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術運動是奧運會中唯一一項必須由選手與有生命的動物相配合的比賽項目,選手與馬各自的表現與兩者間的配合度,都會影響比賽成績。馬術起源於英國的驅車,是歷史相當悠久的一項傳統運動,在古代奧運會就有雙輪馬車比賽, 1900 年第二屆法國巴黎奧運會,馬術就是正式比賽的項目之一, 1912 年第五屆瑞典奧運會更將馬術比賽的項目增加為五個, 1921 年國際馬術總會( FEI )成立,制定統一完整的馬術比賽規範,使馬術比賽更標準化,但過去奧運會馬術比賽只限男性騎官才能參賽,國際奧委會在 1952 年解除這種限制,同時開放女性也能加入奧運馬術比賽。馬術運動總讓人覺得高貴有氣質,加上正式比賽時,馬術選手都必須穿著正式的馬術禮服出賽,人與馬的默契與技術,搭配出優雅姿勢與動作,吸引眾人的目光,常被譽為「王者的運動」。──中華奧委會(註1)
Equestrian馬術在奧運上不只是唯一需要動物配合的運動,亦是唯一一項男女混合參加並不限制男女比例的運動(諸如球類運動男女雙打會限制男女各一)。
同時,馬術也是奧運比賽中少數既溫馨又可愛的項目了。
馬術包含團體賽與個人賽,其中又可再細分為Dressage盛裝舞步、Jumping障礙賽與Eventing三日賽(三項賽)(註2)。
盛裝舞步為騎手與馬在規定的場地內搭配音樂、依照路線做出規定的動作,評分標準會重視人與馬的配合度、穩定度、以及技術、姿勢等細節,整個過程可謂一片和平,看馬馬踩著愉快的步伐跳跳跳就是溫馨。
障礙賽則需要騎手騎著馬,按順序跳過12至15個障礙物,如果撞倒障礙或超過規定時間,皆會受到時間加罰,最後按失誤與時間皆少者勝出。而這次在日本舉辦的障礙賽更將障礙造型融入許多文化元素,增添了許多趣味,其中還發生裝飾用的相撲人形讓馬兒起疑的橋段(註3)。
在馬術的個人障礙賽有台灣選手陳少曼參加,可惜在預賽以總扣分9分無緣決賽。
愛爾達體育轉播↓
儘管馬術具有其獨特的魅力,然而其也伴隨著不少爭議,其中之一便是「是否符合動物福祉」之嫌。
事實上,馬術騎者對待自己的馬幾乎都相當愛護,再者人與馬若沒有一定的信任基礎,是不可能完成這些比賽的(馬會拒跳)。甚至有些騎手,會因為馬的狀況不佳而直接選擇棄賽。另外,評審也會嚴格關注場上馬的狀況,本次奧運的現代五項競賽,就發生選手抽到的馬不配合,而教練打馬導致被撤銷資格的事件(註4)。
馬到底應不應該參加奧運一直是個隨著大型賽事浮上檯面的議題,筆者覺得由於馬術競賽需要人與馬的合作,更仰賴長期信賴關係,動物福祉方面應該較無疑慮。
然而像是現代五項這種,必須要選手當場抽籤騎上不熟悉的馬(馬由大會準備),無疑對人和馬都是風險極高的挑戰,即使是馬,被不熟悉的騎手駕馭,萬一跌倒骨折,便會面臨安樂死的抉擇。所以筆者十分不贊成這種人與馬臨時配對的比賽。
運送奧運參賽馬的影片↓專門的運送公司及飛機。
另一個切入點是,馬術始終屬於「有錢人的運動」。要參加馬術,得先養一匹──甚至是一批──馬,還要有馬場、草地,帶馬看獸醫更不是一筆小數字,也因此,馬術參加國多數為歐美紐奧,今年馬術獎牌亦幾乎讓德國、英國、瑞典、澳大利亞等國包辦,其他小國不要說競爭,可能連參賽門檻都搆不到。
就這點來說,馬術確實屬於不是那麼能公平競爭的項目之一呢。
關於馬術還有許多值得討論的地方,下次有機會再來聊吧!
2016里約奧運的馬術影片↓
註1:中華奧委會馬術→
●註2:2020奧運官網馬術→
●註3:馬狐疑地繞過障礙→
● 不過造型障礙也讓馬緊張而引起抗議→
● (蘋果新聞)
註4:三立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