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駕女與違規女互撞,請求國賠?你所不知的因果關係!

酒駕女與違規女互撞,請求國賠?你所不知的因果關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日前發生一起特殊的交通事故案件,在某日下午4時30分左右,A女在彰化縣某路段酒醉駕車直行至某路口時,與對向直行且貿然左轉的B女對撞,A、B女皆受有程度不一的輕傷,而在事發時路口的交通號誌恰好故障,故事看到這邊,請問你覺得誰才需要為這起交通事故負起民事上的損害賠償責任呢?是酒駕的A女?或不遵守交通規則貿然左轉的B女?還是養工處需要為交通號誌的故障負起國賠責任呢?



首先,對於A女酒駕的行為,絕對是違反刑法公共危險罪章中醉態駕駛的犯罪行為。雖然A女違反了刑法的規定,但並不一定在這起交通事故就必然的需負賠償責任,原因是若A女沒有酒駕而行使該路段,也會與貿然左轉的B女碰撞,此時A女有無酒駕即與事故發生沒有因果關係。



接著,關於養工處有無國賠責任部分,在本起事故中,養工處所辯解的理由是,平常對此交通號誌都有按時保養,而在事故發生前並未接獲通報號誌故障,這件事故的發生,是因為A女酒醉駕車,注意力下降、集中力不足,又恰有B女貿然左轉所致,所以車禍事故與交通號誌的故障沒有因果關係。



這個案件進入法院後,在一審地方法院認為雖然B女貿然左轉是肇事主因,而A女為肇事次因,但由於交通號誌的故障,造成A、B女對於行車的判斷錯誤,所以認為車禍與交通號誌的故障有因果關係,養工處必須賠償A女(本件訴訟為A女所提起)。



後來養工處不服一審的判決結果,而上訴至第二審高等法院,二審法院則認為,駕駛人在行經交岔路口的時候,本該遵守交通安全規則及注意義務,若駕駛人因違反規定而發生車禍,縱使號誌管理有缺失,此損害與號誌管理缺失,仍無相當因果關係。也就是說,今天縱使沒有交通號誌的情況,駕駛人仍應該遵守交通規則與注意義務,既然B女貿然左轉違反交通規則,而A女未注意車前狀況等,分別為肇事的主因及次因,所以養工處不須負起國賠責任。



駕駛人在駕車時需要遵守交通規則,並隨時注意路上狀況,若發生因為公共設施的設置或管理有欠缺而發生事故時,對公務機關請求國家賠償才有其因果關係,此為上面高等法院所持的立場。但隨著事故發生的情況不同,其對於因果關係的認定也會不一樣,例如公務機關在做道路養護工程時,未做好安全標示或交通引導,恰有超速的違規民眾駕車通過,而掉入工地而受傷,縱使該民眾沒有超速,亦沒有辦法得知該處有正在施工的工地,依舊會掉入工地中,此時即有可能被認為該公共設施的設置或管理有所欠缺,且與導致民眾受傷間具有相當因果關係,而應負國賠責任的。

avatar-img
建佑律師_NoMoreLaw的沙龍
153會員
185內容數
在網路科技發達的現代,任何在網路上搜尋資訊、使用網路社群平台、通訊軟體或網路上交易等,無不與資訊法有關,是當代網路世代的人們必須要了解、認識的領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本文主要在講述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機器人風險管控的趨勢與研析,涉及每個國家的競爭力,尤其與AI機器人的政策與法制規範。
現在因為疫情的關係,各產業的營收下降許多,但企業主仍須支付勞工每月的薪資,所以企業大多將員工資遣掉。所以在目前的就業市場,一般的工作並不好找。而每當社會產生變動,必然就是犯罪者動歪腦筋的時刻了,在這個時候,犯罪者會利用人們的需求心理,引誘人們上鉤。例如在疫情期間,詐騙集團以工作不好找或工作內容
台灣立法院利用「監理沙盒」的立法方式,在2018年11月30日三讀通過《無人載具科技創新實驗條例》(下稱「無人載具條例」),鼓勵產業創新的誘因,並肯定自駕車可能對國家在交通、能源、物流、城市規劃等各方面帶來的正面意義,是我國第一部關於人工智慧研究實驗的法律規範。但自駕車所涉及的法制議題很廣,不僅在
最近行政院提出了民法親屬編中關於「贍養費」的法律修正草案,草案將送司法院會銜。而在介紹修正的部分前,我們還是先來介紹「贍養費」這個法律上概念,再來介紹修法後將會有什麼樣的不同。
資通安全階層架構如同金字塔的三層,由上而下依序是:政策管理安全(法令、規範)、系統與應用安全(程式、網路、資料庫、雲端、軟硬體)、基礎安全(密碼學演算法,包括數位簽章、雜湊函數)。所以首當其衝必須了解何謂「資通」?其相關管理安全的法令政策為何?才能得到較保障的資通安全。
這兩天「性騷擾」的議題又浮上檯面,大部分的民眾都是關注在行為人的行為是否構成有刑事上的性騷擾罪,但性騷擾另有民事損害賠償的問題。 尤其在職場上,常因同事或廠商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言語或行事輕挑或有冒犯,例如說黃色笑話、帶有性暗示的談話內容、觸摸對方身體,或許只是開玩笑,但只要被害人主觀上覺得被冒犯了
本文主要在講述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機器人風險管控的趨勢與研析,涉及每個國家的競爭力,尤其與AI機器人的政策與法制規範。
現在因為疫情的關係,各產業的營收下降許多,但企業主仍須支付勞工每月的薪資,所以企業大多將員工資遣掉。所以在目前的就業市場,一般的工作並不好找。而每當社會產生變動,必然就是犯罪者動歪腦筋的時刻了,在這個時候,犯罪者會利用人們的需求心理,引誘人們上鉤。例如在疫情期間,詐騙集團以工作不好找或工作內容
台灣立法院利用「監理沙盒」的立法方式,在2018年11月30日三讀通過《無人載具科技創新實驗條例》(下稱「無人載具條例」),鼓勵產業創新的誘因,並肯定自駕車可能對國家在交通、能源、物流、城市規劃等各方面帶來的正面意義,是我國第一部關於人工智慧研究實驗的法律規範。但自駕車所涉及的法制議題很廣,不僅在
最近行政院提出了民法親屬編中關於「贍養費」的法律修正草案,草案將送司法院會銜。而在介紹修正的部分前,我們還是先來介紹「贍養費」這個法律上概念,再來介紹修法後將會有什麼樣的不同。
資通安全階層架構如同金字塔的三層,由上而下依序是:政策管理安全(法令、規範)、系統與應用安全(程式、網路、資料庫、雲端、軟硬體)、基礎安全(密碼學演算法,包括數位簽章、雜湊函數)。所以首當其衝必須了解何謂「資通」?其相關管理安全的法令政策為何?才能得到較保障的資通安全。
這兩天「性騷擾」的議題又浮上檯面,大部分的民眾都是關注在行為人的行為是否構成有刑事上的性騷擾罪,但性騷擾另有民事損害賠償的問題。 尤其在職場上,常因同事或廠商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言語或行事輕挑或有冒犯,例如說黃色笑話、帶有性暗示的談話內容、觸摸對方身體,或許只是開玩笑,但只要被害人主觀上覺得被冒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