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絡養生

更新 發佈閱讀 9 分鐘

經絡穴位養生法是運用針刺、艾灸、按摩等方法,刺激經絡、穴位,以激發精氣,達到調和氣血、旺盛代謝、通利經絡、增進人體健康等目的的一種養生方法。

鑑於經絡理論博大精深,人體穴位內容豐富,針刺、灸法、按摩等操作方法複雜,非經專門學習訓練者,不宜草率施行,否則,容易釀成事故。但作為養生之道,現擇其易於掌握且安全有效的經絡穴位養生方法加以介紹。

經絡是經脈與絡脈的總稱,意指周身氣血運行的通道。經絡是古人在長期生活保健和醫療實踐中逐漸發現並形成理論的,它是以手、足三陰和三陽經以及任、督二脈為主體,網絡遍布全身的一個綜合系統,它內聯五臟六腑,外布五官七竅、四肢百骸,溝通表裡、上下、內外,將人體的各部分連接成有機的、與自然界陰陽屬性密不可分的整體。它不僅指導著中醫各科的臨床實踐,而且是人體保健、養生祛病的重要依據。

膻中穴

膻中穴為兩乳頭連線的中點,有寬胸理氣的作用。平時經常感到胸悶氣短、鬱悶不舒,總是唉聲嘆氣的朋友,可以不時按揉膻中穴以疏泄胸中鬱滯之氣。

合谷穴

合谷穴在手背虎口處。它有疏肝理氣、補氣固脫、益氣回陽之功效,可緩解緊張、急躁、焦慮情緒。按揉時將拇指指端按在合谷穴上,用力深壓捻動,或者輕柔和緩地揉動。雙手順時針方向交替按揉。每日2-3次,每次10分鐘。

太衝穴

太衝穴是肝經原穴,主肝經之氣血,而它在足部的反射區為胸部,按壓該穴可疏解心胸的不適感。所以,情緒抑鬱不舒展的時候可以按揉這裡。另外,肝在志為怒,當人生氣的時候也可以按揉太衝穴來平息肝火。一般每次按揉4-5分鐘,按壓後可以喝少量的水,以助代謝。

百會穴

百會穴位於頭頂,是人體督脈重要穴位,為手足三陽、督脈之會,具有清腦醒神的作用。經常按揉百會穴能解除頭痛、頭重腳輕症狀,也能緩解焦躁情緒。

風池穴

風池穴位於頸後,對於鎮定安神、緩解緊張情緒有很好的作用,還能解頭暈頭痛。

太陽穴

太陽穴是人頭部的重要穴位。按揉太陽穴可以給大腦以良性刺激,有解除疲勞、止痛醒腦之功效,更能振奮精神。 《達摩秘方》中將按揉此穴列為“回春法”。

經絡穴位養生法是運用針刺、艾灸、按摩等方法,刺激經絡、穴位,以激發精氣,達到調和氣血、旺盛代謝、通利經絡、增進人體健康等目的的一種養生方法。 針法是以毫針刺激人體經絡穴位,通過提、插、捻、轉等不同手法,起到調整臟腑、疏通經絡的作用。灸法是藉助艾火熱力,灸灼、薰熨穴位,以達到溫通經絡、調養臟腑的效果。按摩是用手對人體經絡穴位進行按、拿、點、推、揉、拍等手法,起到運行氣血、健身祛病的作用。三種方法各有特長,既可單獨應用,又可按需綜合施行,只要操作得法,一般對人體無損傷與副作用。如能持之以恆,不失為簡單、易行、實用、有效的養生祛病良法。

鑑於經絡理論博大精深,人體穴位內容豐富,針刺、灸法、按摩等操作方法複雜,非經專門學習訓練者,不宜草率施行,否則,容易釀成事故。但作為養生之道,現擇其易於掌握且安全有效的經絡穴位養生方法加以介紹。

自我點穴

頭部點穴:點按風府穴:雙掌掌根貼於耳後,雙手中指彎曲以指尖點按頭後正中線的風府穴約1分鐘,力量適中。風府為督脈穴,常點按此穴可防治頭、頸疼痛,預防中風。

點百會、四神聰:雙掌掌根貼於頭的兩側,然後以雙手中指指腹依次點按頭頂百會穴及四神聰穴,約1~3分鐘,力量適中。百會為督脈穴,四神聰為外經奇穴,頭為諸陽之會,常點按此二穴,可防治頭痛、眩暈、失眠、健忘、脫肛、陰挺等證。

點印堂:以雙手中指指尖點按雙眉中間印堂穴,約1分鐘。印堂為經外奇穴,常點按此穴,可防治前額頭痛、鼻衄、鼻淵等證。

點太陽:以雙手中指指腹分別點、揉兩側太陽穴,點法和揉法結合,約1分鐘。太陽為經外奇穴,常點按此穴可防治頭痛、目疾諸證。

點人中:以左手中指指腹按人中穴。人中又稱水溝,為督脈穴,點胺此穴可醒腦提神,用於神誌昏迷、驚風與腰脊強痛等證。

上肢點穴按摩

取坐位,先以右手拇指掐按左手中指尖的中衝穴及小指的少衝穴,然後以右手拇指指腹依次點按合谷穴、列缺穴、內關穴,也可點按左、右手的十宣穴。

換左手指點按右上肢各穴,穴位同上。

下肢點穴按摩:以雙手中指指腹分別點、揉兩側足三里穴和委中穴,點法和揉法結合。

艾灸法

灸療

艾灸是以艾絨為主要材料製成艾炷或艾條,點燃後熏熨或溫灼體表腧穴的灸法。根據艾灸的操作方法不同,艾灸分為直接灸和間接灸,而間接灸又可分為隔物灸和懸灸。從效果來說,直接灸效果最好,較之扎針(針灸)效果更佳。但是有一個缺點,就是直接接觸皮膚施行灸法,患者非常痛苦。為了減輕患者痛苦,在艾灸的操作方法上做了大量改進。首先就是隔上一層東西的艾灸,如隔上生薑片的隔姜灸。但由於這種灸法還是有痛苦,之後就乾脆將艾條懸空,離開皮膚一定距離施灸。這就是現在的懸灸。根據操作方法不同,又分為迴旋灸、溫和灸、雀啄灸和往返灸。

自我艾灸時多用艾條灸,因為艾條使用方便,也好控制。

取坐位,全身自然放鬆,呼吸平穩,心無雜念,將所施灸的部位暴露出來。灸時要注意防止火星落在皮膚上,避免燙傷。

懸灸上肢穴位:內關。

懸灸下肢穴位:湧泉、足三里、三陰交。

被動艾灸法

被動艾灸也就是請他人幫助施以灸療,艾柱灸與艾條灸均可以,可根據情況選用。一般艾柱灸難度大一些,需要用心學習操作;艾條灸難度相對較小,容易操作控制,各人可根據自己的感覺進行選擇。

被灸者一般取仰臥位或俯臥位。全身自然放鬆,不要緊張,心情愉悅。然後將要施灸的部位暴露出來。施術者站於一旁,也可取坐位,手臂及身體自然放鬆,心無雜念,輕巧操作,從容緩和,不急不躁,全神貫注。

被動灸法多用於胸腹

部或腰背部,養生的穴位有氣海穴、關元穴、中脘穴、神闕穴、華佗挾脊、腎俞、命門。

按摩法

雙手拍頭

取坐位,頭身正直,然後用雙手掌在頭部施輕拍法,由前向後,均勻拍打,力量要輕柔有彈性,雙手輕拍約20次。

按摩後腦

兩手指交叉,抱在後頸枕下部,左右來回橫向搓摩約20次,力量要輕柔適中。

梳頭浴面

雙手五指分開如爪,自前額向後梳頭10次,繼而用手掌自上而下摩擦面頰10次。

旋摩耳輪

先用掌心旋摩耳郭前面10次,然後水平方向摩擦耳郭前面和後面10次。

叩齒咬牙

雙手掌輕按雙頰,先叩齒有聲36次,後咬牙無聲18次。然後下頜放鬆,用兩大指指腹向上托叩下頜36次。

彈鳴天鼓

雙掌掩耳,食指、中指、無名指在後枕輕輕摩擦,耳中聞擂鼓之聲約1分鐘,繼用無名指彈滑36次。

攪海咽津

舌尖先左後右在口腔內頰慢慢攪動10次,古稱“赤龍攪海”,至唾液滿口嗽津10次,分3小口用力引頸嚥下,意想直至小腹丹田。

運目彈睛

頭部不動,眼珠向四周環視1週,正反方向各3次。然後用力緊閉雙眼,同時呼氣,待氣吐儘後,迅速睜大雙眼,同時吸氣,共3次。

按摩頸項

手掌自後頸慢慢按摩至前頸,中指尖點天突穴。左右手交替各做10次。

按摩腹肋

雙掌根緊按雙側腋下脅肋,自後向前按摩10次。然後左掌疊右掌上,按揉上腹心窩部10次,繼按順時針方向向左上腹推進,而後依次達左下腹、小腹、右下腹,回到心窩部,如此1~3遍。

搓腰揉腎

雙手虎口放雙側腰眼穴,用力旋揉36次。然後雙手上移至雙側腎俞穴,左右扭動腰部,自上而下按揉10次,共1~3遍。

拍打經絡

先用右掌拍打頭頂10次,繼用雙掌隨身體左右擺動左右交替依次拍打肩頸、上臂、前臂、胸背、腰腹、左右大腿、左右小腿,共1~3遍。

全身拍打

用拳或掌在丹田、腹部、胸部、腰部、肩部、頭部做輕鬆而富有彈性的拍打。

敲打命門

雙手握拳,通過自由轉腰時,用雙拳輪換敲打前後同側命門。

搓手浴面

雙手合掌胸前,相互摩擦至熱,然後快速分開,上下摩擦面部(包括眼、耳、口、鼻)。

摩掌熨目

雙手掌相互搓熱後,覆蓋雙眼,閉目熨睛。

經絡是中醫的獨有名詞。

《黃帝內經》載:“經脈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並有“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的特點。

經絡養生就是根據中醫經絡理論,按照中醫經絡和腧穴的功效主治,採取針、灸、推拿、按摩、導引等方式,達到舒經理絡、交通陰陽而最終實現驅邪治病,使機體恢復陰平陽密的和諧狀態。

經絡養生的最新研究動態:

最新經絡學研究顯示,人體除了十二經絡和奇經八脈以外,每個功能單位都由對應的經絡控制,如比胰島控制,一天的不同時刻,胰島素需求量是不一樣的,胰島素的分泌整體來說要求符合血糖的調節需要,所以胰島的工作必須準確跟進血糖的反饋,否則容易出現高血糖和低血糖,經絡養生的目的是使得全身各個功能單位氣血供求平衡,跟進準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養生666的沙龍
2會員
20內容數
養生666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8/20
中醫中藥理論認為,紅棗具有補虛益氣、養血安神、健脾和胃等作用,紅棗對慢性肝炎、肝硬化、貧血、過敏性紫癜等病症有較好療效。因此食用大棗能起到較好的食療效果。   大棗 養生的8個治病 食療秘方   1.癔病性精神恍惚,哭笑無常,心煩失眠,情緒波動較大者,用大棗15枚,浮小麥50克,甘草10克,有益
2021/08/20
中醫中藥理論認為,紅棗具有補虛益氣、養血安神、健脾和胃等作用,紅棗對慢性肝炎、肝硬化、貧血、過敏性紫癜等病症有較好療效。因此食用大棗能起到較好的食療效果。   大棗 養生的8個治病 食療秘方   1.癔病性精神恍惚,哭笑無常,心煩失眠,情緒波動較大者,用大棗15枚,浮小麥50克,甘草10克,有益
2021/08/20
最近的天氣特別冷,一些原本就畏冷,手腳冰涼的女性就更難熬了。   大多數怕冷,手腳冰涼的女性還會伴面色暗黃無光澤,有齒痕,虛胖等情況,看了中醫後多半都是因為脾胃虛弱,氣血不足而造成的。下面就介紹幾款美味的湯品,經常食用,不僅可以讓你感覺暖暖的,還會從根本上調理脾胃,改善氣血不足的情況。   一:
2021/08/20
最近的天氣特別冷,一些原本就畏冷,手腳冰涼的女性就更難熬了。   大多數怕冷,手腳冰涼的女性還會伴面色暗黃無光澤,有齒痕,虛胖等情況,看了中醫後多半都是因為脾胃虛弱,氣血不足而造成的。下面就介紹幾款美味的湯品,經常食用,不僅可以讓你感覺暖暖的,還會從根本上調理脾胃,改善氣血不足的情況。   一:
2021/08/20
1注意一:節飲食回頂部   注意一:節飲食   脾胃為後天之本,飲食不節,傷及脾胃,就使人多病早衰。 《內經》對飲食不節的危害,有“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飲食自倍,腸胃乃傷”,“多食鹽,則脈凝泣變色,多食苦,則皮枯而毛衰……”等多處論述。孫思邈對飲食宜忌的論述更全面、更科學,除“食不可過飽,務令
2021/08/20
1注意一:節飲食回頂部   注意一:節飲食   脾胃為後天之本,飲食不節,傷及脾胃,就使人多病早衰。 《內經》對飲食不節的危害,有“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飲食自倍,腸胃乃傷”,“多食鹽,則脈凝泣變色,多食苦,則皮枯而毛衰……”等多處論述。孫思邈對飲食宜忌的論述更全面、更科學,除“食不可過飽,務令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氣功與十二經脈 此次貼文要介紹的經絡是大腸經 作用:掌管消化系統,可看出消化系統的強弱。在子午流注期下針,效果最好。 所走的路線較長,由手指向上走。商陽、二間、一均作為放血用。一般放血以三滴為原則。
Thumbnail
#氣功與十二經脈 此次貼文要介紹的經絡是大腸經 作用:掌管消化系統,可看出消化系統的強弱。在子午流注期下針,效果最好。 所走的路線較長,由手指向上走。商陽、二間、一均作為放血用。一般放血以三滴為原則。
Thumbnail
這幾週以來,我妻子一直有胸悶+易喘的問題,居然透過脈診儀,可以掌握困難的經絡/穴道,然後,經過調理按摩,可以達到症狀緩解,好像她以前因為尿道炎,而按摩腳底腎臟的反射區一樣;得到症狀緩解+不用吃藥喔。
Thumbnail
這幾週以來,我妻子一直有胸悶+易喘的問題,居然透過脈診儀,可以掌握困難的經絡/穴道,然後,經過調理按摩,可以達到症狀緩解,好像她以前因為尿道炎,而按摩腳底腎臟的反射區一樣;得到症狀緩解+不用吃藥喔。
Thumbnail
倪氏曰:這條是在尺脈很壯盛的時候會用得到。如果是下針給病人發汗,就下「合谷」,「合谷」下針的時候要「飛針引氣」,起針的時候轉針,一邊起針一邊轉,下去的時候直直的下,引到第三次的時候,病人就冒汗了。這種手法記得要在「肉多、肉厚」的穴位施作,你如果在井穴施作,病人也會出汗,只不過是嚇到出汗好的。
Thumbnail
倪氏曰:這條是在尺脈很壯盛的時候會用得到。如果是下針給病人發汗,就下「合谷」,「合谷」下針的時候要「飛針引氣」,起針的時候轉針,一邊起針一邊轉,下去的時候直直的下,引到第三次的時候,病人就冒汗了。這種手法記得要在「肉多、肉厚」的穴位施作,你如果在井穴施作,病人也會出汗,只不過是嚇到出汗好的。
Thumbnail
之前的文章提過了五輸穴這個名詞,今天就花點時間來介紹一下! 病在藏者,取之井;病變於色者,取之滎;病時間時甚者,取之輸;病變在音者,取之經;經滿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飲食不節得病者,取之於合。--《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
Thumbnail
之前的文章提過了五輸穴這個名詞,今天就花點時間來介紹一下! 病在藏者,取之井;病變於色者,取之滎;病時間時甚者,取之輸;病變在音者,取之經;經滿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飲食不節得病者,取之於合。--《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
Thumbnail
最近拍攝的中醫介紹小節目終於上線了,這邊就來打個文字版的介紹吧!最後也會附上影片的連結。 首先就針灸位置分類的話,可以簡單區分成局部和遠端。 局部針灸顧名思義,就是直接針在出現症狀的部位,比如說腰痛就針灸腰。 遠端針灸又可以再區分為兩類: 最後,附上影片,大家有興趣也可觀看喔!
Thumbnail
最近拍攝的中醫介紹小節目終於上線了,這邊就來打個文字版的介紹吧!最後也會附上影片的連結。 首先就針灸位置分類的話,可以簡單區分成局部和遠端。 局部針灸顧名思義,就是直接針在出現症狀的部位,比如說腰痛就針灸腰。 遠端針灸又可以再區分為兩類: 最後,附上影片,大家有興趣也可觀看喔!
Thumbnail
一般常見痛症不外乎頭痛、牙痛、肩頸痛,脹痛、膝蓋痛等等。 上文提到中醫獨特取穴方法,在這裡稍為大家作作介紹。(以下只列出一些常見主治問題,可略作參考,如大家想深入認識,建議去認真花時間學習一下中醫基礎)  
Thumbnail
一般常見痛症不外乎頭痛、牙痛、肩頸痛,脹痛、膝蓋痛等等。 上文提到中醫獨特取穴方法,在這裡稍為大家作作介紹。(以下只列出一些常見主治問題,可略作參考,如大家想深入認識,建議去認真花時間學習一下中醫基礎)  
Thumbnail
早前有二款外國的止痛貼宣因含有鴉片成份而布切出海外美國市場,其實要止痛仲有好多其他安全方法嘅。 人體穴位共有3百幾個,當中唔少公認為達到止痛效果。中醫四穴總歌中的:頭項尋列缺,面口合谷收,就是常用治療頭痛,牙痛或三叉神經痛的穴位。其次我們亦會用『內關』治療一些胸腔部不適,『陽陵泉』、『足三里
Thumbnail
早前有二款外國的止痛貼宣因含有鴉片成份而布切出海外美國市場,其實要止痛仲有好多其他安全方法嘅。 人體穴位共有3百幾個,當中唔少公認為達到止痛效果。中醫四穴總歌中的:頭項尋列缺,面口合谷收,就是常用治療頭痛,牙痛或三叉神經痛的穴位。其次我們亦會用『內關』治療一些胸腔部不適,『陽陵泉』、『足三里
Thumbnail
本文為「霊気療法必携」中「療法指針」一章的原文摘錄。 提供給各位同學做為臨床治療的手位參考。 一、身體各部的基本療癒手位 頭部:前額(髮際線)、後頭部(枕骨)、頸部、頭頂、胃、腸。 去熱法:與前述方式相同,用以配合治療病源處。 眼病:目內眥、內外眥、頸部(頸椎第一二三節)。 鼻:鼻骨、鼻翼、眉
Thumbnail
本文為「霊気療法必携」中「療法指針」一章的原文摘錄。 提供給各位同學做為臨床治療的手位參考。 一、身體各部的基本療癒手位 頭部:前額(髮際線)、後頭部(枕骨)、頸部、頭頂、胃、腸。 去熱法:與前述方式相同,用以配合治療病源處。 眼病:目內眥、內外眥、頸部(頸椎第一二三節)。 鼻:鼻骨、鼻翼、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