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與《甲子園》日本高中野球最高殿堂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50與100屆紀念,日本高校野球手的青春羅曼史
raw-image

運動賽事一直以來讓人熱血沸騰,尤其是團體項目不只考驗選手的訓練也考驗整個團隊的默契和戰術技巧,讓人不得不時時刻刻為場上瞬息萬變的每個時刻繃緊神經。2020東京奧運增加了日本國球棒壘球項目,在今年因疫情延後到2021的賽事中拿下奧運金牌。

棒球是日本當代運動史上很重要的一環,尤其是高校棒球賽更被譽為是棒球選手發光發熱的前哨站。兩部紀錄片《青春:第50屆日本全國高中棒球錦標賽》和《甲子園:夢想競技場》分別為50和100屆甲子園高校棒球紀念影片,彼此以不同的角度紀錄高校男兒的熱血一瞬。

raw-image
raw-image

你看棒球賽嗎?就算不運動也不熟悉棒球的人雖然不知道棒球規則或是只是知道點皮毛,但一定也從各種動漫畫與日本影視作品中聽過日本高校野球最高殿堂「甲子園」這個夏季日本集合各地勝出的球隊熱戰場所。

2014年台灣棒球電影《KANO》就敘述臺灣日治時期嘉義農林棒球隊以殖民地之姿闖進第17屆夏季甲子園大賽爭奪冠亞軍的歷史故事。各種高校棒球動漫畫主角隊也以進入甲子園取得勝利為目標,現實更是有一群年輕人把自己三年高中生涯都奉獻在追逐甲子園上,就可以看出其重要性有多大。

raw-image
raw-image

紀錄片《青春:第50屆日本全國高中棒球錦標賽》和《甲子園:夢想競技場》同樣都是以高校棒球甲子園為題材的作品,分別是50屆和100屆的紀念影片。其中《青春:第50屆日本全國高中棒球錦標賽》的導演是日本相當知名拍攝過經典電影《細雪》的導演市川崑拍攝。

而2020年上映的《甲子園:夢想競技場》則是美日合作紀錄現代日本對於棒球運動和進入甲子園的棒球文化,經過百年歷史下這從美國傳進日本的棒壘球有何變與不變的精神在其中。

raw-image
raw-image

第50屆紀念《青春:第50屆日本全國高中棒球錦標賽》影片以敘述關於甲子園的歷史背景和當年48校強隊的各地訓練風景與最後在甲子園球場裡精華的運動賽事實況,還敘述關於所謂的夢幻與經典的賽事片段,整體來說以棒球比賽奪取冠軍榮耀為主題。

但100屆《甲子園:夢想競技場》的拍攝內容則有很大的變化,是以兩支球隊的球員、教練、社團為主軸的深度訪談,並拍攝在美國大聯盟打球的日本選手大谷翔平的母校棒球隊訓練模式,在傳統與革新之間,日本野球也慢慢的意識到時代變遷,對新一代球員的問題。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青春:第50屆日本全國高中棒球錦標賽》和《甲子園:夢想競技場》兩部紀錄片,剛好是一個鮮明的日本棒球對照組。前者拍攝關於球員在各種困境下,如寒冬先挖雪才能訓練、山邊球隊需要上山下海、都市球隊找不到適合的場域進行訓練等,最後以日本刻苦努力的大和精神,邁向目標取得冠軍與榮耀。

而後者則不針對勝負或是刻意美化痛苦的訓練,反而專注在球員的心理壓力與在冠軍前的那群失敗的球員與教練,他們在這場甲子園競賽中發現這場高中野球戰對他們來說是什麼?那些辛勞和失敗在心中代表的意義為何?不再聚焦於勝利者,而是從一般球隊的角度去看待這場甲子園夏日棒球賽。

raw-image
raw-image

6萬多人擠爆甲子園觀看球賽。全日本2485所學校最終只48所菁英球隊可以進到這球場,也難怪被稱為高中棒球的殿堂。《青春:第50屆日本全國高中棒球錦標賽》這部紀錄片是一部你可以知道關於日本棒球簡史且富有導演個人觀點的電影,很多畫面拍得漂亮又熱血幾乎是完勝100屆的紀錄片《甲子園:夢想競技場》。

《甲子園:夢想競技場》這部紀錄片有著前者沒有的當代球員與教練對於日本野球的改革與棒球心理學的探討,甚至可以看見球員的日常,失敗者悔恨的背影,但人生不是一場球賽還得繼續走下去,從失敗中振作變成更出色的人。

raw-image
raw-image

阪神電車甲子園站的標語是:98%的高中球員在這被打敗,然後在這變得更強。勉勵那些雖然失落但曾經青春過熱血過的野球男兒。但兩部影片也都點出很多日本棒球依舊未變的問題,女性在棒球圈子依舊是邊緣人,不管過去到今都是如此,電影中可以明顯的看出來,甚至在改革方面過了五十年有些球隊邁進第一步。

日本許多球隊還是採取傳統學長學弟制、長時間練習、聽教練訓話的傳統棒球文化,日本野球下一個五十年是否真能隨時代變遷,還是只是嘴上的改革,讓人拭目以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陸坡的圖像文字回收桶
708會員
889內容數
設計、文字工作者 待過中國、曾在日本情色產業、韓國遊戲公司、台灣電視台、夜店工作
2025/04/28
馬耀對林友達說:「阿迪卡卡,米沙瓦斯 斗 阿尼托 柯 闊瓦。」 「什麼意思?」林友達族語並沒有馬耀他好,他問馬耀,馬耀摸摸他的頭,像哄小孩一樣說:「小時候,我如果害怕,我媽就會這樣跟我說:阿迪卡卡,米沙瓦斯 斗 阿尼托 柯 闊瓦。」 不要害怕,祖靈會幫助你。
Thumbnail
2025/04/28
馬耀對林友達說:「阿迪卡卡,米沙瓦斯 斗 阿尼托 柯 闊瓦。」 「什麼意思?」林友達族語並沒有馬耀他好,他問馬耀,馬耀摸摸他的頭,像哄小孩一樣說:「小時候,我如果害怕,我媽就會這樣跟我說:阿迪卡卡,米沙瓦斯 斗 阿尼托 柯 闊瓦。」 不要害怕,祖靈會幫助你。
Thumbnail
2025/04/28
棒球與BL的小說《夏陽下的他》 台灣高中生林友達的日本打棒球,夢想打進甲子園的故事。另一邊一位在日本南極研究基地出生,從外踏上日本的高中生日空南極,也因為喜歡打棒球而回到日本。台灣出生、南極出生,兩個出生地非日本的球員,除了意外的成為投捕搭檔之外,可能還產生其他的感情火花?
Thumbnail
2025/04/28
棒球與BL的小說《夏陽下的他》 台灣高中生林友達的日本打棒球,夢想打進甲子園的故事。另一邊一位在日本南極研究基地出生,從外踏上日本的高中生日空南極,也因為喜歡打棒球而回到日本。台灣出生、南極出生,兩個出生地非日本的球員,除了意外的成為投捕搭檔之外,可能還產生其他的感情火花?
Thumbnail
2025/04/25
奧地利電影《女警撞到夫》是以冷冽幽默為主題的農村諷刺電影。正直的女警安卓雅準備從家鄉農村調職,但在一晚她意外撞上了自己要離婚醉酒的丈夫,逃離現場。沒想到安卓雅並沒有被逮捕,被逮捕的反倒是一位過去有酗酒問題的男教師?因丈夫去世被眾人同情的安卓雅,開始思索自己所做的選擇,而天人交戰。
Thumbnail
2025/04/25
奧地利電影《女警撞到夫》是以冷冽幽默為主題的農村諷刺電影。正直的女警安卓雅準備從家鄉農村調職,但在一晚她意外撞上了自己要離婚醉酒的丈夫,逃離現場。沒想到安卓雅並沒有被逮捕,被逮捕的反倒是一位過去有酗酒問題的男教師?因丈夫去世被眾人同情的安卓雅,開始思索自己所做的選擇,而天人交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今年WBC的日本國家代表隊,真的可以說是熱血野球傳說無誤! 過去一直都很羨慕日本,從小朋友到大人,「野球」是生活、是日常,也有許多棒球相關的節目,很容易接觸到各種棒球知識;其中,最讓我認同的就是,在日本學生棒球隊並不是像台灣只要打球就好的校隊,而且社團活動的性質...
Thumbnail
今年WBC的日本國家代表隊,真的可以說是熱血野球傳說無誤! 過去一直都很羨慕日本,從小朋友到大人,「野球」是生活、是日常,也有許多棒球相關的節目,很容易接觸到各種棒球知識;其中,最讓我認同的就是,在日本學生棒球隊並不是像台灣只要打球就好的校隊,而且社團活動的性質...
Thumbnail
台灣漫畫家張季雅漫畫《帶我去球場》,是以台灣六座見證歷史的棒球場為主題,配合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球迷故事構成。職棒主播為何不再播報球賽、男孩長大後逐漸忘記看球賽的悸動、因為球賽而翹課是青春還是逃避現實、過去最後一場球賽的遺憾,導致對某位選手念念不忘,由六個球迷構成的棒球故事,獻給台灣棒球的短短細語。
Thumbnail
台灣漫畫家張季雅漫畫《帶我去球場》,是以台灣六座見證歷史的棒球場為主題,配合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球迷故事構成。職棒主播為何不再播報球賽、男孩長大後逐漸忘記看球賽的悸動、因為球賽而翹課是青春還是逃避現實、過去最後一場球賽的遺憾,導致對某位選手念念不忘,由六個球迷構成的棒球故事,獻給台灣棒球的短短細語。
Thumbnail
如果可以,請連看這兩部作品,同樣都是甲子園的紀錄片,卻以截然不同的著眼點,凝視、解構棒球。市川崑的《青春》從北海道到沖繩,從寒冬到酷暑,追蹤野球少年的逐夢身影;山崎艾瑪的《甲子園:夢想競技場》則是從教練的視角,在傳統與革新中近看屬於日本人的棒球道。不管是著眼點還是拍攝手法,剛好是一組鮮明的對照。
Thumbnail
如果可以,請連看這兩部作品,同樣都是甲子園的紀錄片,卻以截然不同的著眼點,凝視、解構棒球。市川崑的《青春》從北海道到沖繩,從寒冬到酷暑,追蹤野球少年的逐夢身影;山崎艾瑪的《甲子園:夢想競技場》則是從教練的視角,在傳統與革新中近看屬於日本人的棒球道。不管是著眼點還是拍攝手法,剛好是一組鮮明的對照。
Thumbnail
一切都在改變,高中女子棒球選手也能踏上甲子園。 還記得2016年夏天,大分的棒球隊經理穿上制服,踏上甲子園黑土球場協助球隊練習時,被大會工作人員制止,這才引出「禁止女性踏入甲子園球場」的潛規則。如此的性別歧視,令各界譁然。 高等學校野球連盟之後更改規定,從2017年春季起,女子部員也可參加練習,終於
Thumbnail
一切都在改變,高中女子棒球選手也能踏上甲子園。 還記得2016年夏天,大分的棒球隊經理穿上制服,踏上甲子園黑土球場協助球隊練習時,被大會工作人員制止,這才引出「禁止女性踏入甲子園球場」的潛規則。如此的性別歧視,令各界譁然。 高等學校野球連盟之後更改規定,從2017年春季起,女子部員也可參加練習,終於
Thumbnail
◎ 加油樂隊 ◎ 今年甲子園採無觀眾的方式進行,啦啦隊、樂隊和選手家屬們成為唯一的觀眾。雖然沒有一般觀眾入場,但仍不能掉以輕心,啦啦隊和樂隊的加油方式也因應防疫措施有所改變。 樂隊限制最多50人入場,成員彼此間隔行隔列,全部朝前吹奏(過去有時會面對面吹奏等變換隊形)。啦啦隊主要以拍手加油為主,加油棒
Thumbnail
◎ 加油樂隊 ◎ 今年甲子園採無觀眾的方式進行,啦啦隊、樂隊和選手家屬們成為唯一的觀眾。雖然沒有一般觀眾入場,但仍不能掉以輕心,啦啦隊和樂隊的加油方式也因應防疫措施有所改變。 樂隊限制最多50人入場,成員彼此間隔行隔列,全部朝前吹奏(過去有時會面對面吹奏等變換隊形)。啦啦隊主要以拍手加油為主,加油棒
Thumbnail
……也因此,隨著戰後經濟復甦,日本社會才會如此看重東京奧運,以及無比隆重地舉辦第50屆夏季甲子園,這些戰後嬰兒潮出生的少年們不僅是在球場上為了得分而奔跑,也象徵著日本從過往的錯誤與頹敗中站起,再次奔回世界軌道。
Thumbnail
……也因此,隨著戰後經濟復甦,日本社會才會如此看重東京奧運,以及無比隆重地舉辦第50屆夏季甲子園,這些戰後嬰兒潮出生的少年們不僅是在球場上為了得分而奔跑,也象徵著日本從過往的錯誤與頹敗中站起,再次奔回世界軌道。
Thumbnail
棒球是日本當代運動史上很重要的一環,尤其是高校棒球賽更被譽為是棒球選手發光發熱的前哨站。兩部紀錄片《青春:第50屆日本全國高中棒球錦標賽》和《甲子園:夢想競技場》分別為50和100屆甲子園高校棒球紀念影片,彼此以不同的角度紀錄高校男兒的熱血一瞬。
Thumbnail
棒球是日本當代運動史上很重要的一環,尤其是高校棒球賽更被譽為是棒球選手發光發熱的前哨站。兩部紀錄片《青春:第50屆日本全國高中棒球錦標賽》和《甲子園:夢想競技場》分別為50和100屆甲子園高校棒球紀念影片,彼此以不同的角度紀錄高校男兒的熱血一瞬。
Thumbnail
109學年度的最後一場比賽看得人精神緊張,泰山上演華麗的逆轉秀,終於拿到夢想中的總冠軍。雖然看著南山許時清教練的眼淚還是有點不捨,畢竟也非常努力啊!但總算讓泰山拿到總冠軍了,那明年就繼續努力吧!
Thumbnail
109學年度的最後一場比賽看得人精神緊張,泰山上演華麗的逆轉秀,終於拿到夢想中的總冠軍。雖然看著南山許時清教練的眼淚還是有點不捨,畢竟也非常努力啊!但總算讓泰山拿到總冠軍了,那明年就繼續努力吧!
Thumbnail
100 屆夏季甲子園的明星(增田珠在電視上一閃而過,決賽時金足濃的吉田輝星和大阪桐蔭的根尾等人決勝畫面壓軸出場)還有前代的明星(往 MLB 發展的菊池雄星和大谷翔平)都不是這部的重點,這是從高中棒球教練到他帶的隊伍,從擔心自己實力不夠的隊長到上不了先發陣容的高三生,延伸到那些甲子園球場的亡靈⋯⋯
Thumbnail
100 屆夏季甲子園的明星(增田珠在電視上一閃而過,決賽時金足濃的吉田輝星和大阪桐蔭的根尾等人決勝畫面壓軸出場)還有前代的明星(往 MLB 發展的菊池雄星和大谷翔平)都不是這部的重點,這是從高中棒球教練到他帶的隊伍,從擔心自己實力不夠的隊長到上不了先發陣容的高三生,延伸到那些甲子園球場的亡靈⋯⋯
Thumbnail
隨著日本學校中「黑色社團」的狀況陸續被揭發、並且受到注意,另一個看法又開始浮現:日本的「黑色企業」之所以猖獗,重要的原因之一不就是來自「黑色社團」嗎?而這些情形,是否又來自日本人對社會的服從性格?
Thumbnail
隨著日本學校中「黑色社團」的狀況陸續被揭發、並且受到注意,另一個看法又開始浮現:日本的「黑色企業」之所以猖獗,重要的原因之一不就是來自「黑色社團」嗎?而這些情形,是否又來自日本人對社會的服從性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