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集體潛意識看疫情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Covid-19帶給人類的改變,從聚集歡快的生活,轉渡到人際隔離、疏離,成為日常抗災的生活一環,疏離帶來的恐懼與無助,似乎成為更讓人不安的白噪音,無所察覺又無所遁形。


2020年前後,相繼出現了許多末日存亡與傳染病有關的電視電影節目,「屍速列車」、「末日之戰」、「李屍朝鮮」。榮格曾說「集體潛意識蘊含了人類祖先的經驗、歷史、文化累積得來的總和」;精神分析學家佛洛姆也表示「社會潛意識是社會大多數成員共同存在被壓抑的領域」,如果文化、政治、歷史都將成為所有人心靈深處的共同元素,那麼這一段防疫的生存作戰經驗,是否也會拼湊成為「集體潛意識」中的一角呢?就像是電視電影某一程度反映我們的集體心靈般?


如真如此,「集體潛意識」是否也會沾染一絲的恐懼與無助?當前大環境中各種樣貌:疫苗之亂、當前主流醫療對於疾病的觀點及處理方式、政治角力與多方動力運作…又是否會成為佛洛姆口中因共同被壓抑,所造成那看不見的領域?我們是否能覺察現今生活樣貌,將無聲地累積而成為潛意識的一環?是否能反思後做出行動,即使行為與當前主流不同,而成為自己的「個體化歷程」或「英雄之旅」??


身逢經歷兩次世界大戰的榮格曾說了一段這樣的話:「在我們這個時代,有無數人失去了所有信仰,這些人不再了解宗教,當生活沒有宗教仍然平平順順時,失去信仰根本不被當一回事。一直要等到傷痛來臨,人們才開始尋找出路、反省生命的意義、反芻生命中種種困頓苦惱的經驗。」反芻與反思的意識力量,為我們在黑暗的潛意識與困境中帶來一絲光明。

榮格認為意識與潛意識是相互補償關係,藉由「補償功能」去看見意識與潛意識的相互關係與面貌,進而達到心靈的平衡。倘若我們要補償或轉化目前大環境的集體潛意識,是否該往另個方向走去,而趨至和諧?



raw-image


這讓我想起日本經營之神「船井幸雄」所著「第一百隻猴子」的故事,上面講述「日本宮崎縣「幸島」的猿猴研究,剛開始研究人員以剛挖出來的蕃薯,餵食這些猴子,猿猴們只會用手撥蕃薯上的泥。有天,一隻猴子開始用河水清洗蕃薯後食用,慢慢的出現其他猿猴的模仿…之後遠在其他遙遠地方的猴群們,竟然也出現一樣洗蕃薯的動作。這裡面傳達了「文化變遷始於個體行為變化」,意識與潛意識存在著相互補償的效果,那麼意識的改變也會影響潛意識的轉化;同樣的,個人的力量也帶有著影響集體行為的效應,千萬別小瞧自己!

同樣地,如果你相信「同時性」、「同步性」的力量,想要從這當前的混亂中得到一絲安穩,別放棄你任何、所有可以為「此時此刻」帶來平靜、安康的方法:「補充維他命C與D、為自己煮一頓豐盛的料理、打開你的精油瓶、放上一段祥和的音樂、跳一支舞、點一支蠟燭、曬曬太陽、靜心與冥想…」,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魔幻空間,即使這個方法並不見得和主流文化相同,即使疫情仍然存在,英雄之旅與個體化歷程不會消失,相信自己可以帶來安穩平靜的信念與回歸常軌的能力!



其他出沒的地方 【Facebook PodcastYoutube

相關邀約請至FB粉絲頁私訊~

贊助、訂閱、按讚、追蹤、分享與留言交流,都是支持我下去的最好回饋與動力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yni心海的呼喚的沙龍
14會員
18內容數
2022/03/09
中年危機在於:中年時內在心靈事件雖然是目前的人生的脈絡之一,但與此同時,中年的外在經歷例如人際、社會,也交織在此時此刻,他們不像年輕時那麼容易放手,他們需要考量家人、經濟各種外部條件。外在的現實條件,不可能輕忽不顧,中年轉業是一種心靈上的挑戰,也是外在現實的挑戰!
Thumbnail
2022/03/09
中年危機在於:中年時內在心靈事件雖然是目前的人生的脈絡之一,但與此同時,中年的外在經歷例如人際、社會,也交織在此時此刻,他們不像年輕時那麼容易放手,他們需要考量家人、經濟各種外部條件。外在的現實條件,不可能輕忽不顧,中年轉業是一種心靈上的挑戰,也是外在現實的挑戰!
Thumbnail
2022/03/07
當軟弱的自我開始逐漸成熟與強壯時,便是一種「超個人」狀態。而人就在這個高高低低的螺旋當中緩慢前進,壯大靈魂的韌性與生命力,以完成自我的個體化歷程。 這位長時間處於混亂動盪的心理學家對於生死的看法是什麼?榮格認為:「為了保持生活的圓滿和完整,需要有歡樂和痛苦之間的平衡。」 死,不忍離別… 探問 追詢
Thumbnail
2022/03/07
當軟弱的自我開始逐漸成熟與強壯時,便是一種「超個人」狀態。而人就在這個高高低低的螺旋當中緩慢前進,壯大靈魂的韌性與生命力,以完成自我的個體化歷程。 這位長時間處於混亂動盪的心理學家對於生死的看法是什麼?榮格認為:「為了保持生活的圓滿和完整,需要有歡樂和痛苦之間的平衡。」 死,不忍離別… 探問 追詢
Thumbnail
2022/03/01
愛迷迭香,曾經對迷迭香精油做過冥想與自由聯想,迷迭香就像是帶著夜晚中的朝露、展現堅韌與朝向希望的白晝,多麼詩意! 或許,他不像柑橘類精油活潑或不像薰衣草精油的隨和,但其生命力,很適合動盪的現在,為我們帶來激勵與希望! 以下是各方資料中,整理出我所體驗與體會,迷迭香精油所相應特質的綜合資訊:
Thumbnail
2022/03/01
愛迷迭香,曾經對迷迭香精油做過冥想與自由聯想,迷迭香就像是帶著夜晚中的朝露、展現堅韌與朝向希望的白晝,多麼詩意! 或許,他不像柑橘類精油活潑或不像薰衣草精油的隨和,但其生命力,很適合動盪的現在,為我們帶來激勵與希望! 以下是各方資料中,整理出我所體驗與體會,迷迭香精油所相應特質的綜合資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1. 集體意識是什麼? 1. 集體意識:他不僅包含個人思想的總和,同時還被認為有助於世界觀的發展,是變革的推動力,同時大多數人的意識決定了我們看世界的方式。 2. 證明集體意識的存在 科學實驗 雙縫干涉實驗(物理學家richard feynman 1965年提出) 4. 集體意識與老年社會
Thumbnail
1. 集體意識是什麼? 1. 集體意識:他不僅包含個人思想的總和,同時還被認為有助於世界觀的發展,是變革的推動力,同時大多數人的意識決定了我們看世界的方式。 2. 證明集體意識的存在 科學實驗 雙縫干涉實驗(物理學家richard feynman 1965年提出) 4. 集體意識與老年社會
Thumbnail
「任何新觀念的推廣,起初只要有7%人願意接受與認同,就會有驚人的進展!冥冥之中會有股看不到的波動力量在運作,當臨界點來臨,文化就會產生質變,產生奇蹟。」這就是「第100隻猴子效應」或稱「百猴效應」。
Thumbnail
「任何新觀念的推廣,起初只要有7%人願意接受與認同,就會有驚人的進展!冥冥之中會有股看不到的波動力量在運作,當臨界點來臨,文化就會產生質變,產生奇蹟。」這就是「第100隻猴子效應」或稱「百猴效應」。
Thumbnail
個體潛意識存在我們的心靈深處,儲藏從靈魂之初體驗的所有經驗與感受。而集體潛意識則包含所有個體的內在信念和意識集合。 當我們了解自己的潛意識運作,那麼就能理解自己的思維與性格模式(習性)、人生事件為何如此發生?和靈魂為何做如此安排。 當我們去理解集體潛意識,就能理解社會的運作以及宇宙的運行。好比疫情的
Thumbnail
個體潛意識存在我們的心靈深處,儲藏從靈魂之初體驗的所有經驗與感受。而集體潛意識則包含所有個體的內在信念和意識集合。 當我們了解自己的潛意識運作,那麼就能理解自己的思維與性格模式(習性)、人生事件為何如此發生?和靈魂為何做如此安排。 當我們去理解集體潛意識,就能理解社會的運作以及宇宙的運行。好比疫情的
Thumbnail
Covid-19帶給人類的改變,從聚集歡快的生活,轉渡到人際隔離、疏離,成為日常抗災的生活一環,疏離帶來的恐懼與無助,似乎成為更讓人不安的白噪音,無所察覺又無所遁形。   2020年前後,相繼出現了許多末日存亡與傳染病有關的電視電影節目,「屍速列車」、「末日之戰」、「李屍朝鮮」。榮格曾說「集體潛意識
Thumbnail
Covid-19帶給人類的改變,從聚集歡快的生活,轉渡到人際隔離、疏離,成為日常抗災的生活一環,疏離帶來的恐懼與無助,似乎成為更讓人不安的白噪音,無所察覺又無所遁形。   2020年前後,相繼出現了許多末日存亡與傳染病有關的電視電影節目,「屍速列車」、「末日之戰」、「李屍朝鮮」。榮格曾說「集體潛意識
Thumbnail
五月前,全球疫情進入了第二波的挑戰,就如森林大火般失控,延燒不止,而台灣這座森林開始從星星之火到足以燎原的地步了,大家的生活進入了新的模式,思維和具體生活的改變,舊的生態崩落,也是重建平衡的時候了。 如果可以重新打造一片森林或島嶼,你會希望過著甚麼樣的生活呢? 這個前提是,宇宙瞬息萬變,我們都不知道
Thumbnail
五月前,全球疫情進入了第二波的挑戰,就如森林大火般失控,延燒不止,而台灣這座森林開始從星星之火到足以燎原的地步了,大家的生活進入了新的模式,思維和具體生活的改變,舊的生態崩落,也是重建平衡的時候了。 如果可以重新打造一片森林或島嶼,你會希望過著甚麼樣的生活呢? 這個前提是,宇宙瞬息萬變,我們都不知道
Thumbnail
今天又再度感受到人類的惡意。 在一個取材用的群組裡面,我聽到有不少人提倡,既然政府說不缺電,我們就要把冷氣開到最低溫,就算出門也一樣,反正電費不是付不起。 . 「大家一起來戳破這個爛政府的謊言!」 「我電燈跟其他電器也通通打開!」. 「反正有政府會做事嘛!」 .
Thumbnail
今天又再度感受到人類的惡意。 在一個取材用的群組裡面,我聽到有不少人提倡,既然政府說不缺電,我們就要把冷氣開到最低溫,就算出門也一樣,反正電費不是付不起。 . 「大家一起來戳破這個爛政府的謊言!」 「我電燈跟其他電器也通通打開!」. 「反正有政府會做事嘛!」 .
Thumbnail
若把人類長長的歷史用縮時方式觀看,會發現這些災難不過是重複又重複的循環,由於疫情是全球性的,不像過去是區域性,因此,在地球的角度,就有屬於整體的意圖,如果能看穿這看似造成恐慌、不安的過程裡,其實⋯⋯
Thumbnail
若把人類長長的歷史用縮時方式觀看,會發現這些災難不過是重複又重複的循環,由於疫情是全球性的,不像過去是區域性,因此,在地球的角度,就有屬於整體的意圖,如果能看穿這看似造成恐慌、不安的過程裡,其實⋯⋯
Thumbnail
回歸人性,重新了解彼此,這次疫情正是一個契機。制度和價值的比次、群體之間的敵視以及對數字化治理的追求,使人漸漸卻忽略了對人文的關懷。然而,其實正是出於對人文的關懷,為了人類的發展和幸福,我們才建構出種種制度和價值。擺脫意識形態的崇拜,警惕冷冰冰的數據,從人出發,也許是疫症後需要自我檢視之處。
Thumbnail
回歸人性,重新了解彼此,這次疫情正是一個契機。制度和價值的比次、群體之間的敵視以及對數字化治理的追求,使人漸漸卻忽略了對人文的關懷。然而,其實正是出於對人文的關懷,為了人類的發展和幸福,我們才建構出種種制度和價值。擺脫意識形態的崇拜,警惕冷冰冰的數據,從人出發,也許是疫症後需要自我檢視之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