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職倒數 30 天: 微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因為我提離職時還剩兩個月的假,所以其實我已經放假放了一個月了。當日本微軟員工只剩最後30天,我想回顧一下我在這裡工作得到的東西。六年可以讓我從小學畢業到變成可以考上大學的人。這六年呢?有那麼大的改變嗎?

raw-image

我回想上班後生活的轉變,好像都是我單方面獲得許多,越是回想越是對公司充滿感謝。我在微軟有過兩種職稱、實際上做過三種職位:PM,資料工程師,軟體工程師。產品方面,待過 Windows 跟 bing。參與了 Windows 從三年一 release 到半年一 release 之間的巨大變化,包括組織跟心態,還有世界上最大的 git repo 誕生的瞬間(當時Windows 從內部工具轉成 git )。從 Windows 到 bing 後,位子大概只移動了 50 公尺,但是工作內容跟開發流程完全不一樣,所有人不管什麼職位,都一定要跟 data 打交道,PM 們一半是 PhD。release是每天數次,也有各種防呆機制不讓你搞砸,我們傾盡全力在讓數字產生統計顯著變化。在這兩個都可以稱得上世界奇觀的產品上工作過,我敢說如果我只在其中一邊做過,絕對無法想像另一頭是這種情況。可以在同一家公司裡做這麼極端的產品,我很開心我當初決定嘗試,才能得到這個寶貴的經驗。

除了直接接觸的產品以外,我在2014年開始工作,也就是 Satya 開始掌管微軟時進公司,當時只覺得,怎麼這些大公司都換印度人當老大了?誰知道短短6年過後他現在他已經變成傳奇。我很喜歡看他跟 CFO 發的內部信,從員工角度見證了他怎麼讓公司起死回生。這幾年公司股價漲幅超過大盤,對於一個已經 46 歲的公司而言實在非常不容易。讓一個十幾萬人的公司知道自己公司要往哪裡去,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記得一進公司時,每天聽到的 Cloud first, mobile first 這個口號。那之後雲端果然甩開其他人,緊跟著亞馬遜,每次都是財報的重點。而移動市場就沒這麼順利了,跌跌撞撞幾年,值得期待的是最近 Windows 11 加上 Edge 改用 Chromium 的策略成功,這下把瀏覽器這塊拼圖放回來之後,加上養了許久的 bing 跟 msn 這些 monetization 板塊,終於可以把自家產品串起來了。另一個最大痛點 app 商店,也開始試行運作安卓 App。我記得聽 Verge 的主持人問 Satya 說怎麼看這件事。他說:我們早就可以在 Windows 上跑 Linux,再多一個 sub system 有什麼不一樣嗎?我真的很佩服他可以用最簡單的語言描述他的宏觀視野的能力。

這幾年工作除了業界經驗,影響生活很大的一個點是增加了個人財務方面的知識。這也很大部分是託 MSFT 的福,才見證了複利的神奇。一進公司我就無腦的用 15% 薪水固定買大概九折的股票。公司在我進的 40 幾塊到現在將近 200。萬事起頭難,買股票最大障礙就是開戶這一步。但因為公司這個制度讓我有個幾乎無腦的開始,把剩下的交給時間。記得不知道在哪看到這句話「如果你想知道資本主義怎麼運作,就問一個手上有十萬美金的上班族」公司前輩們所有人都是過來人,更是經歷過股票市場各種波動。自己操作過幾年後回頭看,完全不懂股票的情況下,能夠定期定額在2014年買MSFT,真的是非常幸運的散戶了。

工作除了帶來資產的累積,更重要的是,我在公司認識了支撐我在日本生活的所有重要的人。不只在這裡遇到交往五年的男友兼一起開公司的合夥人,甚至來公司打工的都是公司的後輩介紹的。很多變成朋友的同事,也是我這輩子遇過最聰明的人之一。少數知心的日本人好友,也都是公司同期,從沒想過我們會熟到可以互相看薪水甚至一起抓外遇。因為公司的氣氛很好,除了同輩以外,跟主管前輩們也都可以很隨興的聊天。老微軟人只要有股票,可能很久以前就財富自由了,觀察他們留在公司的原因,也讓我學到很多以前從來沒想過的人生選項。

回頭看我得到的東西,大多數都是因為搭上微軟的便車,才能得到,真的是更覺得幸運與感恩。我一直很不擅長回顧過去,生日感想或是年末感言這種,更是想著想著就忘了。在微軟工作可以說是我目前成年人生活的所有基礎,我很開心我有試著寫下這些想法。

離職倒數臉書連載中: www.facebook.com/gigi.wuwu/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Gigi 居居的沙龍
13會員
24內容數
當日本微軟員工只剩最後30天,我想回顧一下我在這裡工作得到的東西。六年可以讓我從小學畢業到變成可以考上大學的人。這六年呢?有那麼大的改變嗎?
Gigi 居居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8/16
  每年生日剛好是伊豆諸島的旺季開始前一周,通常天氣宜人,海水清澈到可以目視釣魚,離東京只要搭船三小時,島上又幾乎沒人,所以我連續去了好幾年。兩年前去神津島時,那裡的海水浴場可以跳水(跳進海裡),頂多三公尺的高度,但我猶豫半天,太陽都要下山了,還是不敢跳下去,對於我的孬現在還是記憶猶新。   幾個禮
2021/08/16
  每年生日剛好是伊豆諸島的旺季開始前一周,通常天氣宜人,海水清澈到可以目視釣魚,離東京只要搭船三小時,島上又幾乎沒人,所以我連續去了好幾年。兩年前去神津島時,那裡的海水浴場可以跳水(跳進海裡),頂多三公尺的高度,但我猶豫半天,太陽都要下山了,還是不敢跳下去,對於我的孬現在還是記憶猶新。   幾個禮
2021/08/16
  有一天蛋黃上完遠端的中文課後走出房間,突然問我「欸,蒲公英是什麼顏色?」我覺得以他的習性,突然跟我聊花一定有什麼陷阱,但還是只能回答:「白色的啊。」他有點意料之中的回問我「不是黃色的嗎?」我才知道是他剛從中文老師那邊聽到白色嚇了一跳,趕快出來確定一下這是不是普遍現象。原來他們從小學到的「蒲公英」
2021/08/16
  有一天蛋黃上完遠端的中文課後走出房間,突然問我「欸,蒲公英是什麼顏色?」我覺得以他的習性,突然跟我聊花一定有什麼陷阱,但還是只能回答:「白色的啊。」他有點意料之中的回問我「不是黃色的嗎?」我才知道是他剛從中文老師那邊聽到白色嚇了一跳,趕快出來確定一下這是不是普遍現象。原來他們從小學到的「蒲公英」
2021/08/16
  上班前幾年時,很喜歡參加駭客松。有公司外的,也有公司內部的。公司內的駭客松有個額外的好處,是跟除了一起出差以外,跟同事變熟的最快方法之一。平常工作可能會有各種政治角力或是上下關係,人際交往都有一個安全距離。但是駭客松的時候,因為通常失敗也不會怎樣,而且有不合理的時間壓力,會出現類似大學辦活動前一
2021/08/16
  上班前幾年時,很喜歡參加駭客松。有公司外的,也有公司內部的。公司內的駭客松有個額外的好處,是跟除了一起出差以外,跟同事變熟的最快方法之一。平常工作可能會有各種政治角力或是上下關係,人際交往都有一個安全距離。但是駭客松的時候,因為通常失敗也不會怎樣,而且有不合理的時間壓力,會出現類似大學辦活動前一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我從23歲開始的職涯歷程,如何從一開始的軟體工程師轉為全職遠端工作者的過程,包含了在日本工作、投資房地產和股票等經歷。透過不斷學習新技術和挑戰自己,我在職涯中獲得了成長和財務上的回報。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我從23歲開始的職涯歷程,如何從一開始的軟體工程師轉為全職遠端工作者的過程,包含了在日本工作、投資房地產和股票等經歷。透過不斷學習新技術和挑戰自己,我在職涯中獲得了成長和財務上的回報。
Thumbnail
有些朋友喜歡聽我講一些科技公司業界的暗黑面,其實我個人不大喜歡討論這些事,總覺得太負能量了,對年輕人來說,太早知道這當中的八卦事,也沒甚麼太大的幫助。離開了業界也一年了,真的深深感受到,當時再大的事,回頭來看都不算是件事了。   把時間回撥到2022年的年底,在我所屬的前公司,在更早之前,就持續
Thumbnail
有些朋友喜歡聽我講一些科技公司業界的暗黑面,其實我個人不大喜歡討論這些事,總覺得太負能量了,對年輕人來說,太早知道這當中的八卦事,也沒甚麼太大的幫助。離開了業界也一年了,真的深深感受到,當時再大的事,回頭來看都不算是件事了。   把時間回撥到2022年的年底,在我所屬的前公司,在更早之前,就持續
Thumbnail
我決定直接去工作後,有了明確的目標,因此又找回原本失去的動力,並脫離令人焦躁不安、原地打轉的困境……
Thumbnail
我決定直接去工作後,有了明確的目標,因此又找回原本失去的動力,並脫離令人焦躁不安、原地打轉的困境……
Thumbnail
我們很常受到社會框架約束而不自覺,在職場中人們確實對於「數字」很有感覺「多久升職,今年又加薪多少?」,今年是我踏入社會的第11年,有感的不只有年資,還有那愈來愈茁壯的大腿,常開玩笑說自己的職涯彷彿在走九彎十八拐,回過頭來也才發現,很多時候在選擇當下認真踏出的每一步,會引領你走向更寬廣的職涯道路。
Thumbnail
我們很常受到社會框架約束而不自覺,在職場中人們確實對於「數字」很有感覺「多久升職,今年又加薪多少?」,今年是我踏入社會的第11年,有感的不只有年資,還有那愈來愈茁壯的大腿,常開玩笑說自己的職涯彷彿在走九彎十八拐,回過頭來也才發現,很多時候在選擇當下認真踏出的每一步,會引領你走向更寬廣的職涯道路。
Thumbnail
  我在前一個月提了離職,很巧妙地將離職日期排在5/2,也就是勞動節連假的最後一天,剛好在連假之後,還能順勢遠走高飛,不再踏入辦公室。 (圖片皆擷取自你的工作該耍廢,還是值得拚》
Thumbnail
  我在前一個月提了離職,很巧妙地將離職日期排在5/2,也就是勞動節連假的最後一天,剛好在連假之後,還能順勢遠走高飛,不再踏入辦公室。 (圖片皆擷取自你的工作該耍廢,還是值得拚》
Thumbnail
首發前言!這篇是我工作職涯的經歷大公開,對於我的工作履歷有興趣的格友,可以看這篇認識我喔!再與大家聊聊,我對公司上班&自由工作者的看法。
Thumbnail
首發前言!這篇是我工作職涯的經歷大公開,對於我的工作履歷有興趣的格友,可以看這篇認識我喔!再與大家聊聊,我對公司上班&自由工作者的看法。
Thumbnail
如果你有意識到自身現況的桎梏,並且不想被”鎖死”在社會定義的遊戲規則下生活的話,看看以下的影片吧~ 看完之後不會讓你立刻財務自由,但至少留個意識在你的腦海裡,平時多花些心思從自己日復一日工作生活中的行為習慣裡,努力找到一個能讓自己”脫鉤”出現有制度下的突破口/執行點。 時間倒回n年前剛從大學畢
Thumbnail
如果你有意識到自身現況的桎梏,並且不想被”鎖死”在社會定義的遊戲規則下生活的話,看看以下的影片吧~ 看完之後不會讓你立刻財務自由,但至少留個意識在你的腦海裡,平時多花些心思從自己日復一日工作生活中的行為習慣裡,努力找到一個能讓自己”脫鉤”出現有制度下的突破口/執行點。 時間倒回n年前剛從大學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