菸或是來路不明的藥物來解除自己的焦慮或憂鬱,因為妳/你能夠對自己更好。
avatar-img
120會員
73內容數
情緒腦學,彙整與精神科、身心科相關的腦科學論文,幫助讀者透過腦科學來理解自身或親朋好友遭遇的情緒障礙或情緒疾病(憂鬱、焦慮、強迫等等)。與公開的文章不同,情緒腦科學專欄,將更深入解釋腦部與情緒的關聯,幫助希望進一步理解情緒在頭腦間運作機轉的讀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醫療心空間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時間進入夏季,天氣越來越炎熱,COVID-19疫情反覆,讓許多人的焦慮情緒遲遲無法落幕。在精神科診間,漸漸地出現一群以肚子不舒服、腹瀉或是腹痛為主的青中年焦慮族群。面對這個棘手的腸道疾病──腸躁症──有時候,精神科可以幫上許多忙。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2021年上半年的精神科門診,新罹患酒癮的病患越來越多。COVID-19疫情不但沒有阻止酒癮者飲酒,反而造成許多人酒精使用量增加,從酒精輕度使用變成了酒癮。在本篇文章中,我們簡單整理了酒癮如何發生與共病憂鬱症的結果,希望在家防疫的同時,大家也不要染上酒癮。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重度憂鬱,有時候讓人像是空氣,沒有味道,也沒有甚麼色彩。生命中彷彿失去了某種東西,卻很難用言語清楚描述。重度憂鬱的腦中,究竟發生了甚麼事變?讓我們一起透過最新的腦科學研究,來好好理解一下重度憂鬱症的本質。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對憂鬱症患者而言,反覆發作的重度憂鬱,特別令人挫折與沮喪。到底什麼是藥物難治型重度憂鬱?為什麼我的精神科醫師一直治不好我的重度憂鬱症?為什麼我明明很努力,重度憂鬱依舊改善得如此緩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重度憂鬱與平常的心情低落有甚麼不同。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時間進入夏季,天氣越來越炎熱,COVID-19疫情反覆,讓許多人的焦慮情緒遲遲無法落幕。在精神科診間,漸漸地出現一群以肚子不舒服、腹瀉或是腹痛為主的青中年焦慮族群。面對這個棘手的腸道疾病──腸躁症──有時候,精神科可以幫上許多忙。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2021年上半年的精神科門診,新罹患酒癮的病患越來越多。COVID-19疫情不但沒有阻止酒癮者飲酒,反而造成許多人酒精使用量增加,從酒精輕度使用變成了酒癮。在本篇文章中,我們簡單整理了酒癮如何發生與共病憂鬱症的結果,希望在家防疫的同時,大家也不要染上酒癮。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重度憂鬱,有時候讓人像是空氣,沒有味道,也沒有甚麼色彩。生命中彷彿失去了某種東西,卻很難用言語清楚描述。重度憂鬱的腦中,究竟發生了甚麼事變?讓我們一起透過最新的腦科學研究,來好好理解一下重度憂鬱症的本質。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對憂鬱症患者而言,反覆發作的重度憂鬱,特別令人挫折與沮喪。到底什麼是藥物難治型重度憂鬱?為什麼我的精神科醫師一直治不好我的重度憂鬱症?為什麼我明明很努力,重度憂鬱依舊改善得如此緩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重度憂鬱與平常的心情低落有甚麼不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文/圖:家天使編輯團隊)上篇《老年憂鬱症(一):健忘又愛發脾氣,真的只是失智嗎?》,我們談論了老年憂鬱症難以察覺的原因,並可透過「GDS-15」憂鬱症量表為長者做簡易測量。下篇我們就來談談老年憂鬱症的「成因」、「症狀」,以及家屬最關心的:「老年憂鬱症要怎麼治療呢?」
Thumbnail
(文/圖:家天使編輯團隊) 根據WHO統計老年人口中最常見的神經疾病,包含失智症與憂鬱症;而在台灣330多萬的老年人口中,憂鬱症的發生率就有7%,然而相對於失智症,大家對於「老年憂鬱症」非常陌生,甚至因為跟失智症太像常被忽略。
Thumbnail
這就是「科學傳播的憂鬱」。因為對於科學來說,「事實」與「數據」優先於「故事性」。
Thumbnail
疫情期間,民眾對於公共衛生的關注程度是前所未有的高,照理說應該是推廣公衛知識的大好時機,但是真的做起來為什麼這麼難? 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敘事」。
了解青少年憂鬱症是什麼? 青少年時期可能非常艱難,抑鬱症對青少年的影響比我們許多人想像的要多得多。 實際上,據估計各行各業中有五分之一的青少年會在青少年時期遭受抑鬱症困擾。 但是,儘管抑鬱症可以高度治愈,但大多數抑鬱症的青少年從未得到過幫助。
Thumbnail
H您好,我與男友遠距離,在交友網站認識,聊天了9個月後見面決定交往,目前交往半年,他在澳洲目前無業,我在台灣是個要常出差的上班族。他有憂鬱症並且已用藥超過10年(原生家庭的父親無視他以及中學被霸凌),雖然我不曾深入接觸憂鬱症所以我當個聆聽者,我也試著了解各種藥物對他會有的影響,他不喜接觸人群,朋友不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文/圖:家天使編輯團隊)上篇《老年憂鬱症(一):健忘又愛發脾氣,真的只是失智嗎?》,我們談論了老年憂鬱症難以察覺的原因,並可透過「GDS-15」憂鬱症量表為長者做簡易測量。下篇我們就來談談老年憂鬱症的「成因」、「症狀」,以及家屬最關心的:「老年憂鬱症要怎麼治療呢?」
Thumbnail
(文/圖:家天使編輯團隊) 根據WHO統計老年人口中最常見的神經疾病,包含失智症與憂鬱症;而在台灣330多萬的老年人口中,憂鬱症的發生率就有7%,然而相對於失智症,大家對於「老年憂鬱症」非常陌生,甚至因為跟失智症太像常被忽略。
Thumbnail
這就是「科學傳播的憂鬱」。因為對於科學來說,「事實」與「數據」優先於「故事性」。
Thumbnail
疫情期間,民眾對於公共衛生的關注程度是前所未有的高,照理說應該是推廣公衛知識的大好時機,但是真的做起來為什麼這麼難? 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敘事」。
了解青少年憂鬱症是什麼? 青少年時期可能非常艱難,抑鬱症對青少年的影響比我們許多人想像的要多得多。 實際上,據估計各行各業中有五分之一的青少年會在青少年時期遭受抑鬱症困擾。 但是,儘管抑鬱症可以高度治愈,但大多數抑鬱症的青少年從未得到過幫助。
Thumbnail
H您好,我與男友遠距離,在交友網站認識,聊天了9個月後見面決定交往,目前交往半年,他在澳洲目前無業,我在台灣是個要常出差的上班族。他有憂鬱症並且已用藥超過10年(原生家庭的父親無視他以及中學被霸凌),雖然我不曾深入接觸憂鬱症所以我當個聆聽者,我也試著了解各種藥物對他會有的影響,他不喜接觸人群,朋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