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絲瑪麗:被隱藏的甘迺迪家族女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書籍資訊】
書名/羅絲瑪麗:啟發身障人權、特殊教育和醫療倫理的甘迺迪家族悲劇
作者/凱特.克里福.拉森
譯者/張瓊懿
出版社/行路
出版日期/ 2016 年 7 月

作者/李庭芝

曾經在美國政壇叱吒風雲的甘迺迪家族,隱藏了一個不為人知的女兒──羅絲.瑪麗.甘迺迪(又名羅絲瑪麗),因為出生時腦部受損導致發展遲緩,無法成為父母理想中的淑女名媛。成年後她的父親喬.甘迺迪為了一勞永逸解決問題,安排她接受極具爭議的前額葉白質切斷術,未料卻讓羅絲瑪麗自此失去自理能力。而甘迺迪家族不願家醜外揚,在整個家族最風起雲湧的時刻,將她遮蔽在大眾視線之外,一藏就是半個世紀。

母親的奉獻與犧牲

本書標題雖然是《羅絲瑪麗》,卻在一開始花費整整兩個章節描寫她的母親羅絲.伊莉莎白.甘迺迪,在之後的章節裡,羅絲也不斷出現,儼然是本書的另一個主角。她曲折的人生際遇深深影響了整個甘迺迪家族,也牽動著羅絲瑪麗的命運。

羅絲.伊莉莎白的父親約翰.費茲傑羅是波士頓市長,聰穎美麗的羅絲則是父親在政壇上的得力助手,多才多藝又落落大方的她在當時的上流社交圈出盡鋒頭;而她對自己的未來也充滿抱負。第一波女性主義的興盛讓大批女性投入公共事務,羅絲對此十分嚮往,並且渴望能夠成就自己的一番事業。

原本羅絲希望就讀衛斯理大學,接受真正的四年制大學教育,但是她的父親在市長連任選舉時,為了爭取天主教社群的選票,逼迫羅絲放棄衛斯理大學的入學許可,要求她就讀天主教聖心書院,一所以培育虔誠教徒與人妻人母為目標的學校。

這個決定帶來的影響迴盪在整本書中,羅絲不得不改變志向,她决心為家庭與丈夫心奉獻,把教養孩子當成一份事業經營,她想要成為完美的天主教母親、美國全職主婦的典範,畢竟這是當時女人唯一可以獲得尊嚴的機會。也許從甘迺迪家族成員的成就來看,她算是成功了,她的孩子們在二十世紀的美國政壇大放光彩;但是從她養育羅絲瑪麗的過程來看,卻像是個嚴苛、焦慮、神經質的母親,排行第三的大女兒就像是她事業上抹不去的汙點,讓她更不計一切代價的想要「修正」羅絲瑪麗的狀況。

孤立無援的教養過程

1920年代的社會氛圍也大大影響了甘迺迪夫婦。他們沒有太多選擇,當時的特教學校與收容所都是慘無人道的地方,優生學理論盛行、宗教對身心障礙者的歧視使得他們必須面對殘酷的選擇:公開女兒的狀況然後被永久逐出社交圈、或是在可能的範圍裡盡量將她偽裝成正常人,甘迺迪夫婦選擇了後者。

甘迺迪夫婦一開始讓女兒就讀普通公立學校,但是她一再落後,羅絲不得不將女兒接回家中自學。接著,丈夫事業的擴張、養育九個孩子所帶來的壓力、還有羅絲瑪麗所引起的閒言閒語,都讓羅絲身心俱疲。最終在羅絲瑪麗十一歲的時候,甘迺迪夫婦決定將她送到寄宿學校就讀。

接下來很長的一段時間裡,羅絲瑪麗頻繁地轉學,有時是因為打聽到學校有新穎的教學方式、有時是校方意識到她並不只是「有點害羞」而將她退學。甘迺迪家族的財力讓他們得以負擔各種嘗試,卻只是一再幻滅。

書本接近末尾的地方提到,因為醫學的進步、思想的轉變,如果羅絲瑪麗晚出生十年,那麼也許她就不會接受那個殘酷的手術,而能受惠於各種新開發出來的協助技巧。在書中其他部分,從甘迺迪夫婦眾多徒勞無功的嘗試當中,也意外記錄了人們對於身心障礙兒童看法轉變的軌跡。

羅絲瑪麗最早就讀的幾間學校始終沒有放棄將她改造成行為合宜的淑女,因此遭遇挫折失敗。隨著時間過去,開始有學校嘗試不一樣的教學方式,甚至在喬擔任美國駐英大使期間,羅絲瑪麗得以就讀當時最新發展出來的蒙特梭利學校,並有了一段難得的快樂時光。

無可挽回的悲劇

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羅絲瑪麗不得不回到美國。已經二十二歲的她,這次再也沒有辦法適應競爭激烈的家。她的兄弟姊妹都已經有自己的事業與追求,沒有人有心力顧慮她的心情,她與家人之間的距離也越拉越遠。羅絲瑪麗變得暴躁不安,經常深夜在外遊蕩。喬擔心她遭到誘拐或因未婚懷孕鬧出醜間,影響到家族的政治前途,他開始考慮一個聲稱可以永久解決問題的新療法,也就是後來惡名昭彰的「前額葉白質切斷術」。

前額葉白質切斷術即便在當時也是極具爭議的手術,羅絲.伊莉莎白與她的另外兩個女兒姬克與尤妮絲都堅決反對,因此這項手術是由喬瞞著家人獨斷決定的。手術完全失敗,羅絲瑪麗徹底失能,再也無法自由控制自己的身體,必須終身居住在療養院當中。喬沒有告訴其他家人關於手術的結果,也不准旁人提起。

如火如荼的二次世界大戰讓甘迺迪家的孩子們無暇分神,一開始也沒有人注意到大姐不見了。之後有幾個孩子猜到大概發生什麼事,卻也不敢向父母探究細節。直到多年後,時任立委的約翰.甘迺迪瞞著父親偷偷去看了羅絲瑪麗,他對大妹的狀況感到震撼,這使得他決心利用自己的影響力,推動關於身心障礙者權益的相關立法與研究。其他的甘迺迪家族成員也因為這段經歷,各自用不一樣的方式提供協助與資源。

難解卻珍貴的禮物

本書作者拉森博士於2005年初,在《波士頓環球報》上讀到羅絲瑪麗的訃聞,驚訝於她竟然默默無間活了這麼長的時間,進而從甘迺迪家族的書信與日記等資料當中,去追索拼奏出她的人生。眼光並不僅僅侷限在羅絲瑪麗的悲慘經歷,而是與二十世紀美國的社會文化交織融合出一幅歷史圖像。

羅絲瑪麗與整個甘迺迪家族的苦苦掙扎,是許多特殊障礙兒童家庭的縮影,儘管已經來到21世紀,歧視、障礙與孤立仍然不斷改換樣貌出現。拉森博士透過羅絲瑪麗的一生帶領我們去思考:我們如何面對這些特殊的孩子,定了我們如何看待人性。

原載於《人本教育札記》第 328 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夜霧的沙龍
4會員
32內容數
過去於《人本教育札記》撰寫的文章集結
夜霧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0/22
《舌尖上的關局》在討論的,就是「食物的味道」和「食物本身」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從多力多滋開始,談論了現代食品「加味」的情況,接著談到加味食品與人類的關係、以及為什麼現代食物的調味需要越來越重,最後,是作者馬克·史蓋茲克嘗試蒐羅一系列「真食物」的過程,並烹煮了簡單的晚宴與朋友分享。
Thumbnail
2021/10/22
《舌尖上的關局》在討論的,就是「食物的味道」和「食物本身」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從多力多滋開始,談論了現代食品「加味」的情況,接著談到加味食品與人類的關係、以及為什麼現代食物的調味需要越來越重,最後,是作者馬克·史蓋茲克嘗試蒐羅一系列「真食物」的過程,並烹煮了簡單的晚宴與朋友分享。
Thumbnail
2021/10/20
小說主角多半追求獨特性,特別的身世、特別的職業,或是不同凡響的名字、不同凡響的人生抉擇。然而本書的女主角金智英完全沒有這些標籤,「金智英」這個名字就像是台灣的「淑芬」、「雅婷」一樣,是再普通不過的名字。她的人生也很普通,一個普通到,好像沒什麼問題的人生,這樣一帆風順的人生還有什麼好抱怨的呢?
Thumbnail
2021/10/20
小說主角多半追求獨特性,特別的身世、特別的職業,或是不同凡響的名字、不同凡響的人生抉擇。然而本書的女主角金智英完全沒有這些標籤,「金智英」這個名字就像是台灣的「淑芬」、「雅婷」一樣,是再普通不過的名字。她的人生也很普通,一個普通到,好像沒什麼問題的人生,這樣一帆風順的人生還有什麼好抱怨的呢?
Thumbnail
2021/10/19
某個行為是不是犯罪,常常不是取決於加害者有沒有違反法律、或有傷害他人的意圖與行為,而是取決於旁觀的調查者「認不認為這是犯罪行為」。如果他們並不認為,那麼不管再多、再嚴重的傷害,周遭的人兩手一攤,犯錯的,卻變成了正遭遇傷害的那個人。
Thumbnail
2021/10/19
某個行為是不是犯罪,常常不是取決於加害者有沒有違反法律、或有傷害他人的意圖與行為,而是取決於旁觀的調查者「認不認為這是犯罪行為」。如果他們並不認為,那麼不管再多、再嚴重的傷害,周遭的人兩手一攤,犯錯的,卻變成了正遭遇傷害的那個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瑪莉蘿兒因視神經病變,六歲那年雙目失明再也看不見。 她的父親是巴黎自然歷史博物館的鑰匙總管理員,保管博物館內上千把鑰匙。 母親因病早逝,瑪莉蘿兒跟著父親丹尼爾到博物館上班, 館長和其他工作人員都喜歡這聰慧的小女孩。 為了讓瑪莉蘿兒可以獨自出門逛街買東西,父親為她製作城市街道積木模型, 讓她
Thumbnail
瑪莉蘿兒因視神經病變,六歲那年雙目失明再也看不見。 她的父親是巴黎自然歷史博物館的鑰匙總管理員,保管博物館內上千把鑰匙。 母親因病早逝,瑪莉蘿兒跟著父親丹尼爾到博物館上班, 館長和其他工作人員都喜歡這聰慧的小女孩。 為了讓瑪莉蘿兒可以獨自出門逛街買東西,父親為她製作城市街道積木模型, 讓她
Thumbnail
  如果人生是四通八達的道路,女性自出生的選擇往往就比男性少,成長過程至成年更會被周遭逐漸限縮,如果再加上種族歧視、移民身份、菁英主義的限制,不知不覺,就會被逼到窄巷,關進不見天日。   (內文有雷,推薦觀影再讀)
Thumbnail
  如果人生是四通八達的道路,女性自出生的選擇往往就比男性少,成長過程至成年更會被周遭逐漸限縮,如果再加上種族歧視、移民身份、菁英主義的限制,不知不覺,就會被逼到窄巷,關進不見天日。   (內文有雷,推薦觀影再讀)
Thumbnail
北法小鎮聖奧梅爾的法庭上,一名年輕文學教授、小說家哈瑪為了為一部改編的希臘神話美狄亞作品取材,而出席旁聽一起轟動各界的黑人女性殺嬰案:身為塞內加爾移民的蘿倫斯,被控遺棄她15個月大的女兒於漲潮的海岸溺斃身亡。隨著庭審的進展,母親的大膽自白與證人們的片面證詞,不僅讓場面陷入膠著,更動搖著哈瑪的信念。
Thumbnail
北法小鎮聖奧梅爾的法庭上,一名年輕文學教授、小說家哈瑪為了為一部改編的希臘神話美狄亞作品取材,而出席旁聽一起轟動各界的黑人女性殺嬰案:身為塞內加爾移民的蘿倫斯,被控遺棄她15個月大的女兒於漲潮的海岸溺斃身亡。隨著庭審的進展,母親的大膽自白與證人們的片面證詞,不僅讓場面陷入膠著,更動搖著哈瑪的信念。
Thumbnail
美影(2022)。 Netflix上面有兩部關於夢露的影片,我以為打開的是紀錄片,結果是自小說改編的電影。 關於她,我的印象只有:美國的一代性感女神、金髮大紅唇,臉上有一顆痣以及那著名的削肩白洋裝被風吹起,她輕壓著不讓春光外洩⋯⋯ 然後我就踏上了將近三小時的悲慘之路。 這部電影不是很愉快那種啊。她拍
Thumbnail
美影(2022)。 Netflix上面有兩部關於夢露的影片,我以為打開的是紀錄片,結果是自小說改編的電影。 關於她,我的印象只有:美國的一代性感女神、金髮大紅唇,臉上有一顆痣以及那著名的削肩白洋裝被風吹起,她輕壓著不讓春光外洩⋯⋯ 然後我就踏上了將近三小時的悲慘之路。 這部電影不是很愉快那種啊。她拍
Thumbnail
國中時期, 由於父親的缺席, 母親獨自一人扶養我跟妹妹長大, 家裡室內有兩面大鏡子互相映照著, 還有三四張的椅子, 牆壁總是掛滿著許多流行髮型的海報。 牆壁同時掛著看起來很大, 作用起來轟轟大響的烘頭機, 還有一應俱全的剪燙染器具。 你會看到一個披著圍裙, 看著鏡子中客人的臉跟頭髮, 母親的形象,
Thumbnail
國中時期, 由於父親的缺席, 母親獨自一人扶養我跟妹妹長大, 家裡室內有兩面大鏡子互相映照著, 還有三四張的椅子, 牆壁總是掛滿著許多流行髮型的海報。 牆壁同時掛著看起來很大, 作用起來轟轟大響的烘頭機, 還有一應俱全的剪燙染器具。 你會看到一個披著圍裙, 看著鏡子中客人的臉跟頭髮, 母親的形象,
Thumbnail
曾經在美國政壇叱吒風雲的甘迺迪家族,隱藏了一個不為人知的女兒,因為出生時腦部受損導致發展遲緩,無法成為父母理想中的淑女名媛。成年後她的父親為了一勞永逸解決問題,安排她接受前額葉白質切斷術,未料卻讓羅絲瑪麗自此失去自理能力。而甘迺迪家族不願家醜外揚,在整個家族最風起雲湧的時刻,將她遮蔽在大眾視線之外。
Thumbnail
曾經在美國政壇叱吒風雲的甘迺迪家族,隱藏了一個不為人知的女兒,因為出生時腦部受損導致發展遲緩,無法成為父母理想中的淑女名媛。成年後她的父親為了一勞永逸解決問題,安排她接受前額葉白質切斷術,未料卻讓羅絲瑪麗自此失去自理能力。而甘迺迪家族不願家醜外揚,在整個家族最風起雲湧的時刻,將她遮蔽在大眾視線之外。
Thumbnail
《女人碎片》(Pieces of a Woman, 2020)雖然是部21世紀的時裝現代電影,卻隱約埋藏《聖經》中的拉薩路復活故事,滿滿乘載著聖經的寓意——原諒與永生。《女人的碎片》以非常幽微又自然的方式,傳遞在聖經中關於原諒與永生的精神,不需要任何一句說教,只消透過瑪莎撿拾生命碎片拼湊自我的過程。
Thumbnail
《女人碎片》(Pieces of a Woman, 2020)雖然是部21世紀的時裝現代電影,卻隱約埋藏《聖經》中的拉薩路復活故事,滿滿乘載著聖經的寓意——原諒與永生。《女人的碎片》以非常幽微又自然的方式,傳遞在聖經中關於原諒與永生的精神,不需要任何一句說教,只消透過瑪莎撿拾生命碎片拼湊自我的過程。
Thumbnail
想像這世界上有這麼一個人,她沒有大學學歷,認真投入工作,一天工作超過10多個小時,常常忘了吃東西,有時還甚至昏倒在工作場所,需要旁人提醒她記得休息跟用餐。結婚有了小孩後,她一樣投入工作,把女兒交給公公照顧。這位認真工作的母親,在年輕不幸喪偶後,又更認真投入工作,後來還介入一位已婚男士的婚姻...
Thumbnail
想像這世界上有這麼一個人,她沒有大學學歷,認真投入工作,一天工作超過10多個小時,常常忘了吃東西,有時還甚至昏倒在工作場所,需要旁人提醒她記得休息跟用餐。結婚有了小孩後,她一樣投入工作,把女兒交給公公照顧。這位認真工作的母親,在年輕不幸喪偶後,又更認真投入工作,後來還介入一位已婚男士的婚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