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台中捷運初訪 #02-比鄰台鐵的烏日與大慶

【2021】台中捷運初訪 #02-比鄰台鐵的烏日與大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台中捷運綠線與台鐵在路廊上有部分重疊,一段是高鐵台中站到大慶這段,幾乎平行於台鐵的新烏日到大慶,直到與文心南路才北轉;另一段是在台鐵松竹站的北側立體交叉而過,並在一旁設同名車站。中捷與台鐵有共用站名如下:烏日、大慶及松竹。

實際上每個捷運站離對應台鐵站的距離是截然不同的,近的一個空橋就接上,遠的需出站步行5分鐘左右。以上兩者指的就是本篇主角,捷運大慶和烏日站。


【捷運烏日站-三鐵共構的風景畫】

行駛在無隔音牆高架段的捷運列車

行駛在無隔音牆高架段的捷運列車

前面提過目前中捷綠線只有頭尾兩端未裝全罩式隔音牆,而近北屯總站的路段在地面,所以高架段能看窗外風景的,真的只有高鐵台中站到烏日之間。

從捷運烏日月台望向高鐵台中站方向

從捷運烏日月台望向高鐵台中站方向

兩座捷運站約距離一公里,台鐵烏日站就在南邊靠捷運站這一側,因此在往北屯方向的月台上向下看,就能看見台鐵的路線及烏日車站。

順帶一提,台鐵深澳線在2016年從海科館延伸500公尺到八斗子之前,新烏日與烏日間僅800公尺的距離,曾是台鐵最短站距的紀錄持有者。

從捷運烏日站看向台鐵烏日站

從捷運烏日站看向台鐵烏日站

捷運綠線自此進入高架段,烏日跟九德兩站都各設兩個出口,一個對應高架下的建國路,一個則以空橋跨過旁邊台鐵路線,連結鐵路另一側的聚落。來之前期待這幾個捷運站,若能清楚俯瞰台鐵路線,考慮帶社團時就挑一、兩站下車看看。結果,實際狀況跟預期是有落差的。

烏日、九德兩站興建跨過台鐵路線的空橋出口

烏日、九德兩站興建跨過台鐵路線的空橋出口

這幾站跨台鐵的空橋,圍欄皆為鋼構與玻璃結合,風景不致遮擋太多,也有一些挖空位置可拍照,但這些點全被假竹子盆栽給擋住,讓人難理解。

最後,原來九張犁站的出口只有一邊。

空橋兩側莫名的假竹子盆栽

空橋兩側莫名的假竹子盆栽

我在這趟回程才到九德、九張犁兩站快閃,出站發現九張犁根本沒要跨過台鐵的出口,或許考量那邊只是農地而暫無設站必要。

這樣看下來,捷運烏日站確實是相對很適合拍車的地方,運氣好的話也能跟高鐵台中站內的那扇窗一樣,一張照片把高鐵、台鐵、捷運盡收眼底。

北上駛離烏日的區間車

北上駛離烏日的區間車

南下自強號駛入烏日站

南下自強號駛入烏日站

高鐵台中站、台鐵烏日站及行駛中的捷運列車

高鐵台中站、台鐵烏日站及行駛中的捷運列車

看照片可略知,台鐵與捷運共用「烏日」這個站名,實際上兩座烏日站的距離是綠線上三個轉乘站中最遠的,估計從1號出口出去,起碼要走5-10分鐘才能到。

空橋的另一側是台鐵北上、捷運往北屯的路線方向,一起迎來一個大幅的左彎,並且就從這段開始,捷運高架段裝了全罩式隔音牆,只在各站前後有留一點空。

捷運離開烏日站後迎來全罩式隔音牆

捷運離開烏日站後迎來全罩式隔音牆

捷運烏日站的閘門

捷運烏日站的閘門

捷運烏日站只是中捷其中一座高架站,不過有個設計似乎只在這出現,綠線上別的高架站沒有-服務台及閘門所在的樓層比月台還高,而非平行或較低。

一般高架車站頂層是月台及路線,而烏日站的情況,可能捷運路線仍在爬坡,但出口的空橋高度必須比底下台鐵的電化設備要高,才導致服務設施得蓋在比月台還高的樓層。

從閘門後的付費區望向捷運路線

從閘門後的付費區望向捷運路線

這個設計帶來十分特別的車站動線,得先爬到整座車站的頂層,才能過閘門往下走到月台搭車。這讓烏日站的付費區,能理所當然鳥瞰站內乘車區域。

我這趟去過的中捷車站不用兩隻手就能數完,或許真有別站動線跟這裡一樣,但確定大慶、市政府、文心崇德跟松竹都是路線較高,或與閘門在同樓層。

往北屯方向列車駛入捷運烏日站

往北屯方向列車駛入捷運烏日站

在閘門樓層之下的捷運烏日站月台

在閘門樓層之下的捷運烏日站月台

考量從大慶轉台鐵的區間車班次不算密集,加上在烏日待得比預期久,就直接搭捷運前往大慶,不在九德跟九張犁下車。

這一段起,列車行駛在全罩式隔音牆內,僅在站內區間才會"掀蓋",等到駛出舊社後在往北屯的下坡段再度"打開"。

中捷綠線高架段的隔音牆內"風光"

中捷綠線高架段的隔音牆內"風光"

應是與北捷使用相同系統的車內資訊顯示器

應是與北捷使用相同系統的車內資訊顯示器


【捷運大慶站-空橋連結的轉乘距離】

其實這趟成行前,最讓我難以定案的問題是社團午餐到底要安排在哪解決?最後考量價位與選擇性,決定到台中車站周邊,尤其後站出去那帶處理,因此近中午的現在,就要在捷運大慶站轉台鐵北上。

停靠在大慶站內的兩班捷運列車

停靠在大慶站內的兩班捷運列車

月台上特別設計過的座椅

月台上特別設計過的座椅

高架段捷運車站的上方皆有留空

高架段捷運車站的上方皆有留空

從大慶開始,原本沿著台鐵平行興建的捷運路線,在這站後分道揚鑣。台鐵繼續沿著建國路而去,捷運則一個大左轉,幾乎形成垂直角度,改順著文心南路續建高架段。

以前從未在台鐵大慶站下車過,仍有著旁邊是中山醫學大學及附設醫院的印象。

捷運從大慶往北屯方向的大轉彎,後方就是中山醫學大學

捷運從大慶往北屯方向的大轉彎,後方就是中山醫學大學

在九張犁站時台鐵仍在南邊平面,但到進入大慶的這段,捷運從上方跨過環中路六段的高架橋,台鐵則從下方穿越,接著便開始爬坡,進入台中市區的高架段,高度就開始只比捷運矮一些些而已了。

大慶是台鐵進入台中市區高架段的第一站

大慶是台鐵進入台中市區高架段的第一站

從捷運大慶站就能看見台鐵大慶站站體

從捷運大慶站就能看見台鐵大慶站站體

大慶的台鐵與捷運轉乘,是我目前去過不同鐵道系統轉乘間第二方便的車站,僅次於在嘉義同月台轉乘台鐵與阿里山林鐵,但嘉義站高架後應該就爬到第一了。

在大慶從捷運轉台鐵,從月台下樓後要走單獨設閘門的3號出口離站,接著走進連結捷運站大廳與台鐵北上月台的空橋,此時右側已能看見同高的台鐵路線。

沒拍到的出口3往台鐵大慶站北上月台

沒拍到的出口3往台鐵大慶站北上月台

捷運大慶站專門針對轉乘台鐵的空橋設閘門

捷運大慶站專門針對轉乘台鐵的空橋設閘門

建於建國路之上的轉乘空橋

建於建國路之上的轉乘空橋

台鐵同樣也在空橋的這一側設剪票口,不同的是還有人工售票處,並多排一位人員進行體溫測量。當時我在空橋上拍台鐵的照片,那位人員還有跑來搭話問是不是鐵道迷。感覺他年紀不是很大,或許未滿三十歲。

我在想,既然捷運那側只有自動閘門,那假如從台鐵過去後發現電子票證剛好沒錢,該怎麼聯繫捷運人員幫忙人工購票呢?當然這情況或許很難遇到。

台鐵在空橋上設有售票處,也有人員駐守

台鐵在空橋上設有售票處,也有人員駐守

這是我第一次到台鐵大慶站,也是台中市區的鐵路高架後,頭一次到台中之外的高架車站搭車。

台鐵大慶站月台上的燈箱

台鐵大慶站月台上的燈箱

台鐵路線正上方醒目的圓形結構

台鐵路線正上方醒目的圓形結構

真要雞蛋裡挑骨頭的話,這轉乘動線真的是爽到使用台鐵北上月台的乘客,卻苦到讓南下月台乘客得下樓再上樓到對面月台才能繼續轉乘捷運,可這似乎是加建規模最小的選項了。

用EMU600型的北上區間車進站

用EMU600型的北上區間車進站

區間車關門瞬間與一旁的捷運高架橋

區間車關門瞬間與一旁的捷運高架橋

搭上3138次往后里的區間車,接下來就要暫時跟台中捷運告別,到台中車站一帶去解決不可避的午餐問題了。

avatar-img
乘零|獨旅漫行式
41會員
151內容數
關於那些獨旅,或有幸三五好友同行時走過的旅途。如果某些過往畫面始終記憶猶新,就代表你無意間把一些靈魂碎片留在那裡,無論開心或難過,都是生命永恆的印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乘零|獨旅漫行式 的其他內容
在過去幾乎每天搭乘高捷橘線通勤好幾年後,終於也在2022年6月,頭一次來到運量比想像多,且位在捷運機廠內的橘線東端終點大寮站,並轉搭公車,前往某個神秘景點。
機廠旁的南岡山站是高雄捷運少有的地面車站,亦為紅線的北端終點。這座車站始終不在自己生活圈內,直到2022年才第一次造訪,並從1號出口轉乘公車前往北高景點。
文心崇德與市政府是最後兩個探訪的捷運站,也走完比預期還讓人疲勞的市政府與歌劇院間往返。捨棄搭完綠線的理想後,才在中港路上的公車亭發現,原來從這能搭到台中棒球場附近的公車並不算少。
在過去幾乎每天搭乘高捷橘線通勤好幾年後,終於也在2022年6月,頭一次來到運量比想像多,且位在捷運機廠內的橘線東端終點大寮站,並轉搭公車,前往某個神秘景點。
機廠旁的南岡山站是高雄捷運少有的地面車站,亦為紅線的北端終點。這座車站始終不在自己生活圈內,直到2022年才第一次造訪,並從1號出口轉乘公車前往北高景點。
文心崇德與市政府是最後兩個探訪的捷運站,也走完比預期還讓人疲勞的市政府與歌劇院間往返。捨棄搭完綠線的理想後,才在中港路上的公車亭發現,原來從這能搭到台中棒球場附近的公車並不算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