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獨狂想曲》 序章 前言與說明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前言:相信許多人應該都有被別人質問過這類的話──「你以為台獨之後就天下太平了嗎?」、「台獨之後你們要幹甚麼?」、「我們現在不就是一個國家了,你是要怎樣台獨?」、「台獨建國之後會改變甚麼?還不就跟現在一樣!」──等等諸如此類語帶嘲諷的質問。這些人背後真正的意思是:台獨干我屁事!我覺得現在已經有國家了。
面對這種連台灣都還不是國家、中華民國政府與台澎地區的關係、主權和國際法都不了解,或者根本不願去了解的蠢蛋,本人已經不想再耗費氣力去好言相勸、指引迷津、循循善誘了,遇到這種腦袋不清楚又無意願了解真相的懦弱之輩,還是直接放生外加開嗆,看看惱羞成怒之後會不會有所長進吧!
然而,許多人對台灣正式宣布獨立建國之後的發展,不知是出於惶恐還是其他理由,似乎都不敢去探討深究。因此,筆者決定綜合個人經驗、感想、知識,秉著熱愛台灣與堅持獨立建國的心情,寫下一系列抒發台獨理想的文章。
這一系列的文章預計會涵蓋語言、文化、政治、制度、領土等面向的事物,主題是關於「台獨之後的國家樣貌」的事;至於「台獨如何做?」則由於不符主題,因而不納入此系列主要討論之中。話雖如此,筆者也或許會在最後一篇拉回現實面,講述眼下的狀況、提供比較具體又可行的台獨建國方法與步驟。
在此先聲明,這裡僅僅代表林某個人的意志,不代表任何政黨、團體的立場。書寫《台獨狂想曲》的初衷是在分享個人數年來的心得和對台獨建國之後的憧憬,也有拋磚引玉,邀讀者諸君一同討論之美意,也歡迎大家一起切磋指教!
有夢最美,築夢踏實
讓我們一起築夢吧!
名詞說明:
1) 本系列使用「支那」一詞來取代目前更為廣泛使用的「中國」。理由在於,「支那」為佛經用語,幾乎等同於英語China的音譯轉寫,兩者在語源上也有關聯,本身也並未包含歧視意涵。「中國」一詞除了使人聯想到中央之國、暗含天朝中心思想之外,更曾被滿州人的大清帝國轉化、使用。採用「中國」一詞恐有暗示當今政權對圖博、東突厥斯坦、漠南蒙古、滿州國故土的統治合法性之意,並不符合台灣國家利益。「支那」將代指自1912年辛亥革命、推翻滿清之後建立的中華民國到現今共產黨掌舵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這一由漢民族為主體中心建立的國家。唯在強調或區分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際才會採用雙方正式的華語國號,或者以英語縮寫的ROC、PRC來代稱。
2) 「台灣人」在本系列中代指有台灣意識、國家認同為台灣,有時候還包括台灣民族,或者是未來台灣國之主人、公民,也就是狹義的「台灣國人」。與之相對的則是「台島人」,用以描述身處台灣,卻不認同台獨、缺乏台灣國家意識,或者目前尚未建立國家的一般台灣島住民,無論該對象的族群背景為何。在大部分的語境下,筆者將自身以及同樣認同台獨建國信念但現階段卻還沒有國家的朋友稱作「台灣人」。
3) 在大部分的情況下,「台灣」一詞包含「台灣島」、「澎湖群島」以及鄰近附屬島嶼的「綠島」、「蘭嶼」等等;但不包含在法理上屬於支那福建省的金門、馬祖列島。「台灣國」則是在「台灣」之上建立的國家,領土範圍大致重疊,不過視情況而定,有可能超出上述的「台灣」地區之外。這部分將於領土篇詳細說明。
4) 本文不採用「外省人」一詞來稱呼從1945年之後(包括隨1949年的國民政府敗亡、1955年大陳島撤退)遷居台灣之人群,而使用「華裔」、「支那系」來稱呼。採用該稱呼的著眼點在於能方便解釋台灣與支那這兩者法理地位之不同。筆者曾試想用「49人」來稱呼這類人群,但考量到這些人或其父祖輩來台時間並不一定為1949年,外加從1945年到1952年為止的期間,中間跨越1949年前後,台灣本身的法理地位也沒有任何變化,故不採用該稱呼。
    0會員
    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輪椅學姊想找到無出其右的存在意義》13-與前輩的私人授業13 與前輩的私人授業   「......學......同學......紬同學?」   「……啊!是的?」紬被有著一頭深紅色秀髮的老師給喚回現實,難得露出恍神模樣的她微微受驚而猛然抬頭,盯著已經來到身旁坐下的老師看。   外表看上去三十出頭的老師正一臉擔心地注視,被對方手指捏
    Thumbnail
    avatar
    班導
    2021-06-26
    百態人生,靈前缩影──《送葬協奏曲》韋蘺若明TAG:現代、職場社會、殯葬業、禮儀師、台味
    Thumbnail
    avatar
    deeproads
    2021-01-31
    《嘿!聽說妳在鬼島當作家?》62 成為小說家前,曾想當什麼嗎?  時間回到我國小時期。   小時候,就是個電視兒童,常常看電視的動畫,但比較少接觸到漫畫書,後來因為班上同學的荼毒(?),我愛上了第一部日本漫畫藤崎龍的《封神演義》,後來也追到動畫,之後也開始大量接觸日本漫畫和動畫,並且深受吸引。   那時候就在想,啊,我長大之後,也要當一個可以畫出這麼棒的作品的
    Thumbnail
    avatar
    鬱兔
    2020-12-05
    《海邊的異邦人》來猜猜誰攻誰受唄(最後有問題想與你討論,歡迎留言!)《海邊的異邦人》來猜猜誰攻誰受唄~ 文章最後的問題,也歡迎你留言討論! (最後有專門的影片介紹、分享喔!)
    Thumbnail
    avatar
    Huajie
    2020-11-13
    【請回答,1949的臺灣人】李璐:想像另一座島嶼的天光──陳千武與《明台報》在新加坡戰俘營面對島上風雲變色的詭譎情境,許多臺籍日本兵選擇埋藏或燒毀自己曾是臺籍日本兵的紀錄,噤口不語,不再談關於南洋的過往,甚至絕口不提自己曾對臺灣的未來寄予怎樣熱切的厚望。
    Thumbnail
    avatar
    臺文館/轉譯研發團
    2020-05-16
    婚後就得放棄夢想?美國前第一夫人這麼說《成為這樣的我:蜜雪兒‧歐巴馬》這本書是歐巴馬的夫人,蜜雪兒的自傳,說是自傳,但其實整本除了描述她的經歷與故事,不只透露出她同樣身為職業婦女在生活中所遭遇的困境及兩難,更多的是在傳達她這一生所維護的信念,以及自身的價值觀。
    Thumbnail
    avatar
    悅陽
    2020-05-01
    《新鮮人求職系列 1》─畢業前夕至找工作前:對現實的模糊認知與理想前言: 在面臨從學生→社會新鮮人身分的轉換之際,遭遇了眾多的迷茫與困惑。這系列的文章一方面是記錄自己求職的過程,讓自己能逐漸明瞭那些迷茫背後的問題是甚麼,應該如何試著去解決,而不是困在情緒地獄裡,沉溺於日復一日的自我懷疑中。另一方也是想透過文字記錄生活,讓生命的獨特經歷,能以記憶以外的方式保存下來。
    Thumbnail
    avatar
    阿瀾
    2019-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