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時代逃不了的功課,你準備好了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社群時代,想經營個人品牌的人都逃不了的功課,也就是社群經營。

社群時代,想經營個人品牌的人都逃不了的功課,也就是社群經營。


前陣子,我佛系經營的缺點

前陣子專心做論文與研究的撰寫,在社群媒體上的曝光僅限於一般的文章發佈,也沒有做任何刻意的行銷或者網路宣傳,但是這點關於「個人品牌」的經營,無疑是一個致命傷。

我大概就像是大家所稱的「佛系經營」,不行銷,不做任何的社群互動,可是在我觀察一陣子社群與媒體之後,我發現「社群經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尤其是希望發表作品、意見、思想的人。

佛系經營的模式讓我的觸及率降低很多,觸及率降低,生產的內容自然就沒有辦法達到「傳遞」的價值。

重新起步的社群經營

社群經營勢必要有一群穩定的TA(目標族群),是願意「聽你說」的人,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要有這個讓別人「聽你說」的能耐是很難的一件事,也是要耗費心思的。

所以我決定重整自己的社群經營,第一步就是「搭上相關領域的話題」,於是我先是在一個有1.4萬人的創作交流社團中,搭上最近許多寫作者討論的「評文」話題,於是有了昨天那一篇文章,也就是關於「評文」的看法。

當然,因為這個話題的熱門性,我收到了三、四十則的留言,將近一百的讚數,我也都一個一個回覆,這麼做的意義是留下「正回饋」,在三、四十則的留言者裡面,可能有幾位是我的「潛在客群」,往往會有私敲好友、或者直接在留言串討論的狀況。

這時候,不能只是談話題,因為大家都在談話題,所以,重要的是在話題當中,塑造「你這個人」的特別之處。

通常這個特別,來自於「罕見」,一種是「觀點的罕見」,一種是「經驗的罕見,而通常部分的觀點是來自經驗。

所以我在談論評文的時候,我先從相對來說比較「罕見」的講師經驗起筆,以經驗的罕見抓住閱聽者,閱聽者通常會對自己不熟悉的經驗加上時下的話題產生興趣,所以我以講師與學員的評文經驗,提供關於「評文」這個話題不同的觀點。

第一步,以行動建立客群信任度

再來,就是與每一個留言者的互動,並且把自己推銷出去,不能一開始就想著「營利」,在品牌經營的初期,很多事是看不見實質回饋的,正如商品的行銷當然不能奢望一上市就有人願意花費金錢去購買「不知道品質」、「沒有人試用過」的商品。

而個人品牌更不同,它要營銷的是「你這個人」,進而創造附帶價值(比如出書、演講機會、各方邀約)所以與目標客群建立信任是很重要的,好比說我在談論「評文」這件事時,除了談論,更好的方法就是用行動推銷「你這個人」。

談論爭議性議題的人,在現在的社群媒體上不在少數,能讓人記住的卻是少數。

比起談論,讓目標客群感受到行動帶來的收益,才是最實際的方式,所以我在社團發布的文末提出了一個想法,也就是配對評文者與求評者的企劃,當這個企劃能夠吸引到TA的時候,自然就有了建立信任的第一步。

不一定要是什麼樣的大「行動」,比如像我一個很簡單的配對企劃,因為我談的問題(沒人評文、求評者回饋不好),是明確有人「希望解決」的,所以我提出的是簡單的解決方法。

那如果是沒有一定要「解決方法」的議題呢?(比如防疫相關問題等等),現今很常見的一些問答、投票、抽書等等,總之最重要的不是這個「行動」本身,而是它能不能化作客群實際的收益,這個收益是否能在目標客群當中,打造其對於「你這個人」的信任度。

讓客戶覺得你是有價值的

當然,不只是「行動」就夠,行動還要帶來價值,既然要成為一個「品牌」,那它就不能是唾手可得的,它要有一定的「特色」與「價值」,舉我自己在評文的例子來看。

第一個要具有內涵,有人反饋說評文是精闢、有道理的,第二個是要「跟別人不一樣」,比如我在評文的時候提出的心理學觀點、故事寫作教學相關的觀點,除了精闢、有理之外(我認為這是在社群經營之前就應該磨練好的基本盤),重點是「你可以說出別人說不出的東西,並且讓人信服」。

切記,人是三分鐘熱度的

有沒有可能話題的風氣淡了之後,順帶就沒有人在關注「你這個人」了呢?答案是非常有可能的,我知道我的互動跟觸及率可能在這一篇文章飆高,但下一篇文章就沒有人看,關於這個問題,要怎麼解決呢?

其中一個是從這個話題,延伸到其他的話題,大部分是導向自己的專業跟主打的品牌能力,例如我的「評文」話題,可能就可以延續談論「什麼樣的故事會有人看」(故事學的部分)。

另一個是跟目標客群建立關係(比如我前面提到的私訊聊、加好友),先說做這件事的時間成本是很大的,cp值也不低,所以如果是想要快速漲粉或者提高流量的經營者,我是不建議這麼做的。

相對來說,希望擁有穩定、互動較多的客群(例如作家-讀者群),我會說這個時間/精力成本是一定要花費的,這個到了後期是非常重要的,讀者可能會因為話題淡了而沒有持續追蹤文章,但是讀者會因為喜歡這個作者而留下來。

個人品牌是包裝一個人的能力與特色,它是一個全方位的社群經營模式,同時,這也是將一個人曝光在公眾與社群之上,除了這一些技巧的使用之外,能夠長久經營的關鍵,還是個人的能力與專業培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秋逸靈的沙龍
33會員
18內容數
秋逸靈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1/23
心理效應都是在認知與情緒當中發生的,尤其是在投資市場,恐懼、貪婪、跟風等等的,都是在投資市場上常常出現的心理現象,在這篇文章中會進行解析與探討。
Thumbnail
2022/01/23
心理效應都是在認知與情緒當中發生的,尤其是在投資市場,恐懼、貪婪、跟風等等的,都是在投資市場上常常出現的心理現象,在這篇文章中會進行解析與探討。
Thumbnail
2021/09/18
在投資的操作當中,我們常聽到要停損、停利,停利的狀況不少見,但是關於停損的部分,往往會出現一個景況,許多人百思不得其解。 為什麼明明知道該項投資商品的獲利會一直下跌,甚至賠光本金,卻依然有許多的投資人會繼續堅持續抱該項投資商品?
Thumbnail
2021/09/18
在投資的操作當中,我們常聽到要停損、停利,停利的狀況不少見,但是關於停損的部分,往往會出現一個景況,許多人百思不得其解。 為什麼明明知道該項投資商品的獲利會一直下跌,甚至賠光本金,卻依然有許多的投資人會繼續堅持續抱該項投資商品?
Thumbnail
2021/09/12
前一篇,我們談過了前提為「理性」的賽局理論、在各種賽局當中適用的均衡策略,但是顯然在我上文中提及的「理性條件」與「非理性條件」共同構成一個情境時,賽局理論是不適用的,因為我們只能夠針對理性條件,且大多以量化的模式來計算。
Thumbnail
2021/09/12
前一篇,我們談過了前提為「理性」的賽局理論、在各種賽局當中適用的均衡策略,但是顯然在我上文中提及的「理性條件」與「非理性條件」共同構成一個情境時,賽局理論是不適用的,因為我們只能夠針對理性條件,且大多以量化的模式來計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許多人會說「出書」代表的是一個人的名片,但在社群平台註冊一個帳號並且開始發文是更加容易之事,看著許多網紅藉由經營自媒體而闖出一片天,出不出書儼然已經不是眾人所關注的焦點,反而是能不能藉由經營社群創造影響力,並且塑造群眾認同感,才是現今值得學習之事。 《SNS社群行銷術》這本書的作者藤村正宏開設以經營
Thumbnail
許多人會說「出書」代表的是一個人的名片,但在社群平台註冊一個帳號並且開始發文是更加容易之事,看著許多網紅藉由經營自媒體而闖出一片天,出不出書儼然已經不是眾人所關注的焦點,反而是能不能藉由經營社群創造影響力,並且塑造群眾認同感,才是現今值得學習之事。 《SNS社群行銷術》這本書的作者藤村正宏開設以經營
Thumbnail
你是否也會在創作發布後很好奇大家的反應?希望能讓更多人看到自己的創作或者收到讀者回應?或者你也像我一樣糾結應該把時間用在多寫一些社群貼文還是集中心力寫完整長文?我的創作類型比較適合在哪個社群平台經營社群呢? 寫作一段時間後這些疑問在我心裡逐漸冒出頭,因此懷著期待與好奇報名參與了方格子舉辦的工作坊
Thumbnail
你是否也會在創作發布後很好奇大家的反應?希望能讓更多人看到自己的創作或者收到讀者回應?或者你也像我一樣糾結應該把時間用在多寫一些社群貼文還是集中心力寫完整長文?我的創作類型比較適合在哪個社群平台經營社群呢? 寫作一段時間後這些疑問在我心裡逐漸冒出頭,因此懷著期待與好奇報名參與了方格子舉辦的工作坊
Thumbnail
這個方法不是最快的,但就長時間來說,優勢是所有方法最高的。試問,你想吸引讀者來的方式是一開始極快卻也容易消失,還是,最初雖然慢,但長期累積下來的結果是倒吃甘蔗?
Thumbnail
這個方法不是最快的,但就長時間來說,優勢是所有方法最高的。試問,你想吸引讀者來的方式是一開始極快卻也容易消失,還是,最初雖然慢,但長期累積下來的結果是倒吃甘蔗?
Thumbnail
社群時代,誰都逃不了的功課,也就是社群經營。 前陣子專心做論文與研究的撰寫,在社群媒體上的曝光僅限於一般的文章發佈,也沒有做任何刻意的行銷或者網路宣傳,但是這點關於「個人品牌」的經營,無疑是一個致命傷。 本篇文章當中從個人經驗起筆,探究社群經營的起點。
Thumbnail
社群時代,誰都逃不了的功課,也就是社群經營。 前陣子專心做論文與研究的撰寫,在社群媒體上的曝光僅限於一般的文章發佈,也沒有做任何刻意的行銷或者網路宣傳,但是這點關於「個人品牌」的經營,無疑是一個致命傷。 本篇文章當中從個人經驗起筆,探究社群經營的起點。
Thumbnail
「打造內容社群的佛系經營術」#14:你要如何確保社群的品質? 大家好,歡迎收看「打造內容社群的佛系經營術」系列專欄。在上篇文章之中,我跟讀者朋友們介紹了可以如何帶領社群的討論風氣?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和啟發! 不知不覺中,我們這個「打造內容社群的佛系經營術」的系列專題,也已經來到第十四篇。如果我們把打
Thumbnail
「打造內容社群的佛系經營術」#14:你要如何確保社群的品質? 大家好,歡迎收看「打造內容社群的佛系經營術」系列專欄。在上篇文章之中,我跟讀者朋友們介紹了可以如何帶領社群的討論風氣?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和啟發! 不知不覺中,我們這個「打造內容社群的佛系經營術」的系列專題,也已經來到第十四篇。如果我們把打
Thumbnail
「打造內容社群的佛系經營術」#13:你該如何帶領討論風氣? 大家好,歡迎收看「打造內容社群的佛系經營術」系列專欄。在上篇文章之中,我跟讀者朋友們介紹了可以如何吸引用戶參與互動,接下來讓我們來聊聊社群經營中另一個常見的問題,那就是該如何帶領社群的討論風氣? 我們常可看到很多社群大多都沒有人在參與討論或
Thumbnail
「打造內容社群的佛系經營術」#13:你該如何帶領討論風氣? 大家好,歡迎收看「打造內容社群的佛系經營術」系列專欄。在上篇文章之中,我跟讀者朋友們介紹了可以如何吸引用戶參與互動,接下來讓我們來聊聊社群經營中另一個常見的問題,那就是該如何帶領社群的討論風氣? 我們常可看到很多社群大多都沒有人在參與討論或
Thumbnail
「打造內容社群的佛系經營術」#9:你該為社群營運準備哪些資源? 大家好,歡迎收看「打造內容社群的佛系經營術」系列專欄。在上一篇文章之中,我跟讀者朋友們介紹了該如何設定社群經營的KPI?如果你已經為貴社群設立了明確的KPI,那是一個好的開始!接下來,該做什麼呢?我想,那就是根據目標來盤點手邊的資源囉。
Thumbnail
「打造內容社群的佛系經營術」#9:你該為社群營運準備哪些資源? 大家好,歡迎收看「打造內容社群的佛系經營術」系列專欄。在上一篇文章之中,我跟讀者朋友們介紹了該如何設定社群經營的KPI?如果你已經為貴社群設立了明確的KPI,那是一個好的開始!接下來,該做什麼呢?我想,那就是根據目標來盤點手邊的資源囉。
Thumbnail
「打造內容社群的佛系經營術」#5:你是否鎖定了明確的目標受眾?(下) 如果我們希望這個即將成立的社群得以發揮效用,光是產製優質內容還不夠:首要之務就是先設定明確的目標受眾,然後再根據他們的需求來客製內容,並不斷地調整與最佳化。 想要了解目標受眾,我也有幾點建議: 第一件事就是請你走入人群,不要只是坐
Thumbnail
「打造內容社群的佛系經營術」#5:你是否鎖定了明確的目標受眾?(下) 如果我們希望這個即將成立的社群得以發揮效用,光是產製優質內容還不夠:首要之務就是先設定明確的目標受眾,然後再根據他們的需求來客製內容,並不斷地調整與最佳化。 想要了解目標受眾,我也有幾點建議: 第一件事就是請你走入人群,不要只是坐
Thumbnail
「打造內容社群的佛系經營術」#3:你想成立怎樣的社群? 大家好!在上一篇文章中,我曾請有興趣想要建立社群的朋友,先思考一下自己為什麼想要成立社群的動機?大膽地想像一下你對社群的需求,無論是想要藉此尋找同好、建立人脈、增加影響力,抑或是尋求商業變現的可能,我都覺得是很好的想法。 關於社群經營,坊間已經
Thumbnail
「打造內容社群的佛系經營術」#3:你想成立怎樣的社群? 大家好!在上一篇文章中,我曾請有興趣想要建立社群的朋友,先思考一下自己為什麼想要成立社群的動機?大膽地想像一下你對社群的需求,無論是想要藉此尋找同好、建立人脈、增加影響力,抑或是尋求商業變現的可能,我都覺得是很好的想法。 關於社群經營,坊間已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