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中風了|02終於有人跟我說話(疾病記敍中風回憶錄)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後來渾渾噩噩、茫茫渺渺的到了下午,我被通知可以進入加護病房, 有一床空了出來。被抬去加護病房後,身上開始被安裝一大堆檢測設備,然後醫護人員更自忙自己的事,我當時覺得現代醫療系統,太重視身體(可以理解),但對於「病人」這個「人」的主體就相對不被重視了,我的觀察是,現代醫療太相信儀器萬能、儀器信號,人一但被安上儀器觀測後, 照顧人員只要注意儀器信號沒有異常發出警示嗶嗶聲(有的儀器測量後數值會用無線傳輸到電腦。),不那麼在意關心病者的主觀感受及想法,與病人的溝通是第二階段。所以,加護病房的護理人員在當時給我一種感覺(這不是他們人的問題,是醫療體系和訓練的問題),他們只關心儀器的數值有無異常, 然後執行醫師下的醫囑,打針磨藥粉··· 這種是執行上對下的判斷,但不擅於碰觸病者的心理層次,以致於雖然病者為主體,但是卻疏於與病者直接打交道,所以我在加護病時期,常覺得被晾在一旁(也可能加護病房內病人意識清楚的人不多),雖然我意識清楚,很想找人說話,問問我到底發生什麼事?卻找不到適合的人溝通詢問,還被認為要求超多、很吵。

    雖然我一直有「朦朧的,茫渺的」意識, 但有些情況極可能誤判,也不為我所理解,現在事後想起來,有部份似乎是「知覺變異」所致!比如入住加護病房第二天,我以為我聽到我工作的醫院護理主任及社工主任來探望。又比如聽到太太好友及先生的聲音,以為他們來探視我,但因加護病房的限制而不得其門而入。這些「以為」,事後証明都是沒有的事。

     在加護病房的時間, 睡眠是斷斷續續的, 裏頭的燈光幾乎是24小時照耀,沒有對外窗。有一個掛鐘, 但我是近視眼而且傷到眼睛,也看不太清楚時間。我只有按照燈光轉弱時來判斷可能是夜晚就寢時間。護理人員換班時會執行刷牙抽痰的時間應是早上,人聲吵嘈時(工作人員)應是白天,而我極度不好睡,護理人員都說我不太睡。有一天太太探視我時帶來一個兒子設定的,會整點報時的裝置,讓我較有明確的時間感,知道此時是何時,後來這個裝置也不見了(事後得知被交還給家屬)。

     在當時我只有兩個要求:是我額外吃中藥(湯藥)及我想趕快脫離加護病房,即轉病房之意。前者,太太有和主治醫師溝通,得到許可,太太會設法每日早上探視時,拿煮好的湯藥,分罐帶給護理人員,並請他們按照約定好的時間,替我從鼻胃管灌食進去(這真的極度感謝)。我記得有一次是護理人員要求太太替我灌食,其他的次數,中藥的湯藥則是放在冰箱中,到約定時間的時候,為我灌食。 即便是在加護病房中,交班都可能有錯,尤其對中藥的態度,在西醫院中往往隱含排斥,所以護理人員交班後出現中藥餵食誤失是會發生的事,我當時也遇此狀況(感覺上,不過那時感覺可能有誤),所以我常常向護理人員吵著要吃中藥,事後想起來應該是很吵(我自己現在來看,當時我應該是一個很吵鬧的病人),有的照護人員甚至會說「你不要再說話,乖乖的,我就會餵你中藥!」。

    應該有一次大夜班的時間,有位護理組長, 在從事例行的工作之後(如清潔、倒垃圾、看電腦數據···等)過來和我打招呼並自我介紹。這是第一次有人主動過來和我打招呼並說明她是誰,讓我倍增好感,覺得住進醫院後,第一次有人把我當個「人」來看對我說話。然後有次她跟我協商,為了減輕我的不適,她願意把約束我的手套拿掉,前提是我不能拔任何管線(我記得那時我入院後,從也沒拔過,雖然後來有一次在別的病房拔過一次鼻胃管,不過那是後來的事)也不要再講話吵鬧要好好休息,我滿口答應,她就幫我解除約束手套,此舉還造成另一位護理人員不安而詢問這樣的處置是否妥當,所幸這位和我協商的護理人員較為資深,是她的學姐,而我也照著協商的約定走。後來也就沒事了。

(更多現場時況內容及討論,可聆聽「穗波心理師」Podcast ,EP73)

追蹤「穗波心理師(心理顯影)」FB粉絲專頁或加入「心理顯影:愛情、親情、婚姻、家庭及人生聊天室」社團可不定時收到「今日文章」、podcast預告及貓相片

收聽「穗波心理師」podcast(專門談心理與生活的Podcast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穗波心理師」沙龍
229會員
421內容數
歡迎來到「穗波心理師」沙龍。這是一個「生活、家庭、愛與人生」的領域,關注親情、愛情、婚姻、家庭及人生議題,先祝福大家都能遇見幸福、圓滿伴侶關係及維繫家庭。 我是執業臨床心理師,歡迎對上述議題留言,讓我可以用心理學的概念與你討論,或提出建議。也可以在下方留言你介紹自己,讓我有機會更認識你、一起交流成長,人生路上不寂寞!
2025/03/29
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穗波在中風後的復健之旅。穗波一開始對復健感到迷惘,認為復健是「人為的」回復,但後來理解到「習慣成自然」的道理,並且通過不斷重覆練習來建立新的神經廻路。穗波分享了日常復健的經歷,包括走路練習和寫作,並提到飼養小貓「麻吉」帶來的歡樂和激勵。
Thumbnail
2025/03/29
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穗波在中風後的復健之旅。穗波一開始對復健感到迷惘,認為復健是「人為的」回復,但後來理解到「習慣成自然」的道理,並且通過不斷重覆練習來建立新的神經廻路。穗波分享了日常復健的經歷,包括走路練習和寫作,並提到飼養小貓「麻吉」帶來的歡樂和激勵。
Thumbnail
2025/03/07
文章述及了穗波在社區中復健的經歷和觀察。穗波描述了社區中各種人物的日常活動,包括清潔工、買菜的婦女、規律活動的老年人、遛狗的女孩等。穗波還提到了一隻名叫「小花」的貓,這隻貓給穗波的復健過程帶來了樂趣。此外,穗波分享了與鄰居交流的經驗,並提到了一些社區中的事件,如鄰居打小孩及之後清理辦公室的經歷。
Thumbnail
2025/03/07
文章述及了穗波在社區中復健的經歷和觀察。穗波描述了社區中各種人物的日常活動,包括清潔工、買菜的婦女、規律活動的老年人、遛狗的女孩等。穗波還提到了一隻名叫「小花」的貓,這隻貓給穗波的復健過程帶來了樂趣。此外,穗波分享了與鄰居交流的經驗,並提到了一些社區中的事件,如鄰居打小孩及之後清理辦公室的經歷。
Thumbnail
2025/02/07
本文描述作者中風後左手不靈活的經歷,以及在復健過程中遇到的挑戰和體悟。從初期手部功能的喪失,到學習如何避免代償動作,以及在社區鄰居的幫助下,逐步恢復行走能力。作者也分享了復健過程中,家人和看護的提醒與自身感受,反思了正向復健法的意義。
Thumbnail
2025/02/07
本文描述作者中風後左手不靈活的經歷,以及在復健過程中遇到的挑戰和體悟。從初期手部功能的喪失,到學習如何避免代償動作,以及在社區鄰居的幫助下,逐步恢復行走能力。作者也分享了復健過程中,家人和看護的提醒與自身感受,反思了正向復健法的意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穗波心理師出院後的生活和面對的挑戰,包括康復、家人及看護人的相處等,以及看護人的特色及相應的困擾。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穗波心理師出院後的生活和面對的挑戰,包括康復、家人及看護人的相處等,以及看護人的特色及相應的困擾。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病患在醫院遇到各種測試和掙扎的故事,從失去社會角色到對加護病房的害怕以及面對不斷的測試。作者分享了他在病房裡的種種心得與感受。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病患在醫院遇到各種測試和掙扎的故事,從失去社會角色到對加護病房的害怕以及面對不斷的測試。作者分享了他在病房裡的種種心得與感受。
Thumbnail
鼓起勇氣 終於面對身心科。
Thumbnail
鼓起勇氣 終於面對身心科。
Thumbnail
文章描述作者住進病房的過程,受疾病影響,有許多錯覺,也有因疫情的預防措施,影響太太看護的安排等。整篇文章描述混淆,且許多錯覺感。
Thumbnail
文章描述作者住進病房的過程,受疾病影響,有許多錯覺,也有因疫情的預防措施,影響太太看護的安排等。整篇文章描述混淆,且許多錯覺感。
Thumbnail
這是一個近似靈異的經驗,描述了作者在轉加護病房前一晚的所見所聞。經歷了護理人員的對話及一位病人的事件,形成了一段異常的回憶。
Thumbnail
這是一個近似靈異的經驗,描述了作者在轉加護病房前一晚的所見所聞。經歷了護理人員的對話及一位病人的事件,形成了一段異常的回憶。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穗波心理師在加護病房期間的種種經歷和感受,包括他的聽覺體驗、對護理人員們的感受以及一些想法和心情。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穗波心理師在加護病房期間的種種經歷和感受,包括他的聽覺體驗、對護理人員們的感受以及一些想法和心情。
Thumbnail
有些時候你的訊號沒有得到回應,不用太在意。 記得好久前剛住院要做電療時,四個床位中,有一位病人的燈一直亮著,走廊的燈也是,我根本沒辦法睡。護理人員將我換到一個很空曠的單人房,結果冷氣冷得我直發抖,一樣徹夜難眠。,說實話,不如不換。 有時候希望別人急著回應可能會讓事情變得更糟糕。
Thumbnail
有些時候你的訊號沒有得到回應,不用太在意。 記得好久前剛住院要做電療時,四個床位中,有一位病人的燈一直亮著,走廊的燈也是,我根本沒辦法睡。護理人員將我換到一個很空曠的單人房,結果冷氣冷得我直發抖,一樣徹夜難眠。,說實話,不如不換。 有時候希望別人急著回應可能會讓事情變得更糟糕。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分享了自己在加護病房的睡眠困難、對中藥的需求等內容,對加護病房的醫護人員有所期待與建議。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分享了自己在加護病房的睡眠困難、對中藥的需求等內容,對加護病房的醫護人員有所期待與建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